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列门墙,报考成人大专有必要吗

2023-10-29 19:15:09 77阅读

忝列门墙,报考成人大专有必要吗?

成人大专选专业,一定要贴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因为大专学历,只是一些工作的门槛,竞争力并不强,所以要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合适的专业,才能在以后找工作时,更有优势。

1、从工作上考虑:我们很多在职的人想考取二学历都是因为工作需要,有些单位都对升职加薪附加了学历上的要求。所以你从事建筑行业就考土木专业,从事金融行业就考会计、财务类的专业。只有结合工作需要的成考专业,才能对工作产生帮助,比如评职称、升职加薪。

忝列门墙,报考成人大专有必要吗

2、不盲目跟风。在进行专业选择时不要轻信中介的宣传,像一些高大上的专业,拿到毕业证也很难就职相应岗位,因为目前全日制的大专或者本科学历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不管怎么说,现在成考一般2.5年就可以毕业,毕业过程都是很简单的。提高自身学历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以后的升职加薪都是硬性要求。

年长几岁是啥意思?

年长就是年纪大的意思,例如小明10岁他哥11岁,就可以说他哥比他年长一岁.

虚长

虚长几岁在文言文中意思是比你大几岁,取义为虚度光阴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常会说忝列门墙,做作者会说忝为作者之一,忝子则表示了恭敬谦虚的意思。

求一些古人说话的句子?

1.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2.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3.小可不才。

4.小人万万不敢啊。

5.附小照一张。

6.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7.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8.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9.看见小弟的薄面上,望兄台见谅。

10.您贵姓?贱姓王或敝姓王。

11.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12.愚以为不可。

13.忝在相知之列。忝列门墙。忝任宰相之职。

14.劳烦尊驾。劳烦小姐移步。

15.劳神费力。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16.令堂病体如何?

17.高堂在,不远游。

18.另谋高就。

19.先慈清苦。

20.见面问我台甫。

21.请大人台鉴。

22.惊闻台端家庭变故。

23.垂问西土风情。

24.多谢兄台垂爱或垂青或垂念。

25.已与贤郎当面言定。

26.多谢兄台指正赐教。

27.久仰大名,望不吝赐教。其实关键掌握古代古人用语中的敬称、谦称、自称和敬词、谦词就好。望采纳,谢谢。

知识是如何积累的?

这个问句潜藏着两个未能确定的问题,到底是问人类的知识积累,还是问个人的知识积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我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问题回答:一、人类的知识是如果积累的?二、个人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

一、人类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当然是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然而,积累的过程和形式以及速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极大的不同。

俗话说:老马识途。但老马的经验不能传递给小马,小马得从头开始,积累自己的经验。早期的人类也如同动物一样,不能把个体的经验和认知,传播给后代。有幸的是,作为灵长类的人,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于是就可以传宗接代了。详见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应该知道,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文字不是同时创造出来的,而是有先有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上古的历史是口耳相传而非准确文字记载的原因。汉代司马迁《史记》的首篇是黄帝本纪,记录了不少历史事件,可以断定,在黄帝时已经有系统的文字了,黄帝时的史官仓颉造字。这是没有疑问的。文字也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发展演变。文王拘而演《周易》,是有文字的。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也是有文字的。司马迁所记汉以前的事,就是根据各国史官的《史记》编写的。现在考古发掘出土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贵族卜卦的记录,所以叫作殷墟甲骨卜辞。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不断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己。首先要获取生活资料,最早时如同动物一样,渔猎采集。后来又有农耕养殖以及制造器物。帝舜开荒种地,还做陶器卖,发了大财。舜做的陶器品质优良,是最早的陶艺大师。《史记》中说舜“器无苦窳“。苦窳者,器之病也。通过探索,人类不断地创造。不仅有百业百工,还创造了神话、神和宗教。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大致有9个学科:诗学、数学、天文、地理、体育、雄辩术、音乐、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建筑)、哲学。能将各种认知统合起来的是哲学,所以,哲学乃统摄群学之学。哲学关注研究的对象是人自身,是人的认知智慧,认知方法。所以《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在老聃看来,事物不再是彼此孤立,而是有一种更大的,无所不在的“道“,或者“无“。

在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时期,由于挣脱了神学的桎梏,人类的创造有如泉涌。认知深度和广度迅速推进。在天体宏观宇宙,达到10的24次方M。在原子微观世界,深入10的—17次方M。并将认知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此以后,一通百通,人类扩展知识的速度加快了。在20世纪,进入全球资源共享时代,不仅是商品贸易互通互补,知识科技也是你有我有,共享共用。人类的知识总量,以Bit量化,翻一番的时间,已经缩小在5年之内了。2016年,仅中国的版权专利申报量高达120万件。

二、个人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

凭经验获得知识当然很可靠,孩提时所获得的基本知识,是从感性和模仿开始的。用不着太费劲,自然会有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但若从事某种工作,也可以在工作劳动中积累经验。但却不可能事事亲力。经验总是太少,太孤立。只有通过教育实体意义上的系统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此即文盲与知识分子的差别,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必须有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学习。一年树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知即意味愚昧贫穷落后,博学人才的多寡决定社会文明富足先进与否。这是不需要纠结的问题。

问题是:教育培养专才还是全才呢?王安石曾说:“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农夫女红之事无所不问“。这应该是指全才了。但时代不同,王安石的时代,五辆三轮车就可以把全部书籍装载丁,学人一生读不了太多的书。学富五车,只不过是个夸张的说法。所以庄子说:“吾生亦有涯,知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庄子当然不会反对多读书,言外之意是主张有目标地读书,读好书,还得讲究读书的方法。孔子说得更清楚:“学而不思刚惘,思而不学则迷“。既要多读书,又要会思考。还得怀疑、鉴别、判断,这是我说的,为的是避免本本主义的祸害、人云亦云的脑残。读书读成孔乙己的大有人在,甚至包话一些所谓的文人“大师“。

学以致用,这应该是现当代教育及社会必须用的基本法则。知识总量已经“爆炸“了,教育必须培养千千万万个专才,才能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决不能再象民国时那样,听任洋人掠我财富,不管人民文盲饥寒,旁观军阀争权夺地,一心钻故纸堆,谈红楼梦,狂窑子,无功德于社稷,无福利于民众,忝列门墙,枉称大师,满嘴仁义道德,一心谋取名利。读书之本,当有利国家、民族、社会。丧失了这个立场,知识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人才培养当然会有各种层次,会根据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各种人才,现在大约有5万个活跃的前沿学科,有50多万种一级学术刋物。不专是不行的,有了专,才有资格讲求一专多能。人才在使用的时候,自然会综合、联合发力。譬如造火箭,必须集合燃料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天体力学、地球物理学、控制学等数以百计的专家,组成团队,缺一不可,才能成事。举凡国防部、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内务部、宣传部、统战部、战略研究院、政策研究院……千家万户,无不如此。

就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有很多同学有很高的学历,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上当受骗。例如前天有网络谣言,说金星那里有颗恒星电磁辐射,会引爆手机,应当关机。这同学居然信了,好心转发群友。我不得不对他科普天文学,说明太阳系只有一颗恒星太阳,别无恒星的可能。这就是知识面狭窄导致的无知而受骗。网络上学历不高,知识面狭窄的人不少。他们判断事物,不仅缺乏专业知识,不懂经济的乱评经济,不通史学的胡侃历史,无知妄说者众。而且有的连话都说不通顺,语病迭出,错字连篇,逻辑混乱。更有甚者,以辱骂国人为乐,以诋毁国家为快,丧失了人格与国格。

韩非子曾说: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医愚之法,学有专长,可养身立命。非博学不能通达,朝夕纳诲,学而不厌。能判真假善恶者,方为灵智。故曰:汝等将如神,能知善与恶。

一呼百应这四个成语意思是什么?

1、忝列门墙,

含义: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2、裹足不前,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出处: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桑榆暮景

含义:意思是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4、一呼百应

含义:指一人召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附和的人众多。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