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陈与义,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2024-01-30 01:15:05 77阅读

登岳阳楼陈与义,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一、岳阳楼

1、《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陈与义,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释义: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2、《登岳阳楼·其一》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释义: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3、《登岳阳楼·其二》

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释义: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5、《岳阳楼》

唐代: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释义: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6、《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7、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释义: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

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

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二、洞庭湖:

8、《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0、《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唐代: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释义: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11、《题君山》

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释义: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

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有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岳阳楼》钱大昕 清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南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写出岳阳名诗词和好处?

岳阳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座著名楼阁,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岳阳名诗词和它们的好处:

1. 《登岳阳楼》——杜甫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临岳阳楼后所写,通过对楼阁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老病有孤舟”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孤独无助的情感,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多变。

好处: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让读者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2.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陈与义

这首诗是陈与义在登临岳阳楼后所写,通过对楼阁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其中,“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一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好处:这首诗通过对故土和国家的思念和忧虑,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让读者对家乡和国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3. 《岳阳楼》——李商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登临岳阳楼后所写,通过对楼阁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一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描绘。

好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体验,让读者对自然景观的美妙和人生百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赞岳阳楼的简短句子?

赞美岳阳楼的句⼦,描写岳阳楼景⾊的诗句有: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去,⼭衔好⽉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杯。醉后凉风起,吹⼈舞袖回。——唐代李⽩《与夏⼗⼆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亲朋⽆⼀字,⽼病有孤⾈。戎马关⼭北,凭轩涕泗流。——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堤绵绵。草⽊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谪今五年。欲题⽂字吊古昔,风壮浪涌⼼茫然。——唐代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欲为平⽣⼀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凭怀吊古的意思?

意思是言谈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凭,读音为pí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凭”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依几也。从几从任”。“凭”字基本含义为靠在东西上,如:凭栏;引申含义为依靠、仗恃,如:凭借。

在现代汉语中,“凭”有时会用作名词,意思是证据,如:凭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