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后面是什么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秦朝后面是什么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先后顺序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左右。亡于夏桀
2、商朝(约前1600年前后—前1046年)。
3、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
4、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5、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6、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
7、西汉(前202年-9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后被东汉所取代。东汉亦是汉朝的一部分,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乃建都洛阳,而西汉则建都西边的长安。
8、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后被东汉所取代。东汉亦是汉朝的一部分,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乃建都洛阳,而西汉则建都西边的长安。
9、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
10、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11、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11、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12、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附】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司马晋 群雄割据有十六 南朝宋齐梁陈出 北朝三魏继齐周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辽金元明清休
秦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一,汉朝。先西汉,在东汉。东汉末年,又起战乱。东汉末年分三国后来魏国曹操打败蜀国、吴国,却又被司马懿窃取劳动果实。司马懿建立晋朝。
二,晋朝又分西晋、东晋。公元265年-420年,一共103年,都城洛阳、西安。东晋后又出现分裂局面。也就是五胡十六国。分别为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演、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凉、北燕、冉魏、西燕、西蜀。约135年。
三,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四,北周后杨坚取代建立隋朝。都城西安洛阳。短短38年后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建立。
五,唐朝后期又出现短暂的分裂,也就是五代十国。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一共89年、
六,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宋、元、明、清。
2秦汉时期中国出现思想合流趋势的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是这个时候国家统一,思想方面已经不像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发展,所以才有秦始皇时期的独尊法家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家,其实西汉前期是独尊到家,其他学说虽然并没有被取消,但是也没有被推广,说出现思想河流趋势。
他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思想在进一步各自发展的时代,而是进入了总结的阶段,是各个思想进行融合,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汉时期外儒内法的源泉,这个是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基础。
秦始皇是公元前200年?
其实 “中华文明5000年”,这句话只是一种大概说法,粗略的表明我们有5000多年历史,并没有表明严谨和精确,但具体是怎样的,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从民国时期时就有5000年的说法,当时可能只是个笼统含糊的说法,但今天即使用西方制定的标准,我们也能得出这个说法的科学合理性,事实上是有根据的,下面我会解释。首先,公元纪年是西方按耶稣诞生为起始定的一个纪年法,其实中国原本也有自己的“黄帝历”纪年法和“共和历”纪年法,都早于耶稣纪年法,但由于近现代欧洲人殖民侵略影响了几乎整个世界,这个耶稣纪年法也被世界大部分国家采纳和通用了,我国也不例外。 按耶稣纪年法,现在是公元历2019年,也就是说耶稣诞生距今已有2019年了,而他诞生的公元元年也就是我们的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前8年,而秦始皇则是在公元“前”221年第一次统一全国。而秦朝统一距5000年中华历史还有3000年,那么另外3000年是怎样的呢?
商代甲骨文
继续往前推算,公元前776年,犬戎族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西周亡,周平王东迁洛阳进入东周时期(包括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由于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西方一些人认同了原先不认同的商朝,于是认为中国历史应从商朝算起,只有3600年左右,而国内主流学界和多数国人并不同意,我们还有更早的夏朝。
公元前2070年左右,大禹传位于启,开启家天下统治,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但就算从夏朝算,距今也只有4000余年,那还有1000年历史跑哪儿去了?这也是很多国人盲目下结论和自卑的表现,急啥呀,下面还有呢。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玉琮)
从学界主流和百度百科的推算来看,黄帝时期炎黄二帝联盟、击败蚩尤,黄帝首次统一天下,距今约4600多年。再往上,炎帝部落比黄帝部落更早为天下共主,炎帝神农氏(三皇之一)距今约有5200年,有载炎帝世系历10帝,传位530年,那么这儿就已经满足“中华5000年”的历史了。炎帝神帝氏的历史和年代还是比较靠谱,至于还有更早的两个“皇”伏羲、女娲、燧人氏等统治时期由于年代久远,世系模糊,距今多久已不可考,主流推测伏羲大概距今六七千年的样子。
虽说这些是神话传说时期,但是也并非全然捏造的人物,与西方几乎完全的神话创作的人物体系不同,中国的神话往往有历史依据的,是将祖先“神(格)化”的过程,人属性明显大于神属性,我们祭祀炎帝、黄帝、伏羲往往叫“祭祖”,而非“祭神”,只要剔除那些因古老和崇拜加工的神“化”成分,就能得出一些大概史实,比如世系传位等均有记载,炎帝历十帝;黄帝传位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五帝;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西周很多诸侯国都是夏商王朝甚至五帝后裔、功臣之后分封而来的,而夏商周秦四朝的始祖又均是黄帝直系后裔等等,这些都是连贯可考,有依据的。 龙山“骨刻文”解字对照图
有人说,即便如此,这也是原始社会,并未进入文明,我看未必!有研究表明,中国文明跟西方历史的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存在很多特例,比如,中国历史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奴隶制时期,没有大规模的奴隶现象,封建社会也不像西方那样的封建,中国在西周甚至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封建制”等,甚至连母系氏族阶段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都并不一定是必经发展阶段,这充分说明中国文明的特殊性。
从历史记载和文物遗址发掘也能证明,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已进入文明,中国历史传统上虽然是从夏朝开始算“王朝”的,但史书上也有“虞舜王朝、黄帝王朝、炎帝王朝、伏羲王朝”等说法,事实上说他们是王朝也有依据。例如,炎帝黄帝时期就已经存在官职、阶级、分封、方国、天下共主 等国家要素之记载,甚至伏羲时就有这些了,已经明显属于国家、文明雏形。而文物方面,良渚有5300年的城市遗址、红山文化6000年前就出现了国家形态,马家窑遗址出土距今5000年的青铜刀,陕西姜寨遗址出土6700年的冶炼黄铜,7000年的双墩遗址出土多达700个的石刻字符等,诸如此类六七千年的新石器遗址文物和字符在中国出土了太多太多、数不胜数。 距今7000年的双墩遗址及刻划字符 ,是不是与汉字很像、很有渊源?
再来看西方历史,众所周知,西方学界提出的文明三标准是:城市、文字、特殊祭祀建筑(网上误传为青铜器),而古埃及5100年前第一个王朝统一,原始的符号文字也只发现于5200年左右,按西方的标准古埃及本该只有5200年历史,但西方普遍认为古埃及有6000甚至6500年历史,为何增加了1300多年?再看两河文明,苏美尔文字5500年,第一个王朝阿卡德也才4300年,但西方认为苏美尔文明也有6500甚至7000年文明,比他们最早文字多出1500年?
可以看出西方也没有严格按照他们的“文明三标准”来定义“文明”,他们都算上了一部分新石器时代,所谓的城邦国家出现的时期,凭什么中国就只能从“夏商王朝”算起?西方和国内的一些自卑慕洋无知者的双标行为十分明显!我们中国夏朝之前也有方国、邦国时代甚至独有的“天下共主”时期 (这不就是王朝吗?),文字方面有4500年的龙山“骨刻文”已经证实,7000年的双墩字符数量庞大,到底谁早谁先呢?我还没说贾湖骨刻9000年的字符呢。所以,中华历史5000年既是一个大概笼统说法,也是有根据和留有余地的说法,没有什么问题,这已经算很保守了!试想一下,假如古埃及或苏美尔也发现7000年的如此多字符西方学界会是什么态度?恐怕会立马肯定为最早文字吧?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文明充满自信!河南舞阳贾湖骨刻及字符距今9000年
周朝到秦朝都有哪些朝代?
确切的周朝之后就是秦朝,只不过西周之后的东周就是诸侯混战,兼并,这些诸侯国仍然称周王为天子,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秦国吞并了东周最后地盘,最后一统六国
秦惠文王之后国君顺序?
1.(前3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惠文王他又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他在位时期诛杀卫鞅,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2.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为位四年,秦武王他身高体壮,重武好战。
3.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4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为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4.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孝文王,亦称安国君,嬴姓,赵氏,本名异人,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为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
5.秦始皇帝(前246年-210年)在位37年,前221年,嬴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他是中国首位完成华夏大统一君主,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6.秦二世赢胡亥(前209年-前207年)在位三年,赢姓,赵氏,名胡亥,称秦二世,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9月,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
6.嬴子婴(?年—前206年)在位47天,是为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是秦朝最后一位的统冶者。
这就是秦惠文王之后的国君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