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怎么读,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什么
坻怎么读,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什么?
谢过吾居北海之邀!
拙作《雁唳空》∽有“追星忘看云和月”句涵韵颇丰,与时俱进,请题主斧正。
少年游~雁唳空
寒门年少夜等闲,弦月上阑干,趋雁唳空,蝴蝶惊梦,轩外寻幽兰。
追星忘看云和月,霓虹宿栖难,谁人逐梦?迷津点点,欲语锁眉间。
有哪些让你觉得很美的古诗词?
美有很多种,这在古诗词里亦如是。我想谈谈以下几种美。
一、相思美。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比如汉乐府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常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写尽了对爱情的忠贞、决绝与刚烈。
比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尽爱情追求之苦。这种缥缈虚无的意境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深受古诗词爱情影响,把《上邪》编成了《还珠格格》的台词和主题歌曲;把《蒹葭》演绎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在水一方》。
爱情离不了相思。有人用梦来表达哀思,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有人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宽慰和阿Q(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要说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诗简简单单,读来清清朗朗,如江水清流,如朗月微风,颇有意味。从内容上来看,相思是看不见的,但是长江水看得见。爱情的忠贞不渝是有的,但必须有前提:只愿君心似我心。“共饮长江水”,可以是精神与心灵的相通,也可以是共同目标的奋斗。
二、豪情美。
中国文人崇尚“养浩然之气”,气一成,也便有了“文气”。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来自有一股“气”涌向全身,只觉眼前波涛汹涌,胸中豪情万丈。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自信与狂放得让人如此喜爱,毛泽东可谓千古第一人。
三、乡村美。
学而优则仕,仕遇挫,则回归乡村田园。所以,中国古诗词里颇多乡村美景。其中,有我最喜欢的一首,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每次读罢,就仿若回到了乡村,走在那乡间小路上,耳畔是清风,是鸟鸣,是蛙声,眼前是朗月,是茅屋,是曾经熟悉的身影和故事……
这首词,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去读过,但是看一遍就铭记在心。每次回到乡村,它都会自然回荡在心中。
四、哲思美。
古代文人,常常把深奥的哲理融入浅显的诗句里。这样的诗,读来韵味无穷。
比如,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比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样的诗句,字面已是很美。但若细细品,则别有意味。这种美,需要用人生,用岁月,去细细咂摸,慢慢回味。
再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的诗,读后似能“余音绕梁”,让人琢磨无穷。这种哲思美,是诗歌美的深层境界。
五、孤独美。
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比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比如辛弃疾的《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六、闲适美。
中国文人的“雅”——雅趣与雅兴——表现之一就是享受闲适之情。这样的诗,很多,很美。我想谈谈宋代赵师秀的这一首: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突显出闲适的安静时光。同时,以外面的大世界衬托里面(灯下以及人物内心)的小世界。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更是美不胜收。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诗词,还有很多很美的古诗词,有柔情婉约美的,有风景意境美的,关键还得看你喜欢哪一种美。
九十九坂是什么意思?
“九十九坂”是日本寺庙和城市中的著名景点,指的是连续的99座坡道。其中最著名的是京都的清水寺,因为寺庙周围的小路,楼梯和坡道共有99段走廊而得名。此外,日本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地方,如长崎的稻佐山和岐阜的犬山城。九十九坂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是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它也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和不断前行,表示必须要有勇气和毅力克服挑战,最终获得成功。
你认为最天才的一句诗是哪句?
我认为最天才的诗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句意为:天倘若有情意,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该句被后人衍生为成语,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该诗句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该诗句流传至今被无数后人所引用,其数量之多无以左右,其中最著名的有:
1、《忆秦娥》·宋·万俟咏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2、《河满子》·宋·孙洙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3、《减字木兰花》·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4、《行路难/梅花引》·宋·贺铸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5、《蝶恋花》·元好问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6、《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在古代就早已闻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而一语既出,惊动四座。
李贺之佳句,为何于一千二百年间,竟众心共鸣之声不断。“天若有情天亦老”,于李诗之中,是一种穷困潦倒、命途多舛的无奈,于欧词之中,是一种离愁别绪的高雅凄美,于孙词之中,别绪离愁有增无减,于毛诗之中,则又化为胜者王霸之气。共同之处,皆因一个情字未了。
能写出"天才"诗句的必是"天才",可惜天妒英才,与屈原、李白同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名句后,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写到这我心里不禁莫名的感到酸楚,也不禁会问:如果李贺多活二、三十年,其诗词成就会怎样呢?
蒹葭全文及释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注释:
①本诗选自《诗经·秦风》(朱熹《诗集传》卷六)。秦风,秦地(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民歌。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②苍苍:深青色,此译为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③伊人:那人,指意中人。
④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⑤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⑥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⑦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从之:追寻他。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⑧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⑨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 ⑩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⑾晞(xī):晒干。 ⑿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⒀跻(jī):登,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⒁坻(chí):水中的小洲、高地、小岛。 ⒂未已:未止,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⒃涘(sì):水边。 ⒄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 ⒅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