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该句典出自哪里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该句典出自哪里?
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该句典出自宋代王安石诗《元日》中。屠苏:一种酒名,在古代,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都要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意思是:旧的一年在噼啪作响的爆竹声中又过去了,春风又吹,吹暖了大地,也吹暖了屠苏酒。诗句描写了新年时的喜庆气氛。
元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春风送暖入屠苏对应的句子?
对应的事上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你还记得哪些童年时期过年的经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年夜的太平面。母亲习惯凌晨给我们煮,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鸡肉汤实在太美味了。可是贪睡的我早已进入梦乡,母亲叫醒我们,当时的我真的是站着都能睡着,如此香喷喷的美味竟然不能赶走我的瞌睡虫。草草吃了几口就去睡觉了,幻想着明天早上起来吃。但是,等到第二天,哪里还有鸡汤的踪影,都被兄弟姐妹几个吃得干干净净。我当时那个懊悔哦,可懊悔有啥用,只能希望于来年。可来年的除夕夜竟然重复着往年的故事,现在想想是既好笑又温馨,满满的童年回忆。
这句对联的意思是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副对联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在此起彼伏的阵阵爆竹中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光,开怀畅饮屠苏酒。
原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送走,在暖暖的春风中饮起屠苏酒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灿烂的景象,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赏析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庆祝新年的到来,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现在多指年画或对联.“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