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山西王阎锡山为何能独霸山西三十余年

2023-03-07 20:15:03 93阅读

什么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山西王阎锡山为何能独霸山西三十余年?

阎锡山,半生为王,1960年77岁的阎锡山因为气喘加上重感冒,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陷入昏迷,两天后去世。回首过去,29岁就成为山西都督,从袁世凯到国民政府时期都是妥妥的山西王。

什么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山西王阎锡山为何能独霸山西三十余年

他去世时葬礼十分隆重,可是他一生与蒋的关系都是疏离,没有亲密,所以晚年在台时,他的光景可见一斑。

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9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14岁辍学,在校学习时间不长,但是古人的思想对阎锡山终生影响深远。辍学后,阎锡山跟随父亲阎书堂到五台县城自家的吉庆长钱铺学经商,这就是一个房贷收息小金融机构。

图/与孙中山合影

少年的阎锡山就非常有想法,经常跟父亲提一些经商的建议。也让父亲对他刮目相看,18岁时,村里人推举他为“纠首”,相当于村长,可见阎锡山平时为人活络。他这个“纠首”主要是抵御义和团,可是又没有经费,于是就偷偷的拿了继母陈太夫人的首饰去典当。得知真相后,陈太夫人也没有责怪他,反而传出“母义子勇”的佳话。

老在村子里转悠也不是个事,19岁的阎锡山再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并考入了山西武备学堂,在校成绩优异,特别是作文写的好,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成了公派日本的留学生。阎锡山先入东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临行前,山西巡抚谆谆告诫留学生好好学习报效朝廷,不可接近革命党人,他没想到正是这些人成了大清掘墓人的主力军。

图/原配:徐竹青

不管后来如何,大多革命党人开始追随的都是孙中山先生,阎锡山也一样,他认真聆听孙中山倡导的革命思想,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中核心组织“铁血丈夫团”。这个团里就有大家熟悉的蔡锷将军,可惜阎锡山一生听从袁世凯的指挥,完全没有蔡锷将军讨袁的血性。

1907年,还是在校学生的阎锡山受孙中山的指派与朋友赵戴文,一同携带炸弹回山西布置革命工作,接应革命军北上。过关时,阎锡山主动把炸弹全部放自己身上,一旦被发现,只愿一人承担。可以说,年轻时的阎锡山有勇有谋,他们顺利过了海关。1909年,26岁的阎锡山毕业回国,奉诏入京,参加留日归国士官生会试,考列上等,几个月后朝廷让他担任山西的教练官,相当于上校团长。

图/当上督军后

此时的阎锡山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革命信念,不会跟着清朝廷的路子走下去,他把山西新军的领导权大多转移到同盟会和同情革命的人手里。这也许是阎锡山把革命形势看得最清的一次。

辛亥革命爆发,阎锡山发现山西巡抚已有大动作,等不及革命军到达河南,率先在太原起义,率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掉山西巡抚陆钟琦。起义成功后,山西各界公推阎锡山为都督。

这也是“山西王”的起点,那一年他29岁,也是人生最辉煌的一页,第二年孙中山视察太原,也给阎锡山相当高的评价。

图/孙中山左边是阎锡山

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加入同盟会确实是阎锡山的真诚向往,他追随孙中山的思想,就连生活中也严格要求自己。

孙先生常说,民为本,我为仆。我岂能以严威慑于父老乡亲;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谦恭,有德于百姓,则伯川可少过矣!

直到离开大陆前,阎锡山每次回老家都是不行进村,第一次衣锦还乡,更是穿上外祖母缝制的布衣。

图/五妹阎慧卿,太原城破自杀

随着在政治舞台上越走越远,在权力与利益的漩涡里待的越久,阎锡山革命的初心不再那么纯粹,甚至把自己的偶像孙中山也抛之脑后,不管不顾,只为保自己一时的势力。

袁世凯掌权,他忍气吞声,甚至不惜裁剪自己的军队,二次讨袁,他只呼吁和平解决,甚至公开反对蔡锷讨袁战争。袁世凯称帝,阎锡山在北洋将领秘密拥护名单里,还被封一等侯,直到袁世凯去世,他都未有任何逾矩动作,不得不说,面对权力,他忘记了革命理想。

段祺瑞掌权,只因让他当了山西省省长,在段与孙中山发生冲突时,他不顾一切,派兵到湖南支持段。而他与蒋的关系是礼还是兵,也取决于局势的变化。1926年蒋北伐,阎锡山加入直奉联军与蒋的国民军作战,之后见大势已去,又拜谒蒋,愿意改旗易帜,加入国民革命军,挂青天白日旗,随后被任命为北方总司令,统兵20万。

北伐胜利后,蒋要裁剪军队,阎锡山有所疑虑,又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另组政府,与蒋对抗,引发中原大战,因为张学良倒向蒋,阎锡山大败,被蒋全国通缉。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评价阎锡山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

图/抗战时,阎锡山与朱德合影

九一八事变后,在统一抗日的呼声下,蒋与各方势力握手言和,阎锡山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得以恢复,再次掌握晋绥军政大权,不过蒋阎之间各有戒备心,关系还是疏离的状态。

阎锡山,拥蒋也反蒋,联共也反共,抗日也通日,自称是“在三只鸡蛋上跳舞”,抗战期间,有八路军协同,也曾取得平型关大捷,之后他也反共,革命烈士刘胡兰就是死在他的屠刀下。在与日本的关系上,他也曾积极抗日,可也曾与日本有过密切接触,只不过日本从始至终都是打算招降他,而不是他所期望的从日拿来武器弹药,壮大队伍,所以签订的秘密协议并没有履行。

图/阎锡山展示他的五百瓶毒药,发誓不离开太原

解放战争期间,太原城将破,面对被俘虏的境遇,阎锡山依然固执不投降,誓与太原共存亡,最后在李宗仁的劝解下,阎锡山带着随从离开山西。攻下太原也是解放军打的最艰苦的城市攻坚战,也可见阎锡山的部队实力。1949年底,阎锡山与陈立夫等飞往台湾,带走大量金条,还抱着回来信心,其实从此他再也不可能回来。

在台湾,阎锡山的境遇不太好,很快就交出“行政院长”一职,由陈诚接任,从此赋闲在家,随从也相继散去,隐居阳明山十余年,也曾想赴美投靠子女,没得蒋的同意,阳明山上,住宿简陋,起初连自来水和电灯电话都没有。

阎锡山的墓前刻了一个大大的“中”字,这也是他一生为了站住脚,保住权势,而周旋于各势力之间的法则,能独霸山西几十年,他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公安干警是不是武装力量?

不是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大校是什么级别?

大校是我国解放军一种特有的军衔,类似于国外的准将军衔,但是国外的准将是将军,而大校则是校官。大校是我国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时候,为了适当减少将军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特殊军衔。当时我国军衔共分为六等十九级,元帅两级:大元帅和元帅;将军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军士三级:上士,中士和下士;士兵两级:列兵和上等兵。除此之外,为了安置当时十几万的副排职军官,还暂时设置了准尉军衔。我国的军衔制比较特殊。我国从1955年启用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又重新实行的军衔制。不过我国的军衔制和再过不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外一个军衔对应一个职位,而我国一个军衔可以对应好几个职位。比如上尉军衔,在美国军队中,上尉军衔必须是连长,或者可以说连长等于上尉。而我国不一样,我国上尉军衔可以是副营长,连长,副连长,甚至是排长,一个军衔一般都对应几个级别。再说回大校。按照我国军衔制规定,大校军衔军官的级别一般为副军级,正师级,副师级和正旅级,其中副师和正旅平级。军衔都是大校,但是要确认级别就要看资历章了,就是军官左前胸位置那一块五颜六色像马赛克的牌牌。来看这张图▼,这是国防部的明星发言人吴谦大校,这个时候从他的资历章可以看到一颗星星,说明他当时是副师级大校。

再来看这张图▼,这张图吴谦大校穿着夏常服,资历牌上的星星已经两颗了,说明他升职了,但是并不是军衔晋升,而是级别提升,这个时候他是正师级大校。这个时候大家发现了吧,当上副师长,可能依然挂着上校,过一段时间才会晋升大校。当再次升职,副职转正的时候,军衔依然会是大校,甚至这个时候狠狠地跨一步,当上了副军长,依然有可能是大校军衔。不过,当上副军长了,这属于关键时候提拔了,离挂上上将军衔不远了。再来看这张图▼,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是帝国陆军之花,朱日和绝凶虎,满广志旅长阁下。这张图是一张视频截图,满广志穿常服的照片非常罕见,有点模糊,大家凑合看。虽然模糊,但是可以明显分辨,他挂着两杠四星大校军衔,一颗星的副师级资历牌。但他是旅长,所以他的这个资历牌也可以叫做正旅级。如果将中外军衔排列下来,大校军衔刚好对应的是西方军衔制的准将。但是大校和准将又不一样,英国军衔体制中,指挥下辖两个团的独立旅是准将,属于将军级别。而指挥团级旅的也是准将,但是却并不属于将军级别。而美国军队中,美国军队准将则属于妥妥的将军,如果不出意外,绝对可以升级为少将的。我国的大校和英国的团级旅指挥官最像,不是将军,靠近将军,按照个人能力选拔升级,应该说是一名军官军旅生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平型关战役分析?

平型关大捷,意义不在消灭敌人多少士兵,也不在于毕敌数目多余我们牺牲的战士数目,而在于 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假的,,使国内那些“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人,在事实面前受到了驳斥,极大地振奋了国人抗战决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国内外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大大提高了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 八路军的威望,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府建立和发展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什么要坚定党领导武装力量?

第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第三,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第四,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