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是谁发明的,详细介绍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及实际运用
自行车是谁发明的,详细介绍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及实际运用?
自行车
·
简介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是通常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一般以人骑上脚踩踏板驱动。英文bicycl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香港、澳门则通常称为“自行车”。
很多国家和地区认为自行车是车辆,常常要求适当配备甚至是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领取车牌后始得上路。有些地方要求夜间行车时自行车要使用车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法规将自行车列为一种非机动车。在香港,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无须领有牌照,但在路上行驶时,须遵守和机动车辆一样的交通规则。
历史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于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子,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个板凳,像一个玩具俱似的。由于车子还没有传动链条,靠骑车人双脚用力蹬地,小车才能慢慢地前进,而且车子上也无转向装置,只能直行,不会拐弯,出门骑一会儿就累得满身大汗。
刚刚出现的新东西总是不那么完善的。西夫拉克并不灰心,他继续想办法加以改进。可惜,不久他因病去世了。
1818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对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未,向前跑去。这样一来,就使骑车人的双脚真正离开地面,以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20公里,由于不小心,踩车的速度过快,撞倒了路上的一个小女孩,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由此可知,从18世纪末叶起,一直到20世纪初期,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光,有许多人为之奋斗不息,才演变成现在这种骑行自如的样式。
自行车的发明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②自行车为西欧人所发明。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由于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座垫低,西夫拉克自己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他的自行车转变比较方便。1818年,德莱斯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人在骑自行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修好后在坡道上试车时,感到这种车放脚很困难,于是对它进行了改进,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车的运行效果较好。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型的自行车,这种形式的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③自行车为俄国人发明。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来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
欧洲人早期千奇百怪的设计方法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
这是欧洲人早期设计的一种三轮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平衡能力更好,人们更容易学会骑乘三轮自行车。随着日后自行车技术的改进,三轮自行车逐渐发展成一种运货的交通工具。
这也是一款三轮自行车,不过设计人员将两个动力轮放在了车前部,一个辅助轮放在了车后部。人们在骑这种自行车时前方还可以做一名乘客。这种自行车与现代在后面可以带人的自行车设计理念正好相反。
组成
①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②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③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④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载重车、普通车、轻便车、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特种车(如健身车、杂技车)等。
根据使用对象可以分为男车、女车和童车等。
根据车轮直径大小可以分为71厘米车、66厘米车、61厘米车等。
根据车架等主体部件的用材可以分为碳钢车、合金钢车、铝合金车等。
根据车架的结构可以分为杆叠车、可拆卸车和整体车等。
原理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部件
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
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脚踏必须转动灵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6、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
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是,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
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产生相对滑动,由此将芯子压缩到芯子的槽口内,千斤又压缩了千斤簧。当千斤齿顶滑到飞轮内齿顶端时,千斤簧被压缩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点,千斤被千斤簧弹到齿根上,发出“嗒嗒”的声响。芯子转动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个飞轮内齿上滑动,发出“嗒嗒”的声音。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①车架和前叉组合件的冲击强度:有两个测定方法。一是落重冲击试验,将组合件垂直竖起,在前叉上方180mm处置一个22.5kg的重锤,在重锤的一次冲击下,组合件的永久变形不能超过40mm,并无肉眼能见的裂纹;二是跌落冲击试验,在组件的鞍座处放置70kg的重物,使其重心移至后轴垂直位置上,自由向前跌落,经过两次重复测试,不得有肉眼能见裂纹。另外,车架和前叉还需进行侧向荷重强度试验,其负荷重量按车型而有所不同。
②车把与前叉的装配牢固度:测定方法是车把装入前叉后,在车把横管(通常用试棒代替)上施加25N·m的力矩,车把不得转动。
③前、后车轮的强度:测定方法是将穿好辐条并经过校正的车轮夹紧平放,在其侧向施加178N的力,1分钟后,永久变形不得大于1.5mm。
④闸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根据车辆的传动速比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行程5m或5m以上的自行车,规定试验车速为24km/h;另一种是对行程5m以下的车,车速为16km/h。制动性能有干态和模拟雨天的湿态两种。在规定的试验车速下,同时使用前、后闸,干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5.5m,湿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15m。
⑤安全装置:自行车要装有车铃或车灯,还要有反射器(俗称回光)。反射器是借机动车头灯或其他外来光源照射,反射出足够强度的光线,提醒对方注意,从而保护自身。反射器有前方、侧向和后方反射器 3种。前方的为白色,后方的为红色,前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琥珀色,后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红色,脚蹬为白色或琥珀色。
耐用性能 可分为内在和外表两个方面。内在的耐用性能要求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要求对一些易磨损零件如前、中、后轴的挡碗、飞轮的齿片、链条心子和滚子以及脚闸的零件等,进行热处理渗碳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外表的耐用性能是通过电镀和涂装(油漆)防止腐蚀和增加外表美观。电镀是在车把、轮辋等原有金属表面上镀上铜、镍、铬或镍、镍、铬3层金属镀层,也可视资源情况和防锈性能要求选择其他镀层。对一些次要的小零件,则采用光亮镀锌工艺。涂装是采用高压静电的方法,对车架、前叉表面进行喷涂。油漆表面要丰满、绚丽,并具有一定的防锈性能和漆膜结合力。
发展趋势 由于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使用自行车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的骑行者以旅游、锻炼身体以及少年儿童体育运动为主要目的,一般使用多速车、越野车和山地车;有些国家的自行车主要作为交通工具,多使用轻便车和多速车。总的来说,自行车是朝着美、轻、牢、新、廉方向发展。美是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华丽而不俗;轻是自重轻、骑行轻;牢是强度高;新是款式新、品种多;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
维护
自行车的润滑
自行车是量大面广的人力机械,润滑结构型式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有点摩擦和线摩擦,有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有油润滑和脂润滑。
自行车的关键运动摩擦部位是中轴和前、后轴,都是使用滚珠轴承,用2号钙基润滑脂润滑。每次检修时都要将滚珠和珠槽及挡盖清洗干净,向珠槽内涂匀2号钙基润滑脂,沿轴周围摆满表面光滑完整滚圆并颗粒均匀,大小一致的专用滚珠(珠子),而后上好挡盖,切勿使尘土杂质混入。而后每一季度或半年向加油孔(有油孔的)或轴端滴2-5滴自行车润滑油,或40℃,粘度7-15mm2/s的低粘度润滑油。但在加油之前一定要清除加油孔或轴端附近的尘埃污物,以免造成磨损。一般用润滑脂润滑时不能混用润滑油,油与脂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但在自行车上是特殊情况,为简化设备而无脂嘴,只有补加润滑油,以改善润滑。
其次链条和齿轮盘的润滑,这里是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混合摩擦,且大部分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因而摩擦条件较苛刻,一定要用粘附性和润滑性较好的润滑油润滑,尤其大多数都是开放式,在尘埃较多的情况下工作的,对链条和齿轮盘的磨损严重,因而要根据情况随时(季度或半年)清洗干净,换用新油,最用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40℃粘度10-20mm2/s),但一般也用和向三轴加的同样润滑油,这样较为方便。
正常骑乘使用
清洗车子:除了让你的车保持新车时的耀眼外,清洗车子也同时避免车架的锈蚀,而如果你在一场大雨中或泥泞中骑车,在骑完之后应尽快进行清洗的工作,洗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车身上的污泥不多,或多是灰尘而已,可以使用抹布擦干净,或是用大毛刷刷干净。不可使用高压水柱来清除车身上的污泥,这方法虽然很有效率,但是可能将污水逼入轴承中,如此会造成轴承的损坏。在车身上污泥很多的情况下,应使用刷子以及肥皂水将污泥洗净后,用清水冲干净,再用布擦干。车一清洁干净后,记得检查烤漆是否有剥落,钢制车架烤漆剥落后会开始锈蚀,铝合金或碳纤维以及钛合金车架则不会锈蚀,只会影响美观。在使用水洗过车子后,记得链条要擦干,并重新上油。
检查刹车皮:将刹车皮上的杂物加以清除,以保证其刹车力,若其磨耗已很严重,则须更新。
将线管重新上油:如果刹车或变速的动作不良,可能是内外线的摩擦过大,将外线由止管的部位取下,把内线涂布黄油,再重新装回,如果如此后动作仍然不顺,则考虑更换内外线管。
链条上油:将链条上滴上润滑油之后,约十分钟之后,将链条外侧的油擦干净,链条只要内部动作的部份有油就够了,外部多馀的润滑油会黏住灰尘,增加清洁的麻烦,因此最好擦干净。另外,如果使用喷罐式的润滑油,记得在上完油后,把滴到其他部位的油擦干净。
中期定期维护
检查链条:链条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拉长的情况,链条的节距为0.5英寸,测量24节链条,长度应为12英寸,若其长度已经超过正常长度1/8寸,则应更换链条。
清洗链条:如果你的链条内部有许多的油泥,也许该清洗了,清洗链条可以使用洗链器,或是把链条拆下,找一个容器,装满溶剂油,置入链条后,摇晃使其洗净,最后取出晾干上油。
检查飞轮及大齿盘:若更新链条后,如果飞轮会有跳齿的情况,则更新飞轮,若大齿盘的齿磨耗甚大,产生卡链的情况,也应更换,检查大齿盘的固定螺丝,若松动则须重新锁紧。
检查轮圈:检查气嘴孔及钢丝孔附近,是否有细微的裂痕产生,若有裂痕,则尽快更换轮圈,将轮子抬起,旋转轮子,观察轮圈是否会摩擦到刹车皮,如果会,则须重新调整轮圈。
检查钢丝:检查前后轮的钢丝是否有断裂的情形,若有则更换之,换钢丝后须重调轮圈,调整轮圈时,观察轮圈偏摆的方向,如向右偏,则将轮圈该处附近的右侧钢丝放松,左侧锁紧,向左偏则反之,轮圈左右的偏摆幅度应小于2mm。
检查车手:检查车手是否在车祸中发生变形,是否在立管锁紧的部位产生裂痕,如果是,则更新车手。
检查座垫及座垫杆:取下座垫杆,检查是否有变形或裂痕,若无则上一层薄黄油后装回,检查座垫是否有损伤,底下的支架是否完好,如果有问题,则加以更换。
长期定期维护
检查花鼓:取下前后轮,检查钢丝孔附近是否有裂痕,如有则马上更换,用手转动花鼓轴看看,再加以上下摇晃,如有感到间隙,或是非常的松动,则将花鼓轴分解,将内部的油清理干净,再重新装入新的黄油,把花鼓轴重新组合,记得调整轴承应调至轴可顺畅转动,但不会有上下摇晃的间隙。
检查中天心:取下链条,抓住曲柄左右摇晃,如有晃动,锁紧固定螺丝,若还会晃动,则须调整天心轴承;将耳朵贴座垫上,旋转曲柄,听到的声音应是“呼-呼”很顺畅的声音,如果听到嘎拉嘎拉或其他的怪声,则表示轴承已损坏,应更换中天心。
检查踏板:拆下踏板,使用15mm的开口扳手,注意左边的踏板是左牙的,拆时不要拆错,踏板轴承不太须要调整,但仍须加以检查,如果使用的是卡式踏板,则检查其机构动作是否正常,并上油润滑。检查变速器:检查变速器的各个动作部位是否会晃动,如果会,表示变速器的磨损已相当严重,应该更换了,如果不会则在动作部位上油润滑。
避震器保养:油压避震前车腕应该拆卸,更换新的避震油,优利胶形式的则检查优利胶是否已有裂痕或变形,如有的话则更新之,避震器的维修,应洽询原购买厂商进行之。
检查车架:检查所有烤漆,如有锈蚀状态至车架穿孔,则须更换车架,如果车架受到冲击发生变形,则也应更换。
更新所有内外线管:所有的线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磨损,因此建议加以更换,以维持其性能表现。
野外紧急修复
当在野外骑车时,车子发生了故障,使得你必须走路回家,实在是非常扫兴的事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去骑车时千万记得要带着工具,不要认为意外不会发生,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以下介绍在野外常见到的故障状况以及修复的方法:
爆胎:这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发生爆胎时,拆下轮子,用拆胎杆卸开外胎,取下内胎,如果有携带备胎,那么直接装上备胎即可,如无备胎,便须要补胎了,补胎时先找出破洞,用砂纸或粗糙的东西将破洞附近略为研磨后,涂上补胎胶,稍待等其接近半干时,将补胎片贴上,加以压牢,然后打气检查是否还会漏气,最后装回内外胎,将气打足即可。
怎样选购自行车
选择自行车的主要是一看是不是好的车架,二看是不是好的零件组成,三看组装技术好不好。将这三个因素科学地加以组合后,才能算是一辆好的自行车。
一、车架:
1.车架是什么?
车架相当于人的骨架、有了车架才能装上各种自行车零件。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根据管材的长短构成的角度等影响整体自行车的特性。比如,直线骑行较好的自行车、易转的自行车、骑行舒畅的自行车等,决定这些因素的很多都来自于车架。
2.怎样才能算是好车架?
轻、牢、弹性好等是车架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要看各个车架生产厂家的工艺。如设计的车架是否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特点来设计、焊接工艺是否成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外观、强度和弹性。还有较重要的就是喷漆,好的车架喷漆均匀,而且喷3-4层的漆。别小看喷漆,好的喷漆可使自行车容易保养、不易生锈。如果使用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车架来装车的话、就有可能生产出不能直线骑行或不易转弯的自行车,或很快就退的自行车。
3.车架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最多的是铁车架,但是,铁车架也分成铬钼钢、高强钢、普通钢等在铁中加入其它万分的车架,加入了这些其它成分后,可以做成比如较薄的管材,使得整体车架变轻。最近,在不减低强度的基础上,出现了采用铁以外的材料的车架,比如铝合金材料。以自行车比赛中有使用钛金属炭纤维材料的车架。
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要充气?
答,自行车的轮胎是由内胎和外胎组成,内胎充好气之后,需要外胎进行保护,不然的话内胎很容易扎破,即使有外胎保护,内胎有时候也容易被扎破,这时候就需要把内胎修补好之后再重新充气,即使内胎没有被扎破,由于是橡胶制品,也会有一些轻微的漏气,所以过一段时间也需要充气,这就是自行车轮胎为什么要充气的原因。
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发明历史是怎样的?
我来简单的说一下吧,先说自行车吧
1790年,在法国一位叫西夫拉克的人,他非常聪明,喜欢动脑筋,雨后的一天他在街道走,由于下过雨,路上积水非常多,这时有辆马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而他很不幸的被溅了一身水,他看着庞大的马车,心想为什么不把马车切掉一半,把四个车轮变成两个,这样就不会溅那么多水了。于是他回家就开始行动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791年,他制造出来了,不过这辆两轮车有很大的缺点,不能拐弯,骑着非常费力,可是他西夫拉克觉得跟他想象的差很多,于是他余下的时间都在对这辆两轮车进行改造,很可惜到他去世的时候也没有改造完成。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无意之中得到了一辆小马车,于是他灵感一来,把这辆小马车进行了改造,改造之后变了两轮脚踏车。不过有一天他骑着车撞到了一个小女孩,被警察抓到,后来警察发现了这辆奇特的车,这才开始流行。在经后来,人们不断改造,终于在1874年一位英国人罗松,把车改造成了今天的自行车。
再来说下摩托车
摩托车也叫机器脚踏车,是德国人巴特利布·戴母勒在1885年发明的。
在当时蒸汽汽车普遍的在街头行驶时,由于烟雾缭绕,时速不快等原因,非常多的人开始试图利用其它的燃料。当时在工厂上班担任技术员的戴母勒下定决心要研制出小型而高效的内燃机来解决当时的现状, 于是就辞掉了工作,去到了另一个专门组织进行研制,终于在1883年研制成功,一台小型的内燃机问世。1885年戴母勒把这台经过改进的汽油引擎装到了两轮车上,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并获得了专利。
深圳最近出现的赳赳单车?
别看共享单车表面上是互联网的企业,但本质上共享单车是物联网的模式,重资产轻运营,能花得了钱大手笔投放车辆的,背后都至少几个亿在支撑,没钱也进不了这个市场。赳赳单车这家背后肯定有大金主,不然哪敢直接放弃租金收入?况且现在市场上铺的车都值好几个亿呢!
共享单车这把火已经烧了2年,局中人和局外人似乎很多问题都没有搞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是共享单车最后的归属,怎样的共享单车才能盈利?
说到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大部分都还是“租金+押金”的模式,当然也有人觉得,从流量引发的增值服务有很大的潜力,比如大数据、比如流量变现,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当共享单车开始烧钱抢市场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猜测,这是不是当年滴滴和Uber大战的重现,形势上貌似比较清晰,占领市场以后,开始赚取巨大的租金现金流。但今年很火的赳赳单车就像“迷”一样,顶着“终身免费”的大旗,横空出世,迅速席卷全国,北京、厦门、深圳、上海、成都等城市都遍布赳赳单车,阵势很大!共享单车的成本有两大块,第一个方面本身自行车的生产成本,第二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生产成本基本上市面上的单车价钱在300-3000元不等,赳赳单车的质感相当不错, GPS电子锁,刹车和轮胎等配件质量也不错,一辆单车怎么也要上千元的造价。从整体外观上来说,赳赳单车可谓是共享单车里的“颜值担当”,在这个处处看脸的时代,颜值高也是生财之道,不知道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是否适用!个人期待赳赳单车能把共享单车颜值玩出新高度!而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变现无非两种模式,1“APP+车”下的租金+押金;2平台的增值服务。目前所有的共享单车都处在第一阶段,95%的共享单车都有租金支撑,虽然金额不足以覆盖成本,但至少可以周转一部分,赳赳单车一上来就断了租金这条路,押金才99元还随时秒退,到底怎么赢利呢?赳赳单车目前俘获用户几百万,单车遍布全国,这发展速度也是惊人!时尚炫酷的单车造型+“终身免费”接地气的推广形式,赳赳单车一炮打响是必然的!再看看人家背后的供应商,都是永顺、汉能和凤凰这样的大牌企业,品质和体验没得说,毕竟标准在那里!还有,据小道消息,赳赳单车在一开始好像就有资本进入了,还有好多资本家很看好赳赳单车这个品牌,果然有眼光和格局!
话说赳赳单车背后是不是有其它产业支持呢? 如果没有的话,赳赳单车前期投入这么大,背后的老板得多财大气粗啊!
可否讲讲你骑过的自行车?
自行车,那就要从我的童年开始说起。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骑自行车,喜欢那风驰电可是我总也学不会,我舅舅看到了眼里,那时候,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早晚都要学会。舅舅先用手把自行车让我试图骑,扶着我骑,等我稳定了然后松手,可是当我向后看的时候,瞬间摔了个屁股蹲。老舅你不扶着我。舅舅笑了,他笑了我也笑了。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我学会了。充满了成就,充满了喜悦!每次姥爷从外边回来。我第一注意的是姥爷的自行车是否在外边。一有机会我就要骑上两圈,除了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再也没有其他了。
有一次,我骑姥爷的自行车差点受伤,姥爷的前叉折了,车轮都飞了。好在没有受伤,我吓坏了。回到姥爷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不敢跟姥爷说实话。可是最终没瞒住,姥爷不但没教训我,反而更多的是担心,嘱托。那份嘱托很温馨,很亲切,很有家的感觉!
后来,我的爷爷说今天送给了我一个礼物,一个大礼物。我猜想是什么礼物啊。不一会他出去了,回到屋告诉我,出来看看,原来是个自行车。我如获珍宝一样开心。紫色的外观,不高不低正好,就像为我量身打造一般。可能爷爷早就想到了我上学需要它。
那时候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自从我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后整个人都变了,每天围着自行车转,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自行车了。而且越看越喜欢。可是我那个自行车没有后椅架,这使我非常失望,我决定要拥有一个后椅架。
可在当时看来,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却很难很难。就这样过了两年……
两年后,我弟弟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可比我厉害多了,我母亲给他买了个新自行车。这回,上学我终于有个伴了。我们还经常骑车比赛。我特别羡慕弟弟的那个后椅架。终于。我和弟弟商量了一下。弟弟还没有拒绝,这下我高兴坏了。当天中午。我就决定把他的后椅架取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可算是安装上了,这下看起来舒服多了,看着弟弟失去的东西却很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种滋味到现在还记得。
我的自行车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经常掉链子。经常因为链子赶不上上课时间。迟到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哎弄的我焦头烂额。听母亲说,上点油就好点了。我试了一下。果然不一样了。
还别说,这一上油,看着更好看了些,原来是土黄色,现在是低调黑了。
下午放学后,我冲洗了一下自行车。感觉像新买的一样。后来我观察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别的同学都有车灯,挺像回事的。
有很多的灯,摩擦生电的,带电瓶的。有的甚至安装了彩灯,后尾灯,很炫酷的样子。那时候谁要安上灯,谁就像有身份的样子。而我只有可怜巴巴的手电筒,而且是装电池的那种用了两三个小时就没电了,还要买电池。
可是我很喜欢手电筒,五颜六色的,各种型号款式。我喜欢蓝色的,那种发白光的,光线很圆的那种。还有这样的
款式很好看。可是就是不太亮。话题扯远了。
自行车还有个问题,那就是骑快了,刹车不灵,尤其是下坡的地方没刹车可不行。
后来我发现,唯一起作用的就是这个
我找了很多代替物。我还用鞋皮垫。用剪刀剪了一块,可是效果不好,用了没多久就磨没了。现在想想那真是太天真了。还是去修理店修理一下吧。后来我发现,修理店东西还不少。于是我顺便安装了一个这个
有了这个那简直是前途无量,畅通无阻了。话说大了,可是配件多点在当时就像身份高贵了一点似的,别人可能不觉得,可是我觉得。
我还装了个这个。
坐上去很软和,就是没有找到蓝色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第一辆三轮车,可不就是三轮车嘛,安全性能还挺高呢!
现在也不知它去了哪里,过得好不好,说实话,我挺想它的。玩着幼稚的玩意,想着天真的事儿。另外我觉得我的自行车缺少像摩托车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声音,太静了。于是我找到了个泡沫,夹在前车轮的瓦里面,没走十来米我就取下了,一来骑车太累,二来,对车胎没好处。于是我取了下来。
骑着骑着,仿佛看到了春天,夏天,也看到了秋天和冬天。春天万物复苏,像极了希望。夏天,一切生物活跃起来,像极了赶集。秋天秋风萧瑟,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到了。冬天,残花凋零,风霜蚀骨。像极了寂静。在这寂静的年龄,我进入了寂静的初中时代。
那个充满新希望的我,仿佛看到了我已经从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解脱开来。因为母亲常不在我身边的缘故,性格一直很孤僻,不敢与同学交往,不敢看同学老师的眼神。
那年我记得是个夏天。突然生病了,住进了医院。一去就是两个月。诊断上说我是肝炎。花了不少钱,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药,也缺了很多功课。两个月后,我出院了,从来没有过的失落涌上心头,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只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凋零的秋叶。没有一丝的生机……
出院那天,正好父母进了一家自行车专卖店。我想这是要给我买自行车吗?果然不出我所想。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不过母亲的一片心意,我不能拒绝,母亲骑上车试了试。看着母亲喜欢的样子,我却鼻子一阵发酸。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母亲那时候怪怪的。我感慨万千,想啊,想啊。我重新来到了那个学校-大丁中学。那几个字就像写上去的一样。生动充满了希望。
从那时起,我不知不觉被同学们欺负。我原来喜欢放学,可是我现在怕放学。怕放学一块拦路打架。怕放学看见我的自行车被扎胎。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车胎瘪了。正好临过一家修理店,确定是扎了胎。花了5毛钱补上了。我想告诉老师,可是天已经晚了。我要回家。因为我现在唯一想看见的是我的妈妈,我唯一想听见的是妈妈的关心与嘱托。我路过的那家修车店老板还不在,这可怎么办?当时也没有电话。无奈的我只能推着车走回了家。
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到家已经8点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身上一点劲都没有,母亲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了疲惫的我,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还这么累?我把情况说出了口,当时父母就火了。第二天我拦不住他们,找到了学校。
这之后,情况却没有好转反而更糟了。跟我有仇的那位同学终于现身了。原来是他,那天中午放学后,他和他的十几个同伴一路在我的左右同行,我想这回避免不了恶战一场。可是弟弟在场,我不能连累弟弟。可是我还没想好该怎样说就打起来了。这个世道,跟谁说理去,想的简单,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太难了。到最后我忘却了怎么解决的了,可终究还是过去了。
我升入了初二,初二生活慢慢的也变得平稳起来。那时候录音机很流行,周杰伦的歌,蔡依林的歌,郑源的火遍了大江南北。我凑钱买了个录音机,于是我买了录音机,每逢上学放学路上听,不会因为长途而寂寞。那也许是我初中生涯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日子。没有了寂寞,没有了枯燥,一切充满了希望似的,每次听腻了歌曲,我都会买新的磁带,光良的童话,谭咏麟的披着羊皮的狼。我从此变得喜欢听歌了。每次周六日做完作业后我都会听听玉田点歌台。还有爷爷的收音机。那里都有最流行最新的歌曲,温婉柔和的旋律也从此让我告别了初中。
好了,这就是我的自行车的故事,就是它为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也正是它为我找回了从没有过的快乐,也是它伴我一路同行,风雨同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