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的江山,赵云去世后托梦给诸葛亮

2023-03-08 09:20:04 106阅读

阿斗的江山,赵云去世后托梦给诸葛亮?

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蜀汉名将之一,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物。他先是跟随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后是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左右近三十年,一路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等战役,都取得了赫赫战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也是忠心耿耿追随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和赵云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阿斗的江山,赵云去世后托梦给诸葛亮

赵云去世后托梦给诸葛亮,说了九个字,诸葛亮为何嚎啕大哭?

《三国演义》中,蜀汉前期历史总是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放在一起,合称为五虎将。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又将这五人封为“五虎大将”。五虎将跟随刘备的时间早晚不一,关张二人在刘备还是白丁的时候最早到来,属于刘备手下嫡系中的嫡系。按照《三国演义》的评论关羽与刘备的关系,是“汉中王与君侯臂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赵云一开始是在公孙瓒麾下的,而刘备当时也投靠了公孙瓒,两人因此而认识。之后刘备遇徐州之围,公孙瓒愿意给刘备三千精兵解围,但刘备却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只要赵云一人,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当时赵云在刘备心里其实很重要。

赵云跟随刘备后,一直作为刘备的贴身护卫保驾护航。虽然少有机会上阵杀敌,但是赵云所起的作用却是其他四虎将没有起到的,尤其在几个事关刘备集团生死的紧要关头。第一次长坂坡血战,赵云出生入死,先杀晏明,再战张颌,连斗四将而不落下风,最后保住刘备仅有的骨血。罗贯中写到此处,他心中的敬仰之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一首诗,“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第二次赵云截江救阿斗,从孙夫人手中夺下阿斗,摧毁了孙权扣留阿斗做人质换取荆州的阴谋。在与孙夫人冲突中,赵云不惧孙夫人主母身份,扛着自己可能会被秋后算账的危险夺下阿斗,等来了张飞的援军。赵云对刘备亦又多次护驾之功,最打眼的一次是救援惨败夷陵之战的刘备。虽然在战前赵云顶撞了刘备,当众不同意刘备东征孙权的主张,但是最后救刘备逃出升天的还是赵云。如果不是赵云拼死救援,刘备的人头或许已经被孙桓拿下邀功了。

刘备死后,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损失的兵力与国土已经使蜀汉迅速衰落下去。面对后来的诸葛亮讨伐孟获和曹魏时,五虎大将已亡其四的情况下,作为仅有的一个硕果仅存的老将,赵云担起了重大的战斗任务。南征孟获时,赵云与魏延深入重地,先破敌军,取得南征第一捷。后来与曹魏作战,赵云以长坂英雄的骁勇出任先锋,自领一军,佯攻关中,配合诸葛亮北出祁山。虽然后来蜀军因马谡失街亭而退军,但在各路军马均遭大败的情况下,唯有赵云一军“不曾折一人一骑,辎重等器,并无遣失。”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云的优秀的军事素养。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让赵云担任疑兵之职,驻扎于箕谷,以吸引曹魏大军的主力。有人说,诸葛亮让赵云这员大将去做疑兵,是不是在故意排挤赵云?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恰恰是因为他十分器重赵云。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若想成功地吸引曹魏大军,恐怕只有赵云能做到,若是换成其他人,怕是没办法引起曹真的注意。而且之前跟随刘备的老将相继去世,这让诸葛亮十分心痛,因此诸葛亮才没有让赵云担任先锋,要是赵云也有个什么闪失,诸葛亮怕是会很自责。赵云去世之后,诸葛亮的表现也说明了他对赵云的态度。

北伐之时,诸葛亮突然得到赵云去世的消息,不禁悲痛地说:"子龙病逝,断我臂膀啊!"之后诸葛亮又想起赵云曾跟他说过这么一番话:"丞相,子龙老矣,先帝遗愿,我已无法尽力,复兴汉室大业,就靠丞相你一人了"。据说,赵云弥留时的遗言只有四个字:"北伐,北伐!"

诸葛亮与赵云对刘备是忠心耿耿,两人也是惺惺相惜,如今赵云已去,等于断了诸葛亮的臂膀。加之自己也到暮年,还未完成北伐大业,心里顿时生起悲凉。

赵云临死还念念不忘北伐,可见他将其一生,交于刘备,交于蜀汉大业,这种赤诚能不感天动地?托梦这事儿未必真。但忠心绝对是日月可鉴。

总结:在诸葛亮专心北伐之时,赵云病逝于成都(公元230年)。据说,赵云弥留时的遗言只有四个字:"北伐,北伐!"赵云的突然病逝,给了诸葛亮一个很大的打击。

有一天晚上,诸葛亮身心俱乏地躺在榻上,忽然一个人影闪过,赵云竟到了诸葛亮的跟前。赵云似乎心有不甘,一脸悲痛地对诸葛亮说:"丞相,子龙死不瞑目啊!"听了此话,诸葛亮猛地从睡梦中惊醒,早已老泪纵横。

刘备知道刘禅不太行?

大家读史书,往往喜欢那些开疆拓土,治国安邦的有为明君,而在史书中,有些人性善良的君主却往往被人忽视。

刘禅,治国的能力虽然很一般,但他确实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君主。

大家记住一句话,“国家弱小,个人强大,必然生变”。

举几个例子:

汉献帝和曹操。汉室衰微,献帝继位,曹操性格雄强,能力出众,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都说曹操擅权,架空汉帝。但大家要考虑,曹操他敢不擅权吗?上了这条船,走了这条路,你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曹操将权力还给汉献帝,回乡隐居,从此不问政事,他能有个好结果吗?国家能有个好结果吗?

不要说汉献帝肯不肯放过他,就算汉献帝仁慈,那些朝廷中的文武大臣肯不肯放过曹操?

走到这一步,由不得自己了。曹操受九锡,封魏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必须让自己的儿子继承权力。没有曹丕这样的狠人继承王爵,曹操死后,为了自己家人和族人的安全,曹丕也要自己提升,但朝廷会给曹丕这样的机会?

曹操这么干都不仅是为了考虑自己的家人了,还有身后的一大帮人。曹家一旦倒了,多少人都得跟着喋血市曹。

再说一个例子,宋高宗赵构和岳飞。

南宋虚弱,而岳飞的性格刚强,军事能力也所向无敌,他对朝廷也忠心耿耿。朝廷要调他回去,岳飞选择了只身回朝,是什么结果?千古奇冤,枉死风波亭。

就是告诉大家,只要形成了“国家弱小,个人强大”的态势,就算你品格再高尚,再无愧于心,再有理,皇帝也不会睬你那一套。你要么修理得他服服贴贴,要么他就修理掉你全家。

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也存在这个问题。蜀汉弱小,君主刘禅能力不足,而诸葛亮个人强大。

现在有些人说,诸葛亮应该放手,把政权交给刘禅。这不是胡扯淡吗?凭刘禅那两下子,能对付得了那些人精们?早就让人害惨了,蜀汉政权早覆灭几十年。

做臣子难,做权臣更难,做忠心耿耿的权臣难上加难。

好在,刘禅真是个好君主。虽然他能力不行,但他可不傻,他知道谁对他好,他知道如何对待忠于他的人。

这就是刘禅的优点。刘备把帝位交给刘禅,是最明智的。

有人说刘封也不错,他差得远呢,如果刘封当皇帝,刘家天下早就换姓了。就刘封那点政治头脑,连孟达都玩不过,还能对付了朝中那些人精悍将?

诸葛亮专权,这没错,但这是刘备临终前的安排。有人说刘备还让李严牵制诸葛亮,那是对政治的无知。刘备把李严也列入托孤大臣,只是对益州旧势力的一种临时性的安抚,刘备根本不可能让任何其它势力对蜀汉权力中枢构成威胁。

只有在诸葛亮完全掌握军政大权的时候,李严才可能被使用,当诸葛亮死后,不再有重臣集权时,所有其它势力必须靠边站。所以,诸葛亮一死,李严就再没有一丝一毫的从政的机会了。

在“国家弱小,个人强大”的态势下,蜀汉能维持住国家的正常运转,还能对周边敌人表现出虎视眈眈的强横姿态。

能把这种情况处理好,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这是诸葛亮的功劳,也是刘禅的智慧。

所以不要胡扯,说刘禅怎么受欺侮了,诸葛亮是如何跋扈了,纯粹是瞎说。君臣二人,一老一少,配合得很好,刘禅和诸葛亮彼此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有人拿诸葛亮死后,刘禅不许大臣们奔丧说事,那是无知。按照当时的礼仪,重要人物去世,他的下属、门生、故吏都要去奔丧,以示哀悼。可大家要考虑,诸葛亮生前是什么身份,他曾经有多少个下属和门生故吏,大家都去奔丧了,蜀汉马上就陷入瘫痪。此时敌人趁势来攻,那就是灭国之灾。

还有人拿刘禅不允许民众给诸葛亮在成都立祠来说事,更是扯淡。按照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才能在国都的郊区立祠。有没有例外呢?也有,曹操和司马懿就在都城效区为祖先立祠了,后面的事大家都看到了,曹丕篡汉,司马家篡魏。

刘禅不许在成都郊区为诸葛亮立祠,恰恰是为了维护了诸葛亮生前“以法治国”的政治理想,也是维护诸葛亮死后千秋万代高洁的声誉。

刘禅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天下和臣民,告诉漫漫的历史,诸葛亮是他永远敬爱的相父,而不是和曹家、司马家一样的篡位者。

这就是刘禅的君子之德。

刘禅对诬蔑诸葛亮的人是相当不客气,该抓就抓,该杀就杀,毫不手软。这在史书中也是有记载的。

刘禅的治国水平确实不堪一提,毫无亮点。但刘禅的政治智慧来自于他心底的善良,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他和诸葛相父一老一幼,相依为命,彼此默契配合,保住了蜀汉江山没有被迅速倾覆。

刘备的目光是睿智的,他即没有选错接班人,也没有选错托孤重臣。诸葛亮也是幸运的,他没有保错先主,也没有保错后主。

刘禅,是个心底充满善念的好君主。

但是为何张飞后代却平安无事?

刘禅投降后,关羽家惨遭灭门,张飞后人躲过一劫。其原因如下:

第一,张飞妻子是夏侯氏,夏侯渊从女。夏侯渊与曹操有姻亲关系。张飞后人与曹家有亲戚。

陈寿说:

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夫人是曹操的妻妹。夏侯渊曾经代其曹操受罚。

夏侯氏一家与曹氏一家关系亲密。夏侯渊,夏侯淳与曹洪,曹仁,曹休等人休戚与共,互相扶持,共建大业。

早年,因为战乱,生活贫困,夏侯渊舍弃了幼子,养活亡弟孤女。这个孤女可能是夏侯氏。

夏侯氏被张飞抢走做了妻子。

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后,《魏略》记载:〔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张飞妻子安葬了夏侯渊。

张飞的后代,就是夏侯氏的后代,曹军看在夏侯渊的面子上,也会善待张飞后人。

第二,张飞与曹军没有个人恩怨。不会报复张飞后人。

张飞外粗里细,不逞一时之勇。当阳桥头,张飞单人独骑吓退曹兵。张飞没杀曹军有名的大将,曹军敬佩张飞的勇猛,再者他孙子张遵已经战死,只剩下一个儿子张绍,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因此魏帝封张绍为列侯。

第三,关羽没有张飞的人脉,还与曹军大将结仇。关羽后人被灭门,来自庞会替父报仇。

关羽出身低微,没有张飞出身高。关羽为人傲慢,人脉不如张飞。刘禅投降后,没人为关羽后人求情。

关羽一生斩杀18员大将,结了18次大仇。尤其是关羽水淹七军后,生俘庞德。庞德以“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拒绝投降,关羽斩了庞德。

庞德的儿子庞会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邓艾伐蜀,庞会在军中为将。

263年,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后,钟会派遣庞会同胡烈、田续一起追击姜维。 〔蜀破,尽灭关氏家。〕庞会率兵进入蜀国,将关羽一家灭门。

国破家亡,忠义关羽关二爷,其后代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不得不令人叹息。

张飞的儿子虽然逃过一劫,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不会拿着自己父母的血汗钱去孝敬岳父母的怎么看?

我认为男方拿父母的血汗钱去孝敬岳父母这个问题,有时候适度拿一点也可以,但是不要想成理所当然的拿。

男方孝敬岳父母没错,但是要靠自己双手创造。我表姐婆家家庭比较富裕吧,父母都是医生。表姐和表姐夫回娘家拿的东西都是从父母那里拿的,包括过年过节去看亲戚的东西,也是从父母哪里拿到的。

还有孩子的学费等都是奶奶爷爷拿的。我表姐日子过得很舒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表姐婆婆在退休后查出了乳腺癌。治疗花了很多钱。可能有五六十万吧。

这时候,表姐不淡定了,整天说婆婆花了很多钱,好像是花了她的钱很肉疼。还好是婆婆自己挣的钱。我们都私下说表姐啃老啃出道理来了。

婆婆生病,表姐不是给婆婆经济援助,捞不着好处就说风凉话。所以儿子媳妇孝敬岳父母没有错,应该在你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要老想着做扶贫工作。

@平淡是真姐有话说:

男方孝敬岳父母没有错,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或者有时候家里东西多时可以少拿一点。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认为结婚了,条件好的一家应该辅助条件差的一一家。条件好的一家,不用管岳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所以。给你们是情分,不给你也是本分。应该自立自强。不要老想着老家的钱。要自己创业。“富不过三代”有的家庭本来父辈创业很成功,因为孩子不思进取,好多家族企业破产的。所以孩子只有自立自强,父母才会有好的晚年。

阿斗到底是谁的儿子?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回答!

读三国,说三国,品三国,三国是一个古代封建社会最动荡的时期之一,是一个让人类不堪回首的时期,但却是后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谈论的时期。

有人问:阿斗到底是谁的儿子?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阿斗真的是曹操的儿子!没错,他真的是曹操的儿子,是曹操的亲儿子!

(既演了刘备,也演了曹操,不要搞混了!)

如果你真认为我说的是对的,那么,我只好遗憾地告诉你,你可以脑子有问题,阿斗怎么可能会是曹操的儿子呢?

《三国志·蜀书四·二主妃子传》有记载,刘备“数丧嫡室”,但只能说明刘备老婆因为各种原因,死了一个又一个而已,但阿斗确实是刘备的儿子,在正史,野史中,从未有人怀疑过,阿斗是曹操的儿子,不知道题主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仅仅凭曹操爱人妻?可别忘了,但是落入曹操手里的时候,官渡之战前。

官渡之战发生在建安5年,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刘禅出生是在公元前207年,也就是说发生官渡之战时,刘禅在哪里还不知道呢。

刘禅,又名阿斗,因为他当蜀汉皇帝时表现的软弱无能,后世用“阿斗”一词,形容弱懦无能的人。那我们就从刘备开始,盘点下刘禅的身份:

刘备,蜀汉建国者,昭烈帝,其父刘弘,在东汉末年曾还是公务员。

刘备的老婆有以下:

甘夫人,也是昭烈皇后,就是刘禅的生母,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故事就阿斗和其母相关;

糜夫人,就是糜竺的妹妹,糜竺算是刘备的大恩人,在刘备最难的时候,将自己的妹妹借给了他;

孙夫人,孙权的妹妹,虽然说是政治婚姻,但也算是英雄爱美女,美女爱英雄;

穆皇后,之所以称为“皇后”是因为刘禅继位后,尊她为太后;

刘备的儿子们:

养子,刘封。就是他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不援助关羽,加速了关羽的败亡,后来刘封也被刘备给赐死了;

嫡长子,刘禅,就是本文的主角,蜀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次子,刘永,封为甘陵王。记载与佞臣黄皓不和,最终被刘禅疏远;

三子,刘理,封为安平王。早亡。

刘禅的儿子们:

* 刘璇,刘禅长子,钟会在成都作乱时,死于兵乱;

* 刘瑶,刘禅二子,在永嘉之乱被杀。

* 刘琮,刘禅三子,在永嘉之乱被杀。

* 刘瓒,刘禅四子,在永嘉之乱被杀。

*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也是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刘禅最有骨气的一个儿子,因为当时强烈反对降魏的提议,宁死不屈,最后被刘禅驱除,此子性格刚烈,刘禅投降后,直接自杀了;

* 刘恂,刘禅六子,在永嘉之乱被杀。

* 刘璩,刘禅七子,在永嘉之乱被杀。

在古代想“奇货可居”或“狸猫换太子”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之所以有人会认为阿斗是曹操的儿子,是因为他们对电视剧的情节过度阅读了,或对三国演义的情节过度阅读了,比如:

第一,曹操喜欢收集“人妻”,特别是漂亮的。甘夫人就完全符合曹操的胃口,但他没有机会呀,关羽一直守护着,所以,请不要侮辱关羽的忠心!

第二,有人甚至过度阅读“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是因为曹操想放刘备的“二夫人”回去,借此“狸猫换太子”,怎么可能呢?“过五关,斩的六将”并非是什么猛将,都是一些不具有名气的小角色,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可能性”放行;最后,给关羽过关令,是因为曹操人才政策“来去自由”造成的,因为曹操不能去杀人才,这样他才会得到更多的人才。刘备也是因此而获得逃命的机会;

第三,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英勇表现,也是同样的道理,七进七出遇到的都是一些酒囊饭袋,在第三次进入时,遇到张郃,赵云也选择了躲避,并没有直接打,也侧面说明赵云很机智,都是选择比较弱的方向突围;

曹操没放箭,还是为了人才,若能生擒为己用,何乐而不为呢?绝对不可能说是为了阿斗。

有人还说,为什么刘备要摔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在有儿才有江山的时代,若是亲儿子怎么可能摔呢?

兄弟呀,你是不是傻呀?电视剧你也当真?这就好比,你让你朋友带你儿子去玩,结果你儿子若事了,差点把你朋友给耽误了。你举起巴掌找准你儿子的脸就是一扇,难道说,这儿子就不是亲儿子了?

刘备除了伪装的“仁义”外,也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就算历史上有摔“阿斗”的情节,那也肯定是摔软地,绝对是判断不会出问题才摔的,目的就是让手下誓死效命,这跟当年白起帮士兵吸脓血,其母听了大哭是一样的道理;

那至于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的话:“什么阿斗行则辅佐,不行则自取之”,这恰恰证明了刘备的枭雄之处,用最后的死亡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吓的诸葛亮马上下跪。可是有些人却解读为刘禅不是亲子,所以要诸葛亮取而代之,我真的是无语了!

又有说法,降魏后,就刘禅待遇好,封为安乐公。是因为曹丕看在同父异母的面子上,给刘禅最高待遇,这TM都扯到天边去了,刘禅是因为毫无斗志,曹魏为了给其余政权作榜样,才让善待刘禅的。

综上所述,所以不要怀疑刘备的能力,他是有能力生出刘禅的,即使曹操好人妻,以甘夫人的烈性,阿斗也不可能是曹操的儿子。这种猜测简直是侮辱了关羽的忠诚,这点不可取!所以,阿斗是刘备如假包换的嫡长子!蜀汉政权合理合法的第二位皇帝!

看完我的观点,你还认为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吗?

请帮忙点个赞,以资鼓励!谢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