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槟榔,缅甸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
为什么吃槟榔,缅甸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
说起槟榔,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说起缅甸人。缅甸人喜欢吃槟榔,,早已成了众所周知的事。
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吃槟榔?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嚼槟榔的好处。
1.嚼槟榔能消除疲劳,提神醒脑,和喝酒、吸烟有点类似,而且吃槟榔和吸烟一样,有点令人上瘾
2.可以促进消化,治病
注!!!意!!!
嚼槟榔的坏处。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加入烟草的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会导致口腔癌。各种槟榔制品中含有的槟榔子会导致一种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随时可能会转化成癌症。
槟榔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槟榔一般早上吃比较好,
嚼槟榔的人为什么爱乱吐口水?
嚼槟榔一开始是不能咽下去的,因为一开始放嘴里的还有配一种叫捞叶的叶子里面还包了白石灰,和槟榔放一起嚼才能变红的,光嚼槟榔是什么都没有的,因为第一口要吐口水是因为白石灰不能直接吃,必须吐出来的,后面的才能咽懂了没?
为什么大家还是一直吃吗?
上瘾啊
长期吃槟榔是种什么体验?
一年前,湖南湘雅医院收治了一位患者,这位患者原本是一位歌手,只因为6年前尝试了一下槟榔,让他彻底告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槟榔是众多槟榔爱好者口中的“灵丹妙药”,它可以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百倍,但对于长期吃它的人来说,槟榔就是一颗带着口腔癌的“定时炸弹”。
吃槟榔6年,患上口腔癌2021年12月,湖南歌手傅松因脸部长出肿瘤,被送进了湖南湘雅医院。
入院之后,医生对傅松的口腔进行了检查,最终判定为口腔癌。
刚知道自己是癌症的时候,傅松并没有太悲观,他选择了手术治疗,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在2022年1月份,进行了切除手术。
手术初期的效果很好,傅松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在网络上开始直播,重新投入工作,但好景不长,到6月份,傅松再次出现在网络上时,脸上的肿瘤又重新长了出来,脸颊处也出现了溃烂,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已经是第三次复发,任何医疗手段都失去了作用,他只想减轻疼痛,晚上能睡个好觉。
2022年9月10日,傅松因口腔癌去世,年仅36岁。
据傅松的朋友说,他接触槟榔也才不过6年的时间。
槟榔究竟有什么魔力呢?槟榔与咖啡因、尼古丁、酒精并称为世界四大成瘾物,对于人来说,槟榔本身拥有两种致命特性:成瘾性和致癌性。
1. 槟榔成瘾性
槟榔之所以能让人上瘾,与槟榔中所含有的生物碱——槟榔碱有很大关系。
据研究表明,槟榔果中的槟榔碱成分可以与M-胆碱发生反应,而M胆碱受体主要分布于分泌腺、平滑肌、血管内皮、脑、自主神经节上,在嚼食槟榔的时候,槟榔碱会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刺激肾上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让人感到兴奋舒适、欣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完槟榔人感觉很精神。
随着槟榔碱的不断摄入,神经系统以及腺体对槟榔碱的耐受度越来越高,想要拥有和以前一样的快感,只能通过吃更多的槟榔,摄入更多的槟榔碱。
这就是为什么槟榔爱好者越吃越上瘾,越吃越多的原因。
2. 致癌性
除了能让人上瘾以外,长期吃槟榔还可以致癌。
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槟榔制品,以去芯槟榔为主,这种槟榔是干制后的槟榔果皮,由于干制后的果皮纤维非常粗糙,嚼槟榔就像嚼树皮一样。
长期咀嚼这种槟榔,会使口腔粘膜被剧烈摩擦,反复破坏口腔粘膜,造成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在口腔粘膜不断被摧毁、恢复的过程中,口腔内的细胞出现异常增殖的概率会变大,而这些异常增殖的细胞很容易出现癌变现象。
除了物理致癌,槟榔中的化学成分也对癌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已有的动物实验证明,槟榔中所含有的槟榔碱、槟榔碱的硝化衍生物以及多酚类物质,可以使DNA分子单链断裂、姐妹染色体单体交换频率增高、基因突变。
而早在2003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公布致癌物清单时,也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那么是不是吃槟榔就会得癌症呢?根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与上海交大联合组编的书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癌变率为3%~19%,嚼食槟榔干果者患口腔癌的概率为11.86%,而相关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咀嚼槟榔的人会令其口腔癌发病风险上升8.4~9.9倍,所以嚼食槟榔不一定会得口腔癌,但会提升癌症发病率。
除此之外,很多人觉得抛开计量谈毒性是耍流氓,认为槟榔中的槟榔碱含量不高,不足以导致癌症。
的确,天然槟榔果中的槟榔碱含量只有0.5%,而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槟榔,绝大多数为槟榔果皮,其槟榔碱的含量更低,只占槟榔果中槟榔碱含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市面上卖的槟榔中,只有千分之五的槟榔碱。
不过,人们只看到了比例,而忽略了摄入量。
因为至今都没有关于槟榔碱摄入的国家标准,所以只能用尼古丁和咖啡因的摄入标准做个对比。
按国家标准,咖啡因最大摄入标准为小于400mg/天,而尼古丁为小于60mg/天。
而经常吃槟榔的人每天能摄入多少槟榔碱呢?
按每包50g,每天5包的量来算,每天就会摄入1.25g槟榔碱,合1250mg槟榔碱,是咖啡因最大摄入标准的3倍多,是尼古丁最大摄入标准的20.8倍。
而每天5包,在槟榔爱好者群体内只能算一般水平,成瘾者往往能超过这个食用量。
所以即便是按摄入量来算,槟榔也是致癌的。
少量吃槟榔不会得癌症,但一旦成瘾,摄入量很难控制,患癌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长期吃槟榔会怎样?1. 牙齿变色
由于槟榔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遇空气氧化会变色,所以经常吃槟榔会将牙齿染成黑红色。
2.脸部变形、变丑
由于槟榔的纤维非常粗糙,坚硬,嚼食时咬合肌需要长期处于绷紧状态,久而久之会使咬合肌增大,使脸变方。
3.各种牙齿、口腔疾病
槟榔中含有的生物碱、槟榔鞣质以及槟榔特异性亚硝胺,会刺激牙龈与口腔粘膜,坚硬的纤维也会磨损牙齿,长期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红斑、白斑、扁平苔藓、牙龈皱缩等疾病。
4.致癌
长期大量嚼食槟榔,其含有的化学物质除了会刺激口腔,引发口腔癌,还会刺激咽喉、食道,引发咽喉癌和食道癌。
写在最后常吃槟榔的人都说“槟榔加烟,法力无边”,而长期嚼槟榔带来的爽感背后,是“槟榔加烟,健康靠边”。
槟榔的成瘾性不亚于尼古丁和咖啡因,很多人吃过两三次就能上瘾,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吃槟榔一定要谨慎,一定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