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p半导体,bta16800可替代bt137
nxp半导体,bta16800可替代bt137?
BTA16800和BT137-600E是NXP(原飞利浦半导体)生产的两款晶体管。在考虑BTA16800是否可替代BT137-600E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1. 电气参数:BTA16800和BT137-600E的电气参数(如最大直流电流、最大电压、最大功耗等)可能存在差异。如果BTA16800的电气参数与BT137-600E相近或优于后者,那么BTA16800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替代品。
2. 封装:晶体管的封装对于电路板设计和替换至关重要。BTA16800和BT137-600E的封装可能不同,因此需要确保BTA16800的封装与BT137-600E兼容。
3. 特性:BTA16800和BT137-600E的特性可能不同,例如开关速度、热性能等。在选择替代品时,请确保BTA16800的特性满足您应用的需求。
建议您在替代前详细查阅BTA16800和BT137-600E的数据手册,对比它们的电气参数、封装和特性。如果BTA16800满足您的应用需求且与BT137-600E兼容,那么您可以考虑使用BTA16800作为替代品。不过,在替换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电路性能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半导体tef是什么?
答:是低中频调谐器。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由飞利浦创建的独立半导体公司)宣布推出TEF660x系列FM/AM调谐器的广泛应用版——针对汽车收音机主机的世界首款低中频调谐器之一(low IF tuner)。TEF660x系列调谐器采用了突破性的整合设计,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全部关键射频组件,并省去了对手动调节的需求。因此,整机厂可以容易的将调谐器应用在主板上,不再需要调谐器模块,从而在主机中节省了很大空间并减低了系统成本
为什么苹果不收购高通?
说实话只要可以很多公司都想收购高通,但是一个影响力非常重要的公司岂能是你随意能收购的呢,恶意收购如果ZF干预是很难完成的,高通也不是没被人收购过,最后还不是以失败告终了,著名的博通收购高通事件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还有一个点就是需要很大的现金流才能完成对高通的收购,苹果虽然也不缺钱但是跟博通还是有差距的,苹果需要保持很好的现金流,之前博通收购高通报价1300亿$估计现在没有个1800亿是不行了。
苹果自己是没有工厂和硬件零配件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交给第三方进行代工供给,那么就需要保持大量的现金流,从去年的数据来看苹果目前现金储备有2371亿$,苹果这要是收购一下高通那就基本上等于被掏空了,当然了对于苹果来说弄点钱是挺简单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是没有必要收购高通的,因为苹果自己能够设计研发处理器,而通讯基带也正在研发中,所以这笔账怎么算收购高通都不太划算,有钱也不能这样浪费了。
现在苹果已经和高通达成和解了,还签了六年协议所以这下收购就更没有意义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苹果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私有化了,是不对外开放的,之前收购了很多研发技术导向的公司都是这样,因为苹果一直以来就是封闭生态,收购高通也不符合其调性,和自己的公司理念背道而驰
所以苹果不收购高通最大的原因就是不需要,而且收购高通又不是一点点钱就可以的,要是早期苹果做芯片那段时间还能考虑收购第三方芯片厂商,但是苹果自己芯片性能都一骑绝尘了还收购什么高通啊?
还有一点就是国外都是反垄断协议的,苹果这要一收购高通那不知道要挨多少罚款,而对于ZF层面来说没必要把所有核心企业都合并,这样风险是更大的,而且就稳定性来说苹果是不及高通的,说不定苹果倒闭了高通都不会倒闭,毕竟靠专利就可以躺着赚钱的,高通就跟诺基亚是一样的,不做手机了靠专利费就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苹果不是买不起,而是完全没有必要收购高通,最后美国本土的公司收购不了高通其它国家的就更不用考虑了,压根不是钱的事…
半导体行业怎么样?
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在新竹成立。30多年过去了,这家业界巨掣掌握着全球芯片代工市场52%的份额(据iFind数据),拿下了苹果、华为等厂商几乎全部高端制程(16nm及以下)订单。由它创立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环节分离的垂直分工模式也繁荣发展,奠定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生产力基础。但是众所周知,凡是有利于世界的,都是懂王反对的。在懂王兴风作浪之下,半导体全球产业链断裂的风险与日俱增。有消息称华为已经开始将14nm制程订单从台积电转到中芯国际(HK0981),并派出工程师入驻中芯,帮助研发7nm工艺。
全球化逆流汹涌,半导体行业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着断供停产的风险。
一、一石三鸟,背靠大树的通富微电
实现自主可控的第一步是找到突破口。在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里封测的技术含量最低,也成了自主可控最先突破的环节。根据iFind数据,我国最大的三家封测企业长电科技(600584)、华天科技(002185)和通富微电(002156)合计占据了全球约25%的市场份额,并且都进入了顶级企业的供应链。尤其是通富微电,拿到了世界处理器两强之一AMD90%以上的CPU和显卡封测订单。
成立于1994年的通富微电之所以能在AMD的订单中拿下这么大的份额,是因为公司于2016年4月出资3.71亿美元收购了AMD苏州和AMD槟城两家封测厂85%的股权。这两家工厂原本就承担着AMD大部分产品的封测任务,并购之后分别更名为通富超威苏州和通富超威槟城。通过这次并购,通富不仅扩充了产能,还提升了工艺和研发能力,更与大客户AMD深度绑定。2019年,来自AMD的订单为通富带来了40.77亿营收,占通富全年营收的49.32%。
客户1正是AMD,摘自《通富微电2019年年报》
通富也曾经表示,AMD这个大客户是公司有别于其他封测企业的最大优势。
二、增收减利,大树底下未必好乘凉
通富在《2019年年报》中明确写到,由于AMD7nm制程的CPU和显卡上市大卖,带动公司报告期内2019年营收上升14.45%。看来这个“特别的优势”确实是个优势。
摘自《通富微电2019年年报》
但是这个优势够不够特别呢?橙哥觉得也真是够特别——2019年通富微电净利润大降84.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甚至亏损1.3亿,全靠政府补贴才实现盈利。虽然橙哥一直支持政府对高科技行业进行补贴,也着实吓了一跳。
通富在年报中对这一怪现状并未加以解释。当然我们可以从利润表中看到,2019年营收上升10.44亿的同时,成本上升了10.62亿。收入增长弥补不了成本的增加,再加之研发费用增加1.26亿,基本上与去年1.27亿的净利润相当。如此一来也就难怪通富的扣非净利润会亏损了。
但是橙哥更关心的是,成本为何会上升如此之多。这一点通富在年报附注中同样未加说明,反而是研发费用的结构露出了端倪。
摘自《通富微电2019年年报》
对于封测企业来说,其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的结构十分相似。都是原材料占大头,而原材料中占比最大的是载板,大约占到整个成本的40%以上。
载板,也叫基板,可以理解为使一种高端印刷电路板(PCB),主要功能是作为芯片的载体。目前载板的产能基本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全球前十大载板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80%,集中度很高。国内载板龙头深南电路(002916)只能做存储芯片载板,对CPU载板无可奈何。所以,封测企业面对上游的载板供应商就没什么议价权。2018年起,由于看到5G建设和消费电子升级的趋势,载板先于下游半导体市场进入景气行情,价格节节攀升。这就是通富成本大涨的原因。显然,我们的封测企业也很难把这个成本转嫁给客户。只能自己扛下亏损。
至于为什么通富的经营现金流增加了6.5个亿,那是因为通富把该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全截流在自己这了。
摘自《通富微电2019年年报》
三、结语
在通富微电身上,橙哥看到了中国ICT产业的希望与无奈:
1.希望在于国内企业确实有能力拿出顶级的技术和工艺,做出顶级的产品;
2.无奈在于各个环节难以做到齐头并进。因此难以形成集群效应,使得先头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去年,全球封测一哥日月光营收高达973.5亿人民币。相比之下,大陆封测三巨头的营收总计也就400亿左右(长电科技尚未发布年报)。这说明我们的先头部队还没有到达战场的腹地,向半导体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进军才刚刚启程。
如果想要走远,半导体行业需携手同进结伴而行。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我们!
十大汽车雷达品牌?
以下是目前市场上被广泛认可的十大汽车雷达品牌(按字母顺序排列):
1. Bosch雷达系统:Bosch是一家德国公司,其雷达系统在汽车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和良好口碑。
2. Continental。
6. Infineon雷达系统:Infineon是一家德国半导体制造商,其雷达技术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7. Magna雷达系统:Magna是一家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雷达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用。
8. NXP雷达系统:NXP是一家荷兰半导体制造商,其雷达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9. Siemens雷达系统:西门子是一家德国公司,其雷达技术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10. Valeo雷达系统:Valeo是一家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雷达系统在高端汽车上得到广泛使用。
请注意,这些品牌的排名不代表其优劣,而仅供参考。购买雷达系统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