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人物,上海籍名人排行榜

2023-10-28 04:00:07 78阅读

爱国的人物,上海籍名人排行榜?

上海名人前十:

1.董其昌

爱国的人物,上海籍名人排行榜

国籍:中国

职业:画家

董其昌出生于1555年,其是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擅于山水画,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等,历来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2.黄道婆

国籍:中国

黄道婆是我国宋末年间的著名的纺织家,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她不但将纺织技术教给了当地的妇女,还改良了一套纺织的工具,甚至还创造了心事纺车。黄 道婆贡献不仅仅是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对整个国家的纺纱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3.张爱玲

国籍:中国

职业:作家

张爱玲是一位于1920年生于上海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7岁就来时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在不如文坛后,也先后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除此之外,张爱玲在学术与翻译外国作品上也有一定成就。其现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

4.钱学森

国籍:中国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钱学森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组织设计和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指导实施了两弹结合试验,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他在导弹还有航天方面对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能力跟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5.杜月笙

国籍:中国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是近代中国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小混混,到富可敌国的上海滩大亨,他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在他巅峰时期,就连民国总统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6.陈云

国籍:中国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经济建设奠基人

陈云于1905年出生在现今的上海,在1925年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入党之后,便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后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7.宋庆龄

国籍:中国

职业:政治家

宋庆龄于1993年出生于上海,其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其在青年时期就跟随孙中山,用自己的言行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中,宋庆龄同志与孙中山先生并肩战斗,热情赞扬学生的革命斗争精神,满腔热情地接见学生代表,有力支持了爱国学生运动。而且还对推动抗日救亡、争取人民民主权利的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敢死之救国女杰,赢得了国内外正义人士的高度赞扬。

8.宋美龄

国籍:中国

宋美龄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她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从小留美的她对西方人的生活习俗与礼仪无比熟悉,一口杰出的英语更是让外国人频频称道,所以她在国际外交方面有着很强的能力。

9.胡适

国籍:中国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的祖籍是安徽的,其原名为嗣穈。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曾求学于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其回国后受聘成为北大的教授,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著闻于世。

10.徐光启

国籍:中国

职业:科学家、政治家

徐光启是明代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其一生有着许多的著述,除翻译以外,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不过他用心尽力的还是对祖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他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

关于爱国守法的名人故事?

秋瑾的孤独

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他的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

其实她还有孩子,一家和乐美满。在一个女子要缠足、丈夫可以纳妾的社会里,一个丈夫为了成全妻子的好学,愿意拿出一笔钱送妻子去日本留学,相信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丈夫。

然而,秋瑾到了日本之后,视野打开了,不再是一个旧社会里封闭的女人,她认识了徐锡麟、陈天华等优秀的留学生,经常聚会喝酒、聊新的知识,并且一起加入了同盟会。在当时,同盟会是一个非法组织,加入者都抱着被杀头的准备,唯有充满梦想的人才会参加。

秋瑾到日本之后,意识到东方的女性受到极度的压抑,被当做弱者,因此她的革命不只是政治的革命,更大的一部分是她对女权革命的觉醒与伸张。秋瑾在日本学武士刀、练剑,所以会拍下那么一张照片,象征女性的解放。

一个可以容纳解放女性的男性团体,也必定是开放的。可见,徐锡麟、陈天华等人都是优秀的男性,而秋瑾的丈夫也绝不是坏人。不过,秋瑾觉察到自己与丈夫在思想上已经分道扬镳,她无法再回到那个保守的社会里,所以她为自己的生命做了勇敢的抉择——提出离婚。

秋瑾的孤独不仅在当时,甚至在今日,都鲜有人能理解。幸运的是,秋瑾还有一群可爱的朋友。这些与她把酒言欢的留学生,知道秋瑾很喜欢一把剑,便凑钱买下来送她。

当他们在小酒馆里把剑送给秋瑾时,她当场舞了一回。我不知道那张持剑穿和服的相片是否为彼时所摄,但在秋瑾的诗中记录了此事,她说:“千金不惜买宝刀”,原来那把剑所费不赀,耗尽千金,以至于一群人喝酒喝到最后付不起酒钱,于是秋瑾不惜把身上的皮大衣当了,要和朋友们喝得痛快,诗的下一句便是:“貂裘换酒也堪豪”。后来,这群留学生回到中国,潜伏在民间,伺机而动,随时准备革命。心思缜密的秋瑾,不但有激情,也有理性,可谓当时回国革命者中最成功的一个。

然而,很少有人想到,离婚以后的秋瑾要面对生命里巨大的孤独感。相信她和徐锡麟之间的感情是革命,也是爱情。所以当徐锡麟冲动起义,因为没有详密的规划而失败被逮捕,并惨遭清朝官员恩铭将胸膛剖开,活活地掏出心肝祭奠时,听闻徐锡麟死讯的秋瑾立刻起义,因此被捕。

我读秋瑾传记时,深深觉得秋瑾的死和徐锡麟有很大的关系,而徐锡麟就是当年提议买宝剑送她的人。这使我联想到,革命里有一部分的孤独感,也许是和爱情有关。在革命里纠缠的情感非常迷人,非小儿女的私情可以比拟,他们是各自以“一腔热血勤珍重”的方式,走向诗的最巅峰。

在徐锡麟死后,秋瑾的起义可以说是一种自杀的形式。

秋瑾被捕之后,受尽所有的酷刑,被逼要写下所有参与革命者的名单,她只写下一个字:“秋”,表示只有秋瑾一人。她顿了一下,接着写:“秋风秋雨愁煞人”,又是一句诗。翌日清晨,秋瑾在绍兴的街市口被处以斩刑。

她是一个在文学上、戏剧上尚且无法全面说出其影响力的女性,她也是一个传奇,历史的传奇,因为她的生命活出了惊人的自我。

中国上下5000年的爱国人物?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2、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

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

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

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

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

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

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

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

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

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

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3、钱学森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听到了激动人心的喜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位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专家,决定放弃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疯狂反共、迫害进步人士的逆流。

钱学森上了美国特务机关的黑名单,受到不断的迫害。

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一九五五年,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斗争,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4、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5、岳飞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还有哪些名人?

有宋之问,宋慈,宋教仁,宋时轮,宋祖英…很多呀!

1、宋之问:

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唐代诗人,以善五言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其诗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颇有影响,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2、宋慈:

宋朝人,字惠父,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居建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人称“法医学之父”;其编著的《洗冤集录》五卷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3、宋教仁

(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4、宋时轮

(1907-1991),原名宋际尧,别名宋之光。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宋将军尤擅长阵地攻防,被敌人誉为“排炮不动,必是十纵”。此外,宋时轮将军豪于饮,有百杯不倒之称,自喻“酒将军”,且酒德极优,微醺后来者不拒,妙语连珠。其麾下华东野战军9兵团,人称“酒兵团”。又因将军见部属留小分头即不悦,故其部属为方便,均剃为光头,9兵团又有“光头团”之谓。

5、宋任穷

原名宋韵琴,(1909-2005)湖南省浏阳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领导人。

6、宋祖英

著名歌唱家。演唱的MTV作品《十八弯水路到我家》、《辣妹子》、《好日子》分别获得全国“星光奖”一等奖和MTV金奖。

7、宋丹丹

演员。戏路广,涉猎多种艺术形式。实力派演技派中的佼佼者,深受广大中国观众所喜爱。

8、宋楚瑜

湖南湘潭人,1942年生,1993年出任台湾“省主席”,1994年当选为台湾“民选省长”。

北京八宝山公墓都安葬着哪些名人?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一直向往的名人陵园之一。除了八宝山我还很想瞻仰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埃及帝王谷和秦始皇兵马俑陵园。现在已经去过八宝山墓园和秦始皇陵园了。进入园区后发现这里环境清幽宽敞,道路整洁干净,显然不是平民百姓公墓所能比拟的。能进入八宝山公墓安葬的人生前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有不少都是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或者对国家各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印象很深的一座铜像墓碑。革命公墓骨灰堂集体墓碑大多是死于某次空难的烈士。【郑振铎空难遇难者纪念墓碑】郑振铎和妻女郑振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他参加过五四运动。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享年59岁。郑振铎的遇难让妻子高君箴万分悲痛,其后高君箴遵照郑振铎的遗愿,将他一生收藏的10万多册书籍和珍贵的字画、文物和手稿等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8年10月17日,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图—104”客机在楚瓦什苏联的卡纳什地区失事。乘客和乘务员全部牺牲。乘此飞机的有我国前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访问的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副团长蔡树藩,团员马适安、阿不都热合满、谭丕谟、刘仲平、林立、姜燕、陈重华、锺兆榕等10人,以及对外贸易部和外交部的出国工作人员肖武、李福奎、孙瑛璞、宁开逸、陈朔、刘崇富等6人。同机遇难的还有到我国访问后回国的外国友人和离华返国的外国专家49人。每一段墓志铭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段墓志铭:这里长眠着一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这里安息着两位信仰坚定、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尽管对这墓碑下的逝者素不相识,也不知道他们生前有过怎样的故事,但是凭这方墓志铭我们不难想象他们生前走过的峥嵘岁月,见证了祖国风雨变迁的二十世纪。【无名烈士纪念碑】无名烈士纪念碑,他们是最应该被缅怀的。纪念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石景山英勇战斗牺牲的四名无名烈士。【征服贡嘎山遇难烈士纪念碑】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57年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树立“征服贡嘎山遇难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有烈士遗像,并有碑文如下:【丁行友】24岁,共青团员,北京农业大学气象系助教。不幸于1957年5月28日在贡嘎山行军中遇雪崩光荣牺牲。【国德存】烈士,中国登山队队员,满洲里铁路公安分处满洲里换装所管理处保卫股副股长。1957年6月13日13时30分,中国登山队国德存等6名队员胜利登上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贡嘎山。当日下午行至6800米处突遇暴风雪和雷电,在雪崩中国德存等3名(一组)队员不幸遇难。(1957年6月13日摄于贡嘎山顶峰)。【中国访南美艺术团遇难同志之墓】1956年10月底,中国艺术团结束了对南美四国的访问。由于艺术团人数众多,所以分四批离开苏黎世。最后一批李德椿等10名工作人员预定在11月24日从苏黎世起飞到布拉格。结果,飞机起飞后4分钟在慕尼黑上空爆炸,坠落在瑞士边境靠近西德的地区……飞机失事后,瑞士方面的善后安排是将遇难者遗体全部集中火化,然后平均分送骨灰。这样一种“死亡者人人平等”的安排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中国驻瑞士使馆坚持要找回10具中国公民的遗体,并分别装殓送回中国,为此,中国使馆派出了两位同志到事故现场辨认遗骸,同时也是为了找回艺术团的资料文件等。这是一件非常困难、艰巨而又极为令人伤感的工作,整整持续了三个昼夜。由于飞机在空中爆炸,遇难者遗体已经支离破碎,艺术团工作人员邓子若的遗体是在一节断手的结婚戒指上有其妻子的名字才辨认出来的,其随身携带的皮包上依然可见斑斑血迹和肌肉残骸;演员吴鸣申则是根据一条皮腰带上龙的徽记辨认的;派出的两位同志还不断打电话问及牺牲同志的衣着、特征等。10位烈士的遗体装棺运回布拉格后,11月30日在捷克国家火葬场火化,随后骨灰空运回国,公祭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陈毅同志书写碑文,表达永远的怀念。【闻一多墓碑】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夏娘娘墓】夏娘娘墓位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内,为徐特立所题写的碑铭。夏娘娘(1870-1954)女江苏武进(常州)人。原名黄友梅。1922年在中共武汉市的党支部、湖北地委及区委等机关担任掩护工作。曾三次被捕,受尽折磨,坚贞不屈,被誉为“革命母亲”。抗战爆发后出狱。在北京病逝。根据生前志愿,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即纪念著名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是一次发生在冷战期间的政治谋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执行包机任务,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共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期间,被国民党特工买通的一名启德机场清洁工按照其要求将炸药安上飞机。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次刺杀行动失败。克什米尔公主号死难者【史沫特莱女士之墓】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早年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史沫特莱于1928年底来华,在中国一呆就是12年。抗战初、中期,她亲眼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因手术不治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58岁。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时,在北京为她举行了追悼大会和隆重的葬礼。她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中国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一块大理石墓碑上用金字镌刻着朱德写的碑文:“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徐悲鸿之墓】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梁思永之墓】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 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 训练的学者。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梁思永【史平浩之墓】史平浩墓碑上有师哲的题词“美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战士,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之墓”。关于史平浩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新中国外国专家局的英语专家,1932年曾担任英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1936年参加反对西班牙弗朗哥独裁政权的国际纵队第15纵队政委,后被英国政府以苏联间谍罪名逮捕入狱。1950年受英共派遣来到新中国,在新华社担任翻译。英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外文专家局的英语首席专家。1950年应中共邀请,由英共派往中国,在新华社工作,曾参与毛选、刘选的英译工作,1953年去世。【欧阳予倩之墓】欧阳予倩,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导演,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1962年9月21日,欧阳予倩病逝。【程砚秋、果素瑛之墓】程砚秋,满洲正黄旗人。后改为汉姓程,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果素瑛,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夫人。果素瑛全力支持丈夫的艺术事业,教子匡夫,持家谨慎,做出不少贡献。以其清廉的操守,刚正的为人,受到文化界、戏曲界的尊重,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程砚秋、果素瑛婚照【郑律成之墓】郑律成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丁雪松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著名作曲家郑律成之妻。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陈强之墓】陈强,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2008年,陈强获得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郑庭烈、刘佩之墓】晋绥抗日老前辈、原内蒙电业局局长郑庭烈。【舒同、王云飞夫妇之墓】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其妻王云飞是新四军老战士。舒同【王云飞】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转入新四军,先后在鲁艺华中分院、新安旅行团、华中少年杂志、华东保育院、华东野战军、大连苏联红军、苏北区党委组织部从事军事、组织、文化工作。王云飞曾在反“扫荡”中欲以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事迹载入《红旗飘飘》。王云飞解放初在上海华东局组织部【侯宝林之墓】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相声表演艺术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