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死时说的话

2023-11-07 21:30:07 84阅读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死时说的话?

雪舞临死前奉告兰陵王好好带大平安,忘了她,将来再娶个好女性,千万不要孤老终身。

兰陵王沉痛落下男儿泪,告诉她此生仅有杨雪舞一妻,话才说完,雪舞就断了气…… 不久,宇文邕灭了齐国,一统北方,完毕了割裂割据的形势,大众从此免受战役磨难,得以重建家园,过上和平的日子。

兰陵王怎么死的,兰陵王死时说的话

两年后,宇文邕过劳病死。

不久,杨坚承继了北周,完毕了南北朝紊乱百年形势,树立隋朝

北朝的朝代是怎么更替的?

北朝,严谨的说法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439年)至隋朝建立(581年)”这段历史时期,持续时间共142年。近百五十年中,北朝的朝代更迭如下:

鲜卑拓跋氏386年建代国,398年改国号为“魏”,439年一统北方,传国48年,威权旁落,以皇帝出奔关中而分裂成东、西魏。东魏后被鲜高家北齐所代,西魏后被宇文家北周所代。北周武帝灭北齐,死后传宣帝,再传静帝,外戚杨坚代北周而建隋朝,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南陈,“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大地近三百年的乱世。

详细解释几点:

1、拓跋氏建北魏前在干嘛?

在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为中心的广阔地带游牧,自曹魏时登上历史舞台(遣子文帝如魏,且观风土,魏景元二年也),经西晋一代,曾协助晋室进攻匈奴刘渊。他们不承认成汉、前后赵、前后燕、前后秦甚至东晋,如写李雄及刘渊称帝,皆用“僭”字;写石勒称赵王,用“自称”;写司马睿建东晋为“僭称大位于江南”。明明是为人质,或战败被迁移,往往写为“且观风土”、“帝御之于句注陉北,不利,迁于大宁”、“石勒遣使求和,帝遣昭成皇帝如襄国,从者五千余家”、“王师不利”、“高车杂禾中尽叛”等。

多说两句。《魏书》列传第九十五至列传第八十七,无不是一个以正统王朝自居的政权,为境内各叛逆所述生平。最牛的是,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皆被蔑称为岛夷,如岛夷桓玄、刘裕(不用怀疑,就是那位南朝第一帝)等,北燕冯跋被称为海夷,当时据有漠北的柔然被蔑称为“蠕蠕”,再如上文的高车,被以“杂禾中”目之。

拓跋猗卢时,总摄三部,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为南都,于建兴三年、拓跋猗卢八年,被晋愍帝封为代王。

拓跋什翼犍在位三十九年,开疆拓土、征讨四方,生猛无比,后败于前秦,退保云中,见弑于子拓跋寔君。此时前秦军复来,代国遂亡。

2、拓跋跬为什么能复国成功?

关键是淝水之战后,拓跋跬重回故地,便开始了开挂一般的人生。

登国元年(386年),即代王位,平皇叔窟咄之乱,“悉收其众”。

387年,亲征刘显(狠人),“尽收其部落”。

388-394年,东征西讨,依次大破库莫奚、高车、蠕蠕(柔然的蔑称)等,屠灭刘卫辰部、薛干部等,其兵锋最盛之时,打得柔然可汗社仑“率部落西走”。

395年,与后燕参合陂之战,一战灭其精锐五万余,打落了后燕如日中天的国运。

397年,攻陷后燕国都中山。398年,迁都平城,称帝。

……

亡国之余,而能得旧部之心,百战不胜,兼并部众,讨平诸侯,所谓有勇有谋、雄才大略,不过如是。

3、强大的北魏为什么会分裂?

自太祖道武帝拓跋跬之后,北魏一连出了好几位雄主,如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等。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人间无万世之王朝。

统一北方后,人心思治,孝文帝于493年改易风俗、迁都洛阳,此举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然而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其实摧毁了北魏以武立国的根基。

六镇起义后,契胡豪强尔朱氏坐大,通过河阴之变杀死皇帝太后及朝臣三千余人,控制了朝政。然后高欢讨平尔朱氏,重行尔朱氏故事。

534年,孝武帝元修不愿再做高欢的傀儡,出奔关中宇文泰。高欢改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史称东魏。而宇文泰也是一世枭雄,严格说来其心性只会比高欢更坚韧更狠毒,元修依附他后,不过半年便被毒杀,改立元宝炬,是为西魏。

因此北魏始于386年拓跋跬牛川即代王位,终于534年孝武帝出奔,立国148年。

4、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是怎么回事?

北齐:高欢死后,高澄继立,却于549年9月死于厨子(膳奴)之手,其弟高洋袭位后,于550年五月戊午日废掉了孝静帝,即帝位,国号齐,都邺。

北周:556年10月宇文泰死后,大权尽归于侄子宇文护,次年初,宇文护就逼迫西魏末帝禅位,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即帝位,国号周,都长安。

两次禅让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上没费什么劲,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皇族元氏(孝文帝改革后,令鲜卑改姓,拓跋氏改为元姓)手中毫无权力,形同傀儡。可以说无论在西魏还是东魏,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宇文家和高家的人。全天下都知道禅让迟早都会发现,只不过两位老的宇文泰和高欢非要学曹操(如天命在我,吾将为周文王乎?),大家不敢造次罢了。等两位枭雄一死,下面人就迫不及待的撕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一脚就将元氏踢开了。

正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5、杨坚代北周又是怎么回事?

略如北齐、北周故事。

杨坚的父亲杨忠跟着宇文泰一起打天下,官至八柱国之一。死后杨坚承袭父爵,武帝宇文邕觉得他必非人下,想早早除之,终因相士赵昭之言而作罢。武帝死,宣帝宇文赟立,以杨坚之女为皇后,杨坚升为大柱国、大司马。宇文赟屡次想杀掉杨坚,但终于没有下手,反而他自己纵欲过度,在位三年而死(578-580年,580年传位于太子,但仍掌控着帝国),时年二十二岁。

宇文赟死,宇文阐立,是为北周静帝。继位时七岁,宣帝死时八岁,禅位于杨坚时九岁,也终于九岁!

杨坚得国之易,犹在赵匡胤之上。

宇文赟五月死后:

静帝幼冲,不能亲理政事。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六月至十一月,讨平国内叛乱。

十二月,受封隋王。

次年一月,改鲜卑赐姓为汉姓(高明),建台置官,建天子旌旗。

二月,禅位,隋朝建立。

宇文阐被毒死。

北朝终结。

北齐唯一的女宰相陆令萱到底是个什么人?

前几年,以北齐陆令萱为原型的《陆贞传奇》曾一度风靡一时。该电视剧让北齐王朝提高了一定的存在感,但同时,很多人受到误导,认为陆贞是一个励志且纯洁的女子。事实上,陆贞原型陆令萱的一生,或许称得上励志,但绝对不纯洁,北齐帝国的崩溃,和陆令萱有直接关系。因此,陆令萱被视为北齐灭亡的亡国妖女,为什么呢?

导读:陆令萱及其儿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齐末年,君主高纬昏懦荒淫,奸臣弄权,陆令萱身处后宫,以她曾为小皇帝高纬乳母的特殊地位,加之强烈的权欲控,使北齐朝中奸邪之臣都聚集在她的手下,任她驱使,她操纵国柄整整八年,乱政祸国殃民,终使北齐王朝君死国灭。一、沦为官奴

陆令萱的丈夫骆超曾归付东魏大将高欢。在孝静帝时,因谋划反叛被诛杀。而骆超的妻子陆令萱和儿子穆提婆也被罚做官奴。

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孝静帝,建立北齐,自立为文宣帝。身为宫婢的陆令萱被调到长广王高湛的宫中为奴婢。陆令萱为人机智精明,办事干练,说话得体,善于察言观色,深得高湛的器重,让她为小王子高纬的乳母。陆令萱尽心尽力的照顾高纬,高纬与她很亲近,称她为“干阿妈”。

二、被封郡君

公元561年,高湛继承帝位,是为武成帝。胡妃封为皇后,立6岁的高纬为皇太子。陆令萱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她是抚养皇太子的乳母,皇太子高纬是未来的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她对皇太子更是百般献媚,关爱有加。武成帝和胡皇后看到皇太子在陆令萱的扶养下,长得茁壮懂事很高兴,对陆令萱更加恩宠,封她为“郡君”。(郡君在古代是贵族妇女的尊贵封号。历代只有皇族宗室公主及朝廷四品官以上官员之妻才有享受这一封号的资格。)陆令萱以一个奴婢的身份能受此殊荣,可见她在北齐王朝的地位以及在胡皇后和高纬心目中的地位。她尽心尽责抚养高纬,与高纬的感情超过其母亲胡皇后,高玮早已经将陆令萱当作了自己的母亲。

三、争权夺利

公元565年,高湛因忙着享乐,将皇位禅位给高纬。九岁的高纬继承皇位,称为后主。公元568年,太上皇高湛病死,后主临政。朝中大权操纵在他母亲胡太后和尚书左仆射和士开的手中。高纬因陆令萱一手抚养长大,在感情上高纬与陆令萱更好,对陆令萱的话言听计从。随着高纬主政,陆令萱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后宫举足轻重的总管,随着权利越大,她权欲也越强,她从宫奴一跃成为显赫权力的人物,更加嗜权如命,贪婪追求。她与胡太后逐渐形成了对立的矛盾,二人都想把小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暗中争夺权势。

四、把持后宫

胡太后是个生活放荡的女人,生性好淫。武成帝在位时,她就与佞臣和士开勾搭成奸。又与寺院的和尚私通。公元571年,胡太后东窗事发,丑事被暴露出来,高纬大怒,下令将胡太后幽禁于北宫。从此,胡太后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陆令萱想取而代之做皇太后。不过朝官阻力太大,陆令萱的图谋未能实现,此时的她已经是一个无冕的皇太后。陆令萱便使出各种阴谋诡计,最终,控制后宫。

五、干预国政,谋害重臣

陆令萱把持后宫后,并不满足,又把魔爪伸向朝廷。高纬对她言听计从。陆令萱母子一方面谄媚君主,引诱其荒淫为虐。即使战报传来,他们还在劝君玩乐,置国事于不顾。,另一方面弄权以此牟利。干预国政,朝廷中的奸臣聚集在她的门下,任她驱使,如:和士开、高阿那肱、祖珽等。

陆令萱培养朝廷党羽,专擅朝政,秽乱宫闱,贪污纳贿,奢侈享乐,使北齐王朝政治日益腐败。先后谋害朝中重臣高叡、高俨、斛律光等人,使朝权控制在他们手中。任其为所欲为,争权夺势,祸乱国家,使得朝政更加腐败。

六、北齐灭亡

公元576年,北周大举进攻北齐,齐军节节溃败。此时,高纬正带着爱妃冯淑妃等去打猎,战报频频传来,左丞相高阿那肱压着不报,致使贻误战机,齐兵惨败。高纬带着冯淑妃、穆提婆等北逃后又回邺都,慌忙传皇位于八岁的太子高恒,是为幼主。穆提婆见大势已去,投降北周。北周为了动摇北齐军心,封他为柱国大将军,宜州刺史,从此,北齐的将领不断降北周,加速了北齐的灭亡。陆令萱见穆提婆投降北周,自知北齐朝廷不会饶了自己,于是被迫自杀。 陆令萱自杀后的第二年,北齐灭亡。

结语:纵观陆令萱一身,她机智聪明获得高湛的器重,高纬的敬重,如果她能安于自己的位置颐养天年,劝勉高纬做过爱民如子的明君,或许她又是另一番结局,因她的贪婪,恋权,一步步促使北齐的覆灭,也一步步让自己覆灭。

【小编寄语:我是心恬澹,喜欢我的小伙伴,关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真相。】

北周十大名将?

北府军名将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宋文帝刘义隆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慕容恪,字玄恭,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大臣,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十六国第一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有:在棘城以2000骑痛击后赵10万大军、奇袭后赵将军麻丘,大败麻丘于三藏口、屡破高句丽、平高丽、克扶余,俘虏扶余国王及廉台决战,连环马破冉闵,俘虏冉闵。

南朝第一儒将陈庆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一首洛阳童谣道出了南北朝名将陈庆之的光辉战绩。梁武帝手下的白袍大将陈庆之一生鲜有败绩,每次作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的人生顶点是收复洛阳的战争中,率领7000白袍军,把几十万北魏大军大的落花流水。

大器晚成的北周名将韦孝宽: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韦孝宽一生最著名的战役是玉壁之战。大统十二年(546年)东魏高欢率大军进攻包围玉璧,韦孝宽军力为劣势,但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高欢运用各种战术攻城皆不克,东魏军围城五十馀天,兵力损失惨重,最后退兵,高欢回师后病死。玉璧之战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之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统一北方。

号称“韦虎”的南梁名将韦睿: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韦睿早年任上庸太守。南齐末年,韦睿随萧衍起兵。南梁建立后,拜廷尉,封都梁子。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继而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俘一万余人。天监五年(506年),与曹景宗率军于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因功进爵永昌侯。官至侍中、车骑将军。普通元年(520年),

韦睿去世,年七十九。

从奴隶到皇帝的后赵建立者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建立者。羯族部落首领周曷朱之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石勒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喜欢儒家文化。跟随流民帅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赵国主刘渊。重用名臣张宾,以襄国为根据地,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的割据势力,占据幽并冀州之地,开创后赵基业。

后燕开国君主悲情战神慕容垂: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字道明,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时屡有战功,曾击退东晋桓温的北伐军。然而因为受到当政的慕容评排挤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坚的宠信。淝水之战后慕容垂乘时而起,复建燕国,建立后燕,后又灭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参合陂之战被北魏打败,后燕元气大伤。

北周开基者宇文泰: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556年去世。

北齐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又名高孝瓘,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封爵兰陵王。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长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被赐死的结局。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

平定侯景之乱的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在位三年,于559年驾崩。

2

1

2

古代有美男子之称的人有谁?

1. 潘安:

潘安的名气实在太响,都已经成为美男子的代称了,称赞别人英俊的时候基本都会来一句“貌似潘安”。潘安此人,据说“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上了街就有不少女子跟着他,还有人因为难以接近他,就向他的坐车投掷水果,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来历,吓得潘安不敢出去。美到这样的地步,不上排行榜也难。

2. 卫玠:

关于卫玠的美,《晋书》中用“明珠”、“玉润”等形容美女的词去形容他,他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

3. 兰陵王:

关于兰陵王高长恭,我们只要知道一点,据说他的面相太过柔美,他自认为上阵杀敌的时候,会被敌人轻视,所以每次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据史书记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也就是说,他面相柔美,音色也好,还平易近人。

4. 子都:

子都是春秋时郑国的公子,据说是当时的第一美男子,他的帅气是有目共睹的。《孟子·告子上》里面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就是,如果看不出子都是个帅哥,那你就是瞎子。孟子都生活在几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了,难道还特意跳出来给子都做广告?说明子都真的是帅的人尽皆知了。

5. 嵇康:

嵇康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也非常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书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去山上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6. 吕布:

吕布的名字,也应该算是家喻户晓了。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武艺高强,穿着也相当拉风,“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这幅打扮配他的长相,在今天完全可以一炮打响,成为当红歌星。而且他还骑了一匹赤兔马,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马是最好的马,人当然也不会差。何况他还纳了貂蝉,貂蝉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一点也为他加了很多分。

7. 韩子高:

韩子高是南朝梁朝人,身世微贱,以做鞋为生。据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就是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就是说他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可见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导致很多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8. 宋文公:

宋文公,也就是公子鲍。据《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后果很严重,被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王姬看上了,“欲通之”。顺便说一下,这个王姬,是公子鲍的祖母。公子鲍要是不美得惊天动地,何至于让他的祖母对他生出这种念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长辈,她什么男人得不到?何况春秋时期早已礼崩乐坏,谁也管不到她了。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和祖母私通啊,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拍他马屁,连国家都肯送给他,这可以算是“不爱江山爱美男”的典型版本。

9. 宋玉:

宋玉和上面说的潘安齐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

10. 邹忌: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帅哥,身型修长(身高八尺有余),而且形态“昳丽”。他的帅不仅是外在的帅,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比如,他不清楚和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就问自己的妻妾和门客,回答都是他本人更美。后来他亲自见到了徐公,发现确实不如徐公美。他冥思苦想,认为这是他身边的人为了讨好他,在拍他的马匹,往往会遮掩事情的真相。他就把此事告诉齐威王,齐威王接受他的建议,从此广开言路,齐国因此越加强大。邹忌能有广阔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更彰显了他的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