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怎么读,倪妮名字怎么念
倪怎么读,倪妮名字怎么念?
倪妮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得明星,名字念倪(ni二声)妮(ni一声)。
三点水空口念什么?
这个字应该是【滘】读音是(jiào)念第四声。
基本释义:河道分支或会合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词组有:1;道滘-指地名,道滘镇2;玉滘- 明初有谢姓至此经商,居于大滘桥西侧,原名大滘,雅称玉滘。3;沥滘- 沥滘村是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最大的城中村之一。 4;滘口-在广州城区西南,北临珠江, 珠江大桥西桥西侧。属芳村区石围塘街。因在滘表河出口处附近。
(滘)这个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氵)字部。笔画是13画。
犭加兒读?
ní
猊
汉语汉字
“猊”,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ní。“猊”的基本含义为狻。
ní
名词
也称“狻猊”,即狮子
猊座、猊糖
微风不动金猊香。——陆游《大风登城》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五稽切【集韵】硏奚切,音倪。【广韵】狻猊,师子属。一走五百里。详狻字注。【广韵】亦作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猊”字头,请参考“麑”字:)
狻麑,兽也。从鹿儿声。五鸡切。
说文解字注
狻麑兽也。释兽曰。狻麑如虦猫。食虎豹。从鹿。儿声。五鸡切。十六部。按此篆与犬部狻篆疑皆后人所增。
倪左边单立人换成目读什么?
睨,音[nì]。部首:目。五笔:HVQN。笔画:13。繁体:睨。基本释义∶斜着眼看。
组词∶睥睨、斜睨、睨视、傲睨、睨笑、睇睨、涎睨。
睨在中间的词有∶睥睨群雄、睥睨窥觎、傲睨一世、傲睨自若、睥睨物表、大睨高谈、睥睨一切、睥睨天下、睥睨一世、傲睨万物、傲睨得志、傲睨一切……。
有晲右边相同的字有∶倪、睨、晲、唲、貎、鲵、腉、婗等等。
砅与砯的区别?
“砅”音读“lì”。有三个义项。①履石渡水。《说文·水部》:“砅,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诗》曰:‘深则砅。’”今本《诗·邶风·匏有苦叶》作“深则厉”。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余与陈沈两君皆下与步行,履石渡水者数次,诗人所谓‘深则砅’也。”②渡水用的踏脚石。严复《有如三保》:“往者江浙之间有石通神,淫祀也。天大雨淫潦,一狂生取其像横水中,为砅以过。”③质地较粗的磨石。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梵摩喻”引《尚书》:“砅砥砮石。”今本《书·禹贡作“砺砥砮丹”。
至于“砯”,情况就要复杂一些。这主要表现在对“砯”的读音的不同认识上。就我目前所见到的工具书来看,对“砯”的标音有以下三种:
一读“pēng”。采用这一读音的工具书我只见到《大学古诗文辞典》(张培恒、王国安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这一种。
二读“pīng”。采用这一读音的工具书有:《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古今汉语字典》(刘庆隆、李金兰、刘霜秋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古代汉语词典》(祝鸿喜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第1版)、《古今汉语实用词典》(吴昌恒、陆卓元、韩敬体、吕天琛、陆尊梧、李志江、李玉英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中华古汉语字典》(金文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唐诗三百首辞典》(左钧如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等。
三读“pìng”。采用这一读音的工具书主要有:《辞源》(中华书局1981年12月修订第1版)、《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等。
以上是许多工具书对“砯”的不同标音。此外还有许多唐诗选本,其注音也不外乎这三种情况。
主张读“pēng”的选本主要有:《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1月第1版)、《历代诗歌选》(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新选唐诗三百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2版)、《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上海教育学院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64年9月第1版)、《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北京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李白诗选译》(詹锳等译注,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第1版)、《唐诗经典》(郁贤皓编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等。
主张读“pīng”的选本主要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等。
主张读“pìng”的选本,也许因我的孤陋寡闻之故吧,目前只见到《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盖国梁等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版)一种。
我写这篇拙文的目的,第一,“砅”和“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切莫混为一谈。第二,“砯”的异读现象显而易见且非常普遍,已经造成了极为混乱的现象,读者也是无所适从又无可奈何,希望引起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以求尽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