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最终boss是谁,网剧重生跟白夜追凶到底差在哪里
白夜追凶最终boss是谁,网剧重生跟白夜追凶到底差在哪里?
《白夜追凶》已过去近三年,在这期间荧屏上一直没有像样的刑侦剧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感觉是姊妹篇的《重生》播出,自然惹人关注。
《重生》同样以刑侦悬疑为题材主演张译第一次试水网剧。
当年《白夜追凶》收获超高的口碑,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豆瓣9.0的高分,作为兄弟剧的《重生》难免会被拿来作比较,不知《重生》的口碑能否超过《白夜追凶》?
故事架构都是一个主线大案+独立分案,而且潘粤明还在此剧中客串。让这部剧在没有播出时就有了极高的关注度。
一口气看完五集,可以来分析一下《重生》的优缺点了,这部剧到底值不值得看?
演技在线
张译作为男主演技自然不用怀疑,他饰演的刑警秦驰一出场就处于一个复杂的局面,他是“714枪案”的唯一幸存者,头部重创引起失忆。
面对着外界与自我的双重怀疑,他之前熟悉的东西现在变得十分陌生,他既想追查“714枪案”的真相,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时刻处于矛盾之中,身边的人很多,却不知该相信谁,这个人物设定可以说十分复杂。
一些小细节可以展现出他的失忆,面对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时,纠结的不知该选哪个。
狗狗习惯性的为他叼来饮料,秦驰试探性的拿起饮料,小心的打开闻闻饮料,小心的喝了一口发现自己不喜欢。
这些小细节,隐喻一个人失忆后,性格习惯都会发生变化。
因为腿部中弹,留下病根每天都要用注射器抽关节的积液,腿上都是细密的针眼,细节很用心。
和《白夜追凶》一开始就让人知道正反派不同,《重生》让男主周旋在所有人的身边,却忠奸难辨,包括男主自己的身份都不得而知,像是在进行一场狼人杀,小心的探究别人的身份,让人有一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
插播一句小太爷,你怎么又瘸了!!~从《生死线》,《团长》、《好家伙》《红海行动》、《攀登者》真的是逢戏必瘸!为什么就不能有双好腿?
剧情迷惑
在剧情中穿插了很多的社会话题,作为高官的儿子,陆铭嘉(就是庆余年里面的太子哦~)一心想要证明自己,却只能做一个闲职每天玩游戏,可以说是很真实了~
第一个案子中就围绕着家暴的话题展开的,全家灭门案件,教授夫妇和他的儿子儿媳全部遇害。
唯独孙子因为外出,参加夏令营而没有遇害。
在案子层层调查的过程中,得知孙子不是亲生的而受到处处排挤,儿媳也因为出轨的事情,被老公家暴,被公公婆婆冷嘲热讽。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儿媳有一个情夫,因为他们家的关系工作受到阻碍,郁郁不得志。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因此怀恨在心而对这家人进行报复?
当然在接下来的调查中终于明白了。是儿媳在被丈夫殴打后,因为一时激动,拿刀刺向丈夫,
又在公公婆婆的冷嘲热讽中把刀举上了他们……
之后为了儿子下半辈子考虑,加上自己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方便伪造现场,将现场伪造成入室杀人的样子,随后自己在跳楼而亡……
好的地方很好,然而一些地方也让人感到不适。
这部剧在前两集的剧集处理上有些拖沓,在第三集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又稍显匆忙,一瞬间就想明白了所有的点,那之前做的一切不都是无用功咯!
在依靠想像,还原一下案发现场,以上帝视角,目睹儿媳的整个作案过程,案子就算完事儿了,未免也有点太快了吧!
一个饱受压迫的女人,内心压抑被迫反击,激情杀人很有可能,可怎么能如此轻松的杀害另外两人呢?就算是老人,一点都不反抗任人出手?在被刀刺中的时候也不呼救?这点不禁让人怀疑。
而且儿媳在清理完现场之后,在快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跳楼后,警方会迅速出警,有经验的法医一探测体温,就能推测出死亡时间,那不就和楼上几人的死亡时间有出入了吗?
另一个让我迷惑的点,就是作为犯罪分子陈夕的妹妹,这么明目张胆的来刺杀警察,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理了?
还直接给刺伤了一刀!警察还要给犯罪分子的家属道歉……墙都不服我就服你。
文艺独白太多
还有这种不知所云的大段独白,剧集里面要出现好几次了,不管是配角还是主角,都要有这么几段独白来彰显自己的内心。
拜托~这届观众都是看鸡汤长大的,有事没事就来几句人生感慨,多半是打动不了观众的,可能编剧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但是作为一部刑侦悬疑剧过于文艺,反而让人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编剧是为了撑进度条吗?
细节粗糙
作为一个警务人员在检查尸体的时候都不带手套,一边的法医站在旁边跟摆设似的,现在检查都这么随意了吗?
刚说完不要触摸任何东西,之后直接就把手,放在了现场还原后的靶子上,秦队有点任性啊~
秦弛的腿伤是间接性的吗?想起来的时候腿疼,走路一瘸一拐还要抽关节积液,想不起来的时候健步如飞上楼梯都不带歇着的。有这么神奇的腿病,我不信~
综上所述,虽然说《重生》打着《白夜追凶》兄弟剧的旗号上映,但和《白夜追凶》紧凑明快的表达方式不同,《重生》,表现方式更为内敛,目前来看疑点重重。
从前几集看来,编剧挖了好大一个坑,至于之后能不能把这个坑填上,就要看这部剧的发展啦,虽然有些不足,不过喜欢《白夜追凶》的朋友们可以追一追这部剧,毕竟作为白夜宇宙的平行剧,还是值得一看的,关队也会友情出演。
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推荐吗?
好看的电视剧很多很多,而国产剧优秀之作也太多太多,只是我们很少去发现而已。
1.《琅琊榜》豆瓣评分:9.1
一流佳作,单谈我的感受的话,此剧确实良心,原著也好看(我还买了实体书),是一部耐看的作品。
《琅琊榜》的朝堂之争比起《大明王朝1566》来简直儿戏,死线太多也是硬伤。但也实属难得了,值得一看。
2.《父母爱情》豆瓣评分:9.0
50年相识、相知、相爱的爱情故事,平淡里难以自己的汹涌,击打每一个人的心。很有生活气息的一部电视剧,却超乎想象的引人入胜!!!
3.《遇见王沥川》豆瓣评分:8.8
男女主角演技很好很自然,完胜那些霸道总裁的剧情!男主高以翔真的是移动的荷尔蒙,非常绅士有教养,喜欢这样的优质暖男!(祭奠高以翔[流泪])
4.《后宫·甄嬛传》豆瓣评分;9.1
宫斗剧,太好看了!每个人物设计饱满演技在线!
5.《陈情令》豆瓣评分:8.3
2019最火的电视剧,现在王一博和肖战有多火这部剧就有多好看!
6.《都挺好》豆瓣评分:7.8
适合一家老小一起看的电视剧,欲罢不能!(突然想起我追这部电视剧每天看到凌晨三四点的往事)
7.《士兵突击》豆瓣评分:9.3
我最爱的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太好看了!不抛弃不放弃
8.《大江大河》豆瓣评分:8.8
孔笙出品,必属精品!
9.《最好的我们》豆瓣评分:8.9
校园小甜剧,适合吃饭观看!
如何评价原著心理罪?
心理罪,昨天看的,看之前发现豆瓣评分6分以上,看完后就不及格了,主要的几个问题:
1.人物直接开挂:李易峰的人设太天才了吧,缺乏令人信服的推理过程。
李易峰饰演的方木,按照专业的说法,应该是:心理侧写师。记得去年有一部国产刑侦剧《如果蜗牛有爱情》,王子文也饰演过一个这样的角色,通过对罪犯行为方式的分析推断,不仅能画出嫌疑人的外表像,更能画出嫌疑人的心理画像,从而协助破案。类似的影视作品,最厉害的应该是经典美剧《犯罪心理》。
不过,在电影《心理罪》中,李易峰饰演的这个角色,过于神算,而不是有理推断,找线索、找位置抓人,所有的事情,几乎只需他掐指一算。本来是双男主,但因为方木的人设,让廖凡显得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被逼得气急败坏,然后打打架,斗斗嘴。
2.情节直接告知:几个反派一个接一个的告诉观众,这样直接铺叙怎么能叫悬疑片?
一出场那个护士拼了命的逃命,然后没有下文了,想说明什么呢,为了交代廖凡的心理问题?其实跟主线索并没有太大关联。第二个人物马凯出场,也是很快暴露,一个婴儿的视频就收服了这这个疯狂的恶魔,未免太突兀了,智商明显不在线。还有,林昆和那个医生几乎也是直接暴露,一点神秘感也不给观众,直接制服,拉倒。
其实,这样的题材并不新鲜,前有《犯罪心理》,后有《信号》这样的刑侦悬疑剧,以及像《如果蜗牛有爱情》这样的国产剧,影视作品虽然有差别,但刑侦的逻辑都是相通的,真相浮出水面,总是需要通过各种线索推理分析,缩小范围,抽丝剥茧,然后精准锁定。
电影《心理罪》,过程几乎是省略的,明显是直接跳到结果。
3.动作戏反而好过心理戏,廖凡和李易峰斗嘴有点不知所以。
廖凡饰演的邰队,有童年阴影,用情太深;李易峰饰演的方木有自闭症,缺乏感情,比较冷漠。两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不同,价值观和行事方式不同产生矛盾,这个可以理解。然而,影片似乎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如何抽丝剥茧破案这条主线上,反而把很多的时间放在其它支线上,比如邰队和方木两个人的冲突上,但这个在我看来,又好像是因为方木老是凭空就抢走了邰队的功劳引起的。
“你要是不走进阳光,就会被黑暗给吞噬。”凡事起因都在心理,每个人都有魔咒。也许电影《心理罪》,是想表达每个人都有心理罪,但主要靠斗嘴靠台词去推动去体现,未免尴尬。
4.幸好,紧张的气氛还是调动起来了。
除了因为人设的关系,廖凡演技还是在线的,他内心的挣扎看得让人蛮揪心的。包括又出现了一段廖凡独舞,廖凡将情绪表达得如梗在喉,让人动容。
抛开人设,李易峰跟廖凡对戏,对他是一件大好事。看起来,应该也是他演技最有爆发力的一次,情绪的表现也更复杂细腻了,比如看到女友这么悲惨的走了之后,无法自持的哭泣,这个演得还是蛮动人的,这点比预想要好。
对了,里面万茜的气质很喜欢,可惜戏份太少了。
……
个人评价:这部电影的完成度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有哪些好看的推理电影?
首先推荐这部《看不见的客人》
悬疑电影的精彩之处往往体现在剧情人物的多面性上,造成这种多面性原因,就是因为这类电影并非客观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利益相关的人物的主观回忆来倒叙剧情,正如黑泽明的《罗生门》,相同的一段故事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就变成了疑点重重难辨真假的悬案。想要了解真相,就必须学会甄别他们话语中谎言的部分,剥离出真实的部分,再拼凑出一个支离破碎的事实。
为了便于深度解析这部电影,我们将从结构、道具与人设、人物背景三个角度分别展开讲述。当然,我们的解析不止于读懂电影故事,我们还试图抓住导演的创作思路,这才是看电影的真正乐趣所在。
闲话少说,先看结构:
一、电影结构
我把电影通篇分为四部分,分别是:
1、开端陈述(约10分钟)
2、男主(艾德里安)讲述的故事版本(约50分钟)
3、律师(古德曼)讲述的故事版本(约20分钟)
4、真相与结局(约20分钟)
为了能够宏观把控每一个部分所起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先重申一下故事结尾的反转:就是那位古德曼律师其实是假冒的,她是受害人“丹尼尔”的母亲; 自然,她去找男主(艾德里安)的目的也不是帮其申诉,而是让其认罪,将其绳之以法。
知道这一点后,我们再回头来看故事的四段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陈述)导演借艾德里安(以下简称男主)之口把案情交代了一下。时长刚好在10分钟左右(商业类型片标准开端时长)。
这段案情陈述只是针对“观众”的,对戏中的“古德曼律师”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些东西早已成了呈堂供词,众所周知。于是接下来古德曼对男主发起了第一轮攻势:她质问男主是否知道杀害劳拉(男主情人)的凶手是谁;质疑凶手进入房间和逃出房间的不可能性等等,这段攻势起到了向电影第二部分过渡的作用。过渡到案件更全面的方向。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电影第一部分对观众起到了什么作用?首先自然是案情基本交代。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凶手到底是怎么进出犯罪现场(杀害劳拉的房间)而不留下痕迹这一点上”。这是悬疑片惯用的陷阱,因为只要你一想这个问题,潜意识中就会假定出另外一个“凶手”的存在。于是便会走入一个错误的方向。再者,男主叙述后掉下的那一滴眼泪,也对观众误入歧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点:就是古德曼律师拿出了“一个年轻男子失踪”的简报,他让这个案件更复杂化了。我们接在来开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之所以把这一部分称为“男主(艾德里安)讲述的故事版本”,是想提醒大家这将近50分钟的陈述是完全主观的,是亦真亦假的。因为它大多是从男主人公口中说出来的,男主人公复数案情的出发点一定是为自己脱罪着想的!至于到底男主的故事版本怎么辨伪,这就是“烧脑”的地方了,这些我们待会将会详细解读。
先来看这部分的作用:是不是男主话不可信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不是,从电影结构上来说,它至少把案情所涉及的所有相关人物以及事物交代了出来:
我们得知男主案发三个月前就和情人劳拉私会了;他们私会返程后出了车祸,一个年轻人(丹尼尔)因此丧生;之后男主一度被丹尼尔父母纠缠(因其情人以及宝马车牌号的暴露);之后男主与情人劳拉也一度陷入纠缠中(两人伙同犯罪)…就这样,男主一直讲述到电影开端场景(劳拉宾馆被杀,男主被捕)
纵观这一部分,你会发现我们好像情不自禁地把两个不太相关的案件给联系起来了:“劳拉被杀”与“丹尼尔失踪”。至少,两者的关联性是男主不想看到,为什么,因为男主包庇了这起事故,为什么包庇,用复述者的话他不想妻子和孩子离开他(为什么不想,我们一会儿人物背景再谈)。而且到目前为止,警察也不知道那起车祸以及丹尼尔是死是活。
那么,是谁让我们产生了这种联想(包括男主),没错,是古德曼律师。她为什么要煞费苦心这么做。没错,她要帮男主找到那个“看不见的客人”,也就是杀害劳拉并嫁祸男主的人!找到这个“看不见的客人”干嘛,别急,电影的第三部分就是解答这个疑问的!
在电影向第三部分过渡时,古德曼律师向男主角提出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凶手要借劳拉手机发短信(这部留下罪证吗)? 凶手为什么没拿走现场的钱(反倒把钱撒了一地)? 凶手到底是怎么离开房间的(犯罪现场没有任何痕迹)?
这三个问题男主根本回答不出。回答不出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凶手(因为犯罪现场只有他一个人能实施犯罪了)。
好吗!这下连男主都想听听古德曼律师的故事版本了(听古德曼怎样帮他解决上面三个问题)。自此,他开始上律师古德曼的钩了。不光他上钩了,连不少观众也都上钩了。
第三部分:律师(古德曼)讲述的故事版本。其实不怪别人太笨,只是古德曼律师的故事讲的太严谨了,通过古德曼分析我们得知:原来凶手不是别人,就是死者丹尼尔的父母。丹尼尔的母亲就在事发的宾馆工作,他们夫妇俩里应外合,制造的这起嫁祸事件。(当丹尼尔父亲第一次出现在案发现场时,坐在电影院中的我听到许多观众发出了恍然的“啊~”声)
如此,想必好多人会问,这对夫妇至于要这么做吗(不惜杀死一个人)!。难道仅仅是因为怀疑男主和自己儿子的失踪有关?!这可不足以说服评审团和法官。除非…除非这对夫妇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死了,并且是男主(艾德里安)把尸体推下的水。他们的作案动机便是报复。
事到如此案件似乎已经很明了了:只要男主能承认是自己把丹尼尔尸体推下水,并找出丹尼尔的尸体,那么,这个案件也就算搞定了,男主便能摆脱杀人罪(最多也就是个包庇罪什么的)。
说到此,似乎整个案件的脉络已经很清楚了。男主脱了罪。对于那个假冒的律师古德曼,即便我们知道他是那个丹尼尔的母亲伪装的,也似乎能解释通了:他们夫妇只是想洗脱儿子携款潜逃的罪名,找到儿子为其下葬。(好像有什么地方说不过去吧,如果古德曼是丹尼尔妻子假扮的,难道他为了找回儿子尸体不惜牺牲丈夫?)
当然,故事可不仅仅这么简单,如果真如上所说那这部电影也称不上独特了!所有的神反转都在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真相与结局
这部分大概不到20分钟,节奏也逐渐加快。没错,男主被之前古德曼律师的故事彻底打动了(那个完美的脱罪说辞),自此,他也为眼前的这位律师的智慧所折服。他甚至不惜把自己最终的老底都向律师亮了出来:在推丹尼尔和他的车下水之前,丹尼尔还没有死!
古德曼得知真相后的表情
要知道,这一重磅消息不但让观众一阵,连戏中的“古德曼律师”也镇住了,所有之前两人研究的申辩方案一下子全被推翻了。剧情迅速反转:先是案件性质的反转(包庇罪成了谋杀罪);接着是案情故事的反转(男主讲述的故事跟实际完全是反的,他的情人才是那个包庇者),最后又是古德曼律师身份的反转(他是丹尼尔母亲假扮的)。高潮一幕接着一幕,直到最后男主(艾德里安)彻底被俘获,推上案板待宰。 纵观电影的这四部分,你会发现其实这部电影像是两个人在屋子里的一场“博弈”(棋局)。因此我也更青睐于台版的那个电影名字的翻译:《布局》。当然,这个“布局”仅限于电影的前三部分。
怎么说呢:前三部分是托马斯夫妇(受害人丹尼尔的父母)提前布好的局,也可以说基本都在“古德曼律师”的掌握下。而到了第四部分呢,局面彻底失了控,真相完全在“古德曼”的意料之外(指他儿子在被推下水之前还活着)。到了这时候古德曼和男主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他们之间的胜败几乎就成了一场扔筛子的赌博,赌的是什么?没错,赌的是男主对假冒古德曼律师的信任。换句话说,古德曼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电影的前三部分),换来的不是策略上的认同而仅仅是男主的新任。只有信任,才能让男主把一切都交给他。
其实我们把电影的通篇结构捋顺完后,看懂故事情节已经不是问题了。但解读一部优秀犯罪悬疑片的乐趣可完全不止于此。我们要试图去挑战电影构思的逻辑性。而这种逻辑性便藏在电影本身的视觉语言里。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些电影道具、情节设置以及拍摄手法上做进一步的解读。
二、电影语言
1、“劳拉的手机与那条短信”是故事进行下去的“发动机”
好多人都被劳拉(男主情人)那部手机以及手机上收到的那条短信给搞糊涂了。然而这部手机以及那条短信对整部电影至关重要,那简直就是这部电影的发动机。
通过电影第四段结局部分,我们可以知道那条短信其实就是劳拉自己发的,是定时滞后发送。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因为把男主骗到旅馆的不是什么丹尼斯的父亲,也不是那个目击证人,就是劳拉本人。她要设法说服男主去自首,所以才引来的杀身之祸。我想劳拉本人也事先预料到这种可能性了,于是编辑了那条短信以防万一遇到不测之用;
男主在杀害情人劳拉后,也恰恰是用的这条短信做的文章,编造出了那个“有人试图敲诈勒索自己”的故事(可见男主艾德里安这个人不傻,相反非常聪明!);
再者,古德曼律师也利用了这条手机短信,编造出了托马斯(丹尼尔父亲)嫁祸男主的故事版本。
可以说,没有这部手机和这条短信,这故事几乎就进行不下去了。
2、“男主收到的照片”是劳拉的诱饵
劳拉是怎样说服男主前来会面的?要知道,男主不是傻子,也不是什么痴情汉,他可不会轻易上钩的。没错,就是这张照片。这张署名“丹尼尔”的陌生人寄来的照片。在看电影时,我们从哪可以推断出这张照片及那信封可能是劳拉搞的鬼,很简单,记得劳拉和男主从乡间别墅出来,劳拉坐在副驾驶一边欣赏湖景,一边拍摄的镜头吗。换句话说,劳拉利用了男主心中有鬼,做出了这个诱饵。
3、汽车导航、鹿、与行车路线揭示男主出车祸后不报警的另一大原因
关于男主在发生车祸后不报警的原因,我们通常可以解释成他不想让老婆孩子知道自己在外偶遇情人。这似乎也能解释的通。但有一点,既然男主能有让警局把自己犯罪档案消除的本事,那他到底至不至于费那么大事自己动手把丹尼尔尸体销毁掉,更何况这还是一场意外事故(得归罪与那头从树林里窜出来的“鹿”)。我们反过来假设,如果根本就没有那头鹿出来扰乱呢!至少在电影中没有一个关于“鹿”被撞到的镜头,更没有鹿的尸体。至于劳拉手上的血,那更不可能是鹿的血了(两人在汽车里,溅血也应该溅到车窗上)。
那么,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起车祸会不会根本就是一场肇事车祸。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往前推,当男主和劳拉驾车开到两岔路口的时候,“汽车导航”显示了向右的肩头,我以此推断左边根本就是“逆向行驶”(对于飞机就要晚点的男主来说,在此违反交通规则完全有可能)。
汽车导航
如果这个导航还不能说明问题,再看后面撞车那段戏。注意,这段戏导演用到了大量的“越轴”拍摄(关于“越轴拍摄”的概念大家可以网上自行查找),这就使观众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知道撞车使那辆宝马发生了180度的转弯,熄火后与对面来的丹尼尔的车形成了通向,而再之后来的那辆车便也是通向驶来。
撞车前的方向
撞车后的方向
目击者行驶的方向与丹尼尔行驶的方向相同
这再一次证明这个车道是单行线,男主是违反了交通法规在先(注意,关于车祸的方向问题警方是完全可以调查取证到的)。至于之后来的托马斯的车为什么是反方向,我个人解读是“男主叙述上的漏洞”(这点是警方无法取证的)。
4、两个人设(目击证人、在宾馆工作的丹尼尔的母亲)的作用
这两个人的确存在不假,目击以及在宾馆工作也都不假,但他们干的那些事:目击证人要出庭作证;丹尼尔的母亲帮助丈夫托马斯入室行凶逃跑则根本是子虚乌有。但两人被古德曼律师利用诱骗男主却显得完全合情合理,为什么,因为男主心中有鬼。
5、男主的手机帮助“古德曼”的演戏没有穿帮
我们不禁会怀疑,漫长的一个小时的谈话中,假古德曼怎么就那么幸运:一旦男主的个人律师菲利克斯打来电话,仔细询问,或是真古德曼律师早会儿上门,那不就彻底穿帮了!我们注意一个细节:男主曾和菲利克斯通过一次电话给,甚至男主还让古德曼接了电话。而就是这一档口,古德曼得以有机会将男主的手机关了机。(我们可以在结尾处得知男主的确关了机,菲利克斯还因此抱怨了一番。)我们可以推断古德曼在来之前与丈夫是做了精准的调查的。
古德曼在接完菲利斯的电话后,趁机将男主的手机关机
但即便如此我个人还是感觉这里是电影不太严谨的一处:怎么就那么巧,男主打电话时菲利克斯刚下飞机,刚好飞机场那些噪音帮助古德曼有惊无险度过这关?
6、古德曼的“非标准思考”暗喻
古德曼讲了个小故事:一个空柴房,一个人上吊自杀;绳长3米,死者脚离地不到30厘米,离地最近的墙大概6米。
什么意思:一句话就是柴房里现有的条件不足以让死者上吊成功(他根本够不着)。除非,死者脚下垫一个大冰块。
古德曼的这个暗喻极其巧妙!试想:一个人脚下垫着冰块上吊什么滋味?他得等冰块一点点融化,绳子在自己脖子上一点点收紧让自己窒息。
古德曼随后又对男主说:这就是你的柴房。
可怜的男主只想到赶快想办法找到冰块给自己垫脚,却没想到垫脚后等待自己的是死亡。
古德曼律师从一走进男主的房间便一再重复着一个概念:注意细节。没错,这不但是在说给男主听,也是在提醒观众:要想看懂这类片子,一定得注意每一个细节。
三、人物背景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人物背景。个人觉得这也是阐释影片主题思想的关键点之一。
首先是我们的男主人公“艾德里安”
他说过一句话: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得到现在的成就。
我们从这句话能解读出什么。我认为男主在十年前并不富有,他不是那种出身豪门的人。因此,他才那么害怕失去;艾德里安为什么那么害怕失去家人?我个人觉得他并不是真爱家人,这与他的性格不符(负责他也不会出轨)。可以解释的是:很可能是艾德里安是在妻子的帮助下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注意:每次上流社会出席场面都有她的妻子在场。
其次是托马斯夫妇
他们俩一个是前宝马公司高级工程师,一个是文学教授。这理所当然属于知识分子了。然而在经济上,他们俩却很清贫,这一点从托马斯开的车、两人的话语中都多次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看来,托马斯夫妇与之抗衡的不单单是男主艾德里安一个人,他们面对的是整个上流社会甚至是国家权力。
显然,这是一部揭露腐败与虚伪的影片,称其为黑色电影倒很恰当。
另外推荐几部类似悬疑推理影片,有兴趣的小伙伴有时间可以看看,重度烧脑!!!
1、走到尽头(2014)
导演: 金成勋主演: 李善均 / 赵震雄 / 郑满植 / 申东美 / 申正根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男主身为警察,一次路上不慎撞死了人之后逃逸,以瞒天过海的方式逃过一劫。之后在追查一个通缉犯时却发现对方正是自己撞到的人,随后他又发现有人目击了车祸过程。
2、猎头游戏 (2011)
导演: 莫滕·泰杜姆主演: 阿卡塞尔·亨涅 / 西诺薇·玛考迪·伦德 / 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 / 埃温·桑德尔 制片国家/地区: 挪威 / 瑞典 / 丹麦 / 德国
既是猎头又是大盗的男主在一次行动中被人陷害,他怀疑是自己老婆所为,接下来故事各种烧脑反转。
3、意外空间(2014)
导演: 伊萨克·厄兹本主演: 胡伯托·巴斯托 / Erick Trinidad Camacho / Santiago Mendoza Cortes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有关联的几个人分别在自己的空间里无限循环,比如12楼的楼上却是1楼等等,结局意外。
4、时空罪恶(2007)
导演: 那奇欧·维加隆多主演: 卡拉·埃莱哈尔德 / Candela Fernández / 巴巴拉·戈纳加 / 那奇欧·维加隆多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类似恐怖游轮似的无限循环,需要不断地凶杀,自己就是他人。
5、目击者之追凶(2017)
导演: 程伟豪主演: 庄凯勋 / 许玮甯 / 柯佳嬿 / 李铭顺 / 李淳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6、绑架门口狗(2000)
导演: 奉俊昊主演: 李成宰 / 裴斗娜 / 金雷河 / 边熙峰 / 高素熙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悬疑喜剧,黑色幽默。
7、沼泽地 (2014)
导演: 阿尔维托·罗德里格斯主演: 劳尔·阿雷瓦洛 / 哈维尔·古铁雷斯 / 安东尼奥·德·拉·托雷 / Jesús Carroza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悬疑片,由一起杀人案而牵扯出的一堆关于小镇的不可告人秘密。
8、当你熟睡 (2011)
导演: 豪梅·巴拉格罗主演: 路易斯·托萨尔 / 玛尔塔·埃图拉 / 阿尔维托·圣胡安 / 卡洛斯·拉萨尔特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男主每天晚上都偷偷潜入美女女住户的房间,用药物令其陷入熟睡之中,日常又发各种挑逗的短信进行骚扰。
9、恐惧的代价 (1953)
导演: 亨利-乔治·克鲁佐主演: 伊夫·蒙当 / 夏尔·瓦内尔 / 彼得·范·埃克 / 福尔科·卢利 / 薇拉·克劳佐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是那种让观众手心冒汗看到结尾的电影,当然结尾也是意外的。
10、睁开你的双眼 (1997)
导演: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主演: 爱德华多·诺列加 / 佩内洛普·克鲁兹 / 费莱·马丁内斯 / 纳瓦·尼姆利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 法国 / 意大利
富翁重伤后决定冷冻自己的身体,之后多次苏醒想重来人生,但只有一次是真实的。
11、不准掉头 (1997)
导演: 奥利佛·斯通主演: 西恩·潘 / 尼克·诺特 / 詹妮弗·洛佩兹 / 比利·鲍伯·松顿 / 丽芙·泰勒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美国
男主在一个小镇被敲诈,又遇抢劫,之后怪事一件接一件的出现。
12、遇人不熟 (2005)
导演: 内田贤治主演: 中村靖日 / 山中聪 / 板谷由夏 / 雾岛丽香 / 山下规介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多线叙事,剧情烧脑。
这个应该很多人看过,悬疑惊悚,各种反转。
13、旧日噩梦 (2007)
导演: Norbert Caoili / Rob Portmann主演: Aaron Blakely / Kellee Bradley / Jeanette Maus / Dino Moore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电影前半部分很平淡的讲着故事,但接下来的三次剧情大反转逐渐刮起了头脑风暴。
14、黄海(2010)
导演: 罗泓轸主演: 河正宇 / 金允石 / 郑满植 / 李哲民 / 李艾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 美国 / 香港
从头到尾一直精彩!
15、鬼打墙(2011)
导演: 杰克·海勒主演: 萨拉·帕克斯顿 /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 肖恩·西珀斯 / 凯瑟琳·沃特斯顿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几个不同时间的人出现在同一空间,他们之间互不相识,关系却非同一般
16、无声言证(1995)
导演: 安东尼·威勒主演: 马丽娜·祖金娜 / 菲·雷普利 / 艾凡·里察斯 / 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哑巴女主在情色片拍摄现场目睹一起凶杀案,随后凶手开始追杀她
17、黑暗面(2011)
导演: 安德烈斯·拜斯主演: 基姆·古铁雷斯 / 克拉拉·拉戈 / 玛蒂娜·加西亚 / 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 制片国家/地区: 哥伦比亚 / 西班牙
no zuo no die的女主把自己关在一个永远出不去的空间里,每天只能看着自己的男友
18、鬼故事 (2017)
导演: 杰瑞米·德桑 / 安迪·尼曼主演: 安迪·尼曼 / 马丁·弗瑞曼 / 保罗·怀特豪斯 / 埃里克斯·劳瑟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男主为了破除迷信,调查证伪几个灵异事件,自己却越陷越深
19、伊甸湖 (2008)
导演: 詹姆斯·瓦特金斯主演: 凯利·蕾莉 / 迈克尔·法斯宾德 / 塔拉·艾利斯 / 杰克·奥康奈尔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孩子狠起来什么都敢做,而他们父母却更狠。
20、危情十日 (1990)
导演: 罗伯·莱纳主演: 詹姆斯·肯恩 / 凯西·贝茨 / 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 弗朗西斯·斯特恩哈根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孤独会不会把人变成疯子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
高考刚结束,分数心知肚明,那么,假如上了专科,出路在哪里?
大学,最后剩下了什么?
考官:你是什么学历?
面试者:专科。。。
考官:哦。我们这里只招本科。
面试者:我的专业学的很好,如果招收我,我一定会干的非常好的。
考官: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有规定,不收专科生,您可以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面试者:老板,我的能力是有的,相信我,给我一次机会吧
考官:恕我无能为力,下一位、
面试者:。。。。。。。。
第几次面试失败,我已然记得不大清了,但我始终记得人事部考官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不自然,语言是那么的僵硬,动作表现的是那么不耐烦,当一次又一次回忆起求职失败的画面时,我心里一遍一遍的对自己说:没关系,这我已经习惯;没什么,他们有他们的难处;没啥的,不空乏其身,历经百般挫折,怎能实现宏图大志。这番话好像重复了好久好久,好久好久了,从大学刚毕业到如今,三十三啦,呵呵,我居然暗示了自己十年之久,但是现在却还是一败涂地,一文不值,我没有娶妻生子,更无颜回家看望父母,其实我也想回啊,我想他们呀,他们也年过六十了,身体还好吗,或许已经有些许白发吧。唉,我就是个不孝子,当时一腔热血,以为能闯出个人模人样,回家风风光光的,但是瞧瞧现在的自己,理想已被现实埋到坟墓当中了,我学会了用一根根烟酒麻痹大脑,麻痹身躯,但是麻痹过后心却异常的清醒,时间越久心就好酸好酸。突然好想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的眼泪的滋味,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痛哭一回…”
故事到此并非已经结束,我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我开始反思和总结过去种种的失败之处,当所有的人在为大中企业那一职半位争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去插足,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专科学历,简历还没投入,封杀却势在必行。另一方是因为自己想积攒些经验,充实充实自己,站在较低的门槛来发展自己。有了方向之后,我开始不断应聘,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一天一天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的经验渐渐的多了起来,我的绩效也凸显出来,上司也对我开始关注起来。一次机会,我因完场公司某个项目比较好,终于被高层所提拔,当上了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那天再也没有人认为我是专科学历,就看不起我了;再也没有认为我是专科学历,就否认我的能力了;那天好多好多同事开始对我重新认识了;这一天我等了好久,这一天我好欣慰,这一天我好感动,不是为了他人,而是感动到了自己,我哭了,是痛快的哭了,是骄傲的哭了,是幸福的哭了。
我们是专科生有错吗,我们就应该被人看不起吗,我们就注定被这个世界遗弃吗,不,我们和他人一样平等,我们一样有着尊严,我们一样有着热血。王宝强是本科毕业?或者是研究生毕业?亦或者博士生毕业吗?不,都不是,但是他却能成为当代的闪耀之星,为什么,很多人会说人家有运气呗,对,是有运气,但是倘若他没有去少林寺呆上若干年,怎么会被人发现?;倘若他没有自己的特色,还不是平凡中的平凡?;倘若他没有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奋斗下去,他是不是很快会跌落到低谷?为什么他们能成功?不是因为学历,是因为他们可以定位自己,是因为自己实力的积攒,是因为自我能力的提高,是因为可以吃的苦中苦,而不觉难上难,对,就是这些,很简单,杞人忧天没有用,当即行动是关键。做到这些,你一样可以成功,笑傲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