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元初,有哪些一看就想记下来的诗或句子

2023-11-10 18:15:05 92阅读

纳兰元初,有哪些一看就想记下来的诗或句子?

分享一些之前记在备忘录的诗句:

1、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纳兰元初,有哪些一看就想记下来的诗或句子

——范成大《忆秦娥 · 其四》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1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每句都好喜欢(≧∇≦)/)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1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1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14、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马嵬》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1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4、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令》

2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

26、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27、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祝允哲《满江红 · 和岳元帅述怀》

28、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

——祝允哲《满江红 · 和岳元帅述怀》

2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

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

31、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陶渊明《停云诗》

32、停云霭霭,时雨蒙蒙。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陶渊明《停云诗》

(这俩句是之前看了《破云》之后特意记下来了,句子很美,破云也很好看[机智])。

3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34、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赵秉文《水调歌头 · 四明有狂客》

35、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蝶恋花 · 阅尽天涯离别苦》

3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3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3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师旷论学》

3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四节 》

4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五节》

(希望大家都能抵达快乐星球[大笑])。

4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五节》

4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论语 · 泰伯篇 · 第七章 》

4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

44、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戴复古《木兰花慢 · 莺啼啼不尽》

(图源网络,喜欢自取,侵删。)

还有更多经典优美诗句欢迎大家补充~

喜欢的朋友们记得多多点赞、收藏、关注[比心]。

你觉得最伤感的诗句是哪句?

你觉得最伤感的诗句是哪句?

最伤感的古诗词句子一定伤透到了极点才写出来满腔郁闷的诗句,让人愁肠百转,一唱三叹。我们来看看这些既伤感又唯美古诗词句子:

1、《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2、《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

金.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3、《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译文

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你抹掉泪水,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分别之后,你我承受着相同的凄凉痛楚。每逢月圆,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

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回忆起你最让我心动的一刻,是你那堪称第一的绘有折枝图样的彩色的罗裙。

4、《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 ]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译文

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5、《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7、《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

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鸣叫声将我从遥远的梦境中惊醒,已是三更时分。起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没有人声,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头。家乡的山上松竹已长大变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纳兰元初的作品除断龙台还有什么?

他的黄泉引路人系列作品第一部就是《断龙台》,最近的作品是《邪兵谱》,写的还可以拉,还有第三部《碎丹青》,还没出.

你最喜欢的秋天的唯美诗句是什么?

和尚有话说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夏天的热气还未散去,秋已悄然来临。尽管蛙还在鼓噪,蝉还在鸣唱,风依旧悄悄在叶子上写下了秋的诗歌。

与别的季节相比,秋季总能引发人们更多的情思与感怀。

秋季,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的时节。

在秋日暖阳里,在冷雨连绵中;

在落木萧萧间,在晴空碧蓝里;

秋季,万物多彩,也多情。

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在清淡的流年里,听柔软的风述说早秋的微凉,点燃一份悠悠的超然的心境,文火温茶,听残蝉嘶鸣,读初秋诗词,欣赏早秋的风景!

在最美的诗词中,遇见最美的秋天。

今日王和尚选取古人写“秋”的经典绝句,送给诸位诗友,感受秋色之美,抒写秋心之伤。

以下绝句,平白如话,言浅意深,不必评注,不必解读。细细品读揣摩,即能感受其美!

绝美的诗句,邂逅诗意的秋天

我是王和尚,一个迷失在诗词国度里的假行僧。

如漏掉经典绝句,敬请留言补充。

阙题二首 其一(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华子冈(唐·王维)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夜(唐·王建)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曲池荷(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入朝洛堤步行(唐初·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醉中对红叶(唐·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秋词二首 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首 其二(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齐安郡中偶题(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紫薇花(唐·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端居(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杨柳枝(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秋日三首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秋日三首(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秋江写望(宋·林逋)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鱼船。

秋行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书于河上亭壁 其三(宋·寇准)

岸阔樯稀浪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宋·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攲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夜坐(宋·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直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秋凉晚步(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初秋行圃(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题画菊(宋末元初·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墨菊(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堕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借人篱落看秋风。

题稚川山水(或戴叔伦作)(明·刘崧)

松下茆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江宿(明·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夏日杂诗(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咏芭蕉 (清·郑板桥)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哪一首诗让你觉得很悲切?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完全可以凭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来回答了,我觉得很悲切的诗是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淳。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泪泗流。

一、了解诗人的时代背

时势影响历史发展进程,诗歌艺术作打上时代的络印,了解时代背,能更好解读诗人杜甫。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8月,杜甫于郝州羌村避难,听闻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只身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757年4月,冒险出逃长安,投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授左拾遗,期间因故被肃宗疏远。

758年被贬,离开朝廷。

759年10月携家眷辗转飘泊到秦州(今天水),后至同谷(甘肃成县),12月到蜀地成都,成都尹好友严武,给予许多帮助。

760年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过了5年安定日子。

765年正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5月离开成都举家乘舟南下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至云安。

766年暮春迁居夔州。

768年正月,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达岳阳,此时杜甫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其间登岳阳楼,赋此诗。

770年冬,杜甫病死湘江舟上,终年59岁,葬平江县小田村,此处墓最为可信。

观其15年行踪,杜甫颠沛流离,行经大半个中国,靠好友,亲朋接济度日,苦不堪言,然而其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社会全貌。

二、全诗赏析

1.整体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开篇点题,着重于今、昔对此。在叙事写季景中,流露诗人的情感。今与昔之间,天在变,地在变,时间在变,社会在变,人事在变,唐王朝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个人的悲惨遭遇,都容纳在今昔的变化转换之中。诗人不写境遇,却尽在无字处。

颔联“吴梦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紧扣上联的水字,来写洞庭湖。湖水向东南延展,把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分裂成两块。天地万物,日月星辰被湖冰漂浮起来。其意境深远,胸怀宏阔,写洞庭湖是无比伦比的。一是写湖水宽阔,二是写湖水的力量。与孟夫子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高下不言自明了。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了诗人的处境,孤苦,音信断绝,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泪泗流”北边的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2.重点品读诗人四哭

整首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丰富。最让人悲切的是诗人的四哭,感人至深。

一哭国家,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不是纯写景,喻情于景,借景抒情,暗示国家动荡不安。

二哭无亲朋音讯,亲朋无一字,自己念念不忘君主,不忘国家,不忘人民,没有音讯,仿佛被社会遗忘的孤独感,难以释怀,也反映了诗人虽至岳阳,但是这里并没有一个亲友可以帮助自己。

三哭年老多病。57岁的诗人身患肺病,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处境艰难,凄苦不堪。

四哭吐蕃入侵,威协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人民不能休养生息。

如果将浩瀚的湖庭北比作整个国家,那一叶孤舟就是诗人自己,将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登楼,望水,看孤舟,联想国家,联想自己,感慨万千,老泪纵横,深深地感染着我。

近三年来,我在陪读,孩子就读岳阳市一中,与岳阳楼毗邻而居,登岳阳楼数次,每次登临中,寻觅诗人的足迹;每每深夜醒来侧耳聆听,仿佛能听到诗圣的叹息声,哭泣声;有时重读诗篇,但愿能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与杜老夫子相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