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统计,你了解哪些轰动极大的案件

2023-03-01 01:52:03 103阅读

客流统计,你了解哪些轰动极大的案件?

二十年前,小青年用6斤炸药炸铁路,差点害死了2000多人

2000年11月16日凌晨,一辆火车疾驰到广西南丹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之间。机车的大灯照得山间的树木发白,当列车疾驰到K263+267米处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火车剧烈地震动了一下就紧急停止在石板井一号隧道前。

这列火车是K143,从北海开往成都,当时车上满载乘客。巨大声响把旅客从沉睡中惊醒,列车长、乘警长立刻下车查看,发现火车竟然被人炸了。在火车右侧下边的钢轨被拦腰炸断,长度约为70厘米,枕木下面被炸出了数个大洞。重达130吨的机车越过爆炸点后,5吨重的柴油瞬间洒漏一空,车头歪靠在山体一侧。

客流统计,你了解哪些轰动极大的案件

剧烈爆炸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众人下车查看之后,顿时吓得目瞪口呆:火车正好停靠在悬崖边上靠着山体,若火车靠往另外一边,火车就会翻下悬崖去,车上的2000多人必将难逃一劫。所有人都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众人想起来都后怕不已。

火车被炸之后,当地有关部门紧急封锁现场,并上报国家备案,国家高度关注此事,广西当地的负责人亲自到现场指挥破案。这次爆炸被称为“11·16爆炸案”。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国家、省、市三级专家组16人赶赴现场破案。经过8个多小时的紧急修复,被炸的铁轨重新安装,火车得以恢复畅通。

火车被炸现场

经过刑侦专家现场调查,发现此案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准备的犯罪行为。爆炸的时间应该在黎明前1小时,由于此地是荒山野岭,爆炸之后罪犯立刻窜逃,黑漆漆的夜里无法发现凶手。罪犯对地形极为熟悉,他们事前还蹲点过,精心谋划制造了这场性质恶劣的爆炸案。

为了侦破案子,工作组按照任务分配,实行小组作业,分为信访组、调查组、沿线辐射调查组等多个小组进行走访。经过调查发现,要破案的难度非常大。仅仅在2000年,南丹当地从正规渠道弄到的炸药就有4000吨,雷管1403枚,导火索510万米。民间私藏的炸药、导火索和雷管更是不计其数。

经过大海捞针似的调查,重点就年轻人、有前科的人调查,调查村屯213个、120多家厂矿企业、200多处旅社、宾馆和出租房,走访群众6000多人,排查有劣迹的人员420多人,最后列出重点嫌疑人员79人。

被炸断的铁轨长达70厘米

列出这79个人后,又从79个人里筛选出了4个重点怀疑对象。

一个叫周某某:他的儿子在火车上卖东西逃票,失足跌下列车身亡。他扬言要在11月16日炸火车,他的嫌疑非常大,因为他说的这个时间与爆炸案发生的时间在同一天,而且作案动机明显。

一个叫苏某某:他因为超生被开除了公职,曾经威胁说如果不解决他的工作问题,他就要报复铁路。苏某某原来就在铁路部门工作,所以他针对铁路下手的可能性是很大,而且也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和动机。

一个叫方某某:他在列车上捡啤酒罐和列车员发生过争执,他为此怀恨在心,两次在铁路上卧轨阻止列车前行,他的行为被车站严厉处理后更不服气,曾经扬言要炸了火车站,要炸了火车。

一个叫崖某某:火车爆炸案发生之后,崖某某就给人吹牛说火车爆炸是他干的,他一人做事一人当。

这4个人都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对这4个人进行重点调查,结果发现这4个人当天都不在出事地点,而且没有足够的作案时间。经过严密分析,警方排除了4人作案的嫌疑。后来又调查到一个叫“胡子”的年轻人,结果这个年轻人那天正好在独山县,所以也没有作案时间。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案子还是没有进展,陷入了僵局之中。

3月22日,南丹县城内的民警抓住了3个携带炸药包抢劫摩托车司机的小青年。3个小青年用土制的炸药包抢了70块钱,他们被捕后交代,有一个叫“板刀”的年轻人有可能知道火车爆炸案。专家组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叫“板刀”的年轻人,板刀真名叫莫明涛。莫明涛交代,他的表哥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曾经约定要去炸铁路。

调查取证

莫明涛说,他的表哥等人炸铁路前曾经邀请他一起参加,后来被他拒绝了。表哥等人炸了铁路之后,就逃去了天津、海南、博白和金城江等地。专家组很快收集到了这些人的名字和地址,很快就将潜逃在外的犯罪分子抓获。这些人被捕之后,案子终于真相大白了:

原来,村民莫明进、莫家贤两个人住在靠火车站的村子里。两个青年不学好,到火车上盗窃旅客财物被抓住劳教了两年。两个人对火车站、对铁路产生了仇恨。11月4日晚上,莫明敬、莫家贤等几个年轻人在村民姚秀波家里吃饭。几杯酒下肚之后,莫明敬提议用炸药去炸火车,教训一下火车站。几个小青年不知轻重,竟然都同意了。

11月10日,莫明敬、莫家贤等人来到下关屯龙和军家里要炸药,以炸鱼吃为由弄到3公斤炸药,他们用蛇皮口袋装了炸药,背去了莫家贤家里。在莫家贤家里,几个年轻人把6斤炸药用导火索、雷管装好,弄出了三个大炸弹。

11月15日,姚秀波以拉水为由,借来姐夫的三轮车把炸弹、镰刀、撬棍和几个小青年拉到了铁路桥下。凌晨4点55分,当满载着2000多人的列车K143从北海开到南丹时,莫明敬点燃了三个炸弹的导火索,他亲眼看到了剧烈的爆炸声同时响起,然后吹了一个口哨就带着众人逃离了现场。几个年轻人回家的路上,一路欢呼一路说笑,丝毫没有意识到此事的危害性有多大。

此次爆炸直接造成经济损失70多万元,几个年轻人埋炸弹都朝着一个方向,若是把炸弹交叉排布,火车必然会跌入悬崖,车上的2000多人将难逃一劫,到时候造成的危害将难以想象。所幸几个年轻人把炸药都埋在了一边,爆炸后惯性把火车炸到了一边靠向了山体,而不是甩向悬崖,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2001年9月,主犯莫明敬、莫家贤以破坏交通运输罪,危害公众生命安全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从犯姚秀波判处无期徒刑,姚再付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莫明东在最后一刻没有到场,被判处徒刑7年,龙和军提供炸药并且教几个人制造炸弹,虽然他被蒙蔽说是拿去炸鱼,但也被判了5年徒刑。

这一场爆炸案结案后,国家开始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布通告,全力整顿民间的爆炸物资,严厉禁止买卖炸药和雷管等爆炸物。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民间混乱的爆炸物管理才得以理顺,社会秩序得到极大改善。

抓捕行动

这桩案子影响极大,当时很多人都知晓此案。这桩案子是几个小青年为发泄不满做的,差点害死了2000多人的性命,此案直接推动了中国民间爆炸物管理措施的出台,所以不得不说是一桩很重大的案件。时至今日想来,车上的乘客还心有余悸。

杭州地铁为什么没有客流统计?

其一:受限于杭州的常住人口数。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杭州的常住人口数终于突破了1200万。然而,在全国而言,这样的人口规模甚至无法排进前十位。以这样的人口规模为基础,杭州的地铁客流想要排进全国前几名,极为困难。

其二:杭州的人口分布相对分散。

目前,杭州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685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半个台湾,2.5个上海,8个深圳。

在富阳和临安撤市设区后,杭州的市区面积达到了8000平方公里以上。从杭州轨道交通16号线的九州街站,到轨道交通8号线的新湾路站,直线距离甚至达到了80公里以上,单程时间动辄在一两个小时以上,远不如驾车走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修建地铁,其利用率在初期自然不会很高,加总起来,杭州的地铁客流不高也就属于意料之中了。

其三:杭州地铁,其实才刚刚起步。

当前,杭州地铁的很多线路,只是在解决沿途区域地铁有无的问题,在实用性和便捷度上尚需完善加密。

根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回应,杭州规划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1500万左右。同时,为了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划按照2000万服务管理人口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

2000万人口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杭州需要时间!

发病前14天无外出史和接触史?

这件事情发生在天津康莱德酒店,已知的情况是这名员工曾经负责过清洗冷冻海鲜食品,而且没有去过北京新发地市场。从酒店目前的询问情况看,酒店一共有7人近日去过北京,不过都没有去过北京的新发地市场。但是此7人没有与这名被感染的员工发生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目前被感染者已转至海河医院治疗,对已判定的9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其他密切接触者正在排查中,已对其工作场所和住所进行终末消毒。

我觉得有必要调查一下投du的可能性,毕竟这件事情太反常了,北京和天津都出现了类似事件。

不过严谨点来说,即使的确是冷冻海鲜食材携带了病毒,也十分有可能是在某个环节中不小心沾染上去的。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批冷冻海鲜食材是从哪里来的。对这批冷冻海鲜食材的追根溯源,还是等官方通报吧。

还有,我个人猜测,这批冷冻海鲜可能是在运输或者生产中的一个环节中被沾染上的病毒。前几天,《亚洲水产科学》期刊刊登的论文指出,新冠病毒不能感染水生动物,这意味着水生食用动物没有可能导致人类感染新冠病毒。

该论文还指出,水生食用动物及其产品的表面,可能会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尤其是被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触后。“病毒在活宿主外的存活时间可能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这取决于病毒类型、宿主表面和环境条件”。但由于这是冷冻海鲜食品,所以我觉得冷链运输可能会延长新冠病毒存活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批冷冻海鲜并不是作为一个被感染的中间宿主,而是极有可能在运输的环节中被沾染上的病毒。

如果密切接触者都排查过没有找到传染源,就要考虑非“人传人”的可能。

北京的几大市场辐射全华北。天津的进口三文鱼等冰鲜海鲜大部分从北京机场口岸进口,在北京的海鲜市场中转,和北京本地销售的海鲜有同等风险

如果挪威、丹麦等地的鱼加工厂有新冠患者,在加工环节鱼接触到新冠患者的飞沫,病毒就可能在鱼表面存在。冰鲜海鲜从产地加工后通过飞机运往国内机场入关,航空运输全程最快大概只有十几个小时,病毒预计能保持活性。

所以要对该患者的病毒进行测序,测序后可以分析出该病毒是否和欧洲的同源。

如果病毒来源于欧洲,就要对进口冰鲜食品严格管理。如果病毒是本土的,就要在本地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直到找出源头。

如果西方国家不能消灭疫情,我国将持续面临疫情输入压力,堵住一个漏洞后之后可能还有新传染途径被发现。一定程度的防疫将长期化,全社会都要做好准备。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之前我也看见了一条很有趣的新闻。图放在下面了。当然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前,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

不过我强烈建议,我们应当加强对一些冷链运输食品,尤其是进口海鲜的检测。因为无论这些食品是在运输或者生产中的某个环节被污染,还是某些人恶意的将病毒投放到冷冻海鲜食品上,并且通过冷链运输进入到我国并且造成感染,我们都要加以防范。

有个石家庄确诊病例来过武汉?

既来过,则查起,只要没有把新冠病毒带来武汉,就不会有影响。而武汉也已经专门应对此事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41例确诊病例也是与武汉相关联的,为在汉就读的大学生,该学生已于2020年12月25日离开武汉。目前,我市正对其12月25日前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但这个时间很大可能是回石家庄后感染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昨天石家庄的第57例,到过汉正街的这位,对武汉没有造成新冠病毒的伤害。尽管已经对涉及到的地方在做核酸检测等排查工作,但愿武汉没事吧。

尽管有石家庄发现的确诊病例曾经到过武汉,咱们武汉外甥打灯笼 照旧。做好自己的防范。

想想,哪个时候不戴口罩让你上了地铁,公交,上了火车的。只要戴好口罩,新冠的伤害还是可以降到最低的,我相信这个图,在武汉你看到过许多次。

而武汉也一直在这么做,所以武汉怎么办,继续坚持好的防疫政策就行。

武汉人民只需戴好口罩,戴洗手,保持安全距离。该应对的我们必须面对,曾经的大浪都过去啦,我们不怕这惊吓。

香港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怎么样了?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古尔齐亚

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分析数据,做成的图表。

这张图显示了中国大陆以外的部分地区和国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最初20天内的蔓延趋势。

由图可见,病例数量攀升最快的第一梯队,是伊朗、意大利和韩国。其次第二梯队是美国和西班牙、法德等欧洲国家。

攀升最缓慢的,用淡蓝色线标示,分别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最慢的是香港。

截至3月12日,香港累计确诊病例129人,治愈67人,确诊病例数量远低于德国等欧洲国家,连人口较少的北欧国家挪威都有489个病例。

数量甚至远远低于中国大陆的多个省市自治区。

作为与大陆紧紧相连、交流最为频繁的香港,何以能在这次全球疫情爆发之际,防控得如此有效?

信息公开透明,全港每个病例行踪可查

为了最好地帮助市民了解新冠病毒的情况,香港特区政府特地设立了“同心抗疫”的官方网页,将关于确诊病例详情、发现地点、如何防护、谣言澄清、出入境管制、学校关停计划等几乎所有疫情之下的生活常用信息,全部集中,公开发布,在全球任何位置都可以上网查询,所有信息都是滚动更新。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如上图可见,无论是香港市民、媒体还是研究人员,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比如,每一个确诊病例是多大年纪,住在哪个医院,是住院了还是已经出院了,是香港居民还是外来输入病例,甚至他们每一个人曾经逗留过的地方,都标注出来,若是有市民担心,大可以绕着走。

还有一份滚动更新的名单,叫“过去14天里确诊或疑似病例曾经居住过的住宅大厦名单”,截图如下: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甚至连哪一栋,是A座还是C座都写明了,保证了每个人的知情权,也舒缓了许多人的潜在心理:我邻居会不会也是感染者?

在这种信息披露之下,大部分香港市民在清楚了情况之后,可以相对放心地出行,如常生活。

同时,对于引发恐慌的传言,港府也在官方网页上的专门区域“澄清”里,集中澄清,消除市民的疑虑。

比如有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有人发现香港中文文凭考试中官方派发的口罩有质量问题,怀疑是假冒产品。

港府立即在“澄清”栏里及时澄清,甚至通过港府物流署公开了这次考试中派发口罩的批次、产地、生产日期,和进口入关时的抽检结果,以正视听。并指出由于口罩来自不同产地和供应商,外貌或略有不同,但不影响质量。

这种及时、透明、公开的信息发布,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抗击疫情背景下市民日常生活的安定感。

反应迅速,居家隔离要带电子手环

1月23日,中国宣布武汉封城。

一周后的29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30日开始部分关闭6个入境口岸,就在特区政府宣布关闭口岸后的第二天,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紧急事件”。

此后,香港逐步关闭了大部分陆路口岸,连人流量最大的罗湖和落马洲也都关停。

另外,为了严防输入性病例,特区政府一视同仁,对来自中国内地、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的旅客都实行了入境限制。

比如从韩国来香港,假如不是香港居民的话,直接禁止入境;即便是香港居民,14天内去过韩国大邱等地的话,回香港也要去隔离中心强制隔离14天。

对于隔离中心也是,香港没有能力在6天之内建好一座新的医院,但是特区政府非常随机应变,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90多个隔离单位投入使用,有酒店、工业大厦、部队宿舍,甚至还把饶宗颐文化中心临时改成了隔离营。

▲饶宗颐文化中心

可是,至于居家隔离这种事情,太考验人性和自觉性了,各个国家都有许多确诊之后到处乱跑祸害他人的行为。

香港政府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给隔离者戴上电子跟踪器!

给需要居家隔离的人戴上电子手环,追踪他们的行踪,确保他们真的在家隔离,如果擅自离开家,最高会被判刑6个月。一旦这些人离开了家,卫生署和警方会收到警报提示,就可以马上出动追踪他们的行踪。

▲电子追踪手环:“居安抗疫”手环

港人好共识:接受出门戴口罩

有在香港生活或旅行经验的人会深有体会,相对于许多西方国家民众认为“戴口罩就是有病”的落后认知,香港市民非常接受戴口罩这件事,即便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在香港的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也经常可见戴口罩的人。

甚至有人说,香港是世界的“口罩之都”,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接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城市和地区。

这大概是源于香港人多年来“血的教训”。

▲香港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每平方公里将近7000个人。但这个数据,是按照香港城市面积来算的,其实香港大部分土地是山区,未开发,开发率大概只有25%,所以如果以开发面积来算,香港每平方公里内会有2.7万人。

每平方公里内2.7万人,是什么概念?

所以在香港闹市区、商业区和公共交通上,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四个字:摩肩接踵。

▲香港街头

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所以,每一次流感大爆发,香港都几乎跑不掉。

就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初,香港因为流感致死的病例就高达226人。

更不要提17年前“非典”疫情在港人记忆中的触目惊心了。

或许正是多年来这些活生生的“血的教训”,香港市民从老到小,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公共健康,普遍接受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如果有人感冒了不戴口罩上了地铁,轻则遭到白眼,众人远离,严重的估计要被众人出口训斥。

正是这种卫生习惯和普遍共识,帮助香港市民在疫情爆发之初,就迅速做好了自我防护,保护自己,也不给别人添麻烦。

此次疫情爆发后,不断出现中国人在外国戴口罩被鄙视、辱骂甚至殴打的新闻,西方人普遍持有“生病了才戴口罩、健康人不必”的观念,但在香港,戴口罩是值得骄傲的好习惯。

而特首林郑月娥因为被拍到未戴口罩,还被香港媒体批评:没带好头!

▲林郑月娥(右)

SARS的惨痛记忆,他们从未遗忘

2003年,“非典”病毒传播至香港,九龙湾住宅淘大花园出现了300多居民集体被感染的惨剧,至今让香港人记忆犹新。

但香港特区政府并未在SARS疫情结束之后就收工了事,而是组织人马对“淘大花园事件”进行了详详细细的研究。

最后发现,是房屋设计结构问题,导致病毒通过排泄物和下水系统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在全港范围彻查,排除类似隐患。淘大花园的下水道,甚至被拆下来,放进了香港医学博物馆,用来警醒后人。

▲淘大花园平面图

而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位于香港青衣的公屋(廉租房)长康邨的康美楼,出现了住在同一栋、不同楼层的两个病例。

港府立即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家里自行改装了排气管,连接卫生间下水道,极有可能令病毒从卫生间下水道回到厕所,令同栋楼的邻居“中招”。

港府连夜将这栋楼的30多个家庭住户,全部撤离到了隔离中心。

尽管防疫专家袁国勇站出来说,仅仅是有可能,而且私自改装的住户只是个别,或许不必将30个家庭都全部撤离,但是特区政府还是选择了最保险的方式,毕竟,淘大花园的记忆太牵动香港人心了。

许多香港市民对此评价:都系改装佬冇常识、冇知识。(装修工太没常识了);私下改装,自己害自己!

可见港人对淘大花园的事情记忆还十分鲜明,更是对背后的原因十分清楚,对私自改装建筑结构导致的害人害己案例,也毫不留情。

或许正是源于对于SARS惨痛记忆形成的社会共识,以及特区政府的连夜撤离,康美楼此后再未发生新增感染病例,也未出现家庭内部传播感染,不幸之中的万幸,淘大花园事件没有再次出现。

所以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香港此次疫情防控最重要的点,就是“二代传播”大大减弱。

香港政府在公布疫情数据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是否是“二代传播”,即非输入性的本地传播。

通过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130名确诊和疑似病例的信息可知,130人中,外地输入病例以其密切接触者,仍旧是大多数。

▲来源:港府“同心抗疫”网站

如上图可见,在经历了2月12日的高峰之后,香港“本地案例”逐渐减少,进入3月之后,几乎多为输入性病例,本地“二代传播”得到了非常有效地控制。

充分重视与尊重,医护人员未受感染

3月5日,收治新冠病毒确诊病患的香港玛丽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在疫情爆发的前6周里,香港没有医护人员感染,也未发生医院范围内的感染,尽管全港卫生系统对1275名疑似病例进行了治疗。

他们的经验显示,注意手部卫生,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做好隔离,可以让医护人员在检测和治疗病人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毕竟在抗击疫病之中,医护人员是最前线的战士,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就是对抗击病毒最大的支持。

▲香港玛丽医院

早在2019年12月31日,新冠疫情并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正式发布之时,香港医管局就已经启动了感染防控措施。依据的,正是香港抗击SARS和禽流感的经验,对所有可疑病例进行早期识别、隔离、通报和分子诊断等。

尽管在香港,因为疫情的压力,医务工作者中也曾闹出过不同声音。

香港医管局设立了“抽签制度”,抽到签的医护人员,就去照料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对此,有人称之为“生死签”。据媒体报道,某医院一轮抽签结果之后,立即有多名医护人员辞职。

也有许多香港媒体公开批评这些医护人员自私,是“以市民生命作为筹码”,但多数医护人员还是留了下来,上了前线。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特区政府与全港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共同协力,迄今为止,有效地遏制了新冠病毒在香港的蔓延,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张图表。

目前,香港政府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之下,逐步恢复全港的日常生活。香港行政会议员林正财日前通过媒体告诫市民,目前的封关、围堵等政策,有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年,香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如何在抗疫之下如常生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