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的下一句,不耻下问全文

2023-09-28 06:45:04 75阅读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不耻下问全文?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说:“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文’这个谥号呢?”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然称得上‘文’这个谥号了。”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不耻下问全文

今天这段话评论的人叫孔圉(yǔ),又称仲叔圉,孔文子是他的谥号。

今天的探讨正是他的这个谥号,子贡并没有看出他哪一点称得上“文”。我们可以先了解下历史上得到过“文”谥号的都有哪些人,著名的有:清朝平定太平天国的曾文正公,曾国藩;知行合一,立德、立言、立功三不巧的王文成公,明朝的王守仁,在春秋之前有大名鼎鼎的周文王,由此可见能得到“文”谥号的人都立下过不世功勋,而孔圉显然无名多了,不过孔子却不这么看。

孔子的看法是一以贯之的,他看中人的内在品质,而不在意这人的功绩或财富,传统的国人在精神上一直秉持着这种观念,但是,现在这种观念越来越淡薄了,这是我们如今的中国人应该深思的地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是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话对地位高,有权势的人尤其重要,人往往身处高位,便会飘飘然,不在意别人的见解,认为自己比他们强多了,这就断绝了自己的学习之路。

孔圉掌管着卫国外交,属于卫国的实权派人物,他能够做到不耻下问,这正是身居高位之人的学习之道。孔圉本身聪敏,却还能够虚心接纳别人提给自己的意见,这种行为就可以得上“文”了,因为善学者,文必成矣!

在《论语》后面的记述中,孔子还会提到孔圉,阐述了他对于卫国的重要性。

善于提问重要性的诗句?

1. 重要2. 因为善于提问可以激发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产生。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3. 在《论语》中有一句诗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诗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而学习的前提就是善于提问。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问,我们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真理。因此,善于提问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囊萤夜读赞扬了什么?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即便身处恶劣环境,却仍旧坚持不懈,奋发向前,自强不息,努力创造条件去学习的宝贵精神,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肯下定决心去努力,总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讲的是,在我国的晋朝时期,有一个叫做车胤的少年,他十分勤奋好学,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十分贫寒,家里没有钱可以去买灯油,因此一到夜晚,车胤就没有灯光可以让他读书。有次在夏天的一个夜晚,他看着野外飘飞的萤火虫突发奇想,找来一个用白绢做成袋子,抓了几十只萤火虫装在里面,用袋子透出的光来读书。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的出处是我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晋书》是在我国唐朝时期,由房玄龄领头的,总计二十一位学者共同编写。《晋书》当中记载着的历史包括从司马懿开始到刘裕废晋帝自立期间的史实

有哪些灵光一闪来的金句?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灵光一闪的金句,朗朗上口。

一,古文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人行,必有我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不教父之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思而后行。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欲速则不达。

君子有成人之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歇后语类。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人挪活,树挪死。

竹篮打水一场空。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上梁不正下梁歪。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清官难断家务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且行且珍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励志类。

失败是成功之母。

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坚持就是胜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灵关一闪的时候,经常会想到的就是这些了,而且平时也会经常说到。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当灵关一闪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些。

如何理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评述】

孔文子,鲁国大夫孔围。文,谥号为文。

什么是谥号?

是人死后的评语。也就是对人功过是非的评价。

什么是文?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总括则是拥有治世之得的才能谥号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文”在古代谥号中,对于人的评价是非常好的美誉了。

子贡有鉴于此,故不理解为什么孔圄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孔子说:孔圄这个人,为了学习(良知)的进步,可以向任何人低头请教。

坦白说,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能做到就是优秀。

就说销售吧!当销售遇到客户拒绝时,作为优秀的销售员,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要放下身份与地位,厚着脸皮,改进方案,继续向客户推销,直至销售完成。

“不耻下问”就是如此容易,也是如此之难。试问,谁不在乎面子昵?

所以,谁能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良知),包羞忍耻的放下身份与地位,去做对事情有意义的事,谁就是“不耻下问”的好汉!谁就能成就一番伟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