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作者是谁,汤显祖关汉卿王实甫合称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汤显祖关汉卿王实甫合称?
汤显祖关汉卿王实甫他们三人没有合称。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王实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 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你知道的名人里谁是河北省的?
尧帝
相传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今河北省保定市。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伯夷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出生地:孤竹国(今唐山地区)。著名典故:夷齐让国,不食周粟。声明: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军制政策,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出生地: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推行"胡服骑射",灭亡"中山国"。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出生地: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参与过:麦丘之战。其子赵括,纸上谈兵。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出生地:苦陉(今邯郸人),成就:攻取阳晋,固守长平,败围燕都。典故:负荆请罪。
蔺相如赵国名相,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成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 。出生地:赵国(今邯郸)。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成就: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成就:他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
董仲舒成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思想家。出生地: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
祖冲之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主要成就:《大明历》、圆周率、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郦道元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成就:《水经注》。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成就:赵州桥。张角今河北平乡人, 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成就:建立蜀国。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成就:当阳挡曹军,义释严颜,击败张郃。典故:三英战吕布。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蜀汉名将。成就:长坂救阿斗、定益州郡县、协助诸葛亮北伐。张郃冀州河间国鄚县(今河北任丘北),成就:江陵破吴,街亭败蜀。窦建德贝州漳南(河北故城县)人。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领袖。
刘黑闼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人 。隋末唐初割据势力。
魏征钜鹿郡(一种说法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种说法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卢照龄初唐诗人。字升之,汉族,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四杰之一。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成就:《燕歌行》、《别董大》。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
赵普幽州蓟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卢俊义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成就: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柴进祖籍:沧州横海郡(今河北沧州)。成就:横海郡沧州都统制,梁山排名第十。
关汉卿籍贯: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最著名的 《窦娥冤》。纪晓岚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州河间)人,清代文学家、官员。成就:编纂《四库全书》。张之洞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发展军工重工业;创办自强学堂等学校;参与推动晚清洋务运动。赵三多义和团首领。出生地:河北省邢台威县。
燕子李三出生: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原名叫李景华,幼随叔父落户沧州由于他有时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一些,是个义盗。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张作霖祖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统一东北、内蒙古,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冯玉祥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组成讨蒋联军;组织察哈尔同盟军。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
董存瑞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马本斋回族,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抗日英雄。
赵丽蓉河北省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中国评剧、小品演员。
阎肃河北保定,国家一级编剧,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歌剧《江姐》;歌曲《说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
赵丽颖生于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楚乔传、花千骨。
窦娥冤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说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毫无疑问,元曲便是元朝的“一代之文学”,在中国古今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元曲的代表作——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正是元曲文学中的瑰宝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中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在中国文学史有着颇高的群众基础与文学价值。《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未局限于原故事中东海孝妇沉冤得雪、正义重申的主题,而是更多地折射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演进中的必然规律。
(明·《元曲选·窦娥冤》)
《窦娥冤》讲述的是穷苦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原名端云,三岁丧母,命运悲戚)卖给了蔡婆婆当童养媳。十年后十七岁的窦娥与蔡婆婆的儿子成了亲。只是好景不长,两年后蔡婆婆的儿子去世,十九岁的窦娥不幸守寡。之后窦娥被张驴儿看上,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婆以强娶了窦娥,只是阴差阳错地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这张驴儿还诬陷窦娥,声称只要窦娥答应与其成婚便不告官,窦娥不从。于是张驴儿将窦娥告上了衙门,衙门的州官收了张驴儿的贿赂,便直接判了窦娥有罪,窦娥拒不认罪,之后州官拿蔡婆婆相要挟,窦娥只好认罪。窦娥在被行刑前发下诅咒:“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些一一应验。之后如愿做官的窦天章收到女儿的托梦,最终为其平反昭雪。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窦娥的故事在民间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正是因为窦娥之死影射的是当时元朝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说到大环境下元朝的政治现实,我国著名学者王学泰在其著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有说到元朝与成吉思汗所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有着先天的联系,其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的发展与宋代相比都出现了大倒退。由于长期的征战,致使社会割裂、百姓苦不堪言。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也有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朝的社会局势已然是极端动荡的,底层百姓生如浮萍。窦天章作为一介穷苦书生,债台高筑,只得卖掉女儿去抵债,以铺就自己的仕途之路。这是元代底层百姓的悲剧,也是下层人民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如若生活幸福,谁会愿意用舐犊亲情去换取一纸功名?
而这样的抉择,在当时的政治现实下,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常听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在当时动乱的时代之下,人们何尝不是在负重前行呢,背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苦难与血泪。底层的人,活着,本已艰难,偏偏还要去实现宏图抱负,那只能有所牺牲了。而窦娥,便是那个时代之下的牺牲品了。窦娥不仅仅是窦娥,她更是广大悲惨民众的缩影,是时代悲剧的具体凝结。我们看到的是窦娥个人的悲剧,其实影射的也正是万千底层民众的挣扎与苦难。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窦娥得以沉冤昭雪,是关汉卿个人性格的体现,也是当下文人反叛世俗秩序的寄托。通常,文人作品写作的出发点一方面是反应社会现实、升华主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寄托作者个人心志、聊以自慰。这样的说法在《窦娥冤》作者关汉卿身上也是适用的。元代社会动荡,很多文士为了生活,在江湖上奔波,沉入社会底层。王学泰的书中也有介绍,号称“杂剧班头”的关汉卿便寄居在城市里,与江湖艺人打成一片,特别是与当时的杂剧表演艺术家们甚是交好,《元曲选》的编者也评价关汉卿“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也正是在戏曲的创作中,关汉卿更感受到自己与时代与生活的关联,也正是在这戏曲的创作中,其个性、其思想才得以显露张扬。
关汉卿向来玩世不恭、天性风流、放浪不羁,不拘于世俗束缚,追求公理之心。他对仕途绝望,寄身于江湖之中,这是他个人于时代大潮下的自主选择,却也是当时世俗秩序下的被迫选择,因为元朝阶级等级森严,难以逾越,元朝的统治者也故意将文人儒生推向被社会所贱视的艺人地位上去,对知识阶层一贯轻视,个人之力根本无力撼动社会既存之秩序。关汉卿只得在以自己的方式顺应当朝秩序的同时,亦以所作之戏曲对当朝作出了反抗。而《窦娥冤》中窦娥临死前下的诅咒“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些离奇超现实现象的一一实现,也正是关汉卿内心不羁心性的体现。
在写作手法上,《窦娥冤》融合了高超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作品在具备文学价值的同时,也显现了超高的艺术价值。《窦娥冤》虽是悲剧,结局却也是让人欣慰的。所以,《窦娥冤》这部作品也正是一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情怀,这也使得其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考证,约有八十六个剧种改编、演出过此剧。这个剧现存的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等。
(明人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插图)
虽然时代变化,但优秀的作品代代相传。《窦娥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是独一无二、不可动摇的,如今,在当下这个新时代,这部作品依然有着深刻的社会价值。循着《窦娥冤》的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获取更多的智慧与思考,也正是在元朝这“一代之文学”里,我们可以不断去发掘、品味它所独特的魅力。
欢迎关注长夏为什么是西厢记不是窦娥冤?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我认为《西厢记》被称为杂剧之冠,而不是《窦娥冤》,主要原因有两点:
①“杂剧之冠”的称谓,是文人墨客评出来的,《西厢记》在创作语言上华丽优美,比起《窦娥冤》的朴实风格,更易为过去的文人所接受。
②从剧情看,《窦娥冤》是一出悲剧,充满了愤怒和控诉,而《西厢记》则是一出“天下有情人结成眷属”的爱情题材剧,写的是风花雪月的故事,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所以该剧一上演就博得了青年男女的喜爱,当时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元杂曲的四大悲剧之一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关汉卿的《窦娥冤》:
《窦娥冤》,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
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
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2、马致远的《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汉宫秋》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成就。
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
3、白朴的《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杂剧代表作,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
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
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
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4、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一部历史剧。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