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的作用,如何评价法国海军7月12日下水的最新一代核潜艇
核潜艇的作用,如何评价法国海军7月12日下水的最新一代核潜艇?
法国最新核潜艇“絮弗伦”号下水 超静音 可远程打击海陆空目标马克龙参加“絮弗伦”号下水仪式
当地时间2019年7月12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遵循国家元首亲自为海军核潜艇下水剪彩的传统,在西北部瑟堡军港的干船坞,主持了最新一代梭鱼级(Barracuda class)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首舰“絮弗伦”号(Suffren)的下水典礼,这是法国在进入21世纪经过十年的延宕之后,第一艘完成的核潜艇。梭鱼级属于法国海军的第六代潜艇,它以安全稳定的核动力装置、高性能的静音与隐身技术、搭载的长射程巡航导弹,以及精准打击、轻巧灵敏等特点,位居当今世界核潜艇战斗力的前列。
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或依照首舰名被称为絮弗伦级(Suffren class),由法国船舶建造局(DCNS)设计,将用来替代上一代红宝石级核潜艇(Classe Rubis)。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新锐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Triomphant-class submarine)的技术,但梭鱼级的螺旋桨推进器是全新研发。该级核潜艇可装备巡航导弹,以实现远距离纵深打击。执行的任务包括:反舰、反潜作战,对地攻击,情报收集,危机处理和特种作战。
梭鱼级核潜艇采取单壳体结构、单轴,全长99.5米、全宽8.8米;水上排水量4765吨、潜航排水量5300吨、潜航最大深度350米;动力系统使用了2套涡轮减速机组(10 MW 推进电动机)、1座核反应堆(型号K15, 150 MW)、2台应急电机;水上极速14节 (26 km/h)、潜行极速大于25节 (46 km/h);续航力10年,自持力50 天。
该级核潜艇配备水手计60名,其中有8名军官、 48名士官、4名舵手。武器装备有4 x 533 mm 鱼雷发射管,可搭载20枚“暴风影”(Storm Shadow)巡航导弹、或潜射型“飞鱼”(SM39 Block2)反舰导弹、及F21(Artemis)“黑鲨”(Black Shark torpedo)鱼雷或FG29水雷。
安放在干船坞上的“絮弗伦”号根据计划,法国准备在2029年前建造并服役6艘梭鱼级核潜艇,其中头两艘应该在2003年和2008年之间订购,而且在2012年进行试航。一号舰在2007年便放下龙骨,原希望在2017年即可成军加入现役,却拖延至今日,这也使得梭鱼级总专案成本从最初预计的79亿欧元,增加到接近91亿。
梭鱼级核潜艇一号舰“絮弗伦”号造价达15亿欧元,其名字来自18世纪的法国海军名将皮埃尔·安德烈·德·絮弗伦,他当年因在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附近海域与英国皇家海军海战英勇获胜闻名。“絮弗伦”号将于明年夏季正式交付法国海军入役,开启列编6艘同级舰长达10年的更新换代时期,直至2030年。如此一来,瑟堡DCNS近万名员工未来就业也得到了保证。
“絮弗伦”号后续的5艘舰被分别命名为“迪盖-特鲁安”号(Duguay-Trouin)、“图尔维尔”号(Tourville)、“杜佩蒂-图阿尔”号(Dupetit-Thouars)、“迪凯纳”号(Duquesne)和“德-格拉斯”号(de-Grasse)。而“迪盖-特鲁安”号、“图尔维尔”号与“杜佩蒂-图阿尔”号,当前必须加快进度才能按要求赶在2025年交付。
同时,梭鱼级的前一代,也就是红宝石级核潜艇已届服役期上限,须在瑟堡逐一除役。红宝石级潜航排水量仅2670吨,是世界上最小的核潜艇,它过于紧致的舰体导致可改装的空间太小。红宝石级首舰“红宝石”号是1976年服役的,如今已超过43年,它在“絮弗伦”号下水当天,驶入瑟堡船厂海军码头,开始退役拆卸武器装备程序。其后的“蓝宝石”号、“紫水晶”号也将陆续到达最高服役年限。
法国的红宝石级核潜艇相比红宝石级,梭鱼级潜航排水量达5300吨,超过上一个级别2630吨,这样的空间已安装足够数量的鱼雷及对陆攻击导弹。因是核动力,梭鱼级潜艇可潜伏水下350米深海50天,在全球各大洋隐蔽执行作战任务;而新的核反应技术还使其装填燃料和复杂大修(RCOH)的间隔时间,从7年延长到10年,从而实现更长的海上巡航时间。
虽然建造进度缓慢,但梭鱼级核潜艇“絮弗伦”号大量运用了最先进的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新材料,以及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成熟技术,如新的隔音片及泵喷射推进器等。当它在海底潜伏时极为安静,据说声响只有海虾发出的噪音那么大。法国船舶建造局负责“絮弗伦”号建造的项目经理文森特·马蒂诺-拉加德,甚至将该核潜艇的声纹特征比作“海洋之声”,能做到与海洋环境融为一体,“更为隐秘,匿声隐踪”。一位法国海军高官则称:“「絮弗伦」号核动力潜艇相当于您换下一辆标致家用车而坐在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车里轰然起跑。”
尽管是核潜艇,但梭鱼级的“絮弗伦”号只是发动系统为核动力,将不会携带核武器投入战斗。重要的是,“絮弗伦”号也可配备射程约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并携有非常出色的探测侦察系统,这使它具备了1000公里射程水下发射精准打击海陆空目标的战力,远程打击能力一点都不比战略核潜艇逊色,却能回避战略武器的相关条约限制。
为支持特种作战任务,梭鱼级还能容纳多达12名突击队员,这些队员在独特的气闸室里待命,然后搭乘法国海军的第三代水下推进器(一种微型潜艇)渗透敌方海岸实施特种作战。
法国为澳洲建造的梭鱼级常规动力潜艇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的梭鱼级潜艇虽然在今年7月12日才下水,但是它已经取得外销成绩。澳洲早在3年前与巴黎完成合约,决定采购梭鱼级的技术,以取代该国现役的柯林斯级潜艇。不过澳洲的新型潜艇将使用柴电动力,而非核动力。这项军购在当年的国际防务界颇具话题性,因为原本争取澳洲订单的是日本,东京深信凭其全球第一流的苍龙级潜舰可以轻松获胜,然而最终堪培拉选择了法国的梭鱼级。
DCNS为向澳洲当局竞争柯林斯级潜艇换代订单,以梭鱼级为基础设计了常规动力型号,称为短鳍梭鱼(Shortfin Barracuda)。短鳍梭鱼又名澳洲梭鱼,亦即箭魣,是一种可在澳洲水域发现的鱼类。2016年4月26日,堪培拉政府选择DCNS来建造12艘短鳍梭鱼级(Shortfin Barracuda Block 1A)潜艇,预算花费500亿澳币。其涉及的许多建造工作将会在南澳的首府阿德莱德市展开。
驱逐舰和潜水艇地漏哪个好?
潜水艇地漏好,T型自动密封式四防地漏是利用磁铁的重力平衡原理来上下制动开闭的地漏装置,它通过对重力及磁力的精确计算及结构巧妙设计使得密封垫打开自如,实现自动密封。地漏工作时,有水流入地漏中时,达到一定量时,水的重力将底部的ABS密封垫打开,流水中断后ABS密封垫由于磁力作用自动关闭,密封使管道内的气体,害虫及溢水无法上行。
清洗方便
潜水艇T型自动密封式地漏的内芯都是可拆卸设计,非常方便随时取出清洗。
潜水艇角阀止回阀有必要取出来吗?
没必要取出来。
潜水艇角阀防回流装置主要用于马桶水箱,防止水压较低时马桶水箱里面的水回流到生活用水中,其与单向阀原理一致,不会影响水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并且能解决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并且能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
怎样评价潜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潜艇作为现代海军装备序列中举足轻重的一款武器装备,其自诞生以来一直独霸水下战场,至今还没有什么武器装备可以取代。潜艇对于现代战争所发挥的作用需要从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潜艇两个角度去认知。
首先来看看核动力潜艇,纵观当前世界各国,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仅有美俄英法中印度六国。
核潜艇在现代战争博弈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威慑性。核潜艇由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两种类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以搭载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是海基战略核反击的核心武器,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存在,远比十万陆军要更有价值。
攻击型核潜艇主要以重型鱼雷、潜射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装备,通常担负反潜、对陆攻击以及部分反舰作战任务。攻击型核潜艇更多的运用在战备巡逻和航母编队护航中,以美国航母打击群为例,一个航母打击群一般固定编组1-2艘攻击型核潜艇,主要担负前出反潜任务,是航母打击群反潜作战的核心环节之一。
由于研发难度较大,至今掌握核潜艇设计建造工作的国家无外乎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至于印度虽然自建了核潜艇。但从设计到制造大量的技术都来源于国外的支持,尤其是和俄罗斯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常规潜艇尤其是在AIP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被称为“海下幽灵”。相较核潜艇发展的高难度,常规潜艇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装备的国家自然要多得多。当前有部分型号常规潜艇同时具备了发射潜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下面罗列一下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
一、反潜作战。反潜作战一直是各国海军面临的一大世界性难题,潜艇由于装备有性能先进、阵列更大的主/被动探测声呐,因此潜艇具有较强的水下探测能力,这就决定了其运用于反潜作战的用途。
二、反舰作战任务。反舰作战是潜艇诞生之初最原始的作战任务,潜艇凭借优异的隐蔽性,可以抵近或者伏击海军编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水面舰艇发动攻击;更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从水下发动攻击主要攻击水面舰艇致命的水线以下部分,毁伤威力要高于反舰导弹。
三、其他任务。潜艇还可以执行一些护航任务,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曾派遣常规潜艇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引发诸多不解。除此之外,潜艇最大战果当属破坏海上运输线,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部队对盟军海上运输线构成致命威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有关潜艇的运用最具有典范型的当属我国,外媒一直炒作我国所谓的“反介入”作战;在我国学术界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潜艇是反航母作战最佳的武器,我国某型常规潜艇曾突破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层层反潜网,最后在小鹰号航母附近浮出水面,着实让不少军迷振奋不已。
因此,虽然反潜技术手段迅猛发展,潜艇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降噪领域,隐形潜艇概念由来已久,我国着重在降噪领域发展,例如研发成功了无轴泵推动技术以及海洋水声环境评估系统,对于国产潜艇降噪发挥出重要作用。
潜水艇物理原理?
其实潜水艇都是通过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

根据我们所学的阿基米德定律可以了解到: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上浮;当物体自身的重力大于所受浮力,物体就会下沉。

在液体中,任何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也就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公式:

潜水艇的两侧有水仓,向水仓中加水时,重力增加,潜水艇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会增大,也就是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增大,所受浮力就会小于自身重力,这时潜水艇就会慢慢下沉;当潜水艇上浮的时,水仓里的水被高压空气挤出去,自身重力减轻,慢慢小于所受浮力,潜水艇也就会顺利上浮了。

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是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在不同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样时,所受浮力不一定相同。
比如说,在死海上,人们可以不用游泳圈等辅助物品,就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上,其实就是因为死海的含盐量极高,导致液体密度比一般江河湖海的水的密度大很多,所以人在水里所受到的浮力也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