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仑是一种强效的,奥美拉唑与哪些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
三唑仑是一种强效的,奥美拉唑与哪些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英文简写PPI)类药物,于上世纪的1989年上市。很多有慢性胃病病史的朋友应该对“洛赛克”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洛赛克”就是最早的原研奥美拉唑在中国上市后的商品名称。
当然,如今,很多胃病的新病友可能就对奥美拉唑没有那么熟悉了,这是因为在它之后,PPI类药物又有了不少的新成员,比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
形象一些来理解,“质子泵”指的是胃黏膜壁细胞上的一种酶,这种酶的核心作用就是把“质子”也就是“氢离子”,给泵入胃腔里去;胃腔里有了足够的“氢离子”,才能够形成酸性的消化环境。而所谓“质子泵抑制剂”,就是抑制胃黏膜向胃内输送“氢离子”的药物,其主要效果则是胃酸减少、胃内的酸性环境变弱。让胃内的酸性环境变弱,最直接的好处,比如,减少酸性环境对胃黏膜的刺激,实现对胃黏膜的保护。
毫无疑问,在PPI类药物当中,奥美拉唑是具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以下这些常见的临床疾病或状况,都常常会用到奥美拉唑: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引起的胃黏膜损害等。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据感染、抗血小板治疗,这些都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情况,相信需要或正在服用奥美拉唑的人群会非常庞大。而如今,随着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对于中老年朋友们而言,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这时候,不同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了。
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概率还是不小的,这是因为,奥美拉唑在肝脏当中代谢,其关键的代谢酶有两个:CYP2C19和CYP3A4,这两种酶都属于肝药酶CYP的同工酶。而这个肝药酶CYP可不只是代谢奥美拉唑这一种药物,我们人体使用的很多种类的药物都需要这种酶的代谢。当我们同时使用奥美拉唑与其他也需要肝药酶CYP同工酶代谢的药物时,就有可能出现别的药物无法被有效代谢的情况,要么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要么可能增加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奥美拉唑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务必注意在临床上,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常常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而抗血小板药物除了阿司匹林之外,最常用的还有一种就是氯吡格雷了。为了预防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一些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需要使用PPI,一般来说,不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而是更推荐使用泮托拉唑等。这是因为,奥美拉唑与氯吡格雷都主要通过CYP2C19进行代谢,这导致它们之间可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是一种很传统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药物,属于“洋地黄类药物”的一种。地高辛在临床上使用时,医生最害怕的就是洋地黄中毒。有研究发现,奥美拉唑与地高辛同时使用的时候,地高辛的机体吸收率可能会有所增加,这就导致更容易出现洋地黄中毒的表现;苯妥英钠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惊厥和癫痫的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一些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可能导致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延长,药物排泄减缓,因此,一般不建议苯妥英钠与奥美拉唑一起使用;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可以发挥抗真菌的功效,在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当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奥美拉唑会抑制胃酸的分泌,而酸性减弱后的胃环境会导致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吸收减少,影响其药效。因此,一般不建议酮康唑和伊曲康唑与奥美拉唑一起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四环素是广谱抗生素,也可以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其特点是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概率较低。而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性环境以后,也会导致四环素的吸收减少,从而影响药效;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的药物都采用了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更长时间的浓度,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倍他乐克缓释片等。而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常常有一个特点,就是遇酸不溶解,而在碱性环境中溶解。这样的好处是,减少药物在胃内的损失。然而,在使用了奥美拉唑以后,为胃内的酸性环境常常大大减弱,PH值显著上升,这就使得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会在胃内被溶解而损失。因此,一般是不建议奥美拉唑与这些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一起使用的;因为奥美拉唑降低胃内酸性环境,还有这样一些药物或保健品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铁制剂、钙补充剂、维生素B12和胰酶等。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