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是什么日子,都说说和大叔发生了什么事情
3.17是什么日子,都说说和大叔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叔有💰,又成熟,经验丰富,💰是第一位,现代很多女生都现实,只有💰什么都OK,直奔主题💰多多。一位有材无💰的大叔小女孩还会喜欢吗?
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休假?
古代“星期”一词都没有出现,何来星期天一说,但是休假的基本章程还是有的,只是各朝代不尽相同罢了。
在古代,官员休假通常称为“休沐”,即:回家洗澡休息。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工作例假,也就是正常工作期间的休息,如同现代的“周双休”;二是事假,也就是家中出现重大变故,才可以请假,如:直系亲人病故、自己身体病重等;三是节庆假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中、端午节等。
工作例假1、秦汉
《史记·百万君传》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也就是说,早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官员就有明显的休假制度,明确规定官员上5天班,接着就可以休假一天。目的是为了让官员回家洗洗澡,调换一下穿过的脏衣服,与亲人小聚,处理处理家中事宜等。如果按照6天休一天,一年365天,共计可休60天。
2、唐代
《假宁令》记载:官员休旬假。相对于秦汉,唐代官员的休息差不多缩水了一半,实施的“旬假”制度。即:连续工作9天,才会有1天的休假时间。
3、宋代
宋代依旧沿袭的是唐代官员的工作休假制度,即:每旬一日。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休假3天。
4、元代
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形式,所以取消了先前历朝的旬假休假制度,全年休假仅有16天。
5、明代
明代的朱元璋和朱棣都是一个工作狂,所以当有官员提出,恢复唐宋时期的例假制度时,便被皇上臭骂一顿。因此,当时的明朝没有平时的工作例假制度。待朱元璋和朱棣死后,“旬假”制度才开始出现,即:每月可休假3天。再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每年可休假18天。
6、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的是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但是到了晚清时期,由于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因此西方文化也进入了中国,星期休假1天制度,也被清政府借鉴使用,直至影响到现代。
事假1、秦汉
秦汉时期官员请事假,称为“告假”,又分为“予告”和“赐告”。予告,即作战归来,国家给予将士的特别休假,而休假长短并没有明显规定。赐告,即正常请事假批准的假期。同时,汉代又明确规定,事假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罢免官职。但是,官员守孝的假期并不在事假之列。
2、唐代
唐代事假,有点“以人为本”的味道,对于婚、丧、探亲等事假,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探亲假,父母在三千里以外的,每三年有30天;父母在500 里以外的,每五年有15天。再如:儿子冠礼3天假、亲戚儿子冠礼1天假,子女婚事9天假,丧假文官需休官三年守孝、武官假期100天,皇帝诞辰3天等等。
3、明清
有父母丧假3年,其它所有事假一概取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经过皇上进行特批。
节庆假日1、秦汉
《周礼.春官》周代夏至祭神,意思是为了消除疫病、荒年、饥饿和死亡。《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是说,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对于夏至、冬至两大节庆都非常重视,当天会举办祭神活动,祈求平安吉祥,来年五谷丰登。而不参加当天祭神活动的官员,就会享受节庆假日福利。但是,具体休息几天,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2、唐代
唐代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而放假时间则以《假宁令》的通告为主,有点类似后世的放假通知。如:春节、冬至各7天;寒食、清明各2天;中秋、夏至、腊八各3天等。
同时,学生还专门有田假15天、授衣假15天。
3、宋代
《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在宋代时,夏至节庆官员有3天休假。但是,春节和冬至等节日,每次可是有7天。同时,宋代各类节庆假日有54个,比唐代还要多1项,但是只有18个节假日官员可以自由活动,而其余的36个节庆,官员是需要出席相应的节庆活动的,以示与民同乐。
4、明代
明代时期,节庆假日少得可怜,只有春节、冬至和皇帝的诞辰三种,一年共3天。后来,由于官员反映较多,又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有1个月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古代有哪些酷刑?
电视剧里,我们并不能看到真正的历史上的酷刑,其实历史上,真正的酷刑,是非常恐怖的。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古代酷刑!
一、梳洗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用滚开的水往犯人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
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把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肉被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二、剥皮历史上最爱搞剥皮的人是明太祖。
由于他是贫民出身,最恨贪官污吏,一旦被他抓到贪污,下场通常就是剥皮。他即位之初,曾抓到一对父子贪污,震怒之下,下令剥皮。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
这种刑法据说是三国东吴最后一代国君孙皓发明的,不过让他闻名天下的却是明太祖朱元璋。
犯人被从脊背下刀,然后将背部的皮肤从两边撕开,就如同蝴蝶一般,又称为“蝴蝶展翼”。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将犯人埋在土中,在脑袋上开个十字形的伤口,将水银倒进去,因为水银的密度很高,很重,会将人体的皮肤与肌肉分离。
在洪武一朝,因为贪污而被剥皮充草的官员数不胜数,甚至连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蓝玉也逃不过被剥皮的下场。
三、腰斩电视上的包青天,开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把人头塞进去,刀起头落,仿佛中国式的断头台。
但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包青天那三把铡刀其实是腰斩用的。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人两段。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传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篡”字,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大家可以算算看一共要多少时间,而这段时间受刑人又得受多少苦痛。李斯也是被腰斩的。
补充说明一点,据说明成祖要求方孝孺执笔草诏,方孝孺执意不肯,明成祖威胁要诛他九族,方孝孺厉声说:诛我十族也不怕!明成祖一怒之下,把他的朋友算是第十族,一并诛却,当时株连数千人。
四、五马分尸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不要以为这没什么,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
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要花多少时间我不知道,不过恐怕不是几秒钟就可以解决的。而撕开的时候,恐怕是血雨满天。
五、人彘另外常听到的“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活生生的倒是没听过。不过历史上有一段记载,恐怕比大卸八块还惨。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六、凌迟凌迟有被称呼为千刀万剐,这是中国古代刑法中最残忍,最血腥的刑法,当然能够享受这种刑法的人也不是一般的罪犯,一般都谋反啊,犯上作乱的,当然凌迟也分不同的级别,最低等的是八刀,又称为大卸八块,然后是三十六刀,一百零八刀,当然最恐怖的莫过于3三千六百刀。
据历史记载,明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就享受了三千六百刀的待遇,整个行刑过程长达三天三夜,到最后只剩下一副骸骨了。
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刽子手也要受刑。这是明朝的规定,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瑾,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而更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叛国, 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渔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七、虿盆这是古老的殷商时期的刑法,在周朝创立之后就被废除了,据传说是商朝最后一位皇帝帝辛和宠妃妲己,所创,将犯人全身衣物除去,丢入深坑之中,坑洞中只有数不清的蝎子蜈蚣已经饥饿的无毒蛇,犯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一点点的啃噬。
七、骑木驴骑木驴是古代专门惩治那些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
据《狄公案》记载,古代的骑木驴是这样的:先在一根木头驴车上竖起一根小木柱,把受刑的女子吊起来,放在木柱顶端,使木柱戳入体内,然后放开,让该女身体下坠,直至木柱自体内穿入,押赴刑场处决。
八、抽肠具体做法是把一条横木杆的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钩,另一端缒着石块,像是一个巨大的秤。将一端的铁钩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头拉出来,挂在铁钩上,然后将另一端的石块向下拉,这样,铁钩的一端升起,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高高悬挂成一条直线。犯人惨叫几声,不一会就气绝身亡。
除了以上重刑,还有一些衙门里常用的惩罚手段,据说19世纪曾有英国人目睹了清朝衙门曾执行的这些刑罚。
他们将过程用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算是歪果仁眼中的满清十大酷刑:
廷杖:让犯人趴在地上用棍棒直接重打,古装剧中最常出现的刑罚。
照面拍板:用木板直接在犯人脸上赏巴掌。
竹桥渡仙:在犯人小腿上放一根竹子,让两个人各站在两端。
石灰腌目:用石灰粉直接撒入犯人眼中将他弄瞎。
排木夹指:用木条夹住犯人手指,让人痛不欲生。
机架夹足:将犯人固定在刑架上,官差拉紧木条夹犯人脚踝。
悬空吊刑:将犯人悬挂在半空中,让他痛苦不堪。
挑断脚筋:直接用刀将犯人脚筋挑断。
6环首死刑:将犯人吊死,与西方的绞刑类似。
斩首:浅显易懂的酷刑,也是让犯人受到最少痛苦的方式。
总之酷刑就是各种折磨人的手段,其创意跟脑洞都可以称得上“恐怖至极”。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刑法之外还有炮烙、刖刑、烹煮、活埋、沉河、射杀、穿铁……数不清的刑法,随着封建王朝的破灭,这些压迫人民群众的刑法也消失殆尽了。
27岁的女兽医被残忍奸杀?
这是近期发生在一个印度的故事,不,不是故事,是真实的事件。
1、
(受害人)
27岁的漂亮女兽医普里扬卡•雷迪,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父母疼爱,妹妹喜欢,有着一份稳定的兽医工作,只是这份工作的地点在一个叫科鲁鲁的(Kolluru)村子,离他居住的镇子还有不短的距离。每天,雷迪就是开摩托车上班,然后开摩托车回来,就这样过着平静简单的工作。
27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有了工作的经验,有了稳定熟悉的人脉圈,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一些钞票。拿着自己的工作所得,买一件心仪的花裙子,找朋友一起小聚,幸福人生不过如此。
但是,人生总是充满着意外,老天有时候好像非常嫉妒一些人享受幸福的人生。
公元2019年11月27日下午,雷迪下班后没有按时回来,这到底怎会事呢?在家人正在担心的时候,雷迪电话来了,是打给妹妹的,说自己的摩托车坏了。
(那辆摩托车)
雷迪的妹妹是个机灵的姑娘,劝姐姐到附近的出租车停靠点打车回来。说到这里,两人挂电话了。可谁知道,这竟然是姐妹俩最后的电话。
当晚,雷迪没有回来,家人电话打了无数个,始终没有打通。家人跑到科鲁鲁村,还是没有找到,无奈的家人就此报了警。
别的家庭安然进入了梦想,可雷迪的家人一夜未眠。
雷迪到底怎么了?
2、
(发现遗体)
11月28日中午,警方来电,发现一具无名尸体,让雷迪家人过去认尸。雷迪一家到了后,发现那是一具烧焦的身体,家人希望这不是他们的雷迪,这样他们还有希望。
但,家人很失望,尸体确实是雷迪的,这从尸体脖子上的吊坠完全得到证明。家人痛苦无比,警方疑惑重重,到底是谁干的?动机是什么?
经过仔细的排查,警方锁定了嫌疑犯之一,一个卡车司机。在刑讯逼供之下,卡车司机供出了另外四位,警方快速行动,将四位抓捕归案。
经过连夜审讯,得知事情的原委。这几位早盯上了姑娘,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先是把姑娘的摩托车轮胎扎破了,然后打着帮助修轮胎的借口,把姑娘强行绑架到了无人的地方。然后对姑娘进行了轮奸,事完之后,为了担心姑娘将此事吐露出去,五人杀了姑娘,并进行了焚烧。
3、
(受害者家属)
事情的原委,基本清楚了。雷迪的家人痛苦不堪,父亲说道:应该将作恶者绞死,让其一命换一命。
由于事件太过残忍,很快见诸报端,印度国内沸腾了,无数人谴责罪犯的残忍行为。
印度内政国务部长基尚•雷迪对这一案件表示强烈谴责。29日凌晨,他在推特上发文说,“侵犯并放火焚烧受害者的懦弱行为让我悲痛欲绝,我要求立即对此进行调查,并严厉惩治那些被判有罪的人。”
印度明星苏雷什称,自己对雷迪的遭遇感到“无比震惊和心碎”,随后她反问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对女性来说安全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出门的国家?”
有网友说“这件事令人作呕。我对发生的这一切感到羞愧。我们都应为文明社会的(这般)堕落而感到羞愧。”
还有网友留言说:“安息吧,普里扬卡•雷迪。向她的家人和朋友致以慰问。”
无论谴责多么强烈,但改变不了的事实是:雷迪年轻的生命已经远去,带着屈辱和不甘。
而犯罪者,虽然还在狱里,但宣判还没下来。
也许这些人会判重罪,也许会判轻罪,几年后就出狱了,毕竟印度对于强奸的判罚不重,而且死刑又非常少。
4、
(警察公布案情)
印度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女性被轮奸的事件屡屡发生,雷迪不是第一个被轮奸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前一段时间,就有公车轮奸案,现在又有了轮奸女兽医案。
至于那些被强奸的事情,大比例的存在,只不过没有曝光罢了。
印度的强奸案为什么这么多?
首先是因为印度流传几千年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造就的,在人们的意识里,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物。有些女性被强奸,男人们还振振有词,说什么“谁让她那么漂亮出门的?”,还说什么“强奸一个女人,实在不算什么大事。”这样畸形的价值观影响着无数印度土邦农村中的人。
其次,强奸的判罚并不严。如果是低种姓的男人强奸了低种姓的女人,判个一年半载就出来了。如果是高种姓的男人强奸了低种姓的女人,走动走动,甚至几个月就可以出来。至于因为强奸致死而被判了死刑的,几乎没有,非常少见。
如此低的犯罪成本,完全助长了印度男人的无耻,让很多印度男人以身试法,不惧法律。
第三,一些文化的龌龊传承,让很多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印度人并没有将“强奸”当成是什么大事,非常冷漠。这和印度文化的传播非常有关系。
印度传统文化中,有一本书叫《爱经》,里面大篇幅描写了房事,这倒没什么,都是饮食男女,非常正常。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里面还有如何出轨,如何勾引有妇之夫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书居然被认为是古典名作,广为传承,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另外,去过印度旅游的人都知道,印度还有个神庙,神庙里竟然有着无数的男女房事动作的浮雕,简直是非常辣眼睛。
曾经的印度有没有强奸?那是有的,为什么现在让大家感觉很乱呢?因为印度女性地位在提升,女权主义开始兴起,大家不愿意再隐忍,很多女性选择了抗争。
这是女性自尊建立与传统陋习和糟粕文化的矛盾冲突。这也是印度成长之痛。
(为此事游行抗议的民众)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度有识之士站出来,为民族的平等,为女性的平等大声呼吁。
印度真正的崛起,不仅仅是高速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觉醒,拿中国古话说,就是对印度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印度的未来,严格执行法律,尊重每一个人,不管是男人女人,不管是老人小孩,不管是富人穷人。只有这样,印度才会有所谓的进步,才会增加其影响力。
年初一不让往屋外倒垃圾?
我是广东惠州人,按照当地的风俗:“年二十八洗邋遢”,也就是大扫除。把旧的、坏的东西扔掉,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清洗干净。
寓意:洗去邋遢和不好的东西,新气象,迎新年,接好运。
到了大年三十,有宗教信仰的人家,一早就杀鸡烧香拜神,祈求神明庇佑来年兴旺顺心,平安如意。
家家户户贴对联换门神,张灯结彩;新桃换旧符,年味浓浓。
晚上吃团圆饭也有讲究,寓意的菜式不可少:花生莲藕鱿鱼汤(连年有余,汤也称顺)、年年有鱼、发财好事(发菜焖蚝)、横财就手(炖大猪圆蹄)、步步高升(红糖年糕)、展翅高飞(白切鸡、豉油鸡等),再添上一些家人喜欢吃的口味,开吃了。
饭后,把屋子打扫干净,再倒掉垃圾(年初一初二是不能扫地、倒垃圾、扔东西出去的,广东人喜欢讨好意头:囤财)
把家里的事做好,糖果瓜子摆好,洗澡迎接新春(洗去旧岁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好事),俗称“洗年身”。
有的人家很讲究,仍依照祖辈留下的传统。在年三十下午,用柚子叶、旧菖蒲、桔子叶、桃叶等煲水,放凉了用来洗澡。
意在驱风辟邪,去旧迎新;祈求来年无病无痛无灾,平安健康。
大年初一,按照风俗早上吃斋菜,尊敬神明,感谢神明,忆苦思甜的意思。
到了中午,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拜年、发红包、吃饭喝酒……其乐融融。
晚上一家人去逛西湖,看花灯,热闹非凡。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时候了,口袋有红包,盘算着要买点什么。可是,第二天母亲就会把大部分的红包收了,留下十块八块的“压岁钱”。
因为年纪小,也不反抗,笑嘻嘻说剩下的是我的啦,买东西去咯……
大年初二,一家人早早吃“开年饭”,寓意新年丰盛富足,勤劳致富。
到了初三早上,才把存了几天的垃圾扔了。
初七,人日,这是个大日子。
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传说某一没有主名的神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最早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始重视。
古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人日,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寓意步步高升。
唐代之后,这个节日更被重视。当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后登高大宴群臣。有一个说法:如果正月初七当日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这也是很多私人企业、公司等都选年初八开业上班的原因:尊重“人日”,另外初八谐音“发”。
怀念以前爆竹声声响的时候,那种年味只能留在回忆里了。所幸,如今可以网上下载听个响。去年过年,邻居家放了大半天鞭炮的配乐,引来了大家围观,也算凑乐子了。
年味浓淡,在于自身感受和布置经营。
我喜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相随。
祝愿大家岁岁平安,岁岁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