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 凶手,最让你震惊的一宗杀人案件是什么
杀人回忆 凶手,最让你震惊的一宗杀人案件是什么?
难以想象,当霸凌、纵火、强奸、杀人等等这些让人心生厌恶的词语,一次又一次和那些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连在了一起,你还愿意用“他只是个孩子”这个理由为此辩护么?
“纯真的信赖之心,背后竟成了罪恶的源泉”,是这群孩子的「可恶」,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近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的一起关于两个未成年女孩的案件,令美国上下都震惊不已,难以想象,两个11、12岁的小姑娘居然在秘密筹划将同校学生割喉杀害,好吃掉他们的肉,用高脚杯饮血庆祝。
CNN报道
俩初中女生要杀掉15名同学
美国上下震惊了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在Bartow Middle School里,一名老师接到了学生的报告,称刚刚遭受到了两名女生的威胁,其中一名女生凶巴巴地警告这个学生“明天最好离学校的某个楼远点”,小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Bartow Middle School
周二一进教室,这名老师就发现:昨天警告那名同学的女生今天没有来上课,想起昨天学生给她打的威胁报告,这名老师内心感到十分不安,于是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女孩的妈妈确认孩子是否正常上学,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校长,随即学校展开了全方位的搜索。
终于在一栋楼的卫生间,他们发现了这两个女孩,只见她们衣服下面露出了四把利刃,以及一把披萨刀和一把磨刀器,当时其中一个女孩还拿着一个高脚杯。
当被带到校长办公室后,她们说出了自己的“惊天秘密”。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这名11岁的孩子在另一个12岁女孩的家中看了一天的恐怖电影,似乎被某邪教思想蛊惑,她俩决定在自己所在的中学设计一个杀死同学的阴谋。
她们把刀藏在衣服下,提前躲在卫生间处,等待下课铃响,同学们挨个进入卫生间后,一个个地杀掉他们。这两个女生为此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研究,根据警方调查,这两个女孩曾在网上搜索:
如何用刀杀死某人
以及
什么类型的伤口可以使受害者“最快地流血死掉”
警察还在其中的一个女孩的家里,发现了一张写着“去卫生间杀人”字样的纸条...
她们的计划是,先刺伤进入卫生间的同学,紧接着割断TA的喉咙,在确认这名同学死亡后将TA堆放在卫生间的一角,然后等待下一个同学进入卫生间。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两名年龄加起来才23岁的女生,共计划杀害15-25个无辜的同学。她们的目标全部都是身材娇小的学生,因为“那样更容易控制他们”。
当“杀戮”计划完成后,她们会吃掉这些无辜同学的肉,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高脚杯喝掉他们流出来的血。
当问及为什么要杀死这么多同学时,这两个女孩的答案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我们之所以准备杀死这么多人,是因为要确保自己犯下的罪恶足够严重,这样我们自杀后才能下地狱和撒旦在一起”。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两个女生的计划还没等实施就被校方发现,并扼杀在摇篮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知道那时会有多少无辜可爱的孩子被残忍地“终结生命”,又有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这两个女生的行为一夜之间破碎?
目前,警方已经两名女生逮捕,法院尚未正式审理此案。
虽然未能得逞,但这样的未成年人,真是令人心慌和惧怕。
13岁少女杀害、肢解闺蜜
“长得比我好看就得死”
在国内,也有这样令人惊恐的孩子存在——13岁少女杀害并肢解了自己的闺蜜。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2年的广西,13岁的女孩周某和同班同学,且互为邻居的覃某关系很要好,然而因为同学们都喜欢与周某玩,以及认为自己没有周某漂亮等原因,覃某对周某心生嫉妒,产生杀意。
4月10日,覃某把周某邀请到自己家中玩耍,趁着周某正在玩手机时,覃某抡起旁边的木凳将她砸晕,随后用啤酒瓶、割纸刀、菜刀以及剪刀等凶器将周某杀害,随后砍断了周某头颅、手臂,装进了垃圾袋扔掉。
请注意,这是一个才上6年级的孩子,却独自完成了这一系列的罪行,而痛下杀手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嫉妒好朋友比自己长得漂亮。
该新闻报道称:
被告人覃某因其作案时未满十四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覃某收容教养三年。周某的父母不服,先后两次提起上诉,最终也只是维持原判。除此之外,被告人父母赔偿原告各项费用10.8万元。
虽然法院在近日澄清辟谣称这起案件早在6年前就已经由有关政法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不存在着“受害者父母不满判决上诉和近日终审审判”的情况,但法院的回应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13岁女孩肢解同学的案件真的发生过。
10万块钱换了无辜女孩的一条命,而那个心理扭曲的杀人犯却可以在收容受教养三年后,重新展开新的生活,那时的她不过也16岁,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轻太轻。
那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更是刺痛人心,仅仅因为她才13岁,是个未成年人,难道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杀人犯么?
当孩子变成恶魔
这个世道有多可怕?
“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还小不懂事”。
一句“小”和“不懂事”似乎就可以轻描淡写地忽视这些未成年人做的恶,也正因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罪恶是假借着未成年之名“完成”的。
在浏览高达3亿的知乎话题——“最让你震惊的一宗杀人案件是什么”的回答下,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干净得像张白纸的他们,纯粹得如同清水的他们,却恶得肆无忌惮。
知乎截图
2016年7月,广西岑溪一名13岁男孩沈某,离家出走,想靠着偷东西养活自己。
有一天,他看到村中有三姐弟正在玩耍,他便把玩得正开心的三姐弟骗到偏僻的角落,想威逼他们讲出家里藏钱的位置,由于在逼问中沈某用了暴力,三姐弟的哭闹让他慌乱,遂临时起意,痛下杀手。
他残忍地用石头和刀将这三姐弟击打致死,事后把尸体抛进废弃水井。更令人震惊的是,完成了这些后,他还冷静地向三姐弟的父亲讨水喝。
这样的少年,令人不寒而栗。
同样令人胆寒的,还有主页君曾报道过的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发生的一起奸杀案。回顾整个事件,人性的冷漠真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原本打算读完高中去美国留学的16岁女孩姚某,在教室里被同学王某奸杀。而在起案件中,还有女孩的室友曾帮着王某骗姚某去教室,甚至还在女孩遇害后拼命泼脏水给无辜的姚某,试图洗白那个杀人犯,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令人感到愤怒不已。
当孩子们变成恶魔,这个世道有多可怕?
答案是:
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1993年的2月,英国利物浦两个10岁男孩的行为让世界震惊,平日里调皮捣蛋的他们居然萌生出来诱拐一个小孩来玩耍的想法。
他们带走了年仅2岁的小詹姆,一路上对哭闹的詹姆拳脚相加,最后把他带到一个铁道旁,拽掉小詹姆的裤子,扔掉小詹姆的鞋子,搬起旁边的石头砸他,甚至电池塞进他的嘴里,拿颜料往他眼睛里灌,还伤害小詹姆的生殖器...
就这样,2岁的小詹姆被活活虐待致死。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个男孩还将死去的小詹姆放在铁轨上,伪造成交通事故的假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事情败露后,他们被判处了15年徒刑,也因此成为了英国现代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犯。然而因为是未成年人,加之欧洲人权委员会的帮助,他们仅仅服刑了8年便提前释放出来。
因为是未成年人,他们逃掉了本应有“残酷”的惩罚,让人无奈却又心酸:
我们在保护未成年人罪犯时,
谁来保护那些无辜的受害者?
在这里小华妹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福田孝行——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未成年人。
1999年,18岁的福田孝行伪装成水管工闯入一户民宅,残忍地掐死了23岁的女主人并进行了奸尸。在奸尸的过程中,女主人11个月大的孩子在旁边哭泣,并挣扎着爬向自己死去的妈妈,福田孝行便索性把这个11月大的孩子给勒死了。
难以置信,他不认为自己做出了什么恶行,居然还自己辩解称:
“不过就是一只公狗走在路上,碰巧遇到一只可爱的母狗,公狗自然而然的就骑上去了……这样也有罪吗!?”
因为日本的未成年是20岁以下,所以按照规定福田孝行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只是盼了无期徒刑,在日本,如果他表现良好,很有可能不到10年年就出狱,那时的福田孝行洋洋得意:“这世界终究是由恶人获胜的!等我出狱时,你们要举办盛大的party欢迎我啊!”
那个死去的女主人的丈夫本村洋,实在无法忍受那个杀害自己妻儿的人居然如此嚣张,还被法律“保护”得如此好。
于是,他选择上诉,这场官司整整打了9年,对于本村洋来说,是3000多个不眠夜,终于在2008年4月22日,最高法院法官认定福田孝行“罪大恶极,判处死刑”。这个案件也被改编成电视剧:《为什么你要和绝望抗争》,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未成年人”这四个字,本不应该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借口,但如今却成了一些人的保护伞,这不能不让人慨叹。
最后,小华妹想以一部韩国再2014年拍的电影《彷徨之刃》中,主人公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
“犯罪哪里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而已”
还想多说两句:
每当有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总有很多声音说,所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难道就是保护未成年人渣么?其实我们设置未成年人保护的时候,本是保护成年人不去伤害未成年人,可是未成年人之间、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暴力与伤害,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也许我们的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教育,都应该做出些改变了。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杀人回忆?
最后那个镜头,注视着屏幕前的你,你就是那个凶手,整部电影都是为了帮你回忆你是如何杀人的,凶手就是普通人,可能就在银幕前,每每想到此,背脊发凉。
小时候你被爸妈揍的最惨的一次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不懂事,做了一件让父亲非常生气的事情,因为这事脚被父亲打到骨裂,上学都是拄着拐杖去的。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父亲生气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我做的事情背后牵扯的安全隐患和道德问题。
97年,我读小学四年级,原本我读小学是在村上读的,这一年政府出台了新政策,乡村学校全部取缔,所有的孩子都送到就近的镇上上学,而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镇小四年级的学生。
我的老家是一个偏僻的自然村,从家里到镇上徒步要一个半小时。当时家里穷,买不起摩托车,每次去学校都是同村的小伙伴组队一起去的,路上边玩边走也不觉得有多远。
因为每天来回太浪费时间,父亲就给我办了住校手续,同村的小伙伴都是如此,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同。
刚到镇上读书,我有种乡下人进城的感觉,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放学之后的时间,几个小伙伴结伴在街上逛着,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什么都很新奇,要是零花钱够用还能到小店里买几包辣条,一群人美滋滋的抢着吃。学校的宿舍并不是在校园里面,而是在校门口租的一栋政府大楼,平时就一位大爷看着,只要晚上九点之前回宿舍就行。
当时街上有很多游戏厅,可能像我这样80年代的人都知道这种游戏机对我们的诱惑有多大。一台机器比老师的讲台小不了多少,里面的游戏按机子区分,比如三国群英传,魂斗罗,飞机大战,拳皇等等,每一个游戏一旦玩上就像上瘾一样,总想着给他通关了。
我第一次接触这些游戏机是受我堂哥影响,堂哥大我三岁,我读四年级的时候他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每个周末他都会特别早从家里出发,刚开始我们都说他不合群,后来才知道他提前到镇上是为了打游戏机。
有次周末,我父母不知是什么原因不在家,就让我在大伯家住两天,礼拜天的时候跟着堂哥一起去镇上。因为大伯跟我同村,而且两栋房子是挨着的,所以住他家跟住自己家差别不大。
礼拜天,我吃过中饭就跟着堂哥出发了,到镇上之后堂哥说带我去玩一玩。那一天,我第一次踏进游戏厅,看到很多跟堂哥差不多年纪的学生聚集在游戏房,我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即使站在旁边看别人玩也津津有味。
堂哥花钱买了几个游戏币便开始和同学玩上了,这种游戏机可以两人一起,也可单人,有的组队通关,有的对打,玩法并不复杂。
我站在旁边看堂哥玩来一会,也许是因为堂哥发挥不好,经常丢命,于是就想把我支开,他从游戏台上拿了两个游戏币塞给我让我自己去玩。
就这样,我开启了第一次游戏机之旅,我印象很深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游戏,我还记得当时玩的是三国群英传。一边玩我还一边喊,这种游戏机的方向操控是靠摇杆的,有点像现在的汽车档位器一样,你可以控制游戏里的人物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激动的时候,就是一阵猛摇,那感觉可比过家家爽多了,有时老板看到我们这么摇还会心疼得过来制止。
自从玩过一次之后,我有点停不下来了,每天放学之后就会往游戏机房钻,即使零花钱花完了,进去看看别人玩也觉得过瘾。每个礼拜天,我也成了那个不合群的小伙伴,早早地便守在大伯家门口,只要堂哥一出发,我立马就会跟上。
堂哥玩游戏机玩得很溜,一个游戏币能玩很久,有时候甚至一个币就通关了。可我不行,毕竟是新手,有时为了通关得花好几个游戏币,当时一块钱可以换三个游戏币,像我这种菜鸟几分钟可能就玩没了,当时我的零花钱一星期也就五块,十块,自然是入不敷出了。
为了满足自己玩游戏的乐趣,我生了邪念。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单独放钱的地方。平时父母有钱了也只是往口袋里一塞,根本没有考虑过防备谁。
有一次,我趁父亲睡着了,从他口袋里拿了一张十块纸币。带着多余的零花钱我在游戏机房内开始风生水起,出手也变得大方起来,偶尔还会请其他几个小伙伴玩几个游戏币。
周末放假回家的时候我还心情忐忑,生怕父亲已经知道了,但父亲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有提过,我的心就放进肚子里了。尝到甜头的我自然不可能就此放弃,从父亲口袋里拿的钱也是越拿越多,十块,二十块,五十块。
那段时间,我沉溺在游戏的海洋中,白天想放学练,只为达到一个游戏币通关的程度。后来拳皇实现了目标,飞机大战实现了目标,三国也实现了目标,不说十拿九稳,但最多两个币,我就能把游戏通关,我成了游戏机房里的高手。
游戏的技术是提高了,但因为游戏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业,我的学习成绩一降再降,老师几次找我谈话,甚至还找我父母,都被我用借口搪塞了回去。
周五我回家的时候,感觉父亲怪怪的,此时的我还不知道危险即将降临,我还如往常一样吃饭,做作业,睡觉。
直到礼拜天的到来,我从父亲那接过零花钱,然后又找了借口脱离了父亲的视线,从父亲放钱的口袋的里抽了一张一百的。
本以为一切顺利,不过就在我准备出门的时候,父亲叫住了我,一脸严肃地问我有没有什么事情告诉他,我强装镇定,随口就说了一句:“没有什么事啊!”父亲听到我的话拿起身边的棍子就打了我一棍,我看父亲没有要停的意思就往外跑,父亲在我身后拼命追着,靠近了就又是一棍,当时挨了几棍我已经忘记了,直到最后一棍,父亲打在我的小腿上,我一个前扑就摔倒在地。
父亲看我摔倒没有扶我,站在我身边大骂:“你跑啊,今天你有本事就跑,看我能不能打断你的腿。本来还想给你个认错的机会,你倒好,死不承认是不是?”说着就把手伸进我衣服的口袋里,一张旧版的百元大钞就出现在了父亲的手中。
父亲看着手中的百元大钞,一脸失望地看着我,声音突然低沉了很多:“这是什么?”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父亲,只是低着头不说话,连看都不敢看父亲一眼。过了许久,父亲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你妈妈之前就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都会少钱,我还说她可能记错了,看来你偷钱已经有段时间了,现在连一百块钱都敢偷了。你从最初的五块,十块开始偷,现在都到一百块了,那以后呢,是不是一千块,一万块,我以后是不是要给你送牢饭啊!”
父亲打我的动静弄得挺大了,街坊四邻听到声音纷纷跑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当时我恨不得挖个地缝钻下去。邻居们都劝父亲说:“算了,算了,孩子还小。”父亲却不认同:“小就能偷东西吗?小就能犯法吗?”这一大喝,邻居们也不敢说话了,直到我母亲回来,才让父亲消停下来。
那一天,我请假在家没有上学,当天晚上,我脚疼得不能走路,父亲跟我说:“如果再让他发现有下次,我保证将你另外一只脚也打得不能走路。”最后还是母亲看不下去,带着我去了医院,后来拍片才知道是小腿受重击之后骨裂了,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腿都是打着石膏,然后拄着拐杖去上学的,别人问我脚怎么了的时候,我根本不敢说是我父亲打的,只能撒谎说是自己摔了。
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踏进游戏机房,而且也不敢偷偷摸摸地拿东西。长大之后才慢慢明白,父亲的那顿棍棒叫做教育,是父亲让我明白了作为孩子,作为公民,偷偷摸摸拿东西是犯法的,哪怕拿的是自己父母的东西。大学毕业之后,有次跟父母聊起这件事,母亲告诉我当年父亲还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过,他在自责自己下手重了,差点真将我的脚打断了。
现在自己的孩子也慢慢长大了,每次看到孩子在外面玩了想把玩具拿回家的时候才真正懂得当时父亲的心情,他除了让我明白我当时的行为是犯法以外,其实更担心的是我养成偷东西的坏习惯,从此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为什么说父爱母爱是伟大的,其实就在这些小问题上体现出来,打在儿身,痛在父母心,他们宁可自己难受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错路。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除)
杀人犯的具体内容郭富城?
片名:杀人犯 / 罪与罚
地区:香港
类型:动作 犯罪 惊吓 悬疑 震撼
导演:周显扬
演员:郭富城、张钧宁、张兆辉、钱嘉乐、何超仪 …
级数 :IIB
语言 :国语、粤语
上映:2009.7.16暑假猛片隆重上映
官网:
剧情
翁凌光 (郭富城饰) 是一位年青有为的重案组总督察。他是警队中的模范人物,入职多年屡破奇案,更即将晋升警
司,堪称最有前途的“未来警队一哥”人选。凌光拥有幸福的家庭:妻子程希爱 (张钧宁 饰) 美丽温柔、儿子活泼可爱
,一家生活品味优雅。一幅美好人生的图画,却因为一宗连环谋杀案而完全改写!
凌光于调查一宗连环谋杀案期间突然昏倒,醒来后,不但发现自己失去了短期记忆,更发现他的好拍挡竟然死于同
一现场,而他的拍挡更成为近日“连环放血凶案”的第三个受害者!凶手每次都用最残暴冷血的手法,令受害者被放血
至死!而凶手每次杀人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令警方完全束手无策。凌光升级在即的时候遇到这宗香港历史上最残暴的
凶杀案,他自然不惜一切,全力缉捕凶手,更要还他死去的好拍挡一个公道。但在查案的过程中,他竟发现每一条线索
、每一个证据,都接二连三地指向他就是凶手!他越深入追查,他的嫌疑竟然越来越大!凌光的短期记忆亦未能恢复过
来….而逐渐连唯一可以信赖的证据 - 自己 - 都没法证明他的清白!一步一步地,凌光被迫向疯狂崩溃的边缘!到底…
..他是不是凶手?
那些不听父母话坚决要嫁的姑娘?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婚姻都喜欢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像婚姻不被父母看好和祝福,这婚姻注定不会幸福似的。这些年通过身边许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不幸婚姻,引起我许多的思考,难道父母的眼光真的那么准吗?父母意见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年轻的姑娘们真的是看错了自己的恋人吗?
我们现在理解了张靓颖的妈妈。
张靓颖跟冯珂的恋情,一直受到张靓颖妈妈的反对,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张靓颖和冯轲堪称是一段孽缘,张靓颖16岁就认识了冯轲,那时候冯轲已经有了老婆孩子,却隐瞒了一切,当张靓颖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老男人时,冯轲却告诉张靓颖,自己有家,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也正因此,让张靓颖变成了令众人所不耻的第三者,甚至不惜和母亲闹翻……张靓颖在演唱会上向冯珂“逼婚”,面对上千观众公开说“想娶我,就上来”,最后如愿跟冯珂结婚,死也不向母亲低头。
张靓颖妈妈在张靓颖结婚前微博上的那篇长文上,明确反对女儿的婚事,指出冯轲用欺骗手段让张靓颖当了多年的“小三”。并且侵吞她的公司股份,只是把靓颖当成赚钱工具,认为他绝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但张靓颖依然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要和冯轲结婚,甚至连婚礼都没有邀请母亲参加。
后来张靓颖夫妇还是跟母亲和解了,但为了这段恋情,张靓颖付出了惨重代价,多次在演唱会上浑身淤青。冯轲有特殊癖好,张靓颖竟为他打了R环。R环事件真相大白后, 张靓颖曾坦言婚后生不如死,众所周知,求婚的是张靓颖,房子和车也是张靓颖出钱买的,可以说这场婚姻特别滑稽,张靓颖带着过亿的嫁妆和冯轲在一起,结果只办了婚礼,还没有领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靓颖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可面临的确是苦海无边。
冯轲不允许张靓颖回家,她只能居住在酒店,只要工作不顺心,冯轲就对她拳打脚踢,从小没有感受到父爱的张靓颖对冯轲的感情太过依恋,加上母亲的操纵欲望太强烈,越管束,越叛逆,就这样毁了几乎小半辈子。
直到现在,张靓颖妈妈的良苦用心才被大家看懂。张靓颖活在幻想的爱情里愿意欺骗自己并甘之如饴,所以纵然已无法阻止女儿和自己不同意的男人结婚,但至少这么一闹,全世界的人都会替张靓颖看着这个冯轲了,可是最终受苦的还是那个不听老人言的傻姑娘!
可能世上确实有些父母并不爱自己的孩子,纯粹基于自己的利益或偏见,去反对一桩婚姻。但如果父母确实爱孩子却又反对孩子的伴侣选择,那只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对方照顾不了自己的孩子,就像张靓颖妈妈那般。
她以报复父母为目的的嫁人,却让自己痛不欲生。
那年姑娘28岁,男人31岁,还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
经人介绍,他们只接触了一个星期就光速结婚了,现在可是恋爱自由的新时代啊,听起来和旧社会没见面就订婚有得一拼。姑娘闪婚的背后藏着一个秘密:她曾有过一个相恋五年的前男友,爱的很投入。可到了谈婚论嫁时,却遭到了父母极力的反对。
理由是:姑娘家在大城市,经父母多年的打拼有了一定的家底,而小伙子出身农村,家里还有弟弟在上学负担重,父母软硬兼施地告诉女儿,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不会幸福,可姑娘听不进劝告,父母就以断绝关系相要挟阻止他们在一起。
不得已,他们无奈分手了。可姑娘心有不甘,胸怀怨气,她要让父母看看不成全自己的后果,于是,她以报复父母为目的,拿婚姻当儿戏。在这个离异男人温柔的攻势下,迅速沦陷了。
这次,父母还是说什么都不同意,觉得她一进门就当后妈,以后日子肯定不好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父母的反对更激起了姑娘的斗志,她迅速和新男友结成统一战线,趁父母不备将户口本偷了出来,像干成了一项壮举一样,迅速和男人登记了。
他们几乎不了解对方,不知道对方的人品、三观、性格、家教等,甚至根本不爱彼此,姑娘想如果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那么随便什么人都一样,找一个结了就是。
现在,问题来了,在他们领证半年,怀孕四个月后,姑娘竟然悲哀地发现,男人婚前婚后简直判若两人,那个之前对自己关怀倍至的男人现在不愿陪她吃饭,逛街,甚至不想回家,不仅如此,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男人不是没时间陪她,而是用大把的时间,在微信里和多个女人打的火热。
原本只是想和父母赌气,现在发现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想起那些飞蛾扑火的日子,才明白飞蛾扑火的结局不是死路一条,就是遍体鳞伤。再想想父母当时的好言相劝,简直悔不当初。原来,父母才是天底下对自己最好的那个人。
婚姻,理应得到父母的祝福
据调查显示,至少有70%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过得不幸福,悔恨当初没听父母话的占了75%。这其实也说明了,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不幸福,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为过来人的他们,人生阅历更丰富。但年轻气盛的我们,总觉得爱情至上,用忤逆的态度去对抗父母,以为自己赢得了爱情,其实父母也不是不允许双方结婚,只是他们从两人身上,看不到幸福的曙光。
所以,当我们选择一个人托付终老时,除了尊重自己的心意外,还应该更多的听取父母的意见,哪怕有些时候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局限。请相信他们不是有意阻挠,而是以他们的眼光和经验做判断,他们阻挠的只是你一时被所谓的爱情冲昏的头脑,是你将来无法遇料的各种不幸,是他们看出了你认定的那个人身上有让人不齿的地方,而你此时正在爱里选择性失明。
那些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本身就已经埋下了家庭矛盾的隐患,想要幸福,真的太难了!
当初被父母反对的婚姻,你们现在过得如何?亲爱的,可以发表你的看法,我就在这里等你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