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飞机雷达照射会有什么后果,战斗机飞行员如何知道自己已被导弹锁定了

2023-03-11 04:05:03 106阅读

被飞机雷达照射会有什么后果,战斗机飞行员如何知道自己已被导弹锁定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空空导弹成为空战主要武器的今天,为了对抗空空导弹的攻击。相继出现了雷达告警系统(RWR)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这两种探测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可以提前探测到来袭的空空导弹,并为飞行员提供来袭导弹的方向,高度,速度等信息,以便于飞行员做出决断。如今,这两种告警系统已经成为了战斗机的保命符。基本山每架战斗机都会装的。

被飞机雷达照射会有什么后果,战斗机飞行员如何知道自己已被导弹锁定了

其中雷达告警系统主要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探测,即接收到辐射源发射的雷达波后,进行告警。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战机,被机载雷达和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锁定后,及时的提醒飞行员。

当然了,雷达告警系统可不单单具备告警的功能。还可以精确的得知到辐射源具体的高度,方位等信息。

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主要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探测,通过红外/紫外探测器,来探测飞来的空空导弹/地空导弹,以及时的提醒飞行员。

也就是说,飞行员可以通过雷达告警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提示,来确定自己是否被导弹给锁定。

雷达告警系统

雷达告警系统主要针对的是高频扫描的雷达波,也就是对工作在跟踪状态或者锁定状态的雷达进行告警。一般来说,对工作在扫描状态的雷达是不会进行告警的。

这里又牵扯到雷达的工作模式

早期的机载雷达只拥有较为简单空对空工作模式,也就是只能探测空中的目标。如今的机载雷达拥有了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这3大种工作状态。当然了,这3种工作状态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每次只能一种。而每一种工作状态,又可以分为多种工作模式。空对空工作状态时的工作模式常用的有:扫描,边扫描边跟踪,单目标跟踪,双目标跟踪,搜索时测距,情景感知,速度搜索。空对地和空对海工作状态时的主要工作模式有:合成孔径成像,地形跟随。

当然,除了以上的功能之外,雷达还具备电子战,通信等功能。

既然知悉了雷达的工作模式,那么雷达告警系统就可以针对其特定模式进行告警。由于雷达的工作模式不同,其发出雷达波的频次,范围也不同。当雷达处于扫描模式时,其主要采用大范围,低频次的扫描,也就是没有针对性的扫描。当雷达处于跟踪模式时,就需要对目标发出高频次的雷达波,以实时确定目标的速度,高度,航向,方位等信息。这时,需要不间断的确定目标的位置,就需要雷达对目标有特殊的照顾,那就是向它多发射雷达波。

而雷达告警系统也正是针对被高频次的雷达波照射时,才会发出告警的。假如说,受到雷达波照射时就进行告警,那么飞行员的工作将增加不少,要时不时关心一下,自己是否被跟踪或者锁定了。为了避免出现分出飞行员注意力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就只是针对高频次扫描时的雷达告警。

如今雷达告警系统的性能是越来越来越强了,下面就针对几款比较典型的雷达告警系统进行说明。

苏27战斗机安装的雷达告警系统的型号是SPO-15LM,该系统主要分布在苏27双进气道两侧的三角形内部,尾椎两侧,翼身融合处。其可以接收到雷达波的频率范围为4.45Ghz—10.35Ghz,只能储存6种雷达信息。那针对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雷达波自然是无效的。其频率分辨误差为20Khz,可以在辐射源锁定距离的1.2倍处发现辐射源,也只有区分威胁目标大小一种功能。

一般来说,X波段雷达的频率在8Ghz—12Ghz,由此可见,SPO-15LM雷达告警系统并不能覆盖所有的X波段雷达,毕竟每个国家战斗机的雷达工作波段都处于保密状态,只知道工作在X波段,具体多少Ghz是保密的。

苏35安装的则是SPO-15LM的升级版SPO-32,主要分布在前缘襟翼和尾椎处。该系统可以储存128种雷达的信息,其可以接收到1.2Ghz—18Ghz的雷达波,并且接收到雷达波的范围扩展到了L波段。而测向角度达到了1°,不过频率分辨误差仍为20Khz。

当然,SPO-32系统不仅仅可以针对处于跟踪模式下的雷达进行告警,也可以对处于扫描模式下的雷达进行预警。

阵风战斗机安装的为频谱系统,主要分布在进气道两侧和垂尾电子战舱的两侧。不过该系统不单单只具备雷达告警的功能,还具备激光,导弹告警功能。也就是说,频谱融合了雷达,激光,导弹这三种告警系统。

其中雷达告警系统可以探测到370千米,可以感应雷达波的频率为2Ghz—40Ghz,且定位精度高达1°。

F22战斗机安装的雷达告警系统为ALR-94,其可以探测到位于460千米处的辐射源。不仅仅如此,还可以在220千米处精确定位该辐射源,并与APG-77雷达进行交联,引导APG-77雷达以极窄波束锁定目标,并发射AIM-120D空空导弹进行攻击。严格来说,ALR-94系统基本上脱离了雷达告警系统的范畴,属于被动打击武器了。

F35安装的雷达告警系统的集成度就更高了,将电子战系统也融合进去了,这就是ASQ-239系统。该系统主要分布在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副翼,平尾后部,可以提供360°的预警。

ASQ-239系统可以在482千米处探测到敌方辐射源,并在217千米处准确定位该辐射源。同ALR-94一样,也可以与APG-81雷达交联,并为其引导目标的具体方位。之后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也可以采用极窄波束快速的指向目标,并达成开火的条件。

综合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告警系统已经不单单具备预警功能,还具备了被动攻击的能力。但无论如何,最基本的雷达告警功能是不会少的,飞行员可以根据该系统的提示,确定本机是否被导弹或者雷达给扫描,跟踪,锁定了。

而空空导弹除了雷达制导的之外,还有红外制导的。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在中段还是需要机载雷达为其进行中继制导的,毕竟弹载雷达导引头的功率,天线面积比较小,那相应的探测距离也就比较近,是无法在远距离上锁定目标的。所以说,战斗机安装了雷达告警系统后,基本上就可以发现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跟踪了。

由于红外制导的近距离格斗弹,不主动向外发射雷达波,雷达告警系统就失去了发现被这类导弹所定的作用。既然被动的不行,那就来主动的。

众所周知,导弹也好,战斗机也罢都是基于发动机才可以前进的。只要发动机工作,那就避免不了向外辐射电磁波(光波也是电磁波,只是与雷达波有着根本的区别)。

就可以使用红外或者紫外探测器来探测到导弹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以及火箭发动机产生的热信号,从而发现导弹的攻击,这也就是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对于雷达告警系统动辄高达上百千米的探测距离,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对战斗机或者导弹的探测距离就比较近了。

一般来说,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分为红外的和紫外的。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主要存在虚报警率高,分辨率不足,探测距离近的弱点。主要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热信号,只不过有的强有的弱而已。如此一来,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就存在报虚警的可能性。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线导弹,近告警系统的虚警率也在降低,也成为战斗机必备的装备之一。

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具备探测距离远,虚警率低,分辨率高的特点。主要是因为,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工作在220纳米-280纳米的中紫外波段。而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将大气中的中紫外波段的波给吸收了。而导弹在飞形时,火箭发动机会向外辐射中紫外波,这对于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来说,目标就比较明显了。

也就是说,有的战斗机安装了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有的战斗机则安装了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也有的战斗机将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和紫外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融合起来的。

苏35安装的SOER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对单兵防空导弹的发现距离为10千米,对机载空空导弹的发现距离为30千米,对地空导弹的发现距离为50千米。毕竟导弹体积越大,飞的越快,热信号就十分明显。所以,对不同导弹的发现距离还是不一样的。

苏57安装的是101KS-U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该系统性能尚未可知,但是可以与101KS-O激光定向干扰系统搭配使用。既101KS-U精确测的来袭导弹的位置,再由101KS-O发出激光束,致盲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格斗弹,从而达到主动干扰格斗弹的目的。

歼10C安装的则是国产S740型红外线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在15千米处探测到来袭的空空导弹,在10千米处探测到迎头飞来的战斗机。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同时探测8个以上的目标。并且探测概率要高于98%,虚警率为2小时一次。分辨率小于1°。

阵风战斗机安装的则是频谱系统,上文提到了,频谱系统是将雷达,导弹,激光三种告警系统融合到一起。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窗口主要安装在垂尾电子战舱的两侧,并具备导弹预警和红外成像功能。

F22战斗机安装的则是AAR-56红外和紫外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红外线和紫外线,取得了优势互补效果。该系统由6个光学窗口组成了覆盖机身360°的探测器,并且可以与ALE-52干扰弹投放系统联动,当来袭导弹距离本机一定距离时,既可以投放干扰弹进行干扰。

F35战斗机安装的是AAQ-37型EODAS系统,该系统由6个1024X1024百万像素的锑化铟红外探测窗口组成。其主要分布在F35的座舱前后部,机腹部,进气道两侧。该可不仅仅是一部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而已,还具备对地面,海上等武器进行红外成像的能力。系统曾经在探测到在90千米处迎头飞来的F16战斗机,也探测到在1200千米处处于助推段的火箭。只不过该系统对来袭导弹的探测距离并未被公布出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肯定是要小于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

综合来看,飞行员可以通过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来感知来袭的空空导弹。事实上,只要有格斗弹飞过来,那基本上就已经将本机锁定了。因为红外导引头的探测距离远没有雷达导引头远,现有的机载红外探测器,也难以实现为格斗弹提供中段制导。所以说,只能依靠格斗弹自身的红外导引头锁定目标了。

综上所述,在雷达告警系统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飞行员就可以得知自己是否被机载雷达,弹载雷达,格斗弹给锁定。只不过,如今的雷达告警系统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功能是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样,一改过去单一的性能。

我国能探测到隐形飞机的军用雷达目前发展前景如何?

隐形飞机,也叫隐身飞机,是指具有低雷达可探测性的飞机,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的隐形、隐身能力。能够探测隐身目标的雷达,叫做反隐身雷达:隐身飞机(目标)对长波雷达不具有隐身性,根据这个特点研制出的雷达。反隐身雷达能够对隐身飞机等目标进行有效的探测、监视、跟踪,并可引导己方导弹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

隐身飞机的出现,使传统雷达失去了效用,却促进了反隐身雷达的快速发展。美国率先装备了隐身飞机:F117、B2、F22等,具有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有矛就有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取得了令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成绩:研制、装备了第四代反隐身雷达系统,并正在研制下一代雷达监测系统。航展上的我反隐身雷达模型

在反隐身雷达领域,我国研制的第四代反身雷达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在珠海航展、巴黎航展上,我国参展的多款反隐身雷达,都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反隐身雷达之一。2017年,我国的第四代反隐身雷达参加了巴黎航展,引起了各国的轰动。《简氏防务周刊》对此做了专门报道,称:中国展出的反隐身雷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外推出外贸版的第四代反隐身米波雷达系统。

对我们的反隐身雷达美军颇为忌惮,其海军部门为此专门在2018年的防务预算中,拨了一笔20亿美元的费用,用来研制新型干扰机,旨在对抗反隐身米波雷达,提高隐身战机的生存能力、降低其被探测到的可能性。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YLC-8B、SLC-7雷达

我国拥有世界上型号最多的反隐身雷达系统,而且每一款雷达在性能上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或者是先进水平。大家比较熟悉的型号包括有JY-27A、JY-26、JY-50、YLC-8B、SLC—7等多款雷达系统。

JY-27A,是一款米波三坐标对空监视/警戒雷达。采用了二维数字相控阵体制,该雷达还融合了米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技术,具有频段和超大功率孔径积双重反隐身能力。不仅能够探测、跟踪隐身目标,还可跟踪高速目标,能够担负战区导弹预警的任务,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距离至少为350公里。

JY-27A对空警戒雷达

YLC-8B,属于中高空远程(UHF)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主要就是对隐身目标的远程预警。能够在远距离上连续跟踪隐身目标,对于隐身飞机,探测距离约为350公里左右。不仅能够执行远程预警,还可对目标进行指示、跟踪,引导导弹对其攻击等,具有较强的情报综合能力以及独立引导能力。

SLC-7,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可探测、跟踪隐身飞机等目标。根据公开的信息:对于RCS值为0.01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探测、跟踪距离超过了300公里;对于RCS值为0.0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探测、跟踪距离至少为450公里。

JY-26远程三坐标对空警戒引导雷达

我国的反隐身雷达,在2014年、2016年曾经两次探测到了F22隐身战机,并对其进行了监控。这两次发现隐身目标的反隐身雷达,据说就是JY—26。但是这两次都未经我官方证实,国外媒体却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csgo雷达怎么关?

声音雷达是无法关闭的,

1或者可以把音量降低点,点机器附近会有个音量调节功能键可以调节。

2雷达(RADAR)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它能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

3,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2021飞机频繁低空飞行是怎么回事?

飞机频繁在机场上空低飞,是怎么回事?

飞机在机场上空频繁低飞,有可能是机场航班起降比较频繁,因为飞机起飞的过程中,会出现有低到高的过程;飞机降落时,也有个下降过程,到达机场上空时,需要降到可视范围之内,才能对准跑道降落下来。因此如果机场每天进出港航班量很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飞机整天在机场上空低飞——机场是航校用来专门教学训练飞行员的。也有一些机场是航空公司固定的飞行训练基地,一般新学员都要在训练基地进行带飞实习。由于受到空军管辖的空域限制,航空公司训练新飞行员、付驾驶转机长、机长放教员等任务,都是在机场进行本场飞行。本场带飞项目主要有起落科目和仪表科目,飞机的飞行高度很低,6到8分钟起降一次,所以就会出现飞机绕机场上空不断在低空飞行的情况。

雷达发现距离于rcs关系?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雷达有效探测距离和 RCS 的四次方根呈正比关系其他因素包括不限于:发射机功率、雷达天线增益、信号波长、目标被照射时间等等RCS 5 雷达发现距离30KM RCS 是10的时候, 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雷达发现距离为30*(10/5)^(1/4)=35.67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