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怎么读,冬至节的古诗15首简单
獬豸怎么读,冬至节的古诗15首简单?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的古诗篇2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的古诗篇3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的古诗篇4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的古诗篇5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冬至的古诗篇6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冬至的古诗篇7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的古诗篇8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冬至的古诗篇9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冬至的古诗篇10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冬至的古诗篇11
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冬至的古诗篇12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的古诗篇13
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冬至的古诗篇14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的古诗篇15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西游记有多少路神仙妖怪?
《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名单如下:
神仙:菩提祖师、玉皇大帝、千里眼、顺风耳、太上老君、马天君、托塔天王、巨灵神、二郎神、梅山六兄弟、四海龙王、十殿阎王、土地、镇元子大仙、灵吉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北方真武大帝、接引佛祖、燃灯古佛、白雄尊者、十八罗汉、五百阿难、三千揭蒂
妖怪:
傲来国界:
一、坎源山脏水洞: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2 蛟魔王(复海大圣)3 大鹏魔王(混天大圣)4 狮驼王(移山大圣)5 猕猴王(通风大圣)6 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 7 熊山君8 特处士9 寅将军四、黑风山黑风洞: 10 黑熊精(守山大神)11 白衣秀士12 凌虚子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13 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14 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15 黄袍怪(奎木狼)八、平顶山莲花洞:16 金角大王17 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18 压龙大仙(九尾狐)乌鸡国界:
十、乌鸡国:19 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20 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
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21 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22 虎力大仙23 鹿力大仙24 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25 灵感大王26 老鼋十五、金兜山金兜洞:27 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28 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29 蝎女妖花果山水帘洞:30 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31 铁扇公主(罗刹女)32 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33 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34 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35 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36 大蟒精
朱紫国界:
二十三、麒麟山獬豸洞:37 赛太岁
二十四、盘丝岭盘丝洞:38 春十三娘(蜘蛛精)
二十五、蜈蚣岭黄花观:39 多目怪(蜈蚣精)
狮驼国界:
二十六、狮驼岭狮驼洞:40 青狮魔王41 白象魔王42 大鹏魔王43 虎威魔王44 狮吼魔王45 狮毛怪
比丘国界:
二十七、柳林坡清华洞:46 美后47 国丈
二十八、陷空山无底洞:48 地涌夫人(半截观音)
二十九、隐雾山折岳连环洞:49 金钱豹王玉华府界:
三十、豹头山虎口洞:50 黄狮精
三十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51 九灵元圣
金平府界:
三十二、青龙山玄英洞:52 辟寒大王53 辟暑大王54 辟尘大王55 玄鹤老
天竺国界:
三十三、毛颖山狡兔三穴:56 玉兔精
三十四、铜台府地灵县华光禅院:57 蠹妖
三十五、玄阴池:58 蛙怪
三十六、天竺山幽谷山岗洞麋老洞:59 麋妖
三十七、大树岗:60 古柏老
三十八、长年涧:61 灵龟老
三十九、南山:62 峰五老
四十、赤炎岭赤炎洞:63 赤蛇精
四十一、黑松林镇海寺:64 虺妖65 蚖妖66 蝮子怪67 蝎小妖
四十二、如意庵:68 狐妖
四十三、莫耐山:69 凤管娘子70 鸾萧夫人(妈妈帐)
四十四、蟒妖岭蟒神庙:71 七情大王72 六欲大王73 三尸魔王
四十五、黯黮林:74 阴沉魔王
四十六、饿鬼林:75 独角魔王
四十七、狂风林:76 啸风魔王
四十八、霪雨林:77 兴云魔王(泾河龙王)四十九、蒸僧林强荤店:78 六耳魔王
五十、迷识林:79 迷识魔王
五十一、三魔林:80 消阳魔王81 铄阴魔王82 耗气魔王
五十二、寂空山:83 黑鱼精
五十三、元会县官御园:84 蜂妖
五十四、高冈林:85 灵鹊
五十五、溪洞河:86 玄武灵
五十六、嵯峨山美蔚洞:87 美蔚君(猩猩)五十七、赛巫峡福缘洞:88 福缘君(猿猴)89 善庆君(白鹤)
五十八、长溪岭:90 孟浪魔王(白鳗)
五十九、慌张洞:91 慌张魔王(獐子)
六十、浪潮溪回澜穴:92 司视魔(老大)94 司听魔(老二)95 逐香魔(老三)96 逐味魔(老四)97 具体魔(老五)98 驰神魔(老六)
六十一、崔嵬山五蕴庙:99 病魔100 鼯精
六十二、五庄观:101 蝠妖。
在全本的《西游记》中,共计神仙38路,大妖怪101个,在62个不同地方出现。其中法力最高者应为如来佛祖和菩提祖师。
请问古代朝庭的官员大小是怎么分的?
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官员服饰及俸禄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
丘豸的读音?
丘(拼音:qiū)是汉语常用字[1],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2],其古字形像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山。由土山引申为土丘状的坟墓。丘也指划分成块的水田,用作量词。
豸(拼音:zh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又有豸豸,指兽背隆长的样子;通“解”,有解决之意;另参见“獬”;在连城冠豸山中(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读zhài。
西游记51到100回概括30字?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悟空上天查勘无果,几分嫌弃的请下李靖父子雷公火神水伯助战,兵器多被套去,气得悟空轮拳缠斗那魔,毫毛变的三五十个助战小猴又被套去。悟空变蝇入洞偷圈,圈没找到却意外复得金箍棒,一路打出洞外。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那魔追上悟空斗至天晚,归洞休息。悟空趁夜入洞偷出诸神兵器,捎带脚纵火烧死洞中大半妖精。次早再战,诸神兵器又多被套去,只水伯无失。悟空拜问如来,如来令十八罗汉取金丹砂前往助战,金丹砂也被套去。降龙伏虎转告悟空去访老君。悟空请来老君收伏青牛精。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而怀胎。悟空经村妇指点寻至解阳山破儿洞,向红孩儿的叔叔如意真仙拜求落胎泉水被拒。悟空打跑真仙尝试取水,却被真仙反复骚扰而难成。悟空回请沙僧帮忙,一诱一取,得水返回。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女儿国王闻报师徒到了城外迎阳驿,欲招唐僧为夫,派太师前往求亲。依假亲脱网之计,悟空代唐僧慨然应允。女王出城接师徒进宫,宴后倒换关文催三徒动身。唐僧邀女王同往城外送行,趁机摆脱女王。路旁忽闪出一女子,弄阵旋风摄走了唐僧。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三徒追至毒敌山琵琶洞。悟空变蜂入洞打断蝎精对唐僧的挑逗,会合八戒二打一,悟空头被蜇而败。次早悟空再变蜂入洞查明唐僧未丧元阳,再次会合八戒二打一,八戒嘴被蜇而败。观音现身,指点悟空请来昴日星官,两声鸡叫灭了蝎精。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唐僧因马受惊而离队,被群贼吊在树上。悟空赶至变小和尚救脱唐僧,打死两贼吓散群贼。师徒夜宿一老者家,不知老者之子是群贼之一。当晚那子带群贼归家,谋财追杀师徒。悟空轮棒打得死伤满地,割下那子之头递与唐僧。唐僧念咒赶走悟空。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悟空拜见观音被留落伽山。八戒沙僧化斋寻水,假悟空现身打晕唐僧,抢走行李。沙僧到花果山要行李被拒,打死假沙僧,逃至南海拜见观音,见悟空在旁,举杖就打。观音劝住沙僧,教他陪悟空同去花果山辨妖。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悟空撇开沙僧,和假悟空斗在一起。沙僧没找到行李回见唐僧。二猴从花果山斗至落伽山、灵霄殿、唐僧处、森罗殿,皆难辨真假。最后斗至灵山,假悟空被如来说出本像是六耳猕猴,悟空一棒将其打死。观音送悟空归队。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经山民指点和樵夫鼓励,悟空寻至翠云山芭蕉洞,向红孩儿之母罗刹女借扇遭拒,被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定风丹返回再次借扇,被扇不动,慌得罗刹女闭洞不出。悟空变虫入洞飞在茶下被饮,罗刹女腹痛献假扇。悟空灭火失败,土地指点悟空去找牛魔王。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寻至积雷山摩云洞,找到入赘玉面公主家的牛魔王,借扇遭拒开打。赌斗正酣,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跟至碧波潭,变牛魔王骑走辟水金睛兽回芭蕉洞骗得真扇,出洞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随后赶到芭蕉洞,借双剑出洞追寻悟空。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八戒骗回真扇大战悟空,唐僧派八戒帅阴兵寻来助战。双方斗至积雷山摩云洞外,玉面公主派兵助夫暂胜。双方再战,猴牛斗法身量时,惹来众多天兵佛将围困牛魔王。牛魔王败投芭蕉洞交扇罗刹女,反身再战被哪吒降伏。罗刹女跪献真扇,悟空连扇四十九扇断绝火根,师徒过山。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师徒随同十几个披枷的和尚进入祭赛国金光寺,得闻众僧因塔宝失盗而蒙冤。唐僧带悟空夜扫寺塔,抓获二妖,审明塔宝被碧波潭万圣龙王和驸马九头虫盗走。次早唐僧悟空见国王说明情况。国王提审二妖、赦免众僧、宴请师徒。悟空八戒带二妖飞往碧波潭取宝。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二徒大战九头虫,八戒被擒。悟空下潭解脱八戒,先行上岸。八戒引众妖出水,悟空打死龙王,众妖败逃。二徒岸边商议,巧逢二郎神七兄弟路过,叙旧一晚。次早合兵再战,龙子龙孙皆亡、九头虫负伤北逃、龙女被八戒钯杀。国王随师徒到金光寺安宝,龙婆被罚看塔。
第六十四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悟空变虎拦住追随师徒的众僧。师徒来到八百里荆棘岭,八戒开路三百里。松精变土地带枫精献斋,一阵风把唐僧摄到岭西木仙庵,会合柏桧竹精吟诗作赋。杏仙现身欲与唐僧匹配,唐僧不合,拉扯一夜。三徒寻至,众树精现本相列立庵旁,被八戒筑倒。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师徒进小雷音寺遭擒。五方揭谛上天请来二十八宿,折腾一夜,亢金龙才用角救出被合在金铙内的悟空。悟空打碎金铙帅众神大战黄眉怪,黄眉怪用搭包将众神装擒,排筵至暮。夜半悟空解放师徒众神,黄眉怪追出用搭包又将师徒众神装擒,只悟空走脱。悟空决定去请真武大帝。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悟空先后到武当山、盱眙山告请真武大帝和国师王菩萨,得龟蛇二将五大神龙、小张太子四大神将助战,但亦皆被搭包装擒,只悟空走脱。弥勒佛现身说明黄眉怪是自己的童儿。悟空依献瓜之计,变瓜入腹降伏黄眉怪。悟空解放师徒众神,继续西行。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污秽道心清
小西天驼罗庄有一蛇妖,一僧一道曾因降妖丧命。李老汉斋请师徒为民除害,说话间蛇妖来了。蛇妖与悟空八戒缠斗一晚,天明钻进七绝山洞中被悟空捅出,回头误吞悟空被折腾至死。八戒变巨猪,一路拱通八百里稀柿衕。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师徒入朱紫国会同馆受到冷遇,唐僧上殿倒换关文。悟空带八戒出馆买调料,作法将招医皇榜塞进八戒怀里,先行回馆。八戒带官兵回馆拜请悟空,悟空要国王亲自来请。国王派文武众臣把悟空接上金殿,却被悟空的音容吓得躲进寝宫。悟空谈医说服医官,国王决定悬丝诊脉。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悟空诊断国王是双鸟失群之症,故弄玄虚让医官取八百味药各三斤送往会同馆,然后留下唐僧,返馆会合八戒沙僧用大黄巴豆锅灰马尿制成乌金丹。次早国王服丹饮雨吐粽而愈,大排筵宴,细诉三年前赛太岁威逼自己献出王后之事,携悟空参观避妖楼。说话间赛太岁的先锋来取宫娥,悟空跳上云端。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悟空打跑先锋寻至麒麟山,遇到一个下战书给国王的小妖,探明王后宝衣护体从未失节。悟空打死小妖回殿要得一串信物,变小妖寻入獬豸洞回报赛太岁,巧见王后商定计策。王后请来赛太岁假献温存,要得紫金铃放在妆台。悟空移近妆台拿到紫金铃,却误扯铃绵而失火,引来群妖围困,只好弃铃变蝇暂避一旁。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悟空复见王后,变狐精与众排立。王后复请赛太岁饮酒行乐,悟空用毫毛变一堆虱子攻入赛太岁衣内。赛太岁解衣捉虱,随手将紫金铃递与悟空。悟空藏真铃变假铃递回赛太岁,赛太岁交假铃给王后锁入衣箱。悟空复得真铃出洞讨战,赛太岁取假铃赌斗,被困火烟沙。观音现身救下坐骑金毛犼。悟空还铃带王后回殿团聚,紫阳真人收去宝衣。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唐僧执意自己化斋,进一庵林被擒。悟空拘出土地问明此处是盘丝岭盘丝洞,有七女妖占了七仙姑的濯垢泉,每日三浴。七女妖出洞前往濯垢泉沐浴,悟空变鹰叼走衣服。八戒闻讯寻至濯垢泉,变鱼调戏七女妖,然后举钯就筑。七女妖吐丝困住八戒,弃唐僧逃往黄花观。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师徒入黄花观,受到蜈蚣精的礼遇。七女妖暗请蜈蚣精到后面跪诉八戒调戏之辱,蜈蚣精怒制毒茶毒倒唐僧等,只悟空不饮,大战蜈蚣精。七女妖吐丝助战,被悟空搅杀。蜈蚣精两胁下千眼齐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变穿山甲从地下逃出,经黎山老姆指点,请来毗蓝婆用绣花针收伏蜈蚣精。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金星拦路传报狮驼岭狮驼洞有三魔,手下四万七八千小妖,吓得八戒出恭。悟空入岭打探,路遇巡山小妖小钻风,变总钻风问得三魔是狮象鹏,有一阴阳二气瓶。悟空打死小钻风,变小钻风寻至狮驼洞外,谎称见到悟空磨棒,吓散一万妖兵。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悟空入洞继续鼓吹见到悟空磨棒,还用毫毛变个苍蝇恐吓狮象鹏,但偷笑时不慎露出马脚,被鹏魔装入阴阳二气瓶。悟空用观音送的三根毫毛钻透瓶底逃回唐僧处,带八戒重返洞前大战狮魔。悟空被吞,八戒逃回嚷嚷散伙,气的唐僧大哭。狮魔被腹中的悟空折腾得死去活来。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悟空牵绳从狮鼻飞出遭三魔围攻,悟空扯绳摔狮,三魔答应抬轿送行。悟空回报喜讯打骂八戒。象魔不服率兵来战,鼻擒八戒回洞。悟空变虫入洞解放八戒,牵鼻巧胜象魔,象魔见唐僧承诺送行。三魔依鹏魔之计抬轿送行,在狮驼城前突袭三徒,小妖趁乱把唐僧抬进城中。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三徒先后遭擒,师徒被连夜笼蒸,悟空拘来北海龙王锅底保护,睡倒烧火小妖解放师徒。三魔惊醒抓回师徒,只悟空走脱。三魔把唐僧藏进铁柜,散出满城谣言唐僧已被生吃。悟空回城听闻唐僧已被生吃,又见八戒沙僧也如是说,遂哭见如来诉苦。如来文殊普贤会同灵山诸佛到狮驼城收伏三魔。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师徒入比丘国,见家家门口有一个装小孩的鹅笼。师徒入驿,听闻国王因三年前一道士进献的美人而身染重疾,需千余小孩心肝为药引。悟空遣神将鹅笼妥藏城外,次早变虫随唐僧上殿。唐僧与妖道论禅后返驿,悟空留在金殿暗查。妖道献策改取唐僧之心,悟空回驿把唐僧变作自己、自己变作唐僧。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假唐僧上殿剖腹滚出一堆心,唯无黑心。悟空现本相打败妖道,妖道带美人逃走,君臣感激不尽接师徒进宫。悟空八戒寻至柳林坡清华洞,双战妖道。妖道败逃,被主人寿星罩住,现出本相白鹿。美人被八戒打杀,现出本相白面狐狸。寿星随二徒回殿赠枣,国王病愈。诸神送还鹅笼。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师徒歇脚黑松林,唐僧见一女子半埋半绑在树下。八戒听师命刚要解救,被化斋折返的悟空揪倒。师徒听悟空之劝不救女子,继续西行。女子作法呼救,只让唐僧听到,唐僧返回再命八戒解放女子。师徒带女子投宿在半乱半整的镇海禅林寺。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女子和师徒分开安歇,唐僧连病三日。悟空听闻有妖吃人,变小和尚在佛殿诱妖。鼠妖现身纠缠悟空,闹翻打在一起。鼠妖脱鞋化风摄走唐僧。三徒回黑松林寻师,被山神告知千里外的陷空山无底洞有妖。三徒赶到陷空山,悟空让八戒巡山。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八戒两次巡山,探明鼠妖欲与唐僧今晚成亲。三徒寻至无底洞,悟空下洞见唐僧定下借酒入腹降妖之计。唐僧给鼠妖斟酒,悟空变虫飞在酒花下,被鼠妖用指弹开。悟空变鹰掀翻桌席,飞出洞外。悟空二次下洞和唐僧定下借桃入腹降妖之计。唐僧给鼠妖摘桃,悟空变桃被鼠妖吞下。鼠妖被迫背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鼠妖放下唐僧,大战出肚的悟空。八戒沙僧参战,鼠妖脱鞋化风复摄唐僧入洞。悟空下洞巧得供奉李靖父子的牌位香炉,见玉帝状告李靖纵女害人,随金星去宣李靖。李靖绑住悟空问诬告之罪,哪吒提醒收鼠旧事,金星劝架。李靖父子带兵同悟空到陷空山收鼠妖归天。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观音拦路预警灭法国王要杀一万和尚,只差四个。师徒换上悟空从城里偷出的衣帽,入城投宿,装病睡入大柜,被一伙贼连柜带马抢出城外。官兵追贼截获柜马,欲次早送上金殿。悟空夜入皇宫,作法把国王嫔妃百官都剃成光头。次早国王悔杀和尚。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金殿上君臣滴泪忏悔,决定再不杀僧。柜马送至师徒出柜,君臣拜师倒换关文。师徒登上隐雾山,忽见风雾阵阵。悟空查见一老妖在喷风嗳雾,却谎称是斋饭蒸气,诱得八戒化斋。八戒遇群妖被围,借悟空声援之势打退群妖。老妖采纳小妖的分瓣梅花计,选三小妖变作自己引开三徒,趁机把唐僧抓入折岳连环洞。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三徒寻至妖洞,小妖抛出树根做的唐僧头欲劝退三徒,骗过了八戒沙僧,却被悟空识破。又抛出一真人头,骗过三徒。八戒立坟,随悟空寻妖复仇,群妖战败封洞。悟空从后门入洞见到唐僧,睡倒群妖救出唐僧和一樵夫。老妖被八戒钯杀,原来是只豹精。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凤仙郡出榜祈雨,悟空当众唤来东海龙王布雨遭拒。悟空上天请旨,被玉帝告知:三年前郡侯把斋供喂狗,还口出秽言,欲得布雨须米山面山金锁三事倒断。悟空回郡带百姓一起虔诚烧香念佛。玉帝见三事完毕传旨布雨三尺。郡民赶建寺庙,强留师徒半月。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唐僧入玉华县王府倒换关文,三徒随后进府却吓坏玉华王。师徒在暴纱亭用斋,三个王子各提凡兵前来理论。三徒各亮神兵跳至半空,瑞彩千条,惊得满城参拜。玉华王拜请三徒收三子为徒。三徒借出三件神兵放在厂房供铁匠连夜仿造。神兵夜放霞光,被豹头山的黄狮精摄走。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会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悟空忏悔兵器离身,上豹头山定住欲买猪羊筹备钉钯会的两个小妖。回城让沙僧扮作贩猪羊者,自己和八戒变作二妖,赶着猪羊入虎口洞复命。三徒巧夺兵器打跑黄狮精,火烧妖洞。黄狮精逃至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告请祖翁九灵元圣。九灵元圣帅七狮来到玉华城外,三徒出城迎敌。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三徒大战七狮,八戒被擒,悟空用身外身法擒住二狮。次日,悟空沙僧大战五狮,九灵元圣趁机把唐僧、玉华王父子和八戒噙回洞中,悟空沙僧擒住四狮打死黄狮精。再次日,悟空沙僧寻至洞外,被九灵元圣轻松噙入洞中。悟空走脱,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九灵元圣。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师徒借宿慈云寺,连日游玩。正月十五晚上师徒随众僧入城上金灯桥看灯,听闻酥合香油之役。空中忽现三尊妖佛,一阵风摄走香油和唐僧。经四值功曹指点,悟空寻至青龙山玄英洞,大战三犀,直至天晚未胜,遂返回慈云寺搬来八戒沙僧助战。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三徒大战三犀,八戒沙僧被擒。悟空上天请来四木禽星,三犀败逃西海。悟空会同四木禽星和龙王父子,在西海水下活捉辟尘辟暑杀死辟寒。活犀被带回金平府审究,八戒当众杀死二犀。师徒得六只犀角和许多玄英洞宝藏,分宝后趁夜逃离金平府。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师徒夜游布金禅寺后园,忽闻哭声。原来旧年一阵风刮来一女子,自称天竺国公主,被寺主暂时锁护于空房。次早师徒进城歇脚在会同馆驿,唐僧带悟空见驾,路遇假公主招亲遭绣球打中,被带往金殿逼婚。唐僧恳请见三徒一面,国王差请三徒。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三徒上殿各报身世,国王惊喜,请师徒御花园安歇,连日宴乐直至婚期。假公主让国王倒换关文把三徒送出殿外,独引唐僧入后宫成亲。三徒回会同馆驿商量对策,悟空拔毫毛变个假身留在原地,真身变蜂飞回金殿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悟空暗随唐僧入后宫辨出公主是假,现本相大战妖精。妖精逃至西天门被阻,藏匿毛颖山。经土地指引,悟空寻出妖精正下狠手,被太阴星君拦住。原来妖精是捣药玉兔,真公主是蟾宫素娥;玉兔怀素娥十八年前一掌之仇,故追随素娥临凡,抛其于荒野。悟空引迎真公主回朝。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地灵县的寇员外敬佛斋僧,闻名乡里。师徒慕名入寇家化斋,受到热情奢华的款待。寇员外留师徒半月,做完斋僧一万的圆满道场。寇员外的妻儿欲留多师徒半月,被拒生恼。唐僧骂八戒责悟空志心起身,寇员外只好大办送行。师徒夜宿华光行院,下起大雨。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一伙贼冒雨夜劫寇家踢死寇员外,妻儿却诬告师徒行凶。师徒天明赶路,巧遇群贼分赃,夺财欲返还寇家,却被赶来的官兵抓入府衙。将近五夜,悟空变虫飞出监房,假装亡魂说话让寇妻撤诉、命刺史放人,伸下一只大脚踩满县堂告知众官师徒有冤。师徒获释,悟空闯地府复活寇员外。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过了玉真观和凌云渡,唐僧脱胎,师徒进雷音寺拜见如来。阿傩迦叶索要人事未遂,发无字经卷。师徒下山,燃灯古佛命白雄夺经。师徒发现经卷无字,找如来理论,却被告知:经不可轻传空取、无字经卷亦是真经。阿傩迦叶得钵盂检发一藏有字真经。师徒再次下山,被八大金刚引上云端。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观音发现唐僧难数未满,令揭谛赶上金刚再生一难。八大金刚抛师徒于通天河西岸。老鼋驮师徒渡河,得知唐僧未帮问寿,弃师徒于水中。师徒上岸,阴魔夺经一夜未遂,天明晒经却粘破几卷。师徒被陈澄请到陈家庄淹留一日,师徒趁夜跑路,又被八大金刚引上云端。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师徒至长安,巧见太宗城外眺望。师徒落云随驾上殿,唐僧细述钵盂换经、大赞贤徒、上缴文牒。次日太宗作《圣教序》,到雁塔寺听唐僧演经。唐僧捧经登台,却被八大金刚再次引上云端,复转灵山。如来加升师徒。众佛仙共念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