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怎么读,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鄱阳湖怎么读,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给大家讲一个二战期间极为奇葩的印度女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招募了一位代号为马德莱娜的美女间谍。马德莱娜真名叫做努尔·艾娜雅特·汗,是一个印度人。
努尔·艾娜雅特·汗出生于印度的一个王公贵族之家,在她7岁那年随着父母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努尔·艾娜雅特·汗就这样在巴黎长大,她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她大学学的是儿童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努尔·艾娜雅特·汗成了一位儿童读物作家。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烧到了法国。但面对德军,法军节节
败退,很快首都巴黎就沦陷了!在巴黎沦陷前夕,努尔·艾娜雅特·汗举家逃到了英国。
在英国时,因为努尔·艾娜雅特·汗能够流利地说英语和法语,又加上她从小在法国生活,对法国十分熟悉。英国情报部门看中了她这一点,想招募努尔·艾娜雅特·汗让她担任情报人员。
努尔·艾娜雅特·汗没有拒绝,于是乎她就这样从一名儿童读物作家变成了一名情报人员。英国情报部门对努尔·艾娜雅特·汗进行了培训,但面对特工课程的学习,努尔·艾娜雅特·汗显得极为迟钝而且很不耐烦,考试成绩也是排名靠后。
最终英国情报部门给这个女学员下的评语是:笨拙、容易激动、害怕武器,脑筋不太好,不善于保护自己。
从这句评语可以看出,努尔·艾娜雅特·汗完全不是一个当间谍的料!
但由于当时英国前线人员紧缺,英国官方完全顾不得挑三拣四,最终努尔·艾娜雅特·汗于1942年被派往法国,成为一名无线电发报员。
她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传递情报,而努尔·艾娜雅特·汗居然没有做任何反跟踪措施,而是直接大摇大摆地来到了约定好的接头地点,手上还拿着要交接给对方的盟军获取的德军驻防位置地图。
更离谱的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还忘记了接头暗号,于是她就直接将德军驻防位置地图展开,让每个过路的路人都看一下这个地图,努尔·艾娜雅特·汗再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他是不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要找的接头人。
努尔·艾娜雅特·汗的奇怪行为很快引来了一大堆的路人围观,这些过路人恐怕打死也想不到这个举止奇怪的人是个特工,她给大家展示的是重要的秘密情报。
前来接头的法国地下党看到这一幕简直惊呆了,他们灵机应变装成精神病医生,随后以带回精神病人的名义将努尔·艾娜雅特·汗带走。
后来还有一次,努尔·艾娜雅特·汗跑到了巴黎的一个旅馆里用电台向英国发电报,努尔·艾娜雅特·汗发完电报后就离开了。但是粗心的她居然将密码本和记有法国地下党人员名单的工作笔记本遗留在了旅馆房间里。这两本东西要是落在敌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旅馆老板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了密码本和笔记本。好在那位旅馆老板是一位爱国的法国人,他没有将这两本东西交给德国人,而是通过上面记录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努尔·艾娜雅特·汗,归还给她。
法国抗德游击队在这件事过去两个月后,努尔·艾娜雅特·汗搬到了巴黎福奇街的一幢公寓里,隔着一条街就有一个盖世太保办事处。在这段时间里,努尔·艾娜雅特·汗总是在深更半夜用发报机发电报。
本来大晚上敲发报机就很吵,偏偏努尔·艾娜雅特·汗敲发报机的手法又非常重,更吵!这段时间里努尔·艾娜雅特·汗半夜发电报经常吵得邻居睡不着觉,还遭到了投诉。
搞得这么高调,哪里还像是一个间谍啊?每晚都在发出奇怪的声音,按理而言她早就该被人怀疑,可偏偏就是没人理她。她在这公寓里住了几个星期,直到搬家,她硬是一点事都没有!
又过了几个礼拜,努尔·艾娜雅特·汗的上司德里考特叛变投靠了德国,努尔·艾娜雅特·汗所在的情报网几乎一夜之间被摧毁,大量的盟军情报人员被捕,而“傻乎乎”的努尔·艾娜雅特·汗却依旧安然无恙。
盖世太保英军解密文件援引当时侥幸逃到英国的巴黎发报员科林的话说:"我很惊讶她能够支撑那么久,当时我们的整个谍报网络都完蛋了。德国人知道了一切,我简直是靠着奇迹才逃离巴黎的。但自保能力如此之差的努尔也能脱险,我只能说是幸运女神格外垂青她。"
后来英国也通知让努尔·艾娜雅特·汗撤出法国,但她认为相比个人安危,工作更为重要,于是便拒绝了!
但努尔·艾娜雅特·汗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努尔·艾娜雅特·汗的同事中,有一个叫做蕾妮的女同事对努尔·艾娜雅特·汗一直存在嫉妒之心。后来有一次行动,努尔·艾娜雅特·汗参与了这次行动,而蕾妮却未被批准参加。这使得蕾妮对努尔·艾娜雅特·汗更加地痛恨,谁成想蕾妮一怒之下居然变节,直接向当地的德国盖世太保举报了努尔·艾娜雅特·汗。
盖世太保很快就逮捕了努尔·艾娜雅特·汗,并在她的居处搜到了一个本子,里面记载她着每一次收发的电文。对此惟一的解释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误解了上级的指示--特别行动署让她谨慎处理电文,原意是要求她及时销毁文稿,而她却理解为将电文存档。
关押努尔·艾娜雅特·汗的达豪集中营从从事情报工作开始,努尔·艾娜雅特·汗做事的样子完全就不像是一个情报人员!但在最后的最后,她却是表现出了一位地下工作者该有的样子!
努尔·艾娜雅特·汗被捕后,盖世太保对她严刑逼供长达十个月!但努尔·艾娜雅特·汗始终没有 出卖战友,和出卖她的法国同事蕾妮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1944年9月12日,她被人带到达豪(Dachau)集中营外的一个小树林里,被枪杀。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表彰努尔这位外行间谍的坚贞不屈,特追授她乔治勋章和帝国勋章。
2012年努尔·艾娜雅特·汗被选上"世界十大美女间谍"之一,11月8日英国伦敦戈登广场还修建了她的雕像,英国安妮公主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并亲自为雕像揭幕。
你见过哪些命硬的将军?
1984年2月15日,粟裕将军逝世后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在头颅骨灰中发现一块约有黄豆大小和两块绿豆粒大小乌黑色薄片小东西,细细观察,居然是三块残碎的弹片。根据粟裕将军夫人的回忆:“如果这三块弹片是他在水南战役中负伤留下的,算起来在他头颅里整整54年了”,而弹片竟然头部残留半个世纪,将军需要承受什么样的痛苦?
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战争期间六次负伤,而头部留有弹片所导致的头痛头晕,几十年间一直折磨着粟裕的身体,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尤其是指挥作战期间,由于精神紧张和休息不好,再加上严重的高血压,就会疼痛难忍。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只好用凉水冲头,或者在头上戴健脑器来缓解疼痛。
粟裕将军第一次负伤,还是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之时,担任警卫班长的粟裕在与敌激战时头部中弹,当场倒地不起。排长以为他肯定不行了,卸下他的驳壳枪就紧急撤退了,而苏醒过来的粟裕却以惊人的毅力追上了部队,之后参加了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逐渐成长为红军战将。
前面提到的“水南战役”,是1930年2月下旬,红四军支队长肖劲光和政委粟裕率部在赣南的水南地区,与进犯赣南苏区的敌独立15旅作战,最终红军基本全歼该敌。战斗期间,一发迫击炮弹在粟裕身旁爆炸,他头部被弹片击中昏了过去,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次负伤,年仅23岁。
送到后方医院后,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才重返前线,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并未发现头颅内部的弹片,自然也没有进行手术取出,而这几枚弹片就始终伴随着将军南征北战,直到将军逝世才被发现。
在江西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时任红11军参谋长的粟裕再次负伤,子弹贯穿左臂并且击中了动脉血管,鲜血喷出一米多远。战士们把他送到后方医院时,医生为避免伤口感染决定截肢(红军严重缺乏药品),可是如果没了一只胳膊,将给作战带来多大的不便?
粟裕坚持说,哪怕有生命危险,也决不截肢,最后采取了保守治疗方法。而这次伤情,使粟裕的左臂一直不能活动自如,仅能给右臂做一些辅助动作,我们在将军照片里其实可以发现这一点的,与周公的伤情非常类似。而这枚弹头留在臂内长达18年,直到解放后的1953年因旧伤复发,才有条件动手术取出。
1936年前后,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在浙南打游击,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几乎每天都处在危险之中,曾经有一次在渡江时遇到漩涡,转了三四圈也不能划出来,差点被吸到江底。幸亏岸上的战士们及时递来一把伞柄,结果刚刚脱困,敌人追兵又至,再紧急隐藏起来,将军后来回忆道:“当时紧张极了,困难极了”。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湘军刘建绪部抓紧疯狂围剿红军游击队,1937年5月在作战中粟裕脚踝负伤,他仅仅是贴了片苦菜叶子,然后继续率部队行军作战,两个月以后伤口才痊愈,这也是将军最后一次负伤。在浙南的三年游击战争可谓“九死一生”,粟裕将军能够坚持下来,已然不是什么“命硬”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是奇迹。
长期的戎马倥偬和多次重伤,使粟裕将军始终身体虚弱和病魔缠身,1950年为应对半岛严重局势成立东北边防军时,本来拟定的人选就是由粟裕出任司令员,也意味着将由他来指挥后来的战争,可惜正在青岛疗养的粟裕,身体情况根本不允许,殊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