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是不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2023-10-24 17:15:11 64阅读

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是不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在经济学中,“破窗理论”也称为“破窗谬论”,可见它是存在漏洞的。因为“破窗”并没有引起新的净支出,而只是转移了支出,“破窗”也没有增加新的活动,而只是转换成了不同的活动。此外,“破窗”是一种破坏行为,而破坏行为并不能产生利润。所以破窗理论不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举个例子,大爷和大娘是一对退休老夫妇,家里的阳台上装了4块干净漂亮的玻璃,每块玻璃的安装总花费100元。大爷和大娘每天都可以在阳台上享受阳光和窗外美景。有一天,大爷打算再花100元买一副茶具,就是为了跟大娘在阳台上能一边喝茶聊天,一边享受阳光和美景。就在这时,一阵妖风吹来,吹破了一块玻璃!大爷思前想后,只能先把打算买茶具的100元用来更换那块破玻璃。对于这100元,大爷本来是打算买茶具的(能拉动茶具店、茶具厂商等的经济),结果只能拿去安装新的玻璃(能拉动玻璃店、玻璃厂商等的经济)。可见,大爷这100元由原来打算购买茶具的支出,变成了购买玻璃的另一个支出,并没有增加新的支出,所以对于整个经济系统来说,并没有产生新的经济活动!同时,对于大爷来说,财产则由原来的500元(玻璃400元+存款100元)变成了400元(只有玻璃400元),损失了100元存款!可见,“破窗”这种破坏行为,并不能给大爷带来利润,反而带来了损失,更不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发展!

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是不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多数人认为,破窗理论能够增加内需,发展经济,一般是从某些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重建而产生的错觉!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了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土木、水泥、钢筋等材料,从而拉动了这些行业的需求,由于量大,就让人觉得拉动了内需。但我们冷静想一想,如果没有这场大灾难,我国可以把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这笔款项,有效规划后,用于其他基础措施建设、国防建设,或者科学研究,也能够拉动各行各业的经济,而且还能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在经济学中,破窗理论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那只“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政策)的作用。人们只看到这种发生了的活动(拉动内需,蝴蝶效应),但没有看到本来会发生的活动(由政府有效规划后的各种拉动经济的活动)。

所以说,在经济学中,破窗理论确实存在漏洞,破窗理论并不是增加内需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础。

我是@北山卿士,欢迎评论关注,共同探讨!

什么是什么是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是指一种城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也叫做"替代事件影响理论"。主要有两个要素:社会破坏性和完整性。

01首先这是一个犯罪学的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提出,并刊登在《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中。

02这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放任它的存在,就会诱导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03比如一幢建筑有少许破坏的窗户,如果那些窗户没有被修理好,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破坏的窗户。最后破坏者甚至会闯进建筑,要是没有人居住可能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04又或者一条路上有少量纸屑,不久之后就会产生更多垃圾,最后人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在地上。

破窗理论告诫我们什么?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破窗户纸效应?

破窗效应,又叫破窗理论。说的是,任何环境中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可能诱使别人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做出更多坏事出来。

反过来也一样,每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谈吐,哪怕是小到一袋垃圾一张纸片,力争做美好环境的维护者和创造者,环境好了,人性的善也会被激发出来,一点点汇集成更大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破窗效应案例及启示?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

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