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最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2023-11-09 12:30:05 64阅读

郑和下西洋最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三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在明末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东海岸的瓦萨(Wasa)和马达加斯加岛。

郑和下西洋最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在郑和的第四次远航中,他率领的船队抵达了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的瓦萨(Wasa),这是郑和经历过的最远距离。

而在郑和的第五次远航中,他探访了印度、波斯湾、红海、阿拉伯半岛等地,并到达了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一带。此外,郑和还多次访问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在其后几次远航中,他返回了这些地区,并探访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地。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1424年,那时他抵达了位于印度洋西部的马达加斯加岛。

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七次,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第二次永乐五年(1407年),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第四次永乐十年(1413年)十一月,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1417年),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1年)。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东南亚、中亚、西亚及东非、中非海岸当时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也就是现在的索马里摩加迪沙。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红海。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哪?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命郑和带领士兵两万八千多人,和六十二艘大船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海出发了。郑和一队人从福建的五虎门出发,差不多一年之后,在爪哇国的三宝垄登陆。当时爪洼国正在内战,还误杀了郑和的士兵一百四十多人,西爪哇王害怕明朝的军队还过来攻打,于是就赔了郑和六万两的黄金,以供抚恤死去的将士家人之用。之后郑和又到了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等国家。 公元1407年,郑和的第一次航海就结束了,但是郑和真的是对航海事业充满了热忱,回国后的十几天郑和又再一次下西洋了。这一次郑和还到了暹罗,也就是今天泰国等一些国家。公元1409年的时候,郑和再次回国并且马不停蹄地又再次出发,这已经是郑和的第三次下西洋了,这次郑和到访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国。 之后郑和又三次下西洋,分别在公元1413年、公元1417年和公元1421年。第六次下西洋回来之后不久,永乐皇帝已经死了,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他以国库空虚为由,暂停了航海的活动,郑和也就没能继续出海。 到了公元1407年7月也就是永乐三年,明朝皇帝朱棣命令郑和率领大部队七下西洋,他们的阵势非常庞大,大约有二百四十多条官船,跟随的人员大致就有两万多名。访问的国家也有三十多个,这些国家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行程十万公里,到过东南亚、中亚等30多个国家,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