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杀人事件,名侦探柯南所有犯人名字

2023-11-05 18:15:05 71阅读

图书馆杀人事件,名侦探柯南所有犯人名字?

《名侦探柯南》所有犯人名字:

麻生成实

图书馆杀人事件,名侦探柯南所有犯人名字

登场于“钢琴奏鸣曲《月光》杀人事件”。

津川秀治

登场于“图书馆杀人事件”。

岛袋君惠

登场于“人鱼失踪记(事件篇)”。

越水七槻

登场于“侦探甲子园事件”。

日原诚人

登场于“杀人犯 工藤新一”一集

西川睦美

登场于“蓝色古堡探索事件”……

李世民为何要霸占亲弟弟的媳妇?

你所知道的,未必就是事实的真相。

李世民要霸占亲弟媳妇,难道不怕玷污自己明君的圣明吗?

接下来说说一个你不知道的李世民,只有探明一个真实的李世民,真实的性格,真实的做事风格,而不是被历史包装后的李世民,自然就能够理解“明君”霸占了弟媳妇的荒唐事情。

1、李世民"明君"称号的由来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就是李世民一手打造的结果,以及为后来的“开元盛世”以及国家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基础。

这么强的功绩,自然是明君了。(但不要忘记“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规律。)

2、”玄武门“中真实的李世民

《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都是一致的,李世民是被逼无奈的,太子李建成要杀李世民在先,李世民自保在后。

李世民一箭就把建成射死,后尉迟敬德率70余名骑兵赶到,射死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最终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根据已被房玄龄等人专门编撰、国史修撰而成的,是公认的权威史书,但这是历史的真相吗?

但从宋朝开始,就不时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并揭露史料中诸多矛盾的地方。

李渊定都长安之后,李建成为太子,主要职责是帮助高祖处理日常政务,“高祖忧其不闲政术,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

秦王李世民负责领军作战、平定各地割据势力。

慢慢的就形成了“秦王建功立业,威震四海,天下皆归”的局面。

但实际上李世民处理事情十分霸道,在平定窦建德的时候,采取“其魁党皆县(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勉强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仅隔数月,刘黑闼又再度起兵,“旬日间悉复故城”,称汉东王。

这个时候,李建成请令征讨,一改李世民的高压政策,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于是“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遂禽(擒)黑闼”(同上)。如此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平定了山东,这是《新唐书》记载不争的事实。

这足以说明,李建成在军事和政治方面更具有远见,与李世民相比绝不逊色。

李建成又是李渊与窦皇后所生嫡长子,做太子再合适不过。

李建成又拥有长林兵,四弟齐王元吉的支持,宰相裴寂的支持,张婕妤、尹德妃等人经常在高祖面前说建成的好话。

所以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十分稳固,没有造反的必要。

反过来,李世民独自囤积军马,积蓄力量,虽被李渊警告却仍一意孤行,李渊便把兵权转给李元吉,罢免李世民的诸多军事职务,此时的李世民面对不利情形,便发动政变,杀死兄弟。

陈寅恪曾据巴黎图书馆藏敦煌写本P2640《李义府撰常何墓志铭》考定,玄武门之变太宗取胜的关键在于收买了原建成的亲信、玄武门守将常何。

可见玄武门伏兵预谋已久,非一日所成。

“玄武门之变”后,高祖随即颁布诏令,以世民为太子,建成、元吉的十个儿子均以谋反罪名处死,又宣布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

3、同样造反登基的杨广为何骂声一片

玄武门政变前22年,杨广杀父杀兄,被后世称为荒淫无耻、灭绝人伦的暴君。

李世民却是一代明君。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的:“后世往往以成败论人,而国史复经胜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见当时真相。”此言虽是针对唐史而发,其他一切的历史也无不如此。

4、李世民向突厥服软

突厥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隋朝初期,突厥内讧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但是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突厥居然统一了,对中原构成极大的威胁。

这时候天下大乱,有李密、瓦岗军、窦建德等起义军,李渊父子一直等到时机成熟,才于太原起兵。

《旧唐书》有记载,李世民带着李渊造反,突厥在后面趁乱打劫,李世民福自一想这可不行呀,于是派心腹刘文静出使突厥,表示双方修好,称臣纳贡,还有一份厚礼。

突厥见到刘文静后,大喜,就派2000骑兵去太原表示友好(在杜佑的《通典》中记载)。

“(突厥)又更強盛……。大唐起義太原,劉文靜聘其國,引以為援。”

消除了突厥的隐患后,李世民开始逐鹿中原。

可见李世民也是一个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能屈能伸的人。

5、李世民与魏征“完美搭档”的真相

其实李世民并非心胸开阔,而是魏征的“软实力”强大。

初唐时期的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

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但对原太子东宫集团中的人物,大多予以起用。

特别是魏征,比其在原东宫府更受重用。

那时候的国际形势是东北地区,高丽虎视辽东。西北地区,突厥、吐谷浑不断寇边,内犯势头尤以突厥为烈。

在此情况下,必须先稳定山东,然后图谋天下。

而魏征又是最能代表山东庶族集团即所谓山东豪杰利益的人物之一。魏征不仅参加了瓦岗起义,而且又是原东宫集团的主要谋臣之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不仅使其成为山东豪杰的联络人,而且也成为东宫集团的代言人。

如果李世民杀掉魏征,就会导致这两大势力的不安和反对,所以唐太宗认为他们是“各为其主,是可以原谅的,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并可使他们感恩”。如此才可能重新认识李世民、魏征二人之间的关系。

李世民安抚山东,也是为了下一步与高丽作战做准备。一旦重与高丽开战,山东所受赋役又必然加重。这是山东集团 所反对的,也是魏征最不愿看到的。为扩大山东集团在唐中央的实力,取得部分关陇集团成员的支持,魏征先后向太宗推荐侯君集、 杜正伦、褚遂良,并特别指出侯君集、杜正伦有宰相才,使他们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为取得山东集团的支持,维护统治,位居九五之尊的李世民不断遭到臣下的“犯颜”,而且要把不满深深地隐藏在心中。《贞观政要》全书记载的李世民与魏征等臣子所论之事,大抵为居安思危、如何守成之说。这恰恰是李世民稳定局面,由乱入治所需要的。

李世民深知,隋炀帝处处专断的一言堂,虽“劳神苦行,未能尽于合理”,结果葬送了隋王朝。前车之鉴也使得李世民必须听到不同的意见。更何况魏征的多数谏辞,除有居安思危成分 外,还可起到抬高李世民声威的作用。

然而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李世民就独断专行,不会接受魏征的谏言,魏征亦多取回避之法。魏征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些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中可以清楚看出。

而李世民后期由于功德圆满和对山东集团的成功打压,所以杀掉侯君集、逐杜正伦。对魏征, 也在他死后“罢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

此时二人的关系才从“求谏”、“直谏”的重重迷雾之中露出了原本互为所用的实质关系。

6、李世民吃李渊的,乳!

《资治通鉴・唐纪七》写: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李渊叫来李世民,教育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出现了曾母误听曾参杀人而丢开织具逃走的疑惑。”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吸吮高祖的,乳,头,长时间地放声痛哭。)

唐太宗李世民竟然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这个爹年轻时对于子女确实有过哺乳行为,但这不是李渊的个人爱好,是一种上古遗风(也有人说是胡风)。

可能在唐代时已经成了一种仪式,所以李渊李世民当堂做这个动作并不觉得为难。

当时唐代应该还有这种男性哺乳的风俗(至少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因为根据当时房千里《异物志》里记载:獠妇生子即出,夫惫卧,如乳妇,不谨则病,其妻乃无苦。

在唐代,是少数民族行为,众所周知,少数民族群体很大一部分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唐代就更别说了,可能更明显。而传统的汉家学者不认为自己的历史上有“产翁”,也就是说都是母亲养育,妇女坐月子,男人是不能坐月子的。所以也有人以此推测李家是胡人,还没开化。

一个风俗习俗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而成,从梁到唐是慢慢演化的,所以说李世民亲李渊的,奶,头,不是变态,是一种示弱,是让父权得到承认,让爹有爹的面子,修复关系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当时应该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虽然正史很少记载,但是足以说明并不突兀。何况李渊长得确实奇怪,因为有三,个,乳,头,试问谁不想亲亲有三个乳头的爹!

李世民的胡人习俗与众不同,也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汉人习俗去推理他。

7、李渊的,乳

李渊的,乳,头,《新唐书・高祖本纪》里记载:仁公主高祖于长安,体育三乳。

用现在的常识看就是畸形啊!但是史书上就这么傲娇的记录了!

传言,周文王身有四乳!著名野史著作《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这不就是一怪物吗?

除了《史记》之外,《淮南子・修务训》、《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都有记载。其中《宋书・符瑞志》还将天下归心归结为文王四个乳头的功劳。

所以一个心狠,手辣,能屈能伸,有着剽悍习俗信仰的李世民,做一点点杀人的事情,霸占兄弟妻女的事情,也不足为怪,明君的故事让官员多写写不就搞定了,反正历史也就那么回事。

毕竟李世民也是一个俗人,或者说是一个更俗的人。

纯手工作答,如果这个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分享和关注博而化易来支持我吧!朋友的一评一转都是对博而化易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感谢伙伴们的支持!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名蒸蛋柯南哪集最恐怖?

第二十七集的《绷带山庄怪人杀人事件》。

剧情是少年侦探团前往山庄度假,意外发现一场凶杀案,凶手将死者解剖,将头颅砍了下来,剪开肚子把头藏了进去,然后四肢也被肢解。这些恐怖血腥的场景让童年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名侦探柯南最恐怖的剧集是不是图书馆杀人案?

我的天!如果不是看到这个问题,狗子是不会回想起这一集的。

但是一看到这个问题,狗子全身上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胆子还是蛮大的,但是这一集里面的图书馆馆长简直是童年噩梦,其可怕程度丝毫不亚于韩国电影《熔炉》那个变态校长。(不知道为毛一下子就联想到了)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和狗子一样忘记这一集了,那就让狗子带大家重温一下这集当中的恐怖镜头。

图书馆馆长第一次走出电梯,狗子已经感受到丝丝凉意了。

津川馆长的死亡凝视。

偷听中的津川馆长,光线和眼影给的恰到好处,真的是吓人。

猥琐的眼神

话说柯南他们那几个孩子的胆子也真大,晚上来找尸体,要是我小学一年级可不敢干这种事。

嘘~下面高潮来了

这一段我真的,当时差点吓尿了。

除了这一集图书馆杀人事件,最让狗子感到恐怖和印象深刻的还有《盗窃集团别墅事件》,没错,就是那只眼睛,那只从门洞里向外看的眼睛!

大家觉得哪一集的柯南最恐怖或者哪一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爱动漫,爱生活,我是动漫狗,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哦~

历史上有哪些惊世骇俗的事?

“干什么的?”一国军连长拦住在“皖南事变”中突围成功已化装成商人的饶漱石一行人,此刻饶漱石等人正从山间小路前往盐城新四军军部。被这个国军连长带队拦下后饶漱石等人并未惊慌,这样的场面一路上他们已经经历过几次了。

于是饶漱石掏出了些银元以及一块表和一支金笔塞到国军连长怀中,并说道:“我们是商人,遇到打仗后我们就躲进了山里,无奈在山中迷了路!”

这样的话在这个关键时期无疑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但在银元这些通关“利器”面前,国军连长望了望饶漱石等人的皮衣、皮鞋后点了点头说道:“嗯!你们从这里下山后往东走就安全了!”看在通关“利器”的面子上,国军连长并没有为难饶漱石等一行人,就此放行了。

但就在饶漱石等人往前走了不到20米的时候,这个国军连长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大声朝着饶漱石一行喊道:“等等!”说完就朝着他们走了过来。饶漱石等人以为暴露了,刚准备暴起反击,国军连长一边走一边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就这样下去,是过不了关的,这是路条,拿着这个你们才能顺利走出去!”

就这样,饶漱石一行顺利到达了盐城新四军总部。饶漱石也成为了“皖南事变”中为数不多突围成功的新四军高级干部之一,在后来重建新四军的艰难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饶漱石

“皖南事变”的悲壮

“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途径安徽泾县时遭遇国军7个师8万人袭击,新四军战士奋起反击,惨烈的突围战就此打响。

在随后新四军的军部会议上,新四军高层决定分头突围,这样突围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就这样,一路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率领;一路由军长叶挺和东南局副书记、新四军副政委饶漱石率领的新四军余部开始了艰难的突围战。

突围的第七天,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为了掩护主力突围,身中数弹,倒在了一旁的草丛中,当天晚上被突围至此的军部卫士连发现并救起,但随后在章家渡渡河过程中,卫士连被敌人察觉,不少战士牺牲在了湍流的河水中,就算如此,战士们也没有放弃重伤的袁国平,而是将他举过头顶顺利渡过了河,袁国平此刻虽然重伤在身,但意识还是清醒的,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不拖累队伍突围,他几次要求战士放下他突围,但都遭到了拒绝,最终袁国平趁着大家不注意之际,毅然决然拔出了随身的配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下了扳机。至此,“皖南事变”后第一位新四军高级干部壮烈牺牲。

袁国平

“皖南事变”后第九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副政委饶漱石等人翻过火云尖,来到一处狭长的深谷中,这里正是国军108师驻地所在,叶挺和饶漱石带领着身边的千余名战士和敌人展开了激战。过程中,队伍再次被困,饶漱石和其他战士们一度要求叶挺带一部分人先行突围,但被叶挺拒绝了。

正当队伍就快弹尽粮绝之际,只见国军方向一个举着白旗的人朝新四军跑来,口中还喊着:“叶军长,自家人不打自家人,你们可以派个人来谈谈。”见状,时任政工部部长的林植夫不待叶挺开口,自告奋勇地说道:“我和国军108师的高层有点旧交,我去谈谈!”结果林植夫一去不复返。

叶挺

叶挺身为军长,戎马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早就将生死看淡了。此刻他为了手下的战士,决定亲自去谈,这一去就被扣押了,身陷囹圄多年。至此,“皖南事变”后第二位新四军高级干部被扣押。

一个多月后,已经成功隐藏在赤坑山蜜蜂洞的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等人正在筹划向江北突围的计划。由于蜜蜂洞太小,只够容纳4个人,警卫员只能到蜜蜂洞的四周进行警戒,谁也没有料到会有意外发生。

项英

一天夜里,叛徒刘厚总趁项英、周子昆等人熟睡之际,悍然朝二人开枪射击,两位新四军高级干部就这样壮烈牺牲在了蜜蜂洞。

到这里,新四军的高级干部中有的牺牲了、有的被扣押,已经没有几人了,饶漱石无疑是幸运的,叶挺离开后一段时间,饶漱石知道情况不对,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他深知聚集在一起目标太大,突围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下令大家化装后分散突围,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周子昆

匪夷所思之处

首先,“皖南事变”的爆发就很让人匪夷所思,虽然当时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但战斗力依旧不可小觑。在这样的情况下,老蒋竟然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当然,如果站在老蒋的角度考虑,或许没有毛病,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决定做的并不是时候。

主要就是此时国军已经和八路军及新四军并肩作战了数年,底层军官和战士们已经结下了深厚了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友谊,正是同仇敌忾之际。老蒋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不至于有人敢违抗命令,但一定会对国军士气产生影响,以及对他自己的威望产生影响。当然,全世界、全国的舆论也不可能站在他这边,所以老蒋的这个决定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老蒋

其次,就是“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高级干部几乎被团灭让我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已经已经到了他们那种层次,虽然避免不了还要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但牺牲的概率却是很低的。回过头去看他们的牺牲过程,袁国平为了不拖累队伍突围毅然决然开枪自杀殉国、叶挺为了队伍亲赴敌营谈判就是那一带革命家大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钦佩,所以也没啥好匪夷所思的,只是新四军高级干部在这一次事件中差点被团灭让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而且项英和周子昆的死同样让人匪夷所思。要知道那个年代的枪是没有消声器的,而且警卫员就算不能在洞里休息,肯定也不会距离洞口太远,而是在四周警戒,枪声那么大,他们听不到吗?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事后刘厚总竟然还能安然无恙地下山投敌。

蜜蜂洞

最后,饶漱石等人被国军连长放走的事。这个事情也很让人匪夷所思。首先就是能成为连长的人自然不傻,他一定看出了饶漱石等人的身份,而且能拿出那么多银元以及一块表和一支金笔的人,在新四军中地位自然不会底,如果把饶漱石等人抓了送回去,自己的仕途岂不是一片大好,但这个国军连长并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明显不符合常理,难道说这个国军连长的觉悟很高?换做是正在看此文的你是当时那个国军连长,你会怎么做?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国军连长觉悟确实很高。就像上面说的,老蒋的这个决定是不得人心的,国军连长和新四军部队一起抗击日军那么多年,有感情基础也可以理解。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感情基础,饶漱石作为新四军的高级干部,认识他的国军战士怕不在少数。就算不认识,老蒋既然要发动“皖南事变”,会不将饶漱石等新四军高级干部的照片或者画像分发到基层搜山队伍中?就算国军连长有放走饶漱石的心,其他某些有心的小弟怕是也不乐意。所以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饶漱石

结语

几乎经历了革命所有时期的饶漱石,可以说绝对是坚定的革命家,而且已经身居高位的他自然是经受住重重磨难和考验的,思想上也不应该会出现问题。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一位革命家在后来竟然犯了错误,让自己身陷囹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