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汉代儒学的积极作用

2023-02-15 17:10:04 124阅读

汉代儒学,汉代儒学的积极作用?

儒学主张实行“仁政”,以德治国,天下一统,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稳定;儒学主张上下有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封建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儒学其以“仁”为核心道德观念,今天仍为我们借鉴,“公民道德规范”其实就是儒学道德规范衍化而来;儒学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精华,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也有重大的正面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其历史的、政治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及其思想自身的诸多原因。

汉代儒学,汉代儒学的积极作用

1、在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受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的历程,随着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它具备了成为正统思想的历史可能性。

2、汉武帝时代,一方面国力日盛,“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而新儒学恰恰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汉武帝遂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了三项重要政策。

其一,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因此大兴。

其二,将儒家经典确立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并且兴办太学,自此,儒家垄断了教育,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其三,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也逐渐获得了独尊地位。

可以说,汉武帝的文化体制改革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学?

我认为是 百家思想的废除和对儒家的单一尊崇 是古代中国的强盛和大一统的基础 但是也是思想上的禁锢 虽然加强了皇权统治 但也反过来禁锢了社会的发展 乃至于皇权本身 到了中后期 中国已经在思想上严重封闭 是近代遭受耻辱境遇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儒家思想缺乏足够的进取精神 需要进行改革

儒学发展的时间轴?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期。西汉,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战国时期-一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衣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一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学-一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的心学

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

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

④评价: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与宋明理学相比?

在清朝的时候,对待古代儒学一直有争议,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汉儒和宋儒哪种对国家有益,能够用来治国。要看汉儒和宋儒之间的异同就必须回到两者诞生时候起。

汉代是儒学高度发展的一个朝代,甚至在东汉灭亡后,儒学依旧存续了许久,直到玄学之风大盛。汉代的儒学大师也是有非常多的,最重要的也是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由于汉代独尊儒术之前,是由道家的黄老之说思想主持朝政的,汉代儒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包容,他能够接纳道家乃至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于一体。

再者,汉代儒学大师们所传承的内容都来自先秦,两者时间间隔不大,很多师承都依然存在。除了被秦始皇、项羽焚烧的内容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所以汉代儒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具备完整的原始儒学体系。

董仲舒是一位《公羊传》的大师,他所研究的正是《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这样的研究古籍就给汉代的儒生做了一个表率,也是后来汉代儒学中最重要的经学概念。经学就是研究古代经书,从中学习和领悟治国之道,汉代的五经博士和六经也是来源于此。

汉儒取代黄老之说以后主要带来的变化是以仁义治国,提倡了道德和三纲五常一说,同时也为中央集权提供了便利。

宋儒和汉儒从诞生起就截然不同,由于汉儒式微,且历经五胡乱华和佛教入侵,唐朝虽然以儒释道三教立国,但儒家的地位远远不如古代,加上五代十国的战乱再临。宋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纲常,把丢失的东西捡回来。其中能够引领宋儒思想的第一位大家就是唐代的韩愈。

宋儒复兴儒学就是从韩愈的古文运动着手的,先回到古代文学的创作上,然后把古代贤王的思想拿来作为基准,如何成为一个类似古代贤王的皇帝,就是仁。代表人物自然也是宋仁宗赵祯。

宋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古籍因为战火而丢失,很多材料都已经不如汉代那样丰富,儒学大师必须凭借自己对儒学的理解去传授知识,这样一来派别就很多了,不再像汉代那样有一个中心理念,这也是南宋理学诞生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要提的就是汉代的仁指的是孔子的仁,是仁义,在当时孟子还没有那么大的比重,而到了宋代孟子已经成为亚圣,所提出的很多仁政的观念被拿到了朝堂上,这和汉代很不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