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和如来谁大,为何西游记影视剧中玉帝在上老君在下
玉帝和如来谁大,为何西游记影视剧中玉帝在上老君在下?
小编认为,太上老君和玉帝的地位,肯定是太上老君的地位更高一些。
原因:
1.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始祖,宇宙万物、开天辟地的创造者。
2.《西游记》原著中太上老君见了玉帝是不需要行礼的,但是玉帝和娘娘见了太上老君就必须得行礼。
3.《西游记》中但凡有点修为的小神和大神,论辈分只能算得上太上老君的徒弟,徒孙。
4.《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是万物的创造者,而玉帝是这个万事万物的管理者,论地位、境界,太上老君相对更高一点。
在说说,《西游记》影视剧中玉帝在上老君在下的原因:
老君和玉帝都是非常重量级的顶级天神。他们都是互相尊重的,虽然老君的境界和地位更高,但是玉皇大帝毕竟管理着三界,位高权重。太上老君面对玉皇大帝,该给的尊重老君还是要给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编的原因。《西游记》影视剧中,玉帝在上老君在下,是影视改编以后的效果。实际原著中,太上老君是一个极其厉害、法力深厚的人物。影视剧改编后的效果误导了观众而已。
西游记镇元子和如来到底哪一个厉害?
大家好,我是鸡毛哥,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别介绍下如来和镇元子的身份。
首先说下如来佛祖,创世元灵有四大弟子分别是: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人。鸿钧老祖有三大弟子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混鲲祖师有两大弟子分别是: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就是如来佛祖,准提道人就是须菩提道人也是孙悟空的师傅。从这个看来,如来佛祖的地位是相当厉害的。那么我们再说说镇元子,镇元子不过是区区人间一散仙,他在仙界的地位,应该算不得多高。
《西游记》原文说道——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从这个谎字来看,镇元子本身的身份地位应该算不得多高了。同样,我们拿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比较下了?大家基本都会赞同如来和观音应该地位相当,所以这相一比较,镇元子的地位是远远比不上如来了?
以上是个人的一切拙见,请多多指教。
大家说到底如来佛祖的官大?
道与佛是三界之外,封神才有的三界,之前是天地人共存,混乱状态,元始天尊是帮着选神职人员,道德天尊灵宝天尊都不是神职人员,到后面的太乙寻声救苦天尊都不属于神职体系。
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佛不知道在哪里,上古神话体系里面就没有佛,玉帝管三界一切事物是西游记的说法 ,西游记里以地狱代替了地府,其实地狱只是地府的一个机构,地府的最高长官也不是阎王,不知道西游记里阎王为啥到天庭告孙悟空,地府叫北阴丰都府,最高统治者是丰都大帝,下面还有十王十圣,五方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方黄帝)酆都大帝和玉帝是平级的。
带领人开辟人间的是盘古
玉帝说白了只管神界
至于佛,与精神领袖如来,这是外来的,和玉帝都不是一个体系,怎么比
佛祖和皇帝他们两个谁大?
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佛祖和皇帝是各自处在不同层次的“人物”;皇帝为人间最高统治者主宰人之一,被称为九、五之尊,养尊处优、生活奢侈、富裕,处于皇宫大院内,是个有形人物。
佛祖和佛又有所区别,所谓的佛一般被佛祖和人间皇帝封禅,被封过的佛才具备灵性和香火旺盛之说,而佛祖是凌驾于佛之上和管理统领佛的最高层统治者,如:如来佛祖,处于西天大雷音寺之内,每日宣讲佛法、听者信众!佛是个虚无缥缈的无形之物,来无影,去无踪,存在于佛的广大信众之心中。
至于佛祖和皇帝那一个大?这个没有明确的定数,你说皇帝大于佛祖或是佛祖大于皇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人们更偏向于佛祖大于皇帝!佛祖得天下佛和信众景仰和崇拜,信仰大于皇帝。
凡间皇帝的地位、排场更大,出入前呼后拥、华车宝盖;行路堵塞、络绎不绝 ,锦衣玉食,住的宫庭内院、雕梁画栋,气势非凡!
人间帝皇与神佛到底是谁比较大?请看故事:
(一)皇帝与正神交集下的影响
在明代小说家许仲琳(1560~1630年)写的《封神演义》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
纣王七年春二月,农历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纣王领文武百官驾临女娲宫降香。
女娲娘娘是上古女神,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于是提炼五色石修补青天,为此有功于.天下黎民百姓,于是平民建祠庙设坛祭祀女娲的功德,尊称为福国庇民正神。
纣王正在进香观赏之时,忽然一陈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纣王此刻一见,顿时神魂飘荡,陡起淫心、心性大乱,于是挥毫题诗一首于壁端之上: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题的这八句诗文,前六句为赞美女娲丰姿妖娆、天香国色也就罢了,但他却偏偏写最末两句亵渎神灵女娲娘娘的色诗,这不引起女神的惩戒,那还了得!
后来女娲娘娘在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回到本宫殿见到纣王题的色诗大怒,立马就想宰了纣王,后在云端上被二道红光挡着,掐指一算,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于是派了三个妖怪:一个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去惑乱商纣王天下。
其实在朝歌城商容丞相也算个忠臣,,他看了纣王题的诗曾劝说用水洗去,以免亵渎神灵,无耐纣王不允,那丞相为何不在背后叫人抹去题诗呢?他想过,但不敢去做,一旦被纣王知晓,轻则施以棍棒,重则人头落地。所以人人禁若寒蝉,不敢言语。
只是可怜先辈六百年成汤大业就断送在纣王手中,后被西岐(今陕西岐山县)武王伐灭。
(二)皇帝与佛祖的层次级别人间皇帝依然是个凡人,至于他前一辈是否是星宿下凡当另别论。皇帝在没有度化成仙得道时依旧是个凡品,不能和仙神佛同辈相论。
在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杀心大起,遇诸仙阻挡者,一律打杀,此威风吓的玉皇大帝躲在案几下大叫:快请西天如来佛祖!其实这个镜头只是出现在电视剧中,而《西游记》小说中没有玉帝吓破胆的场面,既然是电视剧当然有夸大成分,对于悟空想棒杀玉帝那是不可能,玉帝手下诸仙战将早已布置的密不透风,所以孙悟空根本近不了玉帝的跟前。
后来孙悟空呈能,依故没有逃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而被压在五行山下受五百年磨砺之苦。
由此可知佛祖和玉帝(天帝)同处天界,属于玉帝管辖,但僻居西天一堣,不属玉帝管理,只能平起平坐,有要事只能请,没有命令的权力。所以在上天玉帝有求于佛祖而佛祖不可能有求于玉帝,这就是佛祖和天帝的差别!
★-根据以上两个故事例证可知:凡间皇帝和佛祖没有可比性,即使掌管上天的玉帝也是如此,相信人们心中已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玉皇大帝与如来佛祖的真实关系?
谢邀。
并不,更确切的来说,是土司与朝贡宗主的关系。在古代,这一关系被称为羁縻制度。
羁縻制度说白了,就是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汉人的先进的礼仪与制度难以教化土人,君主便委任地方地头蛇来统治。
不同于朝贡国的完全主权,也异于殖民地的傀儡政权,更有别于附庸国的独立主权。相比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分封制,更像现在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区或特别行政区。
虽然那片地区是属于君主的,但有极大的自治权。地区礼法、民俗一切照旧,允许军队存在,除征纳外皆不过问。
就是天可汗与各游牧族长的关系。
玉皇大帝的志心皈命礼云:
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也就是说,玉皇大帝是十方的统治者。而西方乃化外之地,需要有人来度化。故而老子化胡,广布教化。
春秋时西方出了个圣人,名唤悉达多,乃释迦族之王子,后弃位修行,人称之为释迦牟尼,牟尼者,隐修也。尔后成佛,佛,大行有觉者也。
于是释迦摩尼就在印度设立祇园精舍传道,西方就是释迦摩尼的道场。
而玉皇大帝,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祂是灵宝天尊托付给光严妙乐国国王做太子的婴儿,在修行亿亿劫后,成为大罗金仙,始证玉帝之位,统御整个宇宙。
从资历上来说,玉皇大帝比释迦牟尼要大得多。从地位上看,玉皇大帝也比如来佛祖高。
然而玉皇大帝并不在意如来佛祖的行为,也不干预西方的政教结构,还任由西方教在神州开设法场传教。
主而不宰,无为而治。
“具位臣某等,虔诚上启,虚无三境至尊,昊天玉皇上帝,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三界十方,证明列圣。臣闻大道无为而无不为,上圣救物而无弃物,道赖人而敷畅,德因人以宣扬。”《西游记》中说到,
玉帝下敕勤王,
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捉住孙悟空后
(玉皇大帝)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如来佛祖可以说是玉皇大帝的下属。
总而言之,如来佛祖就是西方自治区的领导,虽然有极大的自主权,但名义上受玉皇大帝的管辖,十分接近羁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