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四帝,四大仙帝指的是谁

2023-02-26 23:12:03 84阅读

三清四帝,四大仙帝指的是谁?

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

《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四御是统率天地的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

三清四帝,四大仙帝指的是谁

四御是统率天地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道。

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分别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

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九霄雷霆,。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两极与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岳渎。北极紫微大帝简称北帝,位居天的中央,在古代中国民间极受崇拜。

三清四御是不是大罗金仙?

道家的三清四御并不全部是大罗金仙境界,其中的三清都是圣人级别的超级强者,仅次于道家始祖鸿钧老祖,可以说三清是道家的超级老祖,都是非常强大的存在,而四御作为天庭可以和天帝平起平坐的存在,他们都是大罗金仙级别的强者,所以三清实力要比四御更加强大。

为什么太上老君身为道教之祖?

为什么太上老君身为道教之祖,却排在三清之末呢?

中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对几千年的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太上老君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重要的神仙之一,著名的三清尊神,也被称为道教的创始神,又名“道祖”。

按照中国排名的习惯,太上老君位列三清最右,也就是三清之末,这是为什么呢?太上老君身为道教之祖,排在三清之末,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的。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太上老君看上去是排行三清之末,但其实三清本为一体,根本就没有始末高低之说。

太上老君是大家公认的道教鼻祖,开天创世,救赎教化,一卷《道德经》名流千古,就连玉皇大帝都对太上老君非常的尊敬。道教有三清、四御、五老的说法,可见三清还排在四帝之前,位在道教神位的最高端。太上老君被称为人教教主,化身无数,据说他经常会下界去传教,度化众生,相传老子、广成子等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而八仙、黄帝等都是老君的徒弟。农历二十五被定为老君的节日,也是国际道教节,由此可见太上老君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关于太上老君与三清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汽化三清。这三清是道教里的最高尊神,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也被称为太上老君。所谓一气化三清,就是说三清都是一气演化出来的,也许有先后,但境界都是一样的。

道教是张道陵所创,尊老子为道祖。所以说太上老君绝对是道教的开山祖师爷,这也是所有修道者的共识。

所以太上老君是名副其实的道教之祖,众仙之师。

神仙八仙敬神真有仙人存在过吗?

人鬼神是古之先贤分别的,看到不少小伙伴拿着仅有着百年的科学,说是没有神和仙等等,只是古代统治者的工具。在此我就拿出些科学不能解释的真人真事供参考。因为我三伯是道家的,年近七十,在他师傅和同行的交流下,自然听说过不少,只讲几个。首先表明我也是相信科学的,中学时候还一度说我三伯就是招摇撞骗😳他却笑而不语,直到我一亲戚,自己开诊所的孩子感冒发烧就是医不好,一到深夜就复发严重,后来他妈就来求教我三伯,我三伯就问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掐指一算,看着我想笑,这不和电视剧中一样把戏,后来我伯就说是被一个饿死鬼缠上了,就指点,在某个时辰,烧多少烧纸,就说我们家也穷,给你些盘缠就走了之类的话,结果超出我的预料,就这样孩子就好了,他们家过年拜年我也去过,叫茶塘,就他一家住那里,有个大池塘,池塘上面还一片坟山,屋后就是大山,在我记得这么多年,他们家为这事来找我三伯不下三回,都是医不好前提下,烧纸完第二天就好了。此事过后我再也不敢说都是迷信了。我三伯是道家的,开坛的时候供奉的当然是三清四帝之类的,包括地仙之祖,人皇,等等,而我姥娘(外婆)就是突然疯了,光着脚出门了,几天才回家,回来的时候居然好了,舅舅们问都去哪了,她说去山上了,也不怕,说头顶上有菩萨保佑的,在我们哪里称之为过阴的,也有些地方称神婆,出马仙,像我姥娘也给人治病,都是医不好,来找的,基本都是熟人不是熟人也是熟人介绍的,基本不收钱,那个时候都穷,就一包糖什么的,就给人医好了。还有一个本事就是,比喻亲人过世,有的东西他放的你找不到,或者是他借给别人什么,别人欠他什么,可以请过世的人上身,突然声音就和你要请的亲人一样了。这些和我三伯的不同,据我三伯他们说,这些基本都是修炼有成的动物,需要以此完善修行,而我三伯则是用道家的术法和符咒类的。有时候候我就很好奇问个不停,他就说头高三尺有神明,信则有不信则无,多做善事么做坏事就是了,补充一点,我三伯有自己的活路用竹子做工艺品,多达几十种,不以道家的东西谋生,只有别人请他,他才会,还有更多科学不能解释的,有机会再说了,由此可见,还能说都是迷信,都不存在吗?

镇元大仙又是什么辈分的呢?

在西游记给我们塑造道术深厚精深却心胸开阔的镇元子形象,镇元子是何方神圣?

初开始介绍“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这个与世同君的称号道明他是一位先天尊神,至少他也是创世时就己存在。

作为道教先天尊神,无非也就是三清四御,五方五老,西王母,东王公,太乙救苦天尊和三元大帝。

在后文的唐僧见大殿上只奉”天地”二大字,于是回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这样的介绍排除了他是三清四御中的哪一位。

这里面五方五老在西游记中记载为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在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中,悟空先后相继拜访了,蓬莱的三星,方丈的东华大帝君,瀛洲的九老,落伽山观音,他们作为五方五老的代表陆续登场,很明显地说明,这位镇元子不是五方五老或者西王母东王公中的哪一位。

剩下的可选择人物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和三元大帝,这个太乙救苦天尊其实很有疑惑性,回到第二十四回开头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在这里面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太乙玄门,二是兰盆会传茶。

在这里必须介绍盂兰盆会,这是一个佛教节目,在道教中称为中元节,是超度亡魂的节日,而在这样的节日中,佛教通常以目键连,地藏王作为代表出现,而道教中则会以太乙救苦天尊和中元地官为代表出现,目键连跟地藏王在佛教中其实是前世跟后世的区别,目键连称为金地藏。

而在第十二回中唐僧“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这一句透露了唐僧跟地藏王的关系,而这当中介绍的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下凡间,而唐僧开水陆大会及取经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超度生灵。所做工作与地藏王是同归的,更有甚者,金蝉子其实是道家在仙鉴中对地藏王的另一个称号。从而也透露了一个消息,唐僧,目键连,地藏王,其实是三位一体。那么“盂兰盆会”最终会出现的传茶只会是太乙救苦天尊还是中元地官呢。

太乙救苦天尊在九灵元圣中其实有单独出场,他是住在天宫中的,这个其实很容易排除,而中元大帝,我们来看一下中元水官的简介:

中元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而最中在镇元子这个名号中,这个元字刚好与中元相同,更恰合的是,“镇”字和“中”字其实是近似的谐音,因此,万寿山中的镇元子其实应该叫“中元子”如果镇元子就是中元子,因此可以做如下结论:西游记里这位镇元大仙,其实应该称为中元子。他的身份一点都不神秘。那么我来验证下这说法是否成立。

首先“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而地官是隶属于上清天的,因此元始天尊来帖,中元子必须前往,也是在份内之事。

其次童子说:“上头的,礼上还当”证明中元地官还是得认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为尊长。这个礼还得并不过份。

再者,地官大帝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而他的道观起名五庄观正好是代表五岳。而五庄观所处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这确是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连唐僧都叹道:“果然的幽趣非常”。这样的灵秀之地才长得出人参果这种极品。

中元子为什么与孙悟空结为异姓兄弟,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解释,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大禹留下的定海神针,而孙悟空能够顺利的收了金箍棒,既然唐僧可以是金蝉子的前世,为什么孙悟空不能是大禹的后世呢?因为这根定海神针认识他的主人。(关于大禹与孙悟空的关系太多别的文章可以论证)。而大禹是作为下元洞阴大帝水官出现,而在这里,地官与水官结为兄弟,其实是不违反辈份原则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