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有词是什么意思,你见过胆子最大的人是什么样
念念有词是什么意思,你见过胆子最大的人是什么样?
我知道的有2个人,一个晚上起夜踩到蛇,意识到之后不尖叫、不抬脚反而直接用力踩死,一个晚上下班去打零工到医院太平间看尸体,却把流浪汉吓跑。
第一个是个70岁的婆婆,之前在“你见过最冷静的人”里写过,这里再补充一下细节。
这件事是去年初秋发生的,当时她晚上小解,尿桶就在院子里,当天有朦胧月光,她睡眼惺忪好像看到了地上横着的小树棍一样的东西,右脚踩上去后才发觉不对劲,只听咯吱一声,有点软软的,似乎还有点滚动,同时脚踝上边部位像被鞭子抽打一下的感觉,紧接着就被紧紧缠绕,这时她已经睡意全无,并迅速意识到是踩到蛇了。
这婆婆并没有一般人特别是女性遇到这种事时必然的尖叫,而是稳稳神心一横,想着反正是踩上了,该受伤早受了,不如就此用力踩下去,于是一咬牙一用力,70多公斤的身体向右一侧,重心移到右脚上,只听咔吱吱一阵响,大约10来秒的功夫,自己右脚踝和小腿上的紧箍感消失了,这时才往下看了一眼,然后猛地往前跳出一大步,避免被可能还活着的蛇攻击。
做完这一切,不仅睡意全无,尿意也全无了,回屋取来手机打开手电筒一照,竟然是一条小擀面杖粗细的土蝮蛇,当地俗名“土灰蛇”,毒性相当大,这才感到后怕,如若不是她当时胆大心细、沉着果断,很可能受伤中毒,弄不好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当时听别人说起这个事后,感到很震惊也很佩服,就亲自去询问这件事,老太太描述得绘声绘色,还把右腿裤管挽起来展示当时的情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一个位是老家的一位教师老黄,当时还是民办小学,老师工资很低,靠工资根本不够养家,作为男人怎么办呢?他就在下班后去打零工,搬家、看工地什么活都干,一天晚上有人给他介绍了去县医院太平间值夜的活,一晚上100块钱,那时还不到2000年,这相当于他一星期的工资,而且就是在里面睡一晚上,也不用辛苦卖力,虽然之前没干过有点介意,但看在钱的份上就去了。
到那里时大约晚上8点多,当时是冬天,天黑的比较早,到了之后负责人给他找了一床铺盖,他就打地铺睡到一个角落里,晚上灯是常亮的,日光灯管发出惨白的光,和一个个白床单相互辉映,更显得肃煞和恐怖,刚去时他听说有个伴,结果到了才说就他一个人,怎么办呢?
来都来了,中途撤退一个男子汉很可能会被人笑话胆小鬼,于是他壮着胆子答应了,但和负责人商量要求加钱,本来2个人的活他自己干了,最后负责人加到160块钱,他心里顿时觉得胆大多了,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什么好怕的,这可是快半月工资了,蒙头就睡好了,睡着了就不知道害怕了。
等他在角落里安顿下来也快10点了,房间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只有日光灯镇流器轻微的吱吱声,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半夜憋尿醒来时,他有点恍惚了,愣了愣神才想起来这不是在家,一溜白床单让他瞬间回到了现实中来,还没来得及多想,就想起天亮后160块钱就到手了,顿时心中一阵窃喜,正要掀开被子起来方便,突然听见附近传来一阵阵若隐若现的呼噜声,清晰而又有点模糊,遥远而又好像无处不在,他腾的一下坐了起来,刚想往门外跑,突然又停了下来——不能这么莽撞的惊慌失措,自己是教师知识分子,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什么怪力乱神。
于是他仔细辨别了一下呼噜声的来源,好像是在隔壁室外,把耳朵贴紧墙壁,果然呼噜声变大了。于是他打开门来到外面,只见靠着离门边不远的墙根,一个脏兮兮的男子盖着半截旧毛毯正在呼呼大睡,原来是个流浪汉。
他走过去,推了推流浪汉,那人马上醒了,一看见他立刻站起来惊恐地说:“你是人是鬼?”
老黄冲他嘿嘿一笑,流浪汉更害怕了,拿起半截毛毯头也不回地跑远了,老黄自言自语道:“咱俩是活人吓唬活人,这可比鬼吓人多了。”
方便之后,老黄继续蒙头大睡,直到太平间负责人拿着工钱来找他,结算之后骑上二八大杠就去学校上班了。
到了课间,和办公室的同事说起昨晚上挣了160块钱,大家羡慕得很,纷纷打听让老黄介绍自己去,老黄幽幽地说出昨晚上干的差事,同事们都噤声了,看老黄的目光崇拜中带着些许畏惧,仿佛他身上有什么似的。
以上原创回答希望题主满意,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成语区分写作方法?
从成语的组成部分———关键词入手。成语是由词组成的,在一些成语中往往有关键词,弄懂了关键词的意思,整个成语就不容易搞错了。比如“念念有词”和“振振有词”,结构相同,样子相似,“都有不停的说”的意思,如果从“念念”和“振振”两个关键词上加以辨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念念”是像念经似的背诵(现成的词句);“振振”是“理直气壮的样子”,整个成语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大发议论。下面这句话里的“念念有词”就应当改成“振振有词”:大伙儿跟他解释了半天,他还是念念有词地说:“不管怎样,我还要保留自己的观点。”
祭的甲骨文怎么写?
祭的甲骨文:“祭”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示(祭台),从又(手),从肉,会以手持肉置于祭台上致祭之意。金文大体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祭”。
《说文·示部》:“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祭祀鬼神。从示,用手拿着肉供奉神前。)
“祭”的本义是祭祀。旧时祀神、供祖或以仪式追悼死者都可称“祭”。如“祭天”。
祭祀时人们口中念念有词,所以又引申指念咒、使用法宝。如“祭起法宝”中的“祭”就是指使用。
祭祀要杀牲,故又泛指杀。如《礼记·月令》:“鹰乃祭鸟。”意思是老鹰于是捕杀鸟儿。
此外,“祭”还用作古国名。春秋时代有一个姬姓国叫“祭”(亦写作“郏”),读作zhài。
为什么会给公鸡灌酒喝?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了,父亲就把过年杀鸡杀鸭的活教给我了。说实话,头两年左手抓着鸡,右手拿着工具,两只手都在抖。不过一回生二回熟,现在我的技术自认为在同龄人中已算翘楚了。
为什么给公鸡灌酒呢?这顿公鸡吃得“最后的午餐”可不能省。
第一点,让公鸡少扑腾,减少危险大家应该都听过“煮熟的鸭子都飞了”,一点是真的经历过下热水的公鸡给我折腾跑了。啥原因,就是因为杀鸡没杀到位,让它还留着口气。经过热水这么一刺激,公鸡马上又精神了,就跑了。你可别小看公鸡,公鸡凶猛起来土狗都打不过它呢!
如果在行刑之前把它给灌醉了,可能不用处理,直接把它扔热水里它也扑腾不起来了。所以说,给公鸡喝酒不白喝。
第二点,公鸡不胜酒力,醉了易拔毛公鸡其实酒量不好,喝一点就醉了。过年不是在大冬天么,为了御寒鸡毛特别旺盛,更让人糟心的是有些鸡还开始长嫩毛了,就更难拔了。让公鸡二两酒下肚,醉醺醺的毛孔就会张开,这时候用热水烫一下,拔毛就方便多了,也能拔得更干净,鸡肉白白净净的,看着也更有食欲。其实大家都知道,拔鸭毛可比鸡毛难拔得多,所以建议也让鸭子醉一回。
压腥味,鸡肉更好吃鸡是在活蹦乱跳的时候把酒喝下去的,酒精就会顺着鸡的血管蔓延整个鸡身,这样就能压制鸡肉内的腥味,比煮鸡肉的时候加啤酒更有效果。
其实我杀鸡往往会多灌一些酒,让公鸡烂醉如泥。这样我动手的时候不但能轻松不少,也看不到公鸡表现得那么痛苦,我也减少负罪感,吃起鸡肉来也会香一些,嘻嘻。以上是一点的个人观点和做法,仅供参考。你觉得杀鸡前给鸡灌酒的做法靠谱么?
100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100个常用成语及解释如下:
1、人迹罕至: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2、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3、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4、荒草萋萋:形容荒草茂盛的样子。
5、九曲连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6、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7、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8、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9、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10、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11、妇孺皆知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12、马革裹尸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3、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4、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15、燕然勒功:燕然,山名,既今内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16、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7、兀兀穷年: 辛辛苦苦的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8、沥尽心血: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9、潜心贯注:贯注:集中。全部心思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心会神凝: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神情已经领会。
21、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22、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23、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2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25、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依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况。
26、古典新义:指闻一多对《周易》《诗经》《楚词》等的研究。
27、警报迭起:迭,屡次。这里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
28、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29、惹人注目:惹起别人注意。
30、杂乱无章: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31、不见天日: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32、博学多识:博学多才的人,在事业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誉,贡献也比一般人要突出。
33、一拍即合:拍: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34、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35、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36、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37、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38、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39、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40、变幻多姿:事物的形式由一种变为另一种,多种多样,姿态万千。
4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42、离合悲欢: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43、低回婉转:多指曲子轻柔悦耳,曲调多变。
44、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45、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46、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47、尽态极妍: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48、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49、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50、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51、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52、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53、夜不成眠:夜晚因有心事而不能入睡。
54、精疲力竭: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55、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56、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57、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58、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59、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60、姗姗来迟: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61、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62、疲惫不堪: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63、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64、鲁莽大胆:形容说话做事不经考虑,轻率。
65、念念有词: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66、语无伦次: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67、精打细算: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68、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69、冻饿之虞:为吃饭穿衣而忧虑。
70、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7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72、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认为现在的状况很好。
73、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74、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75、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76、养精蓄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77、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78、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79、腰酸背痛:形容极度劳累。
80、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81、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8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83、刚毅不屈: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
84、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85、斑斑驳驳:一种颜色夹杂有别种颜色,形容斑点很多。
86、生意葱茏:草木茂盛富有生命力。
87、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88、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89、 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90、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弥乱。
91、 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
92、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93、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94、慷慨以赴:重义轻生、大义凛然走上前去。
95、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96、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97、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98、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99、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00、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