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还是朱慈炤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还是朱慈炤?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作品,举世公认曹雪芹原作的红楼梦有没有可能贾宝玉娶了林黛玉?
书名《红楼梦》,其实暗射《交泰殿梦》,也就是《皇帝梦》;书名《石头记》,其实暗射《宝玺记》。更惊人的是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竟是三枚皇帝大印的化身。而袭人竟是龙袍的化身。原来,《红楼梦》的作者以“传国玺”为穿线,用密码谱写了一段大清皇家的子孙为了争夺传国玺(皇权),互相残杀的宫闱秘史。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副十二钗这25人,其实是“乾隆二十五宝”的化身。他们是皇帝大印的化身,这正是《石头记》一书的“石头”本色,不仅象铁一样地证明《石头记》和乾隆帝有关。它堪称:“一部红楼梦,半部乾隆史”!而且象铁一样地证明《石头记》一书创作于1746以后……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表达了贾雨村对帝位的向往,他想做皇帝!“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二玉合传”是指“木石前盟”,即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名字里带“玉”字;“二宝合传”是指“金玉良姻”,即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名字里带“宝”字矣。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根本就不是人,是玉玺的化身!文中的“匮”,是指“宝箱”;“奁”泛指“精巧的小匣子”。“林黛玉”其实是一枚“乾隆二十五宝”的化身!集“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皇帝大婚、进士金榜”等大权于一身,是满清真正皇权的象征。林黛玉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皇帝之宝”!薛宝钗是一枚黄金玉玺,她实际上是乾隆帝手里的“大清嗣天子宝”的化身。是册封皇太子的玉玺。换句话说,贾雨村要先当太子,然后坐皇帝,这才是真相!林黛玉和薛宝钗装在宝盒里,在等待我胤褆!贾雨村就可以高坐在龙椅上,令“人间万姓仰头看”!所以这才是真相。
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侧批: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甲戌侧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脂砚斋还提到“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八字,是《红楼梦》作者一生的惭恨。暗示《红楼梦》作者也曾是一块被废弃的“补天石”!天,即天下,亦即国家。补天,即治理和管理国家。作者曾经是离帝位很近的人,是“补天石”的候选人。他系清王朝爱新觉罗的子孙。他感叹自己空有一身才艺,却无用武之地。他就是康熙的孙子——爱新觉罗·弘暟(1707年—1759年)!弘暟逝世的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记载。
红楼梦的水平是不是我国文学史的巅峰?
史上红学家们对红楼梦评价极高,其研究价值也丰富。总体认可它是中国文学史上巅峰之作毫不为过。
首先相对于大众熟悉程度,红楼梦堪比任何一部古典名著,妇孺皆知。古典名著中它语言最为难懂,文学内涵最为高深,历史、人物、关系最复杂,不属于通俗易懂范畴。这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另类书籍,儿童看不懂,没点文化文学修养看不明白。浅层次的人看红楼梦是本言情小说,爱不释手,深层次的人则回味无穷,评头论足。导致很多普通人看不懂装看或看懂的人经常看,显示都有学问吗。中国古典名著中红楼梦的知识面最不为人接受,高深莫测,内涵丰富。
红楼梦的故事完整性最差。红楼梦的整部章节如同残缺的维纳斯女神一样有名气。曹雪芹生前只写了80回,导致后面续写的版本颇多,广为流传的是高鹗版本,但据红学家们分析,高鹗写的也只能是瘸子里选将军。和曹雪芹前80回相比其文笔,内涵,艺术性等不能相提并论,差距很大,这也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名著中最不完整的一部。同时也成为红楼梦著作广为流传的一个魅力所在。
红楼梦的文学艺术性最高,单论一部作品的文学艺术性,毫无疑问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最高,红楼梦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集知识性、文学性、科普性、观赏性、诗词歌赋等诸多方面于一身的文学巨匠。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巅峰之作,同时又被誉为是知识面涵盖较广的一部百科全书。四大名著中对红楼梦评价最多,最经典。红学家们数年的精心研究一致认为:红楼梦开头当故事读,中间当文学读,后来当历史读。
所以红楼梦当之无愧的是中国古典名作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到底是写的什么呢?作者一开始已经用一首诗给大家说明了: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首诗的主旨就是第一句:无才可去补苍天。在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引用了一个传奇的神话。看似无稽之谈,确实意味深重。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红楼梦在未成百二十回版本之前,原名为石头记。一个与石头毫无瓜葛的风花雪月的封建贵族家族故事就以这么一个类似无稽之谈的传说这么和石头扯上了关系。被命名为石头记,绝不是作者愚蠢,而是作者花费心思体现了石头的重要意义。
所以不容我们忽视这个传说的深意。这个石头绝非仅仅是本文章的一个托,而是深入红楼梦一书灵魂的东西。所以重新解读这句话,显然大荒山无稽崖都是大谎和无稽的谐音。那么12丈24丈应该暗指华夏12州,炎黄史24朝。36500块顽石指代了促成这些王朝总无数的帝王将相。而这最后一块儿无缘补天的顽石。就是本书的主人公。
这最后一块儿没有列入历史的补天石放在了哪里呢?最后一句指明了它的出处。青埂峰。这三个字应该是谐音了“清更逢”。即明清更替之时相逢。
至于作者为什么说它无才补天呢?因为在曹雪芹所处的康乾时代,满清为了掩盖一统华夏过程中犯下的残暴杀戮和统治,正在竭尽全力的毁却和掩埋那段历史。为此还掀起了血腥而残酷的文字狱,百年来为此受害的文人70余万。这段历史就是南明王朝。无才补天的这块石头,正是被满清迫害无缘写入正史的一段血腥而真实的历史。
如此,石头记的本意也就明了了。所谓的石头记就是南明血史记。而用风花雪月隐藏起来的真相正是南明抗击满清王朝残暴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屠杀过程。可以这么说红楼梦就是一部真实的南明史。只不过被作者隐藏了起来,不为众人所直视。
作者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写这么一本书,其危险可想而知。不用这个故事加以隐藏,非但这本书流传不下,就连作者的身家性命也难保。所以一切都是在满清迫害下的迫不得已。否则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一定会像三国一样成为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悲歌!
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及名称?
1《三国演义》
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罗贯中( 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著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施耐庵合著《水浒传》,另著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2《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介绍:《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3《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4《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
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