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cc,有哪位知道民国时期上海大家族吗

2023-03-02 11:32:03 120阅读

国民党cc,有哪位知道民国时期上海大家族吗?

在国父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并没有进入想象中的和平。

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荒谬地复辟帝制,结果在各界人民的声讨声中下台。接着,神州大地继续处于一片混乱,原来袁世凯的势力分裂成多派,各地军阀割据,这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蒋介石发动中原大战,算是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稍微粘了起来,此时,四大家族上台了。

国民党cc,有哪位知道民国时期上海大家族吗

先介绍一下,民国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蒋介石是其中的大佬,统领四大家族,也主导着当时的中国。陈家是辛亥革命发起人,奠基人,孙中山的左右手陈其美的后代,创立传闻中的cc党,在国民党各部门安插势力,宋子文主要管理民国的财政。这样看来,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大权就全被这一集团垄断。

毋庸置疑,上海是当时的中国经济,金融,对外的重镇。当时的上海,被各国列强瓜分成各国租界,黑帮也在这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的的势力中应运而生。说到黑帮,黄金荣和杜月笙分别是两个“黑帮”时代的代表。先介绍一下上海的“黑帮”,老上海叫他们流氓大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殊产物,他们不学无术,但是世故圆滑,依靠帮会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帮助”上位。比如黄金荣就在1892年成为法国巡捕房的三等华捕,1903年获得法巡捕房一枚银质宝星,在1922年晋升为华人督查员。杜月笙和张啸林的上位路线也与黄金荣大同小异。

现在开始介绍两个势力的关联。黄金荣在上海得势是三大亨中最早的一个,当时势力尚不够强大的蒋介石甚至还拜黄金荣为“老头子”,当然,善于事故的黄金荣之后送还了蒋的门生帖。之后的1927年4月12日,在黑帮的帮助下蒋介石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四一二政变, 在国共合作期间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期间两者联系之密切可见一斑。以下主要介绍杜月笙来作为两者关系的代表人物。

杜月笙简介:

三大亨中,为人处世最有水平的就属杜月笙了。他早年拜青帮小头陈世昌为“老头子”(当时青帮老大是黄金荣),开始有机会进出黄金荣公馆,不久便得黄金荣赏识,地位一步一步提高,期间,他贩过鸦片,大麻,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发迹的经济基础。四一二政变之后,他的青帮帮了蒋介石一个大忙,蒋介石之后当然也继续扶植他的势力,让他在党内任了几个虚职,但这也足以提高他的社会地位,杜于1929年认公董局华董(当时华人在法租界的最高职位),可以说地位是平步青云,这与他人情事故,处事原则的高超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他在协调各黑帮、四大家族势力上比其他两位流氓的确更胜一筹。人际交往上,他善于处理当时上海错综复杂的帮派,帝国主义,军阀,国共两党的关系;财政上,他在继续扩大毒品交易,与巴黎黑手党联系密切,在当时时间黑帮间毒品交易里他也是响当当的人物,甚至有人认为“世界上8包海洛因有7包是出自他之手”;他还善于改造自己的流氓本色,在疯狂敛财的同时,他也十分善于散财,把交易中得来的黑钱笼络社会上各种身份地位的人,他一改流氓的装扮,打扮成书生的样子附庸风雅。不仅如此,他善待上海下台市长--黎元洪,被其党羽夸为当代春申君,像大学者章士炎,名律师秦联奎也都是他的座上宾,甚至他原来的名字杜月生也是经章士炎建议改为杜月笙的。此外,杜月笙也做些收买人心的事,如他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会出面组织赈济;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以上几点足以说明为何人们称杜月笙比黄金荣和张啸林会做人,他一个身份是无恶不作,屠杀共产党人的流氓大亨,另一个方面做善事,为自己造势,最终成就了一代传奇人物。这段时期,可以说蒋介石的国民党与青帮杜月笙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扶植、互相利用,双方的实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大举侵华。上海在淞沪战役中沦陷,杜月笙不从日本的招安,于11月迁居香港,此时,他依旧利用自己的帮派势力,在内地呼风唤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在各地帮助救援抗日武装,帮助国共武装抗日,其间,他还利用帮派从事收集情报,暗杀内奸的活动,汉奸上海市市长傅筱庵就是死于他的手下。1940年,他在国民政府的扶植下成为人民行动委员会会长,实际就是中国各帮各派的“盟主”,1941年,杜月笙迁至陪都重庆,继续从事后方工作,发展经济,自己也中饱私囊不少。这段时间,在日本人的压迫下,杜月笙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似乎成了患难兄弟,共同抗击日寇,也算为民族独立作出不少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重整旗鼓,收割旧部。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无论在国共十年内战期间还是抗战期间都帮了蒋介石很多忙,希望在新局势下谋得一官半职(上海市市长),可是当时上海的租界已经成为历史,帮会的势力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已经没有这么重要,蒋介石也近乎无视了曾经帮自己“肃清共匪”、联合抗日的杜月笙的要求。他在1945年8月把上海市市长一职交给他人,甚至在杜回沪的火车到站后没有一名迎接的要员。当然,机灵诡诈的杜月笙致力于向工商、经济、金融、教育、新闻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六七十个。此时,由于杜月笙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两者关系面临破裂,在一些方面甚至已经出现明显的裂痕,双方心知肚明,就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1948年春,他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行宪国大”,捧蒋介石当总统。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陈孔两家借各种名义公报私囊,国民政府贪污腐败严重,经济已经危在旦夕),派遣儿子蒋经国来上海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却没有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经过此事,杜月笙明白自己在上海大势已去。这个阶段,蒋介石完全翻脸不认人,杜月笙大势已去,最后死也不肯跟随蒋介石和战败的国民政府迁去台湾,一生风光的他也不愿意寄人篱下,来到他认为的自由港—香港,并在那里终老一生。

总而言之,在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国内形势的大背景下,黑帮和当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势力并不强大到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的关系永远只是互相利用,蒋介石为了逃债拜黄金荣为老头子,黄金荣以及之后崛起的杜月笙也在很多事情上依靠蒋介石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实力上位,在双方认为对方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之后,便舍弃之。杜月笙在被蒋介石弃用后甚至说出 “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过了就塞到床底下”的泄愤之言,从此可见蒋介石的心机之深,他的委员长职务在本质上是永远比无论怎么改头换面的青帮头子、流氓大亨的杜月笙来的名正言顺。在这个残酷的政治舞台,为了自身最终利益面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也只是常事罢了。

民国时期的中统和军统是怎么回事?

军统,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前身为复兴社特务处,隶属民国军队系统,由军队高级将领兼任局长、副局长主持工作。著名的“戴老板”戴笠就是军统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在他上面还有一位挂名、不管事的局长。民国后期,军统被“肢解”,公开部分改编为国防部二厅、特务部分改编为国防部保密局。

中统,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前身为国民党中组部党务调查科,隶属国民党党务系统。和军统一样,中统同样是由国民党党务系统高官兼任局长、副局长主持工作,如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就曾经兼任过中统局局长。民国后期,中统被改组为党员通讯局(党通局),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只保留党通局局机关和少量重要处室,其他全部下放到政府部门安置。一九四九年五月,党通局转隶属内政部,更名内政部调查局(内调局)。因为党通局局长叶秀峰无法安排,原党通局局机关予以保留、叶秀峰仍担任党通局局长,但基本就是吃闲饭了……

老蒋去了台湾之后,为了给蒋大公子将来接班铺路,将特务机构交到了蒋大公子手中。伪“国防部保密局”和伪“内政部调查局”再一次被大洗牌,大洗牌之后蒋大公子基本控制了整个台湾地区的特务系统。一九五六年,伪“内政部调查局”转隶伪“司法部”,伪“国防部保密局”则被拆解、重组为伪“国防部情报局”,后又与伪“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合并,成立了新的伪“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军情局)”。那么,军统和中统有什么区别呢?

隶属不同

这是军统和中统最大的区别,军统隶属军队系统、是军队编制,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中军统特务大多穿军装的原因所在。中统很特别,它既不隶属国民政府、也不隶属军队系统,而是国民党的“私产”。中统隶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属于国民党的党务系统。

起初,中统相对于军统是占据绝对上风的。民国时期有句话叫“蒋家天下陈家党”,国民党的党务系统一直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把持,中统首任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徐恩增就是二人的表兄弟!因为自己的“革命引路人”兼把兄弟陈其美的关系,老蒋对陈其美的这两个侄子还是相当照顾的,对中统自然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加之国民党党务系统遍布全国,中统也得以迅速膨胀、触角遍及全国,国民党的不少基层党部书记长实际上就充当了中统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相对中统而言,军统最初的势力范围仅限于军队系统,手很难伸到地方。

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央党部已经很难联系上基层党部了。随之而来,中统的基层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即便仍然存在,中统局也很难全部联络并控制到。这时候,身处军队系统的军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这么说,整个抗战时期,军统是国民政府对日情报和特种作战的主力军,中统只是给军统“打下手”、帮忙的……

与老蒋的关系

无论军统还是中统,都是老蒋嫡系中的嫡系!这一点毋庸置疑,长期掌握军统的戴笠就不用说了,他是老蒋的“天子门生”——黄埔系,而且戴笠曾经对老蒋说过他不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他只忠于老蒋而不是国民党。换言之,如果老蒋哪天跟国民党分道扬镳可,军统只听老蒋的,新任国民党总裁或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手根本伸不到军统……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中统的背后是陈氏兄弟,这二位是老蒋的“革命引路人”兼把兄弟陈其美的亲侄儿、私下里都管老蒋叫“世叔”的!谁敢说中统不是老蒋的嫡系?

但是,嫡系与嫡系之间还是有区别的,陈氏兄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势力,老蒋要指挥中统,很难绕开陈氏兄弟。但对于军统,戴笠在抗战后期开始膨胀之前,基本老蒋说一他绝不说二,军统是彻彻底底的“蒋家班”!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统很像陈诚的“土木系”,是老蒋的嫡系不假,但多少隔着一层……

随着陈氏兄弟在党务系统逐步做大,老蒋也隐隐感觉到了危机,但陈氏兄弟毕竟没有与老蒋唱对台、而且还有陈其美的这层旧情分在,老蒋也不便与陈氏兄弟撕破脸。于是,玩死了相互牵制、权力制衡的游戏,用军统来牵制中统,以免陈氏兄弟的手伸得过长。加之抗战之后,中统的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军统逐渐占据了上风。抗战后期,军统急剧膨胀,触角伸向了方方面面,不仅军队系统、警察系统也成了军统的“自留地”,而且军统还拥有数万直属武装!渐渐地,军统也从“香饽饽”变成了老蒋的重点防范对象。后来军统被拆分重组,实际上就是老蒋这一思维的延续。为了牵制军统,老蒋又开始有意向中统倾斜,予以一定的扶持,以免军统一家独大。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老蒋之所以同时设置军统和中统,其实就是为了相互牵制、维持一个权力平衡,自己正好可以稳坐钓鱼台。说白了,这不就是历朝历代帝王们惯用的伎俩嘛!

太子接班,军统、中统被“肢解”

民国后期,老蒋已经在刻意培养蒋大公子,准备让他来接班了。为了让蒋大公子将来能站稳脚跟,把特务系统交给蒋大公子是最佳选择。于是,一场针对军统和中统的“外科手术”开始了,军统被“肢解”、中统被转隶……折腾了一大圈,到台湾之后,老蒋忠于把特务系统全部交给了蒋大公子,军统、中统的时代正式拉上了大幕。

综上所述,无论军统还是中统,都是老蒋的嫡系,说白了其实就是明朝的东西厂和锦衣卫,为的就是维护老蒋的统治地位。至于为什么要分设军统和中统,其实还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经常玩的那一套——权力平衡,没什么新花样。如果一家独大了,老蒋的地位还能稳固吗?下面的人斗得越厉害,老蒋的地位才越稳固!到民国后期及老蒋去台湾之后,为了给蒋大公子接班铺路,老蒋把特务系统进行了拆解、重组,全部交给了蒋大公子。自己的亲儿子,放心!老蒋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玩什么权力平衡了……

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楚材是什么官职?

楚材的原型是陈果夫加陈布雷。从中统高层来看,楚材和陈果夫很相像——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对于主义的执着和狂热,还有最后的结局来说,他更像陈布雷——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

cc系什么意思?

CC系指中央俱乐部(The Central Club)是一个政治派系,实力主要分布在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统、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

CC系的名称来源于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的简称),虽然“中央俱乐部”之说流传甚广,但除了一些口耳相传和间接的忆述文字外,从未得到有力的直接证实。但CC系于1932年成立“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却是事实。

陈氏(果夫、立夫)兄弟数十年来一直否认CC系的存在,其骨干分子亦大多缄口不谈。CC旗下的部分报刊有《政治评论》《社会新闻》和《中兴周刊》等。

中文名:中央俱乐部

外文名:The Central Club

别名:CC系

分布:组织部、中统、地方各级党部

类别:政治派系

中统叫什么名字?

中统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

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