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形容英雄气概成语
关于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形容英雄气概成语?
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
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正气凛然
【zhèng qì lǐn rán】
释义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
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释义
晋嵇康《与山 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 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释义
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
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
向敌人冲击,深入敌阵。《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形容勇敢地战斗。陷:深入,攻破。
战无不胜
【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释义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百战百胜
【bǎi zhàn bǎi shèng】
释义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威震天下
【wēi zhèn tiān xià】
释义
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释义
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
赞颂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奋不顾身、宁死不屈、自强不息、视死如归、不屈不挠。
一、奋不顾身白话释义: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朝代:汉作者:司马迁出处:《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翻译:常思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为了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
二、宁死不屈白话释义:宁可死去,也不屈服。朝代:明作者:赵弼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翻译:以大义来阻挡敌人,宁可死去,也不屈服,最后竟在烈火中燃烧自己的生命。
三、自强不息白话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朝代:周作者:姬昌出处:《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翻译: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懈地努力向上。
四、视死如归白话释义: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朝代:春秋作者:管仲出处:《管子·小匡》:“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翻译: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
五、不屈不挠白话释义: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朝代:东汉作者:史学家班固出处:《汉书·叙传下》:“不桡不离。”翻译: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形容英雄失落的成语?
鹑衣鹄面
成语释义: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颠沛流离
成语释义: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丢盔弃甲
成语释义: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翻箱倒柜
成语释义: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割须弃袍
成语释义: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鼓破众人捶
成语释义: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
英雄惺惺相惜的成语?
惺惺相惜xīng xīng xiāng xī[释义]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辨形]惺;不能写作“星”。[近义]志同道合[反义]离心离德[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以指同类人相互尊重。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主谓式。[例句]他们两人言谈投机;不免有些~的意思。
描写英雄的成语有哪些?
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自强不息、视死如归、不屈不挠、成仁取义、万死不辞、舍己为人、出生入死、舍生忘死。
一、临危不惧白话释义:遇到危难毫不畏惧。出处:《邓析子·无厚》:“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朝代:春秋时代作者:邓析翻译: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是多少,所以面对困难不害怕。
二、宁死不屈白话释义:宁可死去,也不屈服。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朝代:明作者:·赵弼翻译:用大义去阻挡敌人,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三、自强不息白话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出处:《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朝代:周作者:姬昌翻译: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四、视死如归白话释义: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出处:《管子·小匡》:“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朝代:春秋作者:管仲翻译:鼓舞三军将士让他们视死如归。
五、不屈不挠白话释义: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离。”朝代:东汉作者:史学家班固翻译:人应该乐观诚实,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六、成仁取义白话释义:后用“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出处:《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朝代:宋作者:文天祥翻译: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才能换得仁来…从今往后,问心无愧。
七、万死不辞白话释义: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处:《三国演义》:“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朝代:明作者:罗贯中翻译:我为了见兄长一面即使是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八、舍己为人白话释义: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出处:《论语·先进》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意。”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翻译:刚开始没有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的意思。
九、出生入死白话释义: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不怕牺牲。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朝代:春秋作者:老子翻译:从出生到死亡。十、舍生忘死白话释义:也说舍死忘生。形容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出处:《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朝代:元作者:无名氏翻译:你应该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去建立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