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的资料和图片,日本人为什么要捕杀鲸鱼
虎鲸的资料和图片,日本人为什么要捕杀鲸鱼?
2010年5月,澳大利亚将日本起诉至海牙国际法庭,要求日本停止捕鲸,到了2014年3月,海牙国际法庭宣布日本败诉。但是,尽管如此,到了今天,日本的捕鲸业依然没有停止,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捕鲸。
那么,日本为何对捕鲸如此的“执着”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从考古的情况下, 日本的捕鲸可以追溯到绳纹时代,距今已经有约万年的历史了,这一点从日本弥生时代的捕鲸壁画也可以看出来了。只不过,在19世纪末以前,捕鲸只是偶发的时间,毕竟想要捕杀大型的鲸是有一定的难度了,到了19世纪末,蒸汽动力的捕鲸船以及爆炸性的鱼叉出现后,商业捕鲸才正式的开始。
当然,商业捕鲸开始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只是因为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大型的鲸数量开始骤减。为了保护鲸类以及维持捕鲸业的可持续发展,到了1946年12月,由88个国家共同签署的一份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面世了,同时为了更好的贯彻和监督公约的执行,国际捕鲸委员会正式成立。
但是,这份公约只是让捕鲸业有了监管,并没有停止,而对大型鲸类的捕杀也没有停止,所以鲸的生存在持续的恶化。到了1982年7月,为了更好地保护鲸类,国际捕鲸委员会提出了《禁止商业捕鲸公约》,并且以25票赞成7票反对5票中立通过了该公约,公约的生效日期为1986年,届时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捕鲸被禁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票时,日本是投反对票的,不过由于美国威胁日本称如果不赞成就限制日本在美国海域中捕鱼,所以日本最终撤销了他们的反对票。
虽然商业捕鲸被禁止了,但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捕鲸并没有受到约束,所以世界范围内的捕鲸虽然少了,但没有停止。比如在2005-2007年间,日本就以科学研究为由,每年捕获10头长须鲸,而且我们上面提到的澳大利亚起诉日本的原因也是日本多次进入南太平洋大量捕鲸。
日本败诉的原因是国际法庭认为日本的捕鲸并非是以科研为目的,并且在2014年责令日本停止捕鲸。结果,日本在4年后,也就是2018年直接宣布退出了国际捕鲸委员会,从此不再受公约的约束,并且于2019年的7月重新启动了商业捕鲸,将年捕捞量上限设为227条。
至此,世界上“可以”商业捕鲸的国家成为了三个:日本、挪威和冰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2月冰岛渔业与农业部长斯万迪斯·斯瓦瓦斯多蒂尔(Svandís Svavarsdóttir)宣布冰岛计划于2024年停止商业捕鲸,届时世界上仅存两个商业捕鲸的国家:日本和挪威。
日本为何对捕鲸如此的执着?日本对捕鲸的执着无非有两个原因:“饮食文化”和商业利益,下面我们展开来说:
第一:饮食文化。我们在饮食文化上要打个引号的原因是除了鱼类,我个人并不认为什么野生动物应该成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而日本吃鲸的“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日本属于一个岛国,它的国土总面积约我37.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云南省的面积还小一点,显然想要大规模的种植农作物是很难的,同样的养殖业也不发达。最关键的是当佛教传入日本后,许多日本人从本能地就排斥家养的四脚动物。
但是人要吃东西呀,那吃什么呢?此时四面环海的优势就出来了,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毕竟海洋中有大量的鱼。
显然越大的鱼越容易满足市场需求,而作为海洋中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最长可达33米,体重可达181吨,即便是经常出现了日本捕鲸名单中的布氏鲸都有着平均12米的体长以及18吨的体重,相当于180条金枪鱼的总体重。
于是,鲸就被当成一种体型庞大的“鱼”成为了日本的食用肉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了粮食危机,当时的日本几乎是靠着吃鲸肉以及鱼肉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的。
这种吃鲸的经历逐渐演变成了“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冰岛的相关资料显示,在冰岛的鲸肉市场中,主要的消费国就是日本,而且从进口的鲸肉比例看,日本人最喜欢的是长须鲸。
可见,日本确实已经把鲸当成了鱼,并且变成了肉食来源的一部分,这也是日本执着于捕鲸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商业利益。据说,如今的日本人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吃鲸肉了,即便如此,这也挡不住他们捕鲸的热情,这是因为商业捕鲸本身就是为了商业利益。
首先,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作为一种恒温动物,鲸为了更好地保持体温都演化出了一层厚厚的鲸脂。虽然猪的脂肪最多能炼个大油,但是鲸脂就不同了,它除了能够当做灯油使用外,还能用于合成炸药中的硝化甘油和纸烟加工、制造肥皂以及提炼高级润滑油。
其次,商业捕鲸主要针对的就是大型的鲸类,一头大型鲸的鲸脂产出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同时鲸肉的售卖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商业捕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其实,目前在日本鲸肉确实已经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了,但是他们对商业捕鲸的重启充满的喜悦,这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的。
为什么要保护鲸?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生态
从距今约5000万年前巴基斯坦古鲸第一次下水开始就正式拉开了鲸的演化之路,经过了几千万年的演化,如今的鲸目已经成为了一个由接近100个物种组成的大家族,它们要么体型庞大,要么聪明且高度的群居,在海洋中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如果不是人为的捕杀,它们不会成为濒危物种。
这种人为的滥捕造成的鲸类濒危是会对整个海洋生态链造成影响的,因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往往是生态中的“基石物种”,它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其他海洋生物的数量,从而达到平衡,所以,人为的让鲸大幅度减少,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一种破坏。
其次是必要性
其实无非就是食用和经济,但是对于食用来说,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肉食来源,把鲸当成食物来源跟捕杀陆地上的野生动物吃没有任何的区别,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从经济角度看,虽然鲸具备经济价值,但是如今的润滑油、肥皂等等都已经可以用其他的提取物来代替(点灯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所以,为了经济去大肆的捕杀鲸,显然就是自私的行为了。
总结曾经世界许多沿海的国家都曾经有捕鲸业,但是这是在人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而且急需发展下才衍生出来的行业,随着各国的经济越来越稳定,捕鲸这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来满足自己的行为早已经被禁止。
而日本的捕鲸从未停止(停止过商业捕捞,但“科研”捕鲸还在继续),这与吃鲸的习惯以及鲸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关。
鲸鲨和蓝鲸谁厉害?
蓝鲸是鲸鱼,鲸鲨属于鲨鱼。上蓝鲸的体型会比鲸鲨的体型大很多,所以从体型压制上来看,蓝鲸会更厉害一些。
其次就是蓝鲸是用肺来呼吸的,鲸鲨则是用鳃来呼吸的,正常情况下,用肺呼吸的鱼类效率会更高一些,所以蓝鲸的攻击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当然,这只是客观的判断,事实上鲸鲨在遇到蓝鲸以后是不会主动靠近的,所以两者也很少会出现打架的情况
扩展资料
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 ):是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
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极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
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抹香鲸是比虎鲸还大的齿鲸?
19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35只虎鲸围杀9头抹香鲸,其中最大的抹香鲸当场被击杀,剩下的抹香鲸全部受伤,有几只甚至受重伤。
研究人员推测,至少有3-4只幸存者抹香鲸,最终因重伤而亡,这就是海上霸主——虎鲸的霸道。
虎鲸真有那么可怕吗?能击杀抹香鲸?2017年南非杭斯拜海滩,陆续出现9具大白鲨尸体,它们的死相都有一个共同点,腹部有一个巨洞,内部肝脏全部消失。
专家到达现场后,围着长5米、重2500斤的大白鲨尸体看一天,都找不出起因,专家猜测凶手可能是抹香鲸的天敌~虎鲸。
2017年2月9日,一只大白鲨尸体被冲上了南非杭斯拜海滩,体长2.8米,头部有不少划伤,但身体还算完整,专家经过检查,找不到起因。
2017年5月3日,又有一只大白鲨尸体出现在海边,专家到达现场后,发现和上一只死亡的大白鲨没啥区别,当他们翻开大白鲨的身体,发现大白鲨腹部有一个巨大的撕裂伤口,内部肝脏全部不见。
2017年5月4日,海洋生物专家再次接到消息,海滩又出现一具大白鲨尸体,肚子被撕开一个洞,内部肝脏全部不见。
到2017年6月底,在海岸不同位置又发现6具大白鲨尸体,全部都被开膛破肚,肝脏全部被掏走。
这起连环谋杀案,给附近大白鲨群体完成巨大恐慌,大部分的大白鲨都逃离这片水域,这片水域有“死神”带着镰刀收割它们的同胞。
专家怀疑这起“连环谋杀案”的“嫌疑人”是虎鲸,于是开始关注附近的虎鲸。
经过专家的观察、调察取证,他们发现了线索,在2017年,这片海岸附近经常有一对虎鲸出没,只要它们出现,过不久,就有大白鲨尸体出现在海滩附近,但是专家没有看到虎鲸猎杀大白鲨的过程。
直到2022年5月16日,5只虎鲸在莫塞尔海湾猎杀2只大白鲨,整个过程被一位无人机爱好者和一位观光直升飞机驾驶员,从不同角度拍下视频。
整个围杀过程持续70分钟,大白鲨被包围的过程中,想突围跑路,但是虎鲸不给机会,4只虎鲸包围大白鲨,一只虎鲸不断撞击大白鲨,让大白鲨的肚子朝上。
当大白鲨肚子朝上时,这种状态刺激大白鲨反射,让大白鲨暂时进入静止不动的僵直状态,这种反应叫强制直性静止反应。
此时的大白鲨脑补分泌大量神经递质血清素,当血清素增高,大白鲨进入“睡眠”状态。
就像受到惊吓进入“假死”的美洲的“昏倒羊”,遇到猛禽、车辆经过的“装死”的北美负鼠。
很多动物在感受到自己即将受到生命危险时,就会本能地进入强制直性静止状态,这是动物的一种保护机制。
“睡眠”状态的大白鲨,最终成为虎鲸的食物,但是虎鲸只吃大白鲨的肝脏,因为大鲨鱼内脏占大白鲨体重35%,脂肪含量却高达80%。
虎鲸用尖牙在大白鲨的胸鳍下来撕开一个口,用吸吮方式,把大白鲨内脏抽出,不得不说虎鲸不仅拥有强大体型,锋利的牙齿,智商还特别高,绝对是抹香鲸的对手。
抹香鲸PK虎鲸,谁能胜出?第一、体型PK
抹香鲸是最大的齿鲸,成熟的雄性抹香鲸体长平均达到16米,体重40多吨,雌性抹香鲸平均体长11米,体重14吨重,世界上有记录最大的抹香鲸体长超过20米,体长超过90吨重。
南极A型雄性虎鲸平均体长7.3米,体重达到5吨,雌性虎鲸体长6.4米,重3.5吨,虎鲸最大的科考记录为体长9米,重11.6吨,最大狩猎记录为9.5米,重13.4吨。
成熟的抹香鲸的确非常大,但是刚刚成年的雄性抹香鲸体长基本为10米,重11吨左右,刚刚成年雌性抹香鲸体长8米,体重6吨,所以刚刚成年的抹香鲸对虎鲸的体型优势不大,特别是雌性抹香鲸,大个的虎鲸体型完全超过较小的成年雌性抹香鲸。
所以抹香鲸想利用体型优势压制虎鲸难度非常大,虎鲸平均体长、体重比不上抹香鲸,但是成熟的虎鲸PK刚刚成年的雌性抹香鲸,还是有很大胜算。
第二、抹香鲸和虎鲸攻击武器的较量
抹香鲸虽然是齿鲸,但由于长期捕食头足类,比如大王乌贼,导致抹香鲸牙齿已经严重退化,抹香鲸上颌只剩下一些残齿,不具备功能性。
下颌不成比例的窄小,两侧各有18-26颗下牙,可扎入上颌的牙窝里,下颌与颅骨连接不牢固,所以撕咬能力非常差。
而虎鲸的牙齿非常锋利,满嘴都是锥形的尖牙,上下牙能正常咬喝,颌骨非常有力,虽然虎鲸的体型比抹香鲸小,但是虎鲸的武器更加强,更加能打。
抹香鲸由于喜欢吃鱿鱼,对其他海洋动物的攻击性已经非常弱,而作为海洋霸主的虎鲸攻击力十足,大白鲨、最大的须鲸蓝鲸、长须鲸等都是它们的食物,抹香鲸也不例外。
当虎鲸与抹香鲸相遇时,虎鲸的心里想如何干掉对方,而抹香鲸心里想如何自保,一个主动攻击,一个被动防守,抹香鲸在气势上已经输了。
第三、虎鲸和抹香鲸团队作战较量
19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35只虎鲸围杀9头抹香鲸,9头抹香鲸中,有1只幼鲸,其他都是成体、亚成体。
结果最大抹香鲸当场被击杀,剩下的抹香鲸全部受伤,有几只受重伤,研究人员推测,至少有3-4只抹香鲸最终因重伤而亡。
抹香鲸和虎鲸都是群居动物,它们都是成群活动,而且都是母系群,由母亲和后代组成,群体规模通常在10只以内,但虎鲸群的上限更高,经常出现30只虎鲸群出现捕食。
虎鲸和抹香鲸的社会结构有很大差距,成年的雄性虎鲸终生不会离开自己的母亲,而雄性抹香鲸在4-20岁的时候就会离开群体,年轻的雄性抹香鲸组成单身汉联盟,老雄性抹香鲸最后过着孤独的晚年。
当虎鲸群体面对由雌性抹香鲸和幼小抹香鲸时,成年的雌性抹香鲸只能把自己孩子护在中间,利用强有力的尾巴震慑虎鲸,但由雌性抹香鲸组成的防御系统效果比较差,幼小抹香鲸最终会成为虎鲸的食物。
没有雄性抹香鲸组成的群体,抹香鲸群打不过虎鲸,只能默默地防守。
第四、抹香鲸游泳速度VS虎鲸游泳速度
而虎鲸耐力、速度都非常强,它的游泳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而抹香鲸由于头大身小,在水中遇到的阻力比较大,游泳速度只有37公里每小时,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
抹香鲸潜水厉害,可以下潜2000米,而虎鲸潜水能力一般,基本在海面100米以内,抹香鲸利用潜水似乎可以逃过虎鲸的追杀,但是虎鲸不给抹香鲸下潜机会。
而且抹香鲸群还有不少幼年抹香鲸,它们潜水能力差,雌性抹香鲸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只能留在水面上和虎鲸周旋,周旋越久,破绽越多,最后非常容易成为虎鲸的食物。
有研究显示,当听到虎鲸的声音,连单独行动的成年雄性抹香鲸都会表现出不安,马上联络周围的抹香鲸结盟,共同防御天敌。
抹香鲸最大天敌是印尼渔民?印尼索洛岛的渔民是当今世界唯一通过肉搏方式捕杀鲸鱼的人,每年5-9月,这些渔民整天聚集在海上,捕杀南下澳大利亚过冬的抹香鲸。
渔民们平均分配猎物,每个人都得到一份肉膘、瘦肉、内脏,第一个发现抹香鲸的人,得到眼睛周围的肉,第一个投出鱼枪的人得鱼尾,但他必须把部分鱼尾分为铁匠、船工、竹林的主人和村长。
渔民们把吃不完的抹香鲸肉晒干,然后拿到别的岛上换大米、水果、电池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这种古老的生活习俗传承下来。
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前往印尼跟拍捕杀抹香鲸2008年6月,澳大利亚的一家电视台为了让其王牌栏目收视率非高的“猎奇”频道更加火爆,派出首席摄影师安德鲁和助理摄影师坦尼森去印尼索洛岛实地拍摄渔民捕杀抹香鲸场面。
两人曾在非洲大草原近距离跟踪拍摄猎豹、野象、犀牛等危险动物,6月19日,他们扛着摄影机跟渔民出去寻找洄游的鲸群。
当抹香鲸在比较浅的水域潜泳时,水面上常露出的那巨大的尾鳍,当尾鳍没入海水时形成巨大的漩涡,渔民根据漩涡的旋转方向,判断抹香鲸是朝哪个方向游去,然后跟踪捕杀。
为了完成拍摄捕杀抹香鲸的过程,摄影师安德鲁眼睛一直盯住海面,突然在他附近5米左右,喷起一股喷泉似的水柱,然后有一节尾鳍划开波浪,众人纷纷喊“抹香鲸!抹香鲸”。
附近的渔民迅速开船靠近,其中一位体型魁梧,名为卡其玛的中年渔民站在船头,拿着5米长的标枪。
突然,他对准抹香鲸微微露出水面的背部,使出全身力气投掷手中标枪,准确扎进抹香鲸的身体,受伤的抹香鲸迅速潜入水底。
摄影师安德鲁看着消失的抹香鲸无比遗憾,而有一位渔民自信告诉他,那头受伤的抹香鲸还会浮出水面,虽然抹香鲸能够下潜2000米。
但是每隔一个多小时,必须上浮海面呼吸,到时候他们会开船前往,用砍刀和标枪把抹香鲸杀死。
大概过了80多分钟,那头受伤抹香鲸果然浮出水面,摄影师安德鲁注意到,这是一头20米长,直径4米、尾巴宽达5米,看到这种巨物,摄影师安德鲁都惊呆了。
但周围的渔民没有立刻围杀,而是安静观看抹香鲸一举一动,安德鲁非常疑惑为啥不赶紧出手。
渔民解释:“因为抹香鲸周围出现虎鲨,这些虎鲨轮流攻击抹香鲸,渔民等虎鲨和抹香鲸搏杀后,最后坐收渔利。
当虎鲨和抹香鲸经过激烈搏杀后,渔民看到双方斗得差不多,开船靠近抹香鲸,把虎鲨赶走,最后用砍刀和标枪攻击精疲力尽的抹香鲸。
虽然抹香鲸受伤了,但是依然可以挣扎3-7小时,很多渔民不断攻击抹香鲸,这个过程经常出现事故。
摄影师安德鲁当时看到一位渔民把标枪扎进抹香鲸身体,抹香鲸发出巨大威力,把渔民直接拉入水中,抹香鲸张开嘴巴,落水的渔民随着水流进入它嘴中,生命瞬间结束,但是其他渔民还是继续猎杀抹香鲸。
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一只抹香鲸来支援,但是迎接它的是各种标枪和大砍刀,激烈的人鲸血战持续3个多小时,两只抹香鲸全部死亡。
摄影师安德鲁看到来支援抹香鲸,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救助同胞的惨烈画面、人鲸血战的画面,他受到极大震撼。
最后他用自己全部家当,从渔民手中买回那两头抹香鲸骨架,请海洋生物学家做成标本供人参观,他想通过行为让人类更加了解抹香鲸、研究抹香鲸,最主要唤醒人类对动物的保护。
美国捕鲸300年,美国才是抹香鲸最大天敌说到商业捕鲸,很多想到了日本,但在19世纪,美国才是全球捕鲸业最大玩家,在1850年前后,全世界有900艘捕鲸船,美国占730艘。
鲸鱼全是都是宝,鲸鱼肉可以食用,鲸鱼皮可以制作高档皮革和衣物,鲸须可以制成裙子内称,鲸鱼骨加工后可以做成雨伞、拐杖等。
美国经济学家曾推算,一名捕鲸手只要能成功捕抓一头鲸鱼,获得利润相当陆地工人半年的工资,所以很多人加入这个队伍中。
第一、捕杀抹香鲸,为提炼鲸鱼油
18-19世纪,捕抓鲸鱼不是为了获取鲸鱼肉,主要是为了提炼鲸鱼油,在石油没有被发现之前,用肥厚的鲸脂提炼鲸鱼油,然后可作照明,而且没有异味。
一头成年座头鲸的鲸脂经过简单提炼,可以轻松得到很多鲸鱼油,于是美国疯狂捕抓鲸鱼。
后来美国又发现抹香鲸的头部有很多鲸脑油,一头成年的抹香鲸能提供1000多升的鲸脑油,和传统的鲸脂比,鲸脑油燃烧性能更好,抹香鲸的鲸脑油很快成为全美的抢手货。
抹香鲸逐渐取代座头鲸和露脊鲸,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猎杀对象,鲸脑油产量也因此提高4倍,价格上涨1/4,19世纪上半期是捕抓鲸业的“黄金时代”。
第二、获取龙涎香
后来美国又发现抹香鲸体内有龙涎香物质,而龙涎香其实是排泄物,抹香鲸下潜到深海捕食大王乌贼之类的动物后,不能全部消化。
抹香鲸的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把食物磨碎,因为它们基本不咀嚼食物,第二、第三、第四部分用于食物消化,其中第二部分为最大。
由于乌贼的喙骨和舌齿很难被消化,所以就留存在这里,抹香鲸肠道的油脂和分泌物就会把异物包裹,逐渐形成硬块,经过酸性腐蚀和微生物降解后,最终形成龙涎香排出,所以说龙涎香就是抹香鲸的排泄物。
刚刚排出来的龙涎香是带有鱼腥味,但是经过海水长时间冲刷后,让其和大量物质产生独特化学反应后,鱼腥味慢慢变淡,最后消失。
龙涎香是一种非常高档香料,经济价值堪比黄金,它是制作高端香水的原材料之一,龙涎香的留香是麝香的30倍,当做固体香料存在时,其香味能保存几十年,比“百年老卤水”还香,价值也更加贵。
2016年,渔民在古赖亚特海岸捡到160斤的大块龙涎香,获得2000万人民币。
但它的产量也很低,1836-1880年,美国全境龙涎香总量还不到1吨。
第三、捕杀抹香鲸,获取润滑油
鲸鱼在美国市场发挥巨大价值,这也导致部分鲸鱼被逼到濒危灭绝的地步,直到1859年,人类发现了石油,抹香鲸的猎杀才慢慢减少。
因为不管是照明亮度还是清洁程度,石油都比鲸脑油和鲸脂油好,最主要是石油产量高于鲸鱼油。
但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多国家纷纷生产各种机械原件,润滑油是不可缺少,而鲸脑油正好是一种性能很好的润滑油,抹香鲸再次成为全民猎杀目标。
上个世纪40年代,全球每年猎杀抹香鲸数量为5万头左右,到60年代,猎杀数量翻5倍,达到25万头。
1946到1980年之前,欧美各国总共猎杀77万头以上抹香鲸,在19世纪前,全世界大概有110万头,也就是说,70%抹香鲸成为现代工业的牺牲品。
写到最后:抹香鲸除了被人类猎杀,还被人类“投毒”,2018年1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东海岸,人们发现有一只长9.5米的搁浅死抹香鲸。
在它的胃里发现大量废弃物,这其中包括115个塑料杯、2双拖鞋、4个塑料瓶、25个塑料袋、1个尼龙网、1000多个塑料碎片,虽然不能明确这些塑料是这只抹香鲸的起因,但也影响抹香鲸的生存。
抹香鲸获取或许能躲过虎鲸群追杀,但面对人类的围杀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抹香鲸只能认栽。
成年的北美大灰狼有多么厉害?
咬合力如下:非洲二哥602公斤、北美灰狼318公斤、比特犬86公斤。狗与狗斗,犹如两个人搏斗互相抽嘴巴,最后耐力好不怕疼的那个人把另一个人活活抽死(累死)了。狗与北美灰狼斗,犹如两个人搏斗,一个还是只能抽嘴巴,另一个拿个大铁锤,结果可想而知。配图前两张是非洲二哥,虽不是北美灰狼,但是各位网友凑合看吧,别较真,领会精神。配图有些血腥,可能引起部分人不适,实在难受扣嗓子眼吐了吧。另有北美灰狼与比特犬颅骨的对比图,比特犬、北美灰狼、非洲二哥颅骨标本。
比特犬经常在各种场合被拿来跟跟各种野兽对比战斗力,其实真的没有任何可比性。下面我提供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参考数据(原文使用单位是磅,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换算成公斤并四舍五入保留到个位。):
1、野生犬咬合力
北美灰狼318(700.36磅)
豺狼227
非洲野狗181
澳洲野狗166
胡狼150
金豺138
鬃狼114
红狐92
2、家犬咬合力
罗威纳134
土佐115
纽波利顿107
中亚100(220.4磅)
坎高91(200.59磅)
德牧91(200.04磅)
杜高90
高加索88
比特86(190.38磅)
3、鬣狗一家子
斑鬣狗602(1326.8磅)
缟鬣狗460
棕鬣狗454(1000磅)
土狼159
4、喵们
美洲豹567(1250.6磅)
西伯利亚虎(东北虎)499
孟加拉虎465
非洲狮454(1000磅)
花豹231
美洲狮181
雪豹163
猎豹150
猞猁135
狞猫117
二、关于北美灰狼咬合力,本人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其内容中描述北美灰狼在保护自己的时候会爆发出1200磅(544公斤)的咬合力。这个数据已经接近非洲二哥了,很暴力!
在看过以上数据后可能部分网友会说咬合力并不能完全代表战斗力。比如德牧的咬合力高于比特,但是网上有大量比特战胜德牧的视频。就如同我开篇举的例子,德牧虽然咬合力大于比特,但是无论德牧还是比特,其咬合力都不能在短时间内给对手带来致命的威胁。这种情况下,谁耐力好、谁皮糙肉厚(据说比特的皮更松垮一些)、谁不怕疼、谁更楞逼,谁就能赢。但是北美灰狼的咬合力完虐比特,且耐力也很强(每小时60公里的时速持续奔跑20公里),而且体型更大。再者,犬科不同于猫科,猫科除了用嘴咬,还可以用爪子进攻,而且威力也是相当不俗。飞着扑、躺着挠可谓是连踢带咬。犬科除了用嘴,也没什么别的手段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比特与北美灰狼“单挑”没有任何胜算。
另外,我很反对“斗狗”,真喜欢斗自己上去咬,别拿狗来安慰自己那懦弱的灵魂。
除去北美灰狼1200磅咬合力一说,其他咬合力数据均出自维基百科。部分网友与贩卖猛犬的狗贩子如果想要抬杠、较劲,请联系维基百科并出示自己的实验数据,责令维基百科对其刊登的数据进行修改!
鲸鱼尾巴特点?
鲸鱼尾巴的特点是非常大。鲸鱼的尾巴作用是用来提供前进的动力。鲸鱼不属于鱼类,常指鲸目动物。鲸类为现代哺乳动物中最适应水中生活者,从陆生向水生转变的历程中,为适应水下环境,前肢进化为鳍,后肢退化,并生长出水平的尾鳍,演化出近似鱼类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