太空知识,最终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吗

2023-03-11 13:30:06 113阅读

太空知识,最终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吗?

相信看完这个回答,你一定会大吃一斤!(惊)

同时,实名反对最高票的那个答案!(当然那个答案中的推导什么的都是对的,也让我省力了很多不用写那么多推导了!)

太空知识,最终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吗

(原创标记,防君子不防小人)

看到这个问题,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这个问题竟然有这么多人回答!但是考虑到作为老师这么久,回答过不计其数的比这个更幼稚、更无语的问题了,所以还是凑个热闹,说两句吧。(谁让咱是物理老师呢?)

但是,在我仔细看了题目之后,我发现这个题目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有时候,看似简单的问题,你要考虑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嘲笑提问者脑子瓦特了!

这个问题可以拆分为3个问题:

问题1.如果以"一定的速度"一直运动,向"有限距离的目标"移动,最终会不会达到目标呢?

问题2.如果以“一定的速度”出发,向"有限距离的目标"移动,最终会不会达到目标呢?

问题3.以上两个问题的结果和“目标”的位置有关么?

一定有人会说:你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NoNoNo!作为一个“耐心”的物理老师,以我多年的“答疑解惑”之经验,建议您仔细读一读题目,然后思考:“升空”到底是出发的意思呢、还是一直上升的意思呢?

如果是“一直上升”的意思,那么就对应问题1了。这也是很多人嘲笑提问者的原因了吧?

当然,我觉得提问者的意思应该是和问题2相同。

(真正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最高票的那个回答!)

那么就要牵扯到宇宙速度的计算上了!

因为如果问题改为:

我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升空,最终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吗?

或是改为

我以每秒多少米的速度升空,最终才能离开地球进入太空?

是不是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能回答的上来:让我们打开百度,输入:宇宙速度,回车。然后会找到三个宇宙速度:(剔除了推导过程后)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当卫星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时,轨道变为椭圆形;速度愈大,椭率也就愈大。第二宇宙速度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航天器脱离太阳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

由于1米每秒(或者1000米每秒)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所以不会离开地球,最终一定还会落地!

当你的升空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每秒时,你才会离开最终脱离地球!

当然,进入太空并不需要这么高的速度,但是要超过第一宇宙速度。

明白了么?

为什么会有第三个问题

为了搞清楚提问者和大多数的网友们所犯的逻辑错误,所以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如果是水平无摩擦运动,问题1和问题2的回答都是,可以!

(注意:这里为什么要加上无摩擦这个条件而且是合理的呢?因为在计算宇宙速度时,其实我们就没有考虑摩擦,嘻嘻。)

如果是在地球竖直上向上运动,不可以!

这本质上是受力和能量决定了答案。

最后开个脑洞:

由于月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吸引力低大概6个数量级,所以如果有一天,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缩小1000倍,地球和月球中心连线的人就可以以1米每秒的速度出发,达到月球了!运动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动力了!

还敢嘲笑别人么?

更多靠谱回答,请点关注,谢谢支持。

在研究宇宙太空知识时用到的视差是什么意思?

天文学家通过使用称为恒星视差或三角视差的方法来估计附近物体在太空中的距离。简单地说,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它们会测量一颗恒星在更远的恒星背景下的明显运动。

认识星空的基本知识?

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

如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和太阳风,太阳宇宙线辐射是太阳在发生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阳风则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

如果用你的生命换取宇宙中的所有知识?

不愿意。

知识需要自己去理解,而且根据我的经历。

那些我根本没有经历过的所谓知识,根本不算知识,我都无法认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

读书就是思考,行路就是经历,两者结合能得出我以为的一。

但我不会认为我的一就正确,过了很多年,我再经过思考与经历,我还可能得出另外的一,来否定我之前的一。

那你就知道,知识带有主观角度,所以你看到牛顿三定律,牛顿这么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爱因斯坦是那么认为的。

没有知识是客观的,都是主观行为,那么宇宙的所有知识,也不过是某种东西的主观理解,我又不是它!我要它的知识干嘛?

只是为了去装B?

徒有其表,败絮其内?

三体涉及的所有天体物理知识?

1.黑洞,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2.引力波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万有引力成了弯曲时空的效应。而如果我们从一个固定的时空出发,考虑时空对这个固定时空微小的偏离,爱因斯坦理论中出现了类似光子的东西,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引力波的存在说明引力传播速度也是有限的,在爱因斯坦理论里面就等于光速。自从希格斯粒子现身之后,引力波是现代物理学预言中唯一还没有被证实的预言,虽然存在间接的证据。

3.宇宙膨胀

黑洞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说宇宙中到处都是黑洞,从质量只有几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到质量为太阳质量100至100000倍的中型黑洞,再到星系中心的黑洞,其质量高达10万至100亿个太阳质量。天文学家甚至猜测,所有星系的中心都是一个黑洞。

有一个简单的公式,黑洞的视界半径与质量成正比。根据这个公式,如果我们将太阳塞进半径大约为3000米的球体中,黑洞就会形成。如果要让地球成为黑洞,其直径或许不到1厘米。其实,不大可能存在质量比太阳还要小的黑洞,这是因为天体物理不允许小质量黑洞的形成。较小的恒星形成黑洞之前就会停止核反应,形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足够大,以至于中子之间的排斥力不足力抵抗万有引力时,黑洞才会形成,这样的黑洞通常不会小于三个太阳质量。

4.永恒暴涨论与多元宇宙

暴涨宇宙论的主要预言,已经被近20年的宇宙学观测——特别是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所证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毫无异议地证实,例如这个理论所预言的宇宙最初一刻发出的引力波被观测到(2014年3月一个美国观测小组声称观测到了),提出这个理论的古斯的成就也许将被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肯定。

5.降维打击

降维攻击,顾名思义,首先要降维。如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空间中,物体自身微观粒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将发生变化,物体分子将不能保持现有的稳定状态,极可能发生解体,导致物体本身毁灭。降维打击就是将攻击目标本身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致使目标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中生存从而毁灭目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