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侯,刘彻的三任皇后

2023-03-07 03:55:03 93阅读

平阳侯,刘彻的三任皇后?

一,陈皇后: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金屋藏娇”的故事。在刘彻只有四岁的时候,喜欢和表姐陈阿娇作伴,有一次姑母问道“你想不想娶你的表姐为妻?”刘彻道“好啊,我会建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平阳侯,刘彻的三任皇后

陈皇后,就是陈阿娇。

窦漪房和汉文帝在生下景帝之前,还有一个女儿被封为馆陶公主,因为排行为长,故备受关爱,长大后在朝政方面的话语权也很大。公主嫁给堂邑侯陈午,孕育一女,即陈阿娇。在刘彻被立为太子的道路上,馆陶出力不少,再加上少年情分,阿娇顺理成章地先成太子妃,后被册封皇后。

无论何时何地,骄傲是最不可取的态度,这不仅会迷惑自我认知,还会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阿娇做上皇后,就时常被骄傲牵着鼻子走。一方面,争宠、善妒;再者,常常把母亲的功劳挂在口头。这一切,让汉武帝丢掉了儿时情分,最终皇后被废。

二,卫子夫:

陈皇后来自于王侯家族,卫皇后刚好跟她相反,出身微寒。自幼,卫子夫被送到平阳侯府上充当歌女,因为表现突出,由平阳公主进献给汉武帝。不知道卫子夫的出现是不是一种感情上的弥补,和阿娇的放纵傲慢相比,她更温柔体贴。

公元前128年,距离卫子夫初次入宫已经过去10年之久,她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一子刘据,随后由主父偃上奏,请求册封卫氏为皇后,武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说来也是个美妙的巧合,因为卫子夫的出场,给大汉带来两位战神,一个是皇后之弟卫青,另一个是外甥霍去病。

用寻常夫妻的标准来评价,武帝和卫皇后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但是在皇室中,哪里存在寻常人呢?他们要接受来自于权力的考验、国本的考验,这方面,卫子夫输的一塌糊涂。刘彻晚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这实际上是一场针对太子的夺嫡之争,事情结局是卫青之子获罪诛杀,刘据先被逼反后自尽,卫子夫不想受辱,也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至此,她已经做皇后整整38年。

三,李夫人:

平阳公主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她不仅将歌女卫子夫进献给汉武帝,连美丽的李夫人,也是来自于她的引荐。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所作所为背后的目的,只是喜欢“做媒”吗?恐怕是以此维护与武帝的姐弟关系。

李夫人,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兄长和父亲皆精通音律,到了她这里自然也多才多艺,加上长相貌美,舞姿就更显曼妙。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已经44岁了,初见李氏惊为天人,随后册封她为李夫人,成为汉朝后宫的新宠。李夫人生下一子,被封昌邑王,多年以后,由大臣霍光拥立继位的昌邑王刘贺,就是她的孙子。

李夫人以美貌著名,但是英年早逝。在她病重之时,刘彻很想来探病,但是李夫人一直以“面容憔悴”为借口拒绝。实际上,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在丈夫心中永远都留下美好的样子,这样当武帝回忆起她,也总是没有瑕疵的。另外,“至死不见”,是一种遗憾,抱有如此遗憾,武帝更能善待李夫人的儿子和兄弟。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也去世了,只是有一件事非常尴尬,那就是他死后没有皇后配祭。陈阿娇早早被废,自然没有资格,卫子夫陪伴刘彻最久,母仪天下也将近40年,可谓当之无愧,可是巫蛊之祸让一切功劳白白浪费。最后,万般不得已,只能使李夫人配祭宗庙,追封孝武皇后。

后记: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敢和皇帝真心做朋友,他们所谓的“孤”,其实是“平等”感的缺失。汉武帝呢,除了心理上的孤独,连生活都要对他下手,一场大祸,致使晚年妻子离去,儿子死去,就连古人这么看重的死亡,都缺一个名义上的妻子一起进入宗庙,着实令人感

曹参之死真相揭秘?

曹参的死亡是自然死亡,是刘邦功臣中能够得以善终的一个人物。

曹参在相位待了三年后就逝世了,在任期间,他的整体表现虽然偏消极,但没有犯过大错。而民间百姓也能通过这个机会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之事。

不得不说,曹参能够得以善终主要归功于他的“无为而治”,如果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完美,说不定反而会被朝臣和皇帝忌惮。

汉朝文臣武将排名?

1萧何

汉三杰之一,刘邦手下功臣第一,丞相,诛韩信后称相国,可以“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删定《秦律》为《九章律》,汉惠帝二年(前193年)去世。临去世前推荐曹参接任。

2 张良

汉三杰之一,原为韩国贵族,韩亡后誓为韩报仇,于博浪杀狙击秦始皇。汉朝建立后,由于身体不好,并没有但任重要职务。张良的军功在刘邦开国功臣排名仅62位,主要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不常领兵打仗,但刘邦给他的封赐则是最高的。高后三年(前185年)去世。

3 陈平

刘邦手下与张良齐名的谋臣,原为项羽的手下,因项羽遇事不顺迁怒部下,陈平逃走,后归汉。他是个满肚了坏水的人物,他用反间计整死了范增,以及用大把的金钱腐蚀拉笼项羽的部下。曹参去世后,任右丞相,为左丞相王陵的副手。王陵罢相,任左丞相。汉文帝即位后,复为右丞相,不久周勃罢相,独任丞相,并于丞相任上去世。

4 曹参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起家沛县狱掾,跟随刘邦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5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阳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根据司马迁记载《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一代传奇却落得如此地步。

6 周勃

早年就是一个吹鼓手,随刘邦起义成为刘邦手下重要的战将,功劳排名第四。汉朝建立后曾历任太尉、左丞相、丞相之职。罢相后在家,晚年曾一度入狱,后因为与汉文帝是儿女亲家,所以被赦免。他的次子周亚夫也是汉初名将。

7 灌婴

早年是一个布贩子。追随刘邦起义成为刘邦手下一员大将。他的作战主要特点就是“快”,后任刘邦手下的骑兵司令。后随韩信攻齐,定齐之后,灌婴率军攻下项羽的都城彭城。周勃二世罢相,灌婴出任丞相。匈奴来攻,灌婴以丞相领兵出击,匈奴闻迅退走,而济北王刘兴居造反,灌婴迅速回师平叛。不久,死于丞相任上。

8 樊哙

早年是沛县的狗屠,也是刘邦的连襟,他的老婆就是吕后的妹妹吕须。在人们传统印象里他是一员猛将。在《鸿门宴》中表现相当出彩,可以说有勇有谋。其实他本人并不是一单纯的武夫。在鸿门宴之前,他力劝刘邦不沉湎秦宫的舒适生活,表现出他清醒的政治头脑。

9 夏侯婴

夏侯婴(公元前172年),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夏侯惇、夏侯渊、夏侯霸、夏侯玄、夏侯献、夏侯和及作《魏书》的夏侯湛,都是夏侯婴的后裔。

10 彭越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

汉代封了多少侯?

西汉有29人封侯。就是他们的名单(按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封侯时间次序排列):

第一:平阳侯·曹参(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封),以中涓从起沛,至霸上,侯。以将军入汉,以左丞相出征齐、魏,以右丞相为平阳侯,万六百户。

第二:信武侯·靳歙(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封),以中涓从起宛、朐,入汉以骑都尉定三秦,击项羽,别定江陵,侯,五千三百户。

第三:清阳侯·王吸(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封),以中涓从起丰,至霸上,为骑郎将,入汉,以将军击项羽功,侯,三千一百户。

。。。。。。

曹操背景故事完整版?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沛国谯地人,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县人氏。曹操是汉太尉曹嵩的儿子,曹操的出身不大清白,曾被对手嘲讽,曹操有一度对此十分苦恼。

曹操既然出生于太尉这样的豪门大族,何以会身世不大清白?被人嘲笑?这是事出有因的。曹操的祖先据说出自远古时代黄帝的一系,就是说是黄帝的后裔。到了高阳的时候,正式得了曹地。发展到汉高祖刘邦统治时期,曹氏家庭的曹参成了一位有名的人物,以军功卓著,封为平阳侯,并且,世袭确士。曹氏一脉传到曾节,仁爱宽厚、忠君报国的美名传遍天下。曹节生了个儿子名叫曹滕,曹滕长得好看,又极聪明,被皇室看中,便入待宫中,陪皇太子读书。到汉顺帝刘保即皇帝位,陪待的曹滕就由小黄门升迁中常侍,正式供职宫中,不久便迁为大长秋,进封费亭侯。

曹滕飞黄腾达,令朝野百官羡慕,使门庭光耀,曹氏家族自然欢欣鼓舞。然而,曹滕供职宫中是要付出代价的,皇家决不容许一个异性的健康男子出入深宫。曹滕没有儿子,便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曹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