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的由来,刚上小学该养成的习惯有哪些

2023-11-01 08:45:06 79阅读

国徽的由来,刚上小学该养成的习惯有哪些?

谢邀!

看到这个提问,足以证明提主是位好家长,有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国徽的由来,刚上小学该养成的习惯有哪些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小,到了初中再管理也不晚,却不知道孩子入小学是非常关键的。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好比天生的一样自然。

对于孩子来说,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涯非常重要。好习惯养成了,孩子长大后,家长才能慢慢放手。

所以,家长要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帮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

1、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孩子,普遍有个现象,就是书包由家长负责收拾整理,上下学路上有家长负责背书包。导致孩子在学校想找东西时找不到,放学后不会收拾学习用品,一股脑塞进书包,把书本弄得又破又脏。

2、爱护书本的习惯。

有些孩子不到半期,作业本就撕得差不多了,课本脏得就像垃圾筒里捡出来的。

所以要教会孩子爱护书籍,不要弄坏,弄脏,弄皱;爱护作业本,不要撕破,卷边。可以把所有书本包上书皮,如果觉得买的塑料书皮不健康,可以教孩子用牛皮纸或白纸来包,环保又节约。

3、独立学习的习惯。

家长盯功课、管孩子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不要总是守着孩子学习,让孩子养成依赖性。

而且,又有多少家长能把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都辅导了?最终还是靠孩子自觉、独立地学习。

所以,家长只需要纠正孩子坐姿,书写习惯,制定学习要求,规定好学习时间,负责检查作业即可以了,让孩子自己按要求去做,做到了可以有物质奖励或精神表扬。没有做到,则给予一定的小惩罚。

4、自觉检查的习惯。

不要在孩子一做完作业就给孩子检查;更不要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坐在旁边,发现错误立马告诉孩子改正。这样孩子会产生依赖性,养不成自觉检查的习惯。

可以让孩子先自己检查2遍,有错先改。孩子检查了家长再检查。如果经常出现明显错误都没检查出来,可以适当批评或惩罚。

5、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许多孩子的成绩不好并不是笨,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作业,总是这里摸一下,那里碰一下。要不就是咬笔,吃手,在课桌上乱画……

家长要培养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只做一件事。书桌上只摆与当时学习内容有关的用品;在写作业时间里,不要去问这问那,不会的题最后一起问家长。

6、培养阅读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需要科学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考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身作则,全家阅读!

总之,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父母的影响力大,我们的指令和建议,孩子比较愿意听从。家长一定要趁此机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觉得还行,欢迎关注@善学 欢迎点赞、留言探讨!

国旗国徽的诞生?

国旗来历:我国的国旗的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向全国以及海外侨胞征求国旗设计方案,一共收到2992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挑选,最后选种现在使用的这个方案。他的设计者是当时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

国旗样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国徽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著名教授张仃、周令钊都参加这个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数白幅国徽方案,经过反复比较,并由美院的教授加工,设计成现在的国徽图案。在国徽中,天安门图案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1950年6月18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徽样式:中国的国徽图案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相关知识点:

国旗、国徽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和国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挂的暂行办法》,在这个办法中除规定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应该挂国旗外,还对国旗的挂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在国旗和其他旗帜并挂时,国旗的位置比其他旗帜高。升国旗必须到杆顶,降国旗时不得落地。在庆祝集会上升旗时,应由一人持旗,二人护旗,参加者行注目礼。国旗和国旗图案不得做工商业品的标记、装饰、广告、图案,不得做机关、团体、学校的证章、纪念章、及徽章。

巴拉圭女多男少好找老婆?

表哥说巴拉圭女多男少,男人可以娶三个老婆,不娶三个要坐牢。我兴冲冲跑到巴拉圭找老婆,到了才发现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欠下巨额债务的表哥到巴拉圭发了财

表哥年轻的时候创业失败,欠下五百万外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跑到了国外,一方面躲债,一方面打工赚钱。

没过几年,表哥就衣锦还乡了,不仅还清了当初欠下的五百万巨额债务,还领回来一个如花似玉的西洋美女老婆,惹的村里人羡慕的不得了。

据表哥说,他在南美洲一个叫巴拉圭的小国做生意,那地方物产丰饶,人口稀少,当地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华人去了随便做个生意,那钱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

大家听了,纷纷表示愿意跟随表哥一起去巴拉圭共创大业,表哥一口答应下来,说等他回去安排妥当以后,就接大家过去。

表哥邀我去巴拉圭

表哥这一回去就再没了音信,直到半年以后,有一天表哥忽然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巴拉圭帮他打理生意。

刚开始接到电话我还挺高兴,但是听到他给我开的工资,我却高兴不起来了,他说一个月给我七千人民币。

我心说你逗我玩呢,七千,在国内别说一线大城市了,就是随便找个地方,稍微辛苦点,也能赚七千,用的着跑国外那么老远嘛。

表哥见我有些不乐意,马上把工资给涨到了一万二。其实这个工资我还是觉得不值得去,但是表哥下面一番话吸引了我。

表哥说巴拉圭这个地方女多男少,大把美女找不到老公。男人去了老婆随便挑,而且每个男人都能娶三个老婆,不娶还不行,娶不够三个要被抓去坐牢。

说实话,这种事情我是不信的。但是上网一查,铺天盖地的文章都在说巴拉圭男人不娶三个老婆要坐牢,我就有点半信半疑了。

心里琢磨半天,就算不娶三个老婆要坐牢这事儿是夸大其词,女多男少好找老婆这事儿总归是真的吧。于是我就答应了表哥,带着对美女老婆的憧憬,兴冲冲赶往巴拉圭。

巴拉圭初印象

表哥居住在东方市,这是巴拉圭仅次于首都亚松森的第二大城市,人口三十多万,位于领土最东端,巴拉圭巴西阿根廷三国交界处。

几十年前巴西相对比较封闭,关税较高,很多华人来到东方市,先进口中国的货物到这里,然后再倒腾到巴西,由此发了大财。

在东方市,华人的面孔随处可见,街上中餐馆也特别多,各种商贸市场里充斥着琳琅满目的中国货,最大的购物中心就叫Shopping China,巴西阿根廷商人纷至沓来,这里俨然是个南美小义乌。

不过就城市建设而言,那比义乌可差远了。大街上破破烂烂,街边的房子看起来都很有年代感,整个城市面貌就像是十几年前的中国小县城。

女多男少男人能娶三个老婆是怎么回事

当然我最关心的是找老婆,据说这里的男人都必须娶三个老婆,不娶还要去坐牢。我刚到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美女倒是挺多,但是也没到泛滥的地步,直观感受上这里的男女比例和其它地方没有什么差异,表哥和周围的巴拉圭男人也没见谁娶了三个老婆。

幸亏我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也没感到太过失望。不过我还是质问表哥,“你在电话里不是说这里的男人都必须娶三个老婆,不娶要坐牢吗,怎么和你说的不一样呢?”

表哥笑了笑说,“你来晚了,你要早来几年,还有机会。”

“早来几年?”我问。

“一百年。”

我听了心里暗暗骂了一声,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巴拉圭历史上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男人不娶三个老婆要坐牢,不过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老黄历了。

19世纪60年代,巴拉圭为了夺取出海口,和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展开了一场战争,结果巴拉圭由于国力弱小寡不敌众遭遇惨败。

战败后巴拉圭不仅割地赔款,而且经过连年战争,经济和人口都遭到毁灭性打击。尤其人口从战前的53万锐减至22万,而男人只剩下不到3万。

由于女多男少,大量女人找不到老公,男人就成了抢手货。男人婚外情出轨成为常态,女人之间为了抢男人大打出手,私生子现象普遍,财产争议层出不穷。

各种乱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社会秩序,与此同时,要求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为了促进战后人口恢复,于是巴拉圭政府规定男人必须娶三个老婆,如果不娶三个,就将面临坐牢的风险。

人口的自然调节力量是强大的,男女新生儿数量大致相同,再加上移民补充,巴拉圭很快就恢复了男女数量平衡,如今这条法律也早已经被废除。

今天的巴拉圭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实行一夫一妻制,别说娶三个老婆了,就是娶两个,那也是违法行为。

巴拉圭刑法第224条规定Artículo 224.Bigamia —— El que contrajera matrimonio estando casado o el que a sabiendas contrajera matrimoniocon una persona casada, será castigado con pena privativa de libertad de hasta tres aoso con multa.

这一条就是重婚罪,当中明确写到,重婚——任何人和其他已婚人士结婚,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监禁,并处以罚款。

所以说,巴拉圭早已经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个能娶三个老婆的天堂了,有这种想法的男人还是趁早打消念头。

巴拉圭的经济,巴拉圭到底好不好赚钱

巴拉圭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畜牧业,大豆棉花烟草小麦玉米和肉类是主要出口产品。该国人口700万,人均GDP只有4900美元,是南美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由于巴拉圭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市场规模比较小,所以到那里做生意的华人面向的市场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

早年间,华人从中国进口货物到巴拉圭,然后再倒腾到巴西销售,由此积累下巨额财富,那段时间诞生了大量的华人富豪。

近些年,随着巴西等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以前那种生意的操作手法已经很难继续下去了,再加上行业都已经成熟,被先行者占据,如今再去,做的好也就是个小老板个体户,做的不好,甚至还不如在国内打工。

而且华人在当地创业,时常会遇到各种刁难,虽然最终都能摆平,但是始终是一大隐患。

表哥刚开始给我开七千工资,我还很生气。来了以后才知道,七千工资对当地人来说,真是算得上高薪了。

巴拉圭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都是小学毕业,从事底层工作,月工资基本上都在200美元左右,只有那种特别辛苦或者需要技能的,比如卡车司机或者银行职员能拿到500美元左右。

所以说,今天的巴拉圭无论是打工还是做生意都不是一个理想的去处,我也就呆了不到一年就回国了。

巴拉圭的饮食

中华美食冠绝全球,中国人去了国外,免不了受肠胃之苦。不过在巴拉圭,这一点倒是不太严重。

除了自己在家做以外,出去也有很多选择。尤其在华人聚集的东方市,中餐馆随处可见,几个华人聚在一起,瞬间就有回到国内的感觉。

巴拉圭的饮食文化把印第安和西班牙风味融合在了一起,大部分菜肴的食材都是牛羊猪肉以及玉米牛奶和芝士构成,米饭经常作为主食。不过巴拉圭人做的米饭比较硬,有种夹生饭的感觉,咱们中国人一般吃不惯。

马黛茶是当地人喜爱的饮品,街头到处都是。马黛是一种类似大叶冬青的植物,又叫做巴拉圭草,每年6月份左右,把绿叶和嫩芽采摘后,再经过晾晒、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就可以泡茶喝了。

巴拉圭人吃饭时汤品必不可少,常见的有玉米吉士球炖时蔬、波里玉米鸡汤、巴拉圭牛肉汤、金色肉丸蔬菜汤等。

巴拉圭人喜欢吃烤牛肉,甚至还吃出了世界吉尼斯记录,他们曾在六个小时内吃掉了三万六千公斤烤肉。

此外当地人喜欢的美食还有鸡汤,鱼汤,面包卷,蛋糕馅饼,美味鲶鱼,巴拉圭牛角面包,木薯汁等。

到巴拉圭一定要品尝的鱼有鸭嘴鲶鱼和淡水白鲳,淡水白鲳又叫做切蛋鱼,因为这种鱼的牙齿很像人类的臼齿,坚果是它们喜爱的食物,如果男人们在水中遇到这种鱼的话,身体某些部位有可能被当作坚果而被咬,从而感受到淡淡的忧伤,所以这种鱼又叫做切蛋鱼。

为了纪念几百年前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一次战斗取得胜利,每年元旦前五天定为冷食日,全国人民都不准开火做饭,只准吃冷的食物,一直到元旦新年来临,才能重新开火做饭。

巴拉圭人的生活

巴拉圭人没有节俭储蓄并为未来做打算的习惯,他们赚多少钱就会花多少钱,奉行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理念。并且人比较懒散,稍微有点钱就不愿意再工作了。

这里的人们特别喜欢晚上去酒吧喝酒跳舞,任何时候都有聚会可以参加,只要你愿意,每天晚上都可以当成周末,去和朋友尽情狂欢一把。

本地人素质总体上而言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繁华市中心还好,到了偏僻郊区,男人随地小便这种情形时不时也能见到。

该国治安状况不是太好,尤其是华人遭遇意外的风险更高,所以很多商场和酒店的门口都可以看到持枪保安。

巴拉圭人家里都没有门铃,要进家门,就只能敲门,有时候甚至要大力的拍门或者喊话。

巴拉圭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大多数人都会这两种语言,但是一般高收入精英阶层更喜欢说西班牙语,而低收入普通平民更喜欢说瓜拉尼语。

巴拉圭官方货币叫瓜拉尼,面额从1到100000不等。

全国就两座大城市,首都亚松森和东方市,两者之间距离300多公里,主要通过公路连接,这条公路也是国家经济大动脉,不过路况很差,只有两个车道,很多地方甚至不如中国农村里的乡村公路。

巴拉圭文化习俗

当地印第安人土著男子在14岁时举行成人礼,先让部落首领刺破下嘴唇,然后由众人向宗教中的神祈祷,随后三天该男子只能吃玉米粥,然后就算是成人了。

印第安女孩子成人礼在13岁时举行,连续三个星期,被关在一间屋子里,不能说话,也不能笑,一整天都看着地面,饿了只能吃一点点食物,三个星期结束,就算是成年女性了。

巴拉圭人见面,男人之间相互拥抱,女人之间行亲吻礼,除非女人主动,否则男人不能主动和女人握手,朋友之间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挽着胳膊。

巴拉圭刺绣比较有名,善于用五颜六色的线编织出各种复杂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其复杂程度堪称彩色的蜘蛛网,据说这项技术来自西班牙特内里费岛。

巴拉圭人非常热情好客,刚去的时候出于礼貌夸对方的墨镜漂亮,结果对方一高兴,就要把墨镜送给我,搞的我很不好意思,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夸对方了。

巴拉圭人酷爱足球运动,即使没有正规场地,小孩子们也会赤着脚在泥巴地上踢球。1953年、1979年两度夺得美洲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足球项目银牌。

巴拉圭概况

巴拉圭位于南美洲内陆,由于位置正处于南美洲正中间,因此也有美洲之心的称呼。

国土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95%为印欧混血种人,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1%,天主教是这里的主要宗教。

境内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气温在26-33摄氏度之间,冬季气温在10-20摄氏度之间,森林覆盖率高达54%。

该国水力资源丰富,和邻国巴西合作建设有伊泰普水电站,是仅次于我国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写在最后

巴拉圭这个国家历史上的确有过女多男少的情况,不过如今早已经恢复正常,也不存在一个男人必须娶三个老婆的情形,娶多个老婆甚至会犯下重婚罪要坐牢。

这里经济落后,市场空间有限,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找老婆,巴拉圭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到了印度尼西亚才知道,当地人真的很懒惰散漫,对工作毫无责任心,他们喜欢喝猫屎咖啡,据说这种咖啡真的是用麝香猫的排泄物制作而成的,味道还不错,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之一。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水平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为191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2.6亿人,首都为雅加达。

单论经济总量,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2021年印度尼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2万亿美元,人均GDP4200美元。

印度尼西亚经济较发达,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农业、采矿业和旅游业是印度尼西亚的三大支柱产业。

在印度尼西亚,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橡胶、咖啡、可可和稻米都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出口产品,另外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业大国。

在采矿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品质较高,在煤炭铁矿和金银以及锡矿等方面产量很高。

印度尼西亚附近有数以万计大小不等的岛屿,自然风光秀美,旅游业也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每年到印度尼西亚旅游的外国游客超过了800万人次。

到了印度尼西亚才知道的事

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拥有岛屿最多的国家,整个印度尼西亚由超过1.7万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等。

2、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是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只有74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一千万人。

印度尼西亚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面积只有13.8万平方公里的爪哇岛上,由于雅加达每年下沉,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决定迁都。

3、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全国火山的数量超过了400座,其中大约有一半是活火山。

4、印度尼西亚的女警特别吃香,一般很难入选,标准堪比选拔空姐。首先就是必须拥有精致的五官和凹凸有致的身材。

5、印度尼西亚也是一个小费国家,在印度尼西亚饭店吃饭,坐出租车等,都是需要支付10%的小费的。

6、印度尼西亚的生物资源特别丰富,已知的生物种类超过了4万种。仅仅加里曼丹岛上的植物种类数量就超过了整个非洲的数量。

7、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出来特别烦,我在2000年之前又是一样还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每年的石油产量超过了8,000万吨,这是如今的一个企业,已经变成了纯粹的石油进口国。

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橡胶出口国,他们将橡胶称为“白金”,将石油称为“黑金”,木材称为“绿金”,印度尼西亚的植被覆盖率还是很高的。

9、印度尼西亚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做亲吻节,在这一天很多单身男女都可以肆意亲吻别人,彻底放飞自我。

10、印度尼西亚的男人喜欢戴绿色的帽子,这个我只能说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不一样。

11、印度尼西亚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有超过1.6亿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

12、猫屎咖啡是世界上价格最贵产量最少的一种咖啡,它的原产地就是印度尼西亚。

13、印度尼西亚是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但印度尼西亚政府比较排斥华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数量超过了1,000万人。

14、印度尼西亚盛产榴莲,被当地人称为印度尼西亚的国民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场所是不能吃榴莲的。

15、印度尼西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当地人特别喜欢穿拖鞋和短衣短裤。

印度尼西亚的饮食

1、印度尼西亚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面条。嗯,他们在吃大米的时候特别喜欢用香蕉,叶把大米包起来蒸熟来吃,听说这样吃特别美味。

2、印度尼西亚人的饮食口味偏重,做饭时候喜欢多放葱姜蒜和辣椒等调味品,喜欢吃各种辛辣口味的食物。

3、印度尼西亚人吃饭不是使用筷子,而是使用刀叉和勺子,也有一部分印度尼西亚人吃饭喜欢用手抓着吃。

4、印度尼西亚的小吃种类有很多,主要就是就地取材,换着法样做着吃。比如说香蕉他们可以煎着吃,将鱼肉做成丸子吃,炒米饭也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味道更糯更香,主要是调味品的功劳。

印度尼西亚的工资和物价

印度尼西亚人的工作是比较懒散的,当地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比较随意。一般来讲印度尼西亚人每周工作5天,实行的是双休日制度,每天的工作时长为8个小时。

印度尼西亚人的平均工资为2200元,在印度尼西亚,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收入都在1800元到3500元之间。

在印度尼西亚,服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比较低的,只有1200元左右,但服务员是有小费的,两项加起来一个月也有2500元的收入。

建筑工人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每天的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他们的月工资收入一般3500元左右。

医生和律师这些人的收入是比较高的,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

物价

一斤西红柿4元,一斤萝卜5元,

一斤土豆5元,一斤西瓜3元,

一斤香蕉6元,一斤苹果8元。

一斤鸡肉11元,一斤牛肉28元。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海岛国家,捕鱼业发达,各种海产品,鱼虾价格比较便宜,一般都在30元左右。

印度尼西亚旅游景点推荐

1、巴厘岛

巴厘岛的大名,我想无人不知,但有很多朋友认为巴厘岛是位于泰国的,其实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有名的旅游胜地。

2、丹戎普丁国家公园

丹戎普丁国家公园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加里曼丹省境内。

3、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是印度尼西亚最有名的佛教寺庙,是东方四大奇迹之一,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印度尼西亚的注意事项

1、印度尼西亚境内有很多清真寺和寺庙,到这些地方参观是必须脱鞋进入的,而且也不能穿短衣短裤进入。

2、到了印度尼西亚,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有关印尼西亚的政治和宗教信仰问题。

3、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这里是不吃猪肉的,另外在印度尼西亚也不要饮用烈性酒。

4、看到印度尼西亚可爱的小孩子,不要用手摸他们的头部,当地人认为头部是非常神圣的,任何人不能触碰。

最后小结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印度尼西亚人的工资不高,物价和我们国内小县城差不多,因此印度尼西亚人的生活压力并不大。

这样的印度尼西亚你喜欢吗?

谁知道BVB09这是那个足球队的标志?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

意思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表明某种特征。

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即称之为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