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小平赠,河北献县的由来
民族英雄小平赠,河北献县的由来?
千年古县——献县
关于献县“四十八村”的情况,有一首民谣作了概括地说明:
陈家庄北边挨河口,
古庄的人们卖香油。
贾庄桥有伙修桥的匠,
王庄出了个举人头。
八里庄新起桥一座,
大章赶庙是两头。
万家寨的好外出,
贾庄打盖帘儿集上卖。
文都村栽种果木树,
文大夫搬家到枝头。
李谢爱把园子种,
要吃豆角儿上堤口。
杜凌花出了同乐会,
双村南边是天平沟。
冯庄的乡亲卖山药,
抛军哨好象望天猴。
刘庄村子一掐火,
参军镇的苇子没有头。
小平王的人们编蒲囤,
祝庄有伙儿吹鼓手。
权寺出了伙儿泥瓦匠,
张支根有个李星武。
梁家庄,一个头,
三角祖先冉伯牛。
富庄有个张大炮,
张村本是九个头。
临河修起庙一座,
李家疃的当会头。
尹官的人们卖花样,
河堤南边儿是横头。
石家疃的织褥面儿,
十字大街元昌楼。
路庄常把带子卖,
王家庄的烧饼没有油。
镇上出了个“燕子李”,
关尹庄起了两座大高楼。
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隶属沧州市的献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历代县名多变,县境大小不等,隶属州府管辖不同。夏商皆属冀州地。周属幽州地。春秋属燕国地。战国时始有河间(今献县河城街南)之名,因地处禹贡九河之间和属国不得主而得名,为燕赵二国之地。秦并天下后属巨鹿郡。
据史料记载,献县历史沿革大体如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河间郡,赵衍、张相如任河间守。
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置河间国,立赵幽王少子刘群疆为河间王,都乐成(今献县河城街南)。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都乐城。死后被追封为“献王”。
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置乐成国,封皇子刘党为乐成王。
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更乐成为乐陵县,追封刘开为孝穆皇。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改乐陵为乐成县,封乐成王曹干为河间王,治乐成。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诏书?为司徒,司马融为河间王,后改封为乐成王。
北魏和平四年(公元463年),废河间国,改立河间郡,乐成属之。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乐城县为广城县。
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为避皇帝杨广名讳,改广城县为乐寿县。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窦建德于乐寿(今献县县城)称长乐王,置百官,年号丁丑。
唐高祖武德元年,夏五凤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在乐寿立国号曰“夏”,改元五凤。夏存国四年为唐所灭。
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改景城为镇,入乐寿,县境扩大。
金天会七年(公元1127年),县筑土建城,乐寿县升为寿州。
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更寿州为献州,辖乐寿、交河二县,户五万六百三十二。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由州改为县,因汉代河间国刘德陵在此,故易名“献县”。
在近代史上,献县地名也曾有过多次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献县为三、四、五区划归了当时的临时边区县建国县。1954年建国县撤销,所辖村庄大部分转划给了沧县、河间两县,献县的第七区、第十区,划给了当时的临时县献交县。1949年,献交县撤销,所辖村庄有一半划归了交河和武强。1959年,当时的武强、饶阳、献县三县合并的饶武献,后来国务院正式命名为献县。1962年,饶阳、武强又重新从献县析出,献县保持了现在的面貌。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献县大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一是汉墓群,二是单桥石桥。汉墓群中的献王陵在全国的汉墓中规模最大,而云台山汉墓是仅次于汉武帝茂陵的第二高陵。单桥石桥则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石雕艺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丰富而美丽的传说故事,形成了独特的单桥文化。此外,还有汉代的敦陵、慎陵、毛公墓、贯公墓、乐成侯丁礼、中水侯吕马童、李忠等墓址,隋代的金城宫遗址,明清两代的牛鸾墓、陈瓒墓、张庄天主教堂等。在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名人辈出,英才不断,先后涌现出了堪称汉朝百官表率的河间献王刘德、《诗经》的传播者毛亨、毛苌、河间国名相张衡、北齐著名数学家信都芳、北齐农学家金丝小枣培育人刘仲思、隋代经学大师刘炫、唐代开元名臣王唆、五代政治家冯道、明左都御史陈瓒、清一代文宗纪晓岚、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泰斗张岱年等英才俊杰,他们或是献县人,或在献县生活过、工作过、他们都在献县的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献县已成为中西文化的交融地,金丝小枣的主产地,成为华北平原上正在崛起的一颗新星。
献县境内的古长城堤
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有一条西起深州市,经饶阳、武强、献县、河间至沧县,总长200多公里的古堤,这就是古长城堤,民间俗称“长虫堤”。
古长城堤在各段的名称不尽相同,深州段叫“紫金山”;饶阳段叫“金沙岭”或“金山岭”;武强段叫“溃水堤”或“长城堤”;献县段叫“长城堤”或“长虫堤”;河间段叫“长城堤”或“马岭城”。长城堤由武强县彭刘庄、西樊屯入献县境,经樊屯北、西丁楼南、牛坟北、砖瓦窑南、油坊北、小楼南、小陈庄南、陈坟北、八册屯北、小屯北、尹店西、小营西、边马入河间市沙河桥,献县境内长46公里。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古长城堤为大禹治水时所修。《禹贡》云:上古时,黄河泛滥,人民苦不堪言。禹按照舜的命令,接替他的父亲鲧去治水,采取疏通的方法“北播九河”。据《尔雅?释水》记载,“九河”是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契、钩盘、鬲津。其中徒骇河就是今天的滹沱河,它是九河最北边的一条,而鬲津河在九河的最南面。大禹在徒骇河以北、鬲津河以南各筑起防洪堤一条。其南堤遗址在今天的景县、东光县一带,让“九河”水只能在长城堤之间一二百里的范围内流动,而不再危害其他的区域。所以,今天的献县一带自古就称为“九河下梢”。
历史上有关献县发生水灾的记载不胜枚举: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黄河在馆陶决口,淹河北四郡三十二县,乐成(献县)在其中;晋太兴三年(公元320年)夏,滹沱河泛滥,冲陷山谷,巨松拔浮于滹沱河水上,东至渤海,原隰之间皆如山积;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秋,大水,瀛州各县多淹没,民皆上高树,依大橼;唐永征五年(公元654年)六月,大雨连隆六日,滹沱河泛滥,乐寿被淹;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民居被淹没,溺死者不计其数;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黄河在乐寿埽决口,形成大洪灾……
洪灾过后修补长城堤是势所必然。史书上对修补长城堤也有明确的记载。《禹贡》记载:“禹疏九河”。《太平寰宇记》:“此堤或云‘夏禹所筑九河故堤’”,九河故堤亦黄河故堤。这是修建长城堤最早的记载。《太平寰宇记》:“秦使蒙恬所筑堤的防河水于河间”。秦时的河间即“九河之间”,河水即黄河之水。蒙恬所筑九河北堤名叫“马岭城”,九河南堤名叫“长城岭”。河间市有古堤长数里,叫“马岭城”,庆云县有古堤长40里,叫“长城岭”,这应当是古长城堤的原始称谓。《汉书?沟渠志》:西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黄河在渤海(今沧州)、清河(今山东临清)、信都(今冀州)一带泛滥,丞相史孙禁欲北破“平原金堤”以泄水。这里的“平原金堤”即指长城防洪堤。宋仁宗时,黄河北流走大名、冀州、武强、献县、河间。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黄河在乐寿埽(今献县陈庄镇大过村北,尤口村西,南河头乡樊屯村南)决口。
无论是“北破平原金堤以泄水”,还是“河决乐寿埽”,水灾过后必然会修补长城堤。因此,在修筑滹沱河北大堤和根治海河之前,古长城堤一直是京津以南重要的防洪设施。
如今,献县境内的古长城堤大部分已被铲平,遗存仅有十五级乡小营村西到河间市境一段,至今已历4000多年。
五六七零后的你感恩父母把你养大还感恩谁?
五十年代后期出生的我,是穿着哥姐旧衣服长大,背着网袋当书包读完高中,啃着3分钱一支冰棍,用破布破鞋牙膏壳换糖果吃,放学后割草喂猪喂羊,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就是在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特定年代成长,虽然很穷很穷,但是我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上的,必须感恩父母双亲对我的爱。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候,也是父母双亲健在的时候,父母是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在那个时期的我最幸福,最快乐,也特别感觉最安全。
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懂得,父母虽然给了我生命,但毛主席给我们老百姓的孩子上学,给我们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从此农村孩子学到了知识,更加坚定了学习知识的重要牲,文肓二字在我们这一代起,永远再见了。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毛主席是我们全国人民的亲人,也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亲人。感恩父母是养育之恩,感恩毛主席是给全国穷苦大众翻身当家作主之恩。改革开放四十年,是邓小平同志创造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富裕开创了先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大策略,从此中国人民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变了,巨变了,中国富了,中国强大了。
中国人民感恩毛主席他老人家带领穷苦大众翻了身,感恩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小平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强大,超越世界是必须的!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家?
大家都说了毛主席。其实在近代史还有一个人物在军事指挥中堪比韩信。
粟裕(1907-198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首。粟裕在组织大兵团重大战役作战中,用兵灵活,不拘一格。毛主席称赞粟裕:“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系湖南省会同县人,侗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上井冈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侯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11月,粟裕同志在大连观看军事演习。
主要战绩:抗日先遣、苏中抗战、华东主将,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战迎击。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1939年,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自左至右)在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合影。
1947年5月,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三个旅等三万二千人,毙敌师长张灵甫。这是粟裕(中)在炮兵阵地上。
1947年1月,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离崮战役等,共歼国民党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其中,1947年5月歼灭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队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国民党整编第57师,迫使国民军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苏皖边区。
1948年,粟裕(前左二)和薄一波、李先念、彭真、陈毅(后排自左至右)、朱德(前排左三)、聂荣臻(前排左四)在西柏坡合影。
1948年,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1948年6月16日,粟裕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共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7月27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使王耀武盘踞的济南陷于孤立。豫东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达20万人,国民党军参战的兵力达25万余人。经过20天连续作战,华东野战军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华东野战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2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粟裕同志在一起。
1980年1月,粟裕同志与叶剑英、杨尚昆、许世友等同志在广州白云机场。
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华东野战军总指挥。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交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国民党援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华东野战军不战而胜。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在战役中,共歼敌55.5万余人,其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战役过后,毛主席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4月下旬,他指挥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在上海外围歼敌主力8个军。
《淮海大战》 安徽版
《淮海大战》 湖南版
《南征北战》 电影版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 广西版
描绘粟裕传奇人生和革命历程的连环画有:1、人美版《南征北战》(电影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3月1版60开;2、江苏版《七战七捷》(康济绘),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10月1版60开;3、广西版《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粟裕大将传奇),(黄菁、湘龙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64开;4、浙江版《仰峰·新四军苏浙军区的故事》,浙江九十年代24开彩色本(本书内容包括:日寇铁蹄侵入长兴,粟裕在此决胜千里之外,“小延安”干劲热火朝天,三次反顽战,挺进天目山等);5、河南版《运筹帷幄威震四方·粟裕大将》(谢颖、朱双海绘,封面设计朱鸿年),河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9月1版32开;6、安徽版《淮海大战》(上下集)(王其钧、高洪啸绘),安徽美术出版社1985年2月1版64开;7、四川版《淮海大战》(上下集)(葛振刚等绘),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5月1版64开;8、湖南版《淮海大战》(2册)(张正刚、陈坚绘),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5月至1988年8月1版64开;9、辽宁版《淮海大战》(沈尧伊绘),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年1版32开;10、兵器版《大决战·淮海战役》(影视连环画),兵器出版社1992年2月1版32开;11、中连版《淮海战役》(上下集)(沈尧伊绘),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12年11月1版50开;12、湖南版《淮海战役》(张正刚绘),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1版24开精装本;13、黑龙江版《淮海大战》(王其钧、高洪啸绘),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1版50开精装本;14、上海版《红日》(4册全)(汪观清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5月1版64开;15、电影版《红日》,中国电影出版社1964年2月1版60开;16、上海版《战上海》,(罗盘绘)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4开;17、电影版《战上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0开;18、辽宁版《战上海》(端木勇绘),辽宁美术出版社1962年7月1版64开,等等。
《红日》 上海版
《战上海》 上海版
1980年,粟裕同志在读《列宁选集》。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军委评为“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粟裕主要著作有:《实战经验录》、《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文选》等。
在二十二年的战争生涯里,粟裕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建立建树了卓著功勋。
这个人是你希望永远有人记住他的人?
不但要记住他,而且要把他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承下去,永保红色江山不变质,这个人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今天我们能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能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能在世界上昂头挺胸做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老人家打下的江山、建立的基础。是他改天换地,砸碎了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是他把为人民服务,坚定地作为党的宗旨,是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走共同富裕之路。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丰功伟绩,举世公认,他的英名永载千秋。谁要反对他,谁就是中国人民的公敌,谁要诋毁他,中国人民决不答应,会坚决斗争到底。
你最喜欢什么历史人物?
心愿跟在您身后
共扶国祚
数尽恩仇
义气甘赴九幽
舍身破出东吁
可恨黑云拂愁
是否英豪都难得善终
犹记当年誓斩尽倭寇
逢敌亮剑血染长袖
只是未等凯歌高奏
却泉穷壤朽
庭前枝头鸟儿仍嘲愁
似向路人问故人知否
—拜谒海鸥将军戴安澜,于贵阳市花溪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