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有多大

2023-10-01 17:30:04 74阅读

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有多大?

特别庞大。

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有多大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城市等,造成巨大损失。

舟曲的泥石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沂南县临沂市 双语实验学校(北校) 四年级四班 邢继轩 33号

泥石流的前兆?

泥石流来临前,一般会出现巨大的响声、沟槽断流和沟水变浑等现象。泥石流发生时,泥石流携带巨石撞击产生沉闷的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

沟槽内断流和沟水变浑,可能是上游有滑坡活动进入沟床,或泥石流已发生并堵断沟槽,这是泥石流即将发生最明显的前兆。在这些现象发生时,一定要根据预先制定防灾预案,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mudslide)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1]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2021江西防灾减灾知识竞赛答案?

一、单选题

1、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B)

A.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B.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C.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D)色表示。

A.蓝

B.黄

C.橙

D.红

3、下列选项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D)

A.家中阳台、窗户安装的防盗护栏留有安全逃生门

B.定期清除漏到、楼梯间堆积的杂物

C.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

D.将私家车停在消防车道上

4、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野外如果突遇泥石流来袭,正确的做法是(A)

A.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B.顺山沟方向往上游跑

C.顺山沟方向往下游跑

D.在凹坡处停留等待救援

5、发生洪水、城市内涝时,在积水中行走应穿(C)

A.长筒雨靴

B.凉鞋

C.运动鞋

D.拖鞋

6、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迅速(B),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门窗通风

C.拨打119向消防队报警

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发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下列逃生表述正确的是(B)

A.不要慌张,按顺序慢慢走

B.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

C.所有人都从车门逃生

9、“三合一”场所火灾危险性很大,“三合一”场所是指(A)

A.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

B.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

C.三人以上合租一间房内

10、下列关于报警的四种方法,错误的一项是(B)

A.向119报警

B.向本单位专职消防队报警,等扑救不了时再向119报警

C.向本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詟,召集人员迅速处置初起火灾

D.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要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

11、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消防组织应履行(D)职能。

A.火灾预防

B.火灾扑救

C.应急救援

D.以上都是

12、面粉生产车间严禁吸烟的主要原因是(A)

A.防止爆炸

B.防止火灾

C.保护环境

D.保护工人免受尼古丁危害

1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A)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无偿

B.有偿

C.自愿

D.自觉

14、发现火灾,应拨打哪个电话报警?(C)

A.96119

B.96110

C.119

D.110

15、当遇到火灾时,应迅速向逃离。(C)

A.着火的相反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D.着火方向

1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按危害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C)

A.蓝-橙-黄-红

B.橙-黄-蓝-红

C.蓝-黄-橙-红

1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B),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A.监管、督查

B.防火检查、巡查

C.消防检查、管理

18、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A),向当地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A.96119

B.12580

C.12315

D.10086

19、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C)。

A.组织应急逃生演练能力

B.组织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C.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D.组织发动政府部门能力

20、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D)色表示。

A.蓝

B.黄

C.橙

D.红

21、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按照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是。(B)

A.蓝色-黄色-橙色

B.黄色-橙色-红色

C.橙色-黄色-红色

22、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A)

A.首层

B.2层

C.3层

D.楼顶

23、山体崩塌是登山健身时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岩层面、裂缝面与山坡方向时,更容易发生山体崩塌。(A)

A、一致

B、不一致

24、预防森林火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不在林、牧区吸烟和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

B.不在林、牧区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

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

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

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A)

A.鸡蛋

B.鸡肉

C.蘑菇

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A.50

B.75

C.100

D.125

27、地震发生时,身处高楼,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自救防护措施是(C)。

A.立刻向外跑,乘坐电梯下楼

B.蹲在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

C.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护好头部

D.躲到吊柜下方

28、(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D.《防震减灾条例》

29、自2009年起,(A)被定为中国的全国防灾减灾日。

A.5月12日

B.8月1日

C.8月10日

D.9月1日

30、以下(C)属于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

A.参与

B.实际操作

C.协调和监督

D.D.干涉

31、次生灾害紧急处理预案应包括(C)。

A.只处理灾害重大地区

B.暂不控制与处理次生灾害方案

C.恢复生产应急预案

D.地震应急预案

32、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

34、2008年5月12日,(A)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芦山

C.青海玉树

D.四川雅安

35、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C)计划。

A国民经济

B社会发展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科技发展战略

36、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C)、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

A.地震安全性评价

B.城市的地震区划

C.震前综合防御规划

D.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37、1930年建起中国自办的第一个地震台(C)地震台。

A.泰安

B.香山

C.鹫峰

D.西安

38、我省是哪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D)

A.1982

B.1992

C.2000

D.2003

39、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A)

A.松褐天牛

B.光肩星天牛

C.青杨天牛

D.小蠹虫

40、由于吸烟不慎引起森林火灾,这个过程中吸烟属于(C)

A.天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放火

41、下列可燃物中,属于难燃可燃物的是(C)

A.地表干枯杂草

B.枯立木

C.生长季节的绿色植物

D.较干燥的腐殖质层

42、凡是被火烧过的林地都称为(C)

A.火灾面积

B.成灾面积

C.过火面积

D.火烧面积

43、在防火期内,一天中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时间为(B)

A.21:00至7:00

B.10:00至14:00

C.14:00至18:00

D.18:00至21:00

44、我省森林防火期内,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应当经(D)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A.国家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地市级人民政府

D.区县级人民政府

45、在林区依法开办工矿企业、设立旅游区或者新建开发区的,其森林防火设施应当与该建设项目做到“四同步”,下列不属于其中内容的是(D)

A.同步规划

B.同步设计

C.同步施工

D.同步完成

4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规定:对于常绿树种的叶部病虫害来说,失叶率达﹪以上、感病指数达40以上和死亡率达﹪以上即视为成灾。(B)

A.50、6

B.50、3

C.30、6

D.60、3

47、《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规定:对于一般的枝干病虫害来说,受害株率﹪以上或树木死亡率达﹪以上即视为成灾。(A)

A.30、3

B.40、3

C.30、6

D.50、3

48、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小。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A)

A、119

B、122

C、911

D、110

49、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报火警(B)

A.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

B.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C.告知着火方位后迅速挂断电话,返回火场

D.为了节约时间,说下地方就行

50、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D)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根部

51、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C)

A.下风位置

B.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距离起火点3-5米的上风或侧风位置

D.只要靠近火点,随便在哪里

52、检查煤气等燃气灶具是否漏气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C)

A.用鼻子闻

B.用火试

C.用肥皂水刷到软管和接口处检查

D.关闭门窗闻下有无气味

53、当打开房门闻到很浓的燃气气味时,要迅速(B),防止引发爆燃事故

A.打开电灯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门窗通风

C.点火查看

D.拨打119报警电话

54、发生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贴近地面撤离,主要原因是(B)

A.看得清地上有无障碍物

B.燃烧产生的有毒热烟在离地面近的地方浓度小,可降低中毒几率

C.以免碰着别人

D.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顺便带出来

55、油锅起火,不正确的扑救方法是(B)

A.立刻关闭气源

B.用水泼灭

C.用锅盖闷灭

D.用湿抹布进行覆盖

56、楼内失火应(A)

A.从楼梯逃离

B.乘坐电梯逃离

C.在现场看热闹

D.等待救援

57、门外面着火且火势很大,被困室内无法逃生时,错误的作法是(C)

A.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防止毒烟进入

B.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C.打开房门冲出去

D.利用床单被套结成绳索从窗户逃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