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什么,什么是人文意象

2023-03-04 01:20:05 127阅读

意象是什么,什么是人文意象?

首先,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而“人文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人的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意象是什么,什么是人文意象

意象是修辞还是表现手法?

不是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这个记忆痕迹就是感觉来源信息和新生代理信息的暂时连接关系。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芳草意象多指什么?

古诗中“芳草”常作表示离愁别绪的意象 。

举两个例子:

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里面有一句“兰泽多芳草”,但下面马上就接着说“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采芙蓉香草而思人,手捧芳草却给不到远方的心上人手里。

2、范仲淹《苏幕遮》有一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下面就接着写了“黯乡魂,追旅思”。借景抒情,芳草蔓延,正如离情难以遏制地滋长。

《黄鹤楼》里说“芳草萋萋鹦鹉洲”,下一句就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离情展露无遗。“晴川芳草”一句与前文说沧海流变、物是人非接应,使用衬托,烘托出诗人的羁旅之情。

什么是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思维分类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可分为三类:

1)符号意象思维,用某种符号来象征一些神秘的自然法则,如《易经》中的“--”“ -”,各种道教,佛教的灵符。

2)玄想意象思维,用选择出的意象符号来象征事物本质或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如老子、庄子的“道”、玄学中的“无”“自然”,朱熹的“太极”、“天理”等。

3)审美意象思维,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中国的山水画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如何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

如何理解古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用形象生动的事物去代表一定思想内涵。比如“小草”,“小草”遍地都是,但于“大树”相比,要渺小的多,所以人们常常用“草菅”“草木”“草民”来称呼平民百姓。大家一听说“草木之人”就知道是平民老本姓。再比如“梅花”,大家一看到“梅花”就想起雪花飘飘、寒风凌冽之中,独有“梅花”盛开,不由赞叹,“梅花”不畏严寒,一花独放报春音。让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倍加鼓舞人心。所以“梅花”就具有坚贞不屈,顽强奋斗的意象。再比如“满江红”这个词牌,因为岳飞的爱国诗词,让它变成爱国报国为国牺牲的意象,提到“满江红”就会热血沸腾,爱国激情高涨,有冲向战场的豪气。

下面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进一步说明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是叶落枝稀主径粗壮,象征着壮士暮年的夕阳余辉。“老树”同“枯藤”意象差不多,“老树新花”与“枯木逢春见新枝”一样具有发挥余热的意象。再看“昏鸦”,乌鸦因为一身黑色打妆,再加上破喉咙哑嗓,不受欢迎,有“乌鸦叫丧”的说法。它的出场是不祥之兆,“昏鸦”是黄昏时分出现的乌鸦,暗示日落夜临,给人以悲凉之感。三意象组合给人以凄凉悲壮孤寂之感。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是人工搭建的,起到勾通的作用,它就是连接辅助的意象。“流水”是灵性之物,有“上善若水”的意象,看到“流水”你就可以解开心结,因为流水给了你灵性和启发。再看“人家”,人是万物灵长,有人的地方就有文明开化。所以“人家”就是温暖,就是家。诗人从凄凉孤寂中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心里有点惊喜。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是古老的道路,是前人的足迹形成的,有老一辈人的血汗凝聚而成的,所以“古道”有“热肠”的意象,说起古代暖人心。再看“西风”是西伯利亚寒流入侵所至,所以“西风”有阴冷凄凉的意象。

再说“瘦马”,马以善于奔跑而驰名,“瘦马”是疲劳辛苦仍战争在工作岗位上的象征。“古道西风瘦马”就是位爱岗敬业不惧艰难仍然奋斗的英雄形象。再看“夕阳西下”,“夕阳”是垂暮之时,“西下”是要落山的节奏。组织在一起是要告诉大家,天黑的很快。这是高潮再起,凄凉、孤寂、悲壮都在加剧。就得了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就是伤心难过之人。如果在家里还会有人安慰一下难过的心,但“在天涯”是背井离乡,一人在外过生活,更映衬了作者“凄凉痛苦”的内心世界。

所以这首词的无数意象,构成凄凉悲壮孤寂的意境,大家都有同感。情感共鸣让这首词流传千古。受后人赞扬!

感谢邀请,希望热爱诗词的朋友,善用“意象”创造优美的“意境”,让诗词更有品味,更发人深思,更号召正义,发挥诗词特有的感召、启迪、醒世、明理的作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