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哪些属于高危职业
职业,哪些属于高危职业?
我认为警察死亡率的统计准确度是远高于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的。
据我所知,前年在我同学实习的工地对面,一次事故中就死了四个人,貌似还包括管理人员。然而任何报纸新闻等等没有一丁点报道。如果是四个警察,估计中央台都惊动了吧。
建筑工地上如果出了安全事故,要涉及各种检查、整改、仲裁等等,一停工可能就要以年来计算,对建设方来说,这种停工的损失是不能承受的。所以有安全事故的话,大多都是以赔钱封口作为解决手段,这笔钱和停工的损失相比就是毛毛雨了。大家听到的工地死亡事件,只是真正发生的那些中的极少数。
我在建筑工地待过,体会过那种受伤率超高,稍有不慎就会从几十米高的地方跌落下来的感觉。同时,很多在工地工作的工人根本没有安全意识,这也是工地死亡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死亡率最高的应该还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劳力工人。警察的话,某些部门可能会比较高。
上面说什么投行啊当官啊医生啊之类的,没什么意思。你们真的体会过体力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么?
第一天去工地,我就遇见一位工人被工友背出来,血从头上往下流了大半身。他的眼神很麻木,没有透露任何心理变化。那种表情,我在很多受伤的底层工人脸上见过。说这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在我家安装什么东西的工人(具体忘了是啥)。他在使用电锯的时候,把自己的拇指给削了,一块长条形的肉就那么悬在虎口上,血喷了一地。当时他也是那样的表情,可能是因为他们见多了吧。
这两张照片是大一第一次去工地实习的时候拍的。时长约为一个月,像图中这样在脚手架上无保护地走来走去,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在走钢管的过程中,还要兼顾举标高尺、拿着卷尺做各种奇怪动作、在墙壁或者钢管上画线等等工作。有一次我走上一块木板,那块板的另一头就开始往上翘,眼看我这边要掉下去了...还好我马上走到了另一根钢管上。我自己挺迟钝的,倒是跟我同行的实习生吓了个半死。
有时候,保护我不坠下几十米高空的,仅仅只是一根钢管,没有安全网。风稍微大一点,腿都会发抖。
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朝向各个方向的钢筋:
我被这种钢筋挂伤过腿,也被挂烂过裤子,甚至经常幻想有人摔倒在钢筋上会怎样。后来就出现了工人摔下脚手架,被钢筋戳穿身体的新闻...各位可以脑补一下。
至于脚被钉子扎穿这种小事,在工地上待过的估计人人都挨过,就不谈了。
说这些,就是为了大家能够多理解一下各种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可能你们家也有人在冒这样的危险,在挣钱供你各种开销。当他把钱递给你,嘱咐你照顾好自己、不要乱花钱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回报他一个好一点的态度,而不是各种不耐烦。
我毕业后并没有在工地上工作,不过有很多同学在干施工。祝他们安全。
在这里也向奋战在打击犯罪、抢险救灾、保家卫国等等第一线的,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人带来安宁生活的人们致敬。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学生毕竟年轻,很多认识还是模糊的,需要我们去正确引导。教师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责任。
职业职位职务职称的区别是什么?
一,职业,简单来讲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比如教师,会计,医生等
二,职责,拆开看就是职业的责任。每个职业都会有自己行业的相应要求,干每个职业都是要对其负责的。比如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
三,职务,职务是每个职业下的细化,是从事每个职业,所处不同职位的人的称呼。拿医生举例,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有医师,有实习医师。他们都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但他们的职务各不相同。
四,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与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得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职称分: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力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职务是对所处位置的称呼,职称则是对能力得肯定。还拿医生举例,假如骨科只能设置一个主任医师的位子,其他人就算能力达到了也评不上主任医师,以为位子不够。但是其他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评级,可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是对能力的认定。
职业能力包括什么?
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下某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还有性格之类。一般这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通过职业测试能更好的确定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的综合考量。
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一、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
二、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三、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老师的职业能力。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例如:你去应聘教学工作岗位,对方最看重你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
这里主要介绍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从以下三方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
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3)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4)个人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假冒伪劣将越来越无藏身之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修养和素养有什么区别吗?
你好,下面是我的回答:
素质是个人行为在职业上的规范,而修养则是可以提现在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