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风俗有哪些,年就算过完了吗

2023-11-07 04:15:07 71阅读

正月十五风俗有哪些,年就算过完了吗?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每年的春节。也真心希望每天都是过年。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姊妹也多。在我的印象中,吃肉的日子很少,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家里杀了猪,才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口吃肉,猪肝、肥肠那绝对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美食。多少年过去了,妈妈做的那道猪大肠灌的糯米,至今都难以忘怀。(虽然后来长大后也吃过,可就是没有当时的那种味道和感觉!)

小时候家里的小孩多,基本上都是老大穿了,留给老二穿,一个一个往下传,甚至有时都会要别人给的旧衣服。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给我们买上一套新的衣服,那个高兴劲啊,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小时候的满足感是最真实的。而且新的衣服,一定是要大年三十吃团年饭的时候穿。

正月十五风俗有哪些,年就算过完了吗

小时候除了吃的、穿的,当然还有就是很多同村的在外做事的(那是还没有打工一说法)和上学的大人们都回来了,他们有的会带很多平时很少见到的稀奇玩意,比如一个小小的魔方,可以让我们一大群人在那里好奇很久。当然过年的鞭炮也是很简单的,那时最刺激的莫非是那个很响的,点着后冲向天上的“冲天炮”。虽说对现在来说,真是不值得一提,可在那时的我们觉得过年真好。

小时候,在我们的思想中,真希望这个能带给我们快乐的“年”不要过完。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初八就要去上学。人虽在课堂里,可心一直还在那个幸福的“年”里。那时,很多村里都会玩龙灯,每当锣鼓声从学校飘过,那心里就像身上掉了一块肉一样,浑身不自在。当然那时这种热闹的场面一直会持续到每年的正月十六。

长大后,“过年”是很父母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试图去找寻幼时过年的那种感觉。

长大后,由于学习和工作后,离开了家乡,小时的玩伴也都各分东西。生活水平也慢慢好起来了,物质上也算不愁吃不愁穿了。对穿着,没有小时候那种高兴劲了,平时都可以很方便的买得到;吃的美食,也感觉没有了小时的那种香味和食欲了。

小时的那种新鲜感、好奇心、闹腾劲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平淡了。过年就是家里人团聚,陪父母聊聊天,汇报自己的经历的一个大聚会。也不愿意走家串户去拜年了,也不希望在家里呆太久。儿时,附近村里的玩龙灯也因为年轻人的外出,很少能够组织得起来,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家过自家的年,热闹的氛围真的少了很多。

人到中年,已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过年。

小时候,过年后可以自豪的告诉别人,我要大了一岁。中年后,过年意味着自己和父母都又老了一岁,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担心的是父母还能陪我们过多少个年!这时的我们也有能力接父母到我们身边生活,所以几乎每天都是我们团聚的日子。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下一代过年带给他们的只是,不用像平时那样要早起上学或是幼儿园,不用每天写作业,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可以大胆地去玩手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去抢红包。没有鞭炮声,没有到亲戚家拜年的那种激情,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比较长的假期。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天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子女教育、父母身体状况、自己工作或是生意过完年之后会怎样,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身心和精神上无比压力。春节法定节假日过完,不由得你不又踏上自己的奋斗之路。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说,“正月里都是年”!如今,社会的进步和日新月异推着我们往前走,社会的压力让我们不敢停下脚步!说实话,我们也希望过年能像妈妈说得那样,可我们不能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大家都要回到自己的角色中。

对上学的学生,学校现在也基本上都会安排过完正月十五就上学。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选择在正月十五后,但大部分人已经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哪怕是在农村,估计有劳动力的人几乎都外出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永远不会变的是,明年还会有年!

在此,我也衷心地祝愿普天下的爸爸妈妈们身体健康,每天有个好心情。祝福正在奋斗的朋友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财源广进,心想事成!

求教关于武汉黄陂僵狮子风俗?

武汉市黄陂区有一个独特民俗文化活动“僵狮子”。在每年春节正月十三到十五(元宵节)是黄陂孝感市孝南区两地最为热闹的时候,这两地最有名的就是午狮子玩龙灯民俗文化活动。犹其是黄陂区西部地区祁家塆等地方的“僵狮子”是一个最为独特闹元宵活动,重点就是一个“闹”字,这个“僵狮子”的玩法让人很难理解,玩狮子的“马脚”的玩法完全超乎常人的能力,如果初看要吓到你不敢看。这才是特殊的民俗风情。

正月十三开始,主要是以行政村下面的塆子为主,举行游狮活动,这个活动每年都由一个“大头人”主持组织,筹备、扎灯及做狮子,他这个狮子与寻常的不同,光一个狮子头便有50斤左右。游狮子前(玩僵狮子的马脚几个人都穿着,红,黄马褂,头戴红巾)跪在“头人”家里的堂屋里,这时候锣鼓齐鸣,鞭炮震天,烟雾缭绕庶人眼目。大约20分钟左右,猛然头戴红巾的的“马脚”跳将起来,身体不住的攒抖,口中念念有词,好像自称“神仙”下凡,接连其他的几个马脚也同他一样“僵住了”叫做“将军”,于是由他们领头开始游狮活动。几个僵住了的“马脚”跟着狮子,他们赤着上身,在这么严寒的时候没有丝毫冷的感觉,有时午刀弄棒。

最为惊奇的是他们冲向正在燃放的鞭炮,毫无惧怕的感觉,并且将正在爆炸鞭炮捧在手心任其爆炸,在爆炸声和浓烈的烟火中跳玩。近看好像这些“马脚”就是几个十分严重的“神经病”患者,没有常人的正常反应。反而总是冲向最危险的地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挨家挨户“吃香案”即敬菩萨燃蜡烛、燃香、燃黄表,放大量的烟花爆竹,烟雾弥漫,使一般的人争不开眼,但“马脚”们确乐此不疲,家家跳完,让人觉得好象真是“神仙附体”。

附近很多村子与此同时都是如此的玩法,大同小异。这就是独特的“僵狮子”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个活动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确实是历史传承下来的。

2015年2月10号左右,湖北电视台以影视记录抪出了这个神秘的节目,他们由2013年春节开始,经过三年时间跟踪记录黄陂 区潘黄村元宵节跳“僵狮子”这一民俗文化活动,真实记录这存在于民间的珍贵文化遗产,制作了一部40分钟的人文记录片巜僵狮子》。该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并获得2015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入围奖。

正月十五去墓地对活着的老人好吗?

去世的日子是不能选的。如果说对后人好不好的话,要看老人自己的功德和子孙的功德,与日子无关。

理解家属心情,我要是老人也会支持子孙如此,活着纯属受罪。另外刚查了一下黄历,十五、十六、二十一适合安葬,看看家里习俗吧,有的去世了还要放几天才安葬

春节应不应该放假到正月十五?

可行,因为平常在单位,级别不同假期不等,领导都有双休,像咱们这种干活的农民工那里有双休,单位忙的时候你是真忙没有休息,单位闲的时候你是真闲,天天待着还得报道,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回家好好休息,陪陪父母,可是国家法定假日就那么几天,跟本不够,放假回到老家屁股还没坐热就该回单位了,不回吧一年到头了,回吧时间太短,所以我很赞同过春节放假的时间长点,这样我们能回家多待几天,能多陪陪父母,能帮家里干点活,父母岁数大了,回家帮不了啥,总感觉心里不是味,虽然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有些事真不是钱的事,有些事自己亲力亲为那种感觉真好

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朴实的语句,真实反应了旧时家境清寒的窘境。在那个靠手工缝补的年代,针线活儿也是当时女人或可不缺的日常事情。比如缝制衣服,被褥、棉袄,布鞋等。为了能让旧时的女人休息几天,于是旧时有了风俗禁忌,正月期间忌讳针线活儿。

相传:刀和剪刀、针线为利器,破五前动用容易招致破财、破运、招凶等不吉利的事情。特别讲到初三、十三动用针线易得疳病;初五做针线活要扎穷窟窿;初六做针线活儿要生六趾孩子;初八做针线活容易扎眼睛;初十做针线活要得淋巴病;十五做针线活要得大肚病;十六做针线活要百病缠身。据老人讲,二月二龙抬头以后,表示年已过完,百姓就可以投入生产、生活中。

民间风俗习惯的传承,循规蹈矩,人们一直牢记在心。于是,就有了各种禁忌。比如,正月期间忌讳针线。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