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东高考人数,清华在山东招生多少

2023-03-03 05:52:03 99阅读

2013山东高考人数,清华在山东招生多少?

2013年清华大学在山东省招收理科生81人,文科生5人,一共86人。

2012年清华大学在山东省招收理科生81人,文科生6人,一共87人。

2013山东高考人数,清华在山东招生多少

2011年清华大学在山东省招收理科生71人,文科生4人,一共75人。

鲁东大学怎么样?

鲁东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1] 。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学校于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教师进修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于蓬莱校区。截至2017年2月,学校校园占地2700余亩(含蓬莱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6亿元;图书馆藏书245万册、电子图书514万种;设有22个学院,开办81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401人,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各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普通本专科生28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历史发展编辑1928年,山东教育厅开始规划兴办乡村师范教育,主张“民众教育”鲁大月季园和“求生教育”,认为要使普通民众学会求生,求生教育就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民的民众教育做起,使儿童及一般成人对于教育另具一种求生的观念”。进行求生教育,就必须建立教育的基础设施,培养教育的师资,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办乡村师范。1930年,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二乡师),派教育厅督学、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董凤宸筹建,夏继昌辅佐。学校建成招生,山东教育厅发布董风宸任该校校长。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莱阳乡师被迫停办[4] 。1938年4月,胶东特委初步拟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建立胶东公学。1938年8月下旬,胶东公学在黄县城正式成立,校址在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即设师范科。1939年2月,日军占领掖县,黄县告急,胶东公学撤离黄城退往山区,途中奉命于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生大部分转到军政学校学习,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疏散回家了。1940年5月,北海区参议会和中共山东第三区委政治部撤销蓬黄联中与历史照片(6张) 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同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重新恢复。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1945年春,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胶东公学在内的六处中学、十四处县师停办。同年11月26日,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1946年3月,胶东公学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和师生到烟台市接管原烟台东山中学(即原志孚中学)和烟台师范学校。三校合并后,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8月,在胶东公学师范部的基础上成立了“胶东师范学校”,校址迁到莱东县朱岚村,设有前师和后师。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胶东公学总校奉命撤离烟台市,转移疏散到乳山县草铺村一带,与烟台市转移出的烟台一中、二中组建临时烟台联中。1948年1月,胶东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疏散,学校停办。1948年10月,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校址在莱阳南大寺街西仙游宫。1950年,因行政区划变更,撤销胶东行政区,设莱阳专区,胶东师范于同年12月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莱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莱阳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莱阳师范专科学校迁址烟台市,改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光影鲁大(20张) 归烟台专署领导。1962年10月,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教师进修学校,设5个专业,归省教育厅领导。1963年5月,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名称,归省第一教育厅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烟台师专处于瘫痪状态,停止招生。1971年,烟台师专恢复招生。1984年1月,烟台师专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始招本科生[5] 。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6] 。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山东省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1] 。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于鲁东大学蓬莱校区。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7年2月,该校拥有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教授1鲁东大学69人、副教授4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2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海外特聘专家)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3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2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烟台市“双百计划”特聘专家3人。另外聘有13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客座教授[2] 。教学单位截至2017年2月,该校牡丹园设有鲁东大学文学院、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东大学法学院、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商学院、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鲁东大学交通学院、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农学院、鲁东大学艺术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等22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7] 。[2] 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2月,该校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8] )、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7个科学学位硕士招生专业,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类别、23个招生专业(领域)。[2] 学校拥有英语语言文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区域经济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应用统计学等9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6]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7年2月,该校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汉语言、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数字化语言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近现代史。省级品牌专业(15个):英语等。省级特色专业(14个):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省级教学团队(5个):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鲁东大学(4张) 、有机化学、应用物理。省级精品课程(56门):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遥感概论、有机化学、英美报刊选读、动物学、田径、基础和声学、发展心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地球科学基础、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教育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波谱分析、动物学试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动物学野外实习、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词汇语义学、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修辞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生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原理等。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欧美语言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际化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语言与文学艺术产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交通运输、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3个):生物学、化学等[6] 。教学成果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在近两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多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383项。其中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两项亚军[6] [11] 。合作交流2015年10月学校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奖学金”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同时也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商务汉语水平考试(BCT)考点院校。学校还是山东省首个“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和首个“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近年来,先后与韩、日、美、俄、澳、加、法等国家的9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设立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与法国昂热大学、西部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 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开展“2+2”、“3+1”、“7+1”和“3+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6] ,成为烟威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2015年培养来华留学生966人次,近年来共培养外国留学生1万余名。校友成就截至2015年10月,该校的毕业生中,既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也有在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还有在商界取得骄人业绩的企业名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6]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机构截至2017年2月,该校拥有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全国首家汉语辞书研究中心验室、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分子设计与材料合成、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生物技术、信息物理融合与智能控制。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环渤海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环渤海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基地[2] 。科研成果原文化部长王蒙题词2011至2015年8月,该校共主持各类国家级项目151项、省部级项目387项、厅局级项目231项,获得科研经费1.25亿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7316万元、横向课题经费5223万元;发表SCI、EI、SSCI、CSSCI论文1032篇,出版著作139部,授权发明专利82项;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7项[6] 。其中:2012年,该校共获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到账科研经费3237万元;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一等奖1项),泰山文艺奖2项,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一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项[12] 。2013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批准经费累计达到了838万元,其中,新上纵向项目批准经费500.95万元,到帐经费398.20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337.05万元;批准经费首次突破800万元,到账经费数首次突破700万元[13] 。全年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截至12月25日,到账科研经费3541.8万元,比2012年增长304.8万元。荣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二等奖5项);入选教育部“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著作1部[14] 。“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47项、省部级项目 437项,到账总经费8257.1万元;承担横向项目563项,到账总经费5719.7万元;在SCI等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138篇,出版学术著作139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80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术资源鲁东大学图书馆学术刊物鲁东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有《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校报《鲁东大学报》等。馆藏资源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藏书212.9万余册、电子图书298万种、中外文期刊1502种[6] 。藏有比较珍贵的大型文献资料:《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万有文库》、《民国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申报》、《晨报》等[15] 。文化传统编辑学校标识校徽[16] 鲁东大学校徽图形以“L/D”为主要元素进行设计,取自“鲁东大学”中“鲁东”二字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采用“一形双关”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表达出“鲁东”、“鲁大”的含义,表现直观明确;校徽图形的外部形状以“U”为设计元素,取自“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的开头字母,设计风格符合高校校徽设计的国际惯例。校徽图形设计为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准确传达出校徽平鲁东大学校徽安、和谐、发展的设计主题。同时凸现出新兴综合型高校的勃勃生机。和平鸽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具有国际通用性,图形的设计强化了受众对校徽寓意的识别,同时拓宽了校徽的传播空间;校徽图形又是一只含苞待放的花朵,既象征了学校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为社会精心培养有用人才的高校教育职能,又表达出学校未来人才辈出、前程繁花似锦的美好前景;校徽色彩以绿色为主要标志色,既表现出学校绿树成荫的地貌特征和安静祥和的学习环境,又传达了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每年全国高考一本人数占的比例是多少?

2015年山东高考文科一批上线人数为15411人,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69877人,达到一本线的考生人数总共为85288人,上线率约12%。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一本上线人数为16118人,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69844人,达到一本线的考生人数总共为85962,上线率约15%。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一本上线人数为13576人,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62557人,达到一本线的考生人数总共为76133,上线率约15%。

山东大学有啥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你好,提问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摆明态度,不是来讽刺和挖苦也不是来抖机灵的!

我们都知道前些时候关于留学生制度引起了一些争论,确实让山东大学有所争议,但究其本质其实是目前高校过于重视排名,在国际留学生比例上稍微有些急于求成罢了,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的就认为山东大学就不行了!世一大依然还是我们广大考生心中的好大学!

说句实在话,现在很多回答戾气太重,而且讽刺太过的某些人自己未必真的能考上山大,只是借此发泄不满而已!

下面我们认识下真正的山东大学吧!

首先山大在国内的排名(排名很多,下表只是参考)

目前大体上国内外各种排名基本上20名左右,其实山大也是这几年落后了,前些年可是十几名的层次!

如果高考录取比分排名的话得排到将近四十名了(有地域原因,也有学校招生多等原因)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山大的学科专业

大体上来说A以上的学科评估代表了该专业在国内确实属于领先地位

A+ (1个) 数学

A (2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A- (5个) 应用经济学 外国语言文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药学 工商管理

下表是详细的学科评估结果,也能全面看出山大的学科和专业在国内的水平!

2019年河南考生106万?

其实有点不懂,每每谈到高考,河南都出来唱可怜。

说实话,作为一个旁观者,请问,造成这样状况的是谁?国家?国家让你计划生育,偏不,还记得黄宏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么?饼就那么大,你非得多拉几个人来分,只能都分少点。无论什么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教育资源。分配资源不是人头多就多分的。还以为是"大锅饭时代"?按人头算?人越多就应该给你份额越多?游戏规则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

换过来简单说,国家养了三个儿子,不能因为老大家里米多就应该分给老二老三吧?凭什么呢?就像老三家里油多也不会分给老大老二吧?给你是情分,不给是本分!更不用说互相私底下还是竞争关系。作为全国第五大经济省份,你会把你的经济资源分给别人么?为什么别人教育资源就必须分给你?

总有网友谈考生太多录取比例低,谈录取比例,为什么你就不说庞大的基数呢?2018年河南录取率不是全国最高,可是录取人数近79万人,比第二的广东多近15万人。你们到底还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的?

又有人说河南教育资源有限。有限的是985/211。可是全国34个省及行政区。河南教育资源会靠后么?作为全国经济实际第五的省份,难道缺钱提高教育质量么?除了985/211。你们不能搞出一流学府,哪怕不是985/211。搞出让大家认同的一流学府。很多地区也是除了985/211以外有几个质量,知名度比较高的学府。河南怎么就不行?

再次,2018年,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全国卷了,包含河南在内,至少高考本身的公平性越来越高。一切拿分数说话,而不是我有100万考生。其实,世界真的不同情弱者,高考也并不是一场同情游戏。

河南考生加油吧,本身局外人,在这件事上并不同情河南,但同情河南考生,也同情全国考生,有了高分,自有留爷处。不管你出自哪里,不管你的家庭背景,这也是人生中的一次机会。自身实力和分数在那摆着,没人会因为你是河南的就拒之门外!

看看下面河南喷子的评论我才加这一段,别特么说我喷河南,一个个喷别人可以,别人说河南就不行,自我中心。唯我主义,谁惯着我不管,我不惯着。更想说,活该。一群渣子。

不死心就附带图片给你们一群网络喷子。一百万考生又怎么样,没分数没能力还怪谁了?有本事上690啊。有本事你河南人把所有大学外省20%名额都抢了啊,有本事拿高分出来啊,垃圾,渣子。看看你们素质就活该被歧视,就不够资格受教育。附带让你们看看河南户籍犯罪率,全国第四,真特么光荣,那么大的人口基数没有稀释比率,反而犯罪率全国都是前茅。真特么不要脸,好意思。

最后一张考600分有担心100万考生的问题吗?一群垃圾,有本事也考600分,一样一流大学让他选。最恶心你们这种喷子,除了满身恶臭,开口更臭,还会什么?也只会让全国看到河南喷子多么"煞笔"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