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危动物,中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
中国濒危动物,中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
冷杉,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枝条轮生。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
冷杉属植物发生于晚白垩世,至第三纪中新世及第四纪种类增多,分布区扩大,经冰期与间冰期保留下来,繁衍至今。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土壤以山地棕壤、暗棕壤为主。
冷杉
冷杉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历史
冷杉属植物发生于晚白垩世,至第三纪中新世及第四纪种类增多,分布区扩大,经冰期与间冰期保留下来,繁衍至今。该属约50种,分布于亚、欧洲、北美、中美及非洲北部的高山地带。
中国是冷杉属植物最多的国家,约22种3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浙江、台湾各省区的高山地带。资源冷杉就是在中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树种。
冷杉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格局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物种集中分布带,大致走向为“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秦岭南坡”。松杉柏科植物在西南地区的物种集中分布于横断山的核心区域。据推断,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区是我国冷杉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很有可能还是起源中心。
在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区,冷杉是重要的建群种和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的主要树种,是生态屏障重要的组分,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我国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东南、中南部发现冷杉的消息相继传开,资源冷杉于197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被发现,因此命名为资源冷杉。它和百山祖冷杉、元宝山冷杉、梵净山冷杉一样,是中国特有的第四纪冰期遗留下来的“活化石”,1999年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保护级别Ⅰ级)。
冷杉最初在广西东北部资源县银竹老山被发现,后来在相邻的湖南省新宁县舜皇山、城步县二宝顶、炎陵县桃源洞也见有分布,生于海拔1500-185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没有大树,也没有实生的幼树和幼苗,最小植株的树龄也已经到了35年,绝大多数植株的树龄在40年到45年之间。
冷杉
最初在银竹老山发现96株资源冷杉,湖南舜皇山有资源冷杉30株左右。但据2014年实地踏查定位,银竹老山目前现存的冷杉植株共72株,集中在3个分布点;湖南有50余株。综合报道,目前资源冷杉野生植株不超过200株(一说600株)。
资源冷杉种群数量这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资源冷杉生长约30年才开始挂果,此后隔三五年挂果1次,球果数量很少,种胚不发育,研究发现全为空瘪的膜状物,人工繁育迄今没有获得成功。
再者就是乱采乱伐,由于资源冷杉非常珍稀,而且由于资源冷杉树干通直,材质坚韧,适合建房和制造家具,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地的资源冷杉屡屡盗伐,种群直接受到破坏。另外山上放养对植物植被的破坏以及对资源冷杉幼苗的啃咬,也造成资源冷杉繁殖率极低。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保护意识加强,以及研究人员和养护人员对资源冷杉的刻苦攻关和重点保护。在2017年,对收集的资源冷杉种子10余斤进行人工培育,培育出了800余株幼苗,打破了国内几十年来资源冷杉人工繁育出芽率多为零的困局,目前生长正常,希望不久将来,资源冷杉的种群能够更加扩大。
冷杉——真正的圣诞树
12月,窗外大雪纷飞,壁炉里通红的炉火熊熊燃烧,空气中弥散着《铃儿响叮当》的美妙乐曲,红衣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在街边游荡,缀满彩灯,星星和小礼物的圣诞树让我们真的感受到节日的到来。
虽然很多圣诞树都是塑料变成的,但他们的样子还是保持了树的样子——漂亮的圆锥形树冠,便于挂礼物的丰富枝桠,碧绿的枝叶——简直就是为了圣诞节准备的。真的圣诞树究竟是什么树,它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担当这个神圣的职责的呢?
冷杉
翻遍所有资料,跟耶稣有直接关系的似乎只有一棵棕榈树——有一个传说是,圣母怀胎十月,有天出门散步,在一棵棕榈树下停下来歇脚。这棵棕榈树温柔地用枝叶把圣母围了起来,将寒风统统挡在外边。
耶稣就是在这个“绿色帷帐”中诞生的。不过因为《圣经》中明确记载,耶稣是出生在马厩里的。这个传说也只能算是传闻一则了。抛开真假,这则圣诞树传说从逻辑上说还是有些道理,首先,中东地区的棕榈树很多,但是要碰到一两棵松树还真是件稀罕事;其次,棕榈树叶片宽大,倒也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不过,此传说中的诞生地与经典差异过于明显,应该算作道听途说的野史吧。其实,圣诞树是从耶稣诞生1500多年后(公元16世纪)才出现在圣诞节场景中的。最开始,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就是用来烘托节日气氛。
一位修道士本着节俭的原则,砍来一棵小树,在上面挂上糕饼,红果和蜡烛,让附近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圣诞节。
可是隔天起来,发现叶子都掉光了,岂不大煞风景。有些杉树,比如铁杉,落叶的速度可比人脱发快多了。相对来说,冷杉属和云杉属的成员们的“固发”工作做得比较好,并且能保持青翠,适合做长期的摆设。甚至第二年还可以用,只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
所以,冷杉成为了传统的圣诞树,像一把伞。象征着大地的保护者,从宇宙中吸收能量以滋润万物。目前,商业种植的圣诞树主要是冷杉属的植物,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能保持翠绿的枝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植物的气味儿清新宜人,能让大家愉快地度过圣诞节。
我国在保护和挽救濒危动物方面采取了哪些努力?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为野生动物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拯救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一批极度濒危濒于灭绝的物种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摆脱了灭绝的危险,有的物种已经开始回归自然。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共批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野生动物保护工程项目23项,投入工程建设资金近7000万元,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600余处,使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其栖息地域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扭角羚、黑颈鹤、褐马鸡等一大批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逐步得到了恢复并呈现上升态势。其中,黑颈鹤从20世纪80年代的4000多只上升到目前的7000多只,世界珍禽朱鹮从1981年的7只野外种群发展到目前的270只,基本摆脱了行将灭绝的危险。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举世瞩目的大熊猫、华南虎、朱鹮、金丝猴等数百种野生动物为我国所特有。保护野生动物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0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专门就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进行了重点规划,确立了优先保护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麝类、普氏原羚、野生鹿类、鹤类、野生雉类等13大濒危野生动物物种。
据了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工程、技术、机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强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拯救工作。凡是能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达到拯救目的的,积极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点;对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仍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则组织拯救繁育。其中,对经拯救繁育已形成一定人工种群的,鼓励拯救繁育单位依靠自身力量壮大种群数量;对已极度濒危,目前尚未建立人工种群,或种群数量不足以使其免于灭绝的,则集中资金、技术,强化拯救繁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区建设工程实施之后,我国对虎、朱鹮、亚洲象、麋鹿、雉类、扬子鳄等部分濒危物种实施了专项拯救繁育工作,建立了专门的拯救繁育研究基地,并进一步扩大了工程拯救的濒危物种,将野马、高鼻羚羊、黑脸琵鹭、猎隼等濒危物种纳入工程建设范围。全国建立了1了处野生动物拯救繁育中心和1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通过科技攻关,成功攻克了大熊猫、虎、朱鹮、扬子鳄等濒危物种的救治、驯养、繁育等技术难题,使数十种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成功地解决了人工种群可持续繁育,为下一步的野化放归,重建和恢复野生种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03年,华南虎人工种群数量发展到60余只,创历史新高;朱鹮野外和人工种群数量达到560只,增幅35%;扬子鳄从200多条发展到1万余条,并在安徽成功地进行了放归自然试验;野马和麋鹿人工种群数量分别达到180匹和1300多只,在野外成功繁殖后代,并已初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野生种群。
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我国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白鳍豚、朱缳、黑颈鹤、黄腹角雉、扬子鳄等二十多种珍稀动物
中国珍稀爬行动物?
扬子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莽山原矛头蝮。也称莽山烙铁头,全长可达2m,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莽山烙铁头是国际上一级优先保护的濒危物种。
东北虎为什么被列为极度濒危保护动物?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了,各国为了能够保护这些动物不再减少都会把一些动物给归纳为保护动物,如果猎杀这类动物就触犯了法律,可能就需要坐牢了。东北虎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在动物界绝对是顶尖强者的存在,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天敌才对,为什么还被归纳为珍稀动物行列?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或阿穆尔虎,2008年,它被美国网站《生活科学》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稀有动物”物种之一。一般成年的东北虎有260公斤左右,体长超过3米,战斗力极强,在大自然里几乎没有任何的对手。之所以东北虎变成了稀有动物,其实都是人祸,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它出生的地点不太好,它主要是在东三省居住,当时清朝决定把东北地区给开放对外,导致了很多人前去居住,因此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后来晚清国力衰弱,沙俄直接占领了这部分区域,并且大建铁路,为了修建铁路他们把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环境给破坏了,东北虎的可生活圈子越来越小;
第二点是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俄国人发现东北虎的皮毛在世界上非常的受欢迎,每一只东北虎的皮毛简直是可以卖出天价。在利益的驱赶下,他们跨境来到了东北,利用猎枪在这里大规模的猎杀。据统计,这场猎杀持续了将近20年,其中超过一千只的成年东北虎遭殃,导致了无法正常的再进行繁衍了;
第三点是后来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东北虎已经找不到食物了,所以出现了伤人的事件,搞得当地的人人心惶惶的。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当地的居民自发组成了打虎队,开始到处去猎杀这些东北虎,导致了原本已经很少的数量又雪上加霜,一些东北虎选择了逃亡到了俄罗斯去了。
在1957年的时候我国做了一下统计,当时的东北虎已经才剩下一百多只,已经快达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了。现在我国已经把它给重点保护了起来,它的数量也在缓慢的增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