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百科,马上疯出自哪里
汉武帝百科,马上疯出自哪里?
这种马上疯,最早见于《中医女科技经》:这种病是急性的。如果抢救不当,病人就会死亡。
同时,这个词的意思是“突然性死亡”。至于汉武帝刘敖是否真的一下子疯了,这是一个智慧的问题。毕竟,根据官方历史,他早上起床,穿上衣服,中风,而不是死在这个过程中。此外,官方的历史应该更加含蓄,而不是直接记录下来。皇帝在这个过程中死去,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屈辱。
貔貅是个什么东西?
貔貅是个什么东西?简单的说,貔貅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比较凶猛的,能够腾云驾雾的祥瑞之兽。它龙头、短翼、马身、麟脚、卷尾。身形如虎如豹如狮。有的独角,有的双角。也被称为“辟邪”,“天禄”,“百解”,以及“貔大虎”和“四不像”等等!貔貅与龙,凤,麒麟和龟并称为“五大瑞兽”,是吉祥的象征!
有关貔貅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意思是说黄帝驯养的虎,豹,貔貅冲锋陷阵,异常勇猛。(有关阪泉之战,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黄帝与炎帝的战争,二是说黄帝炎帝联盟打败蚩尤的战争。)
因此,貔貅被用来形容勇猛的战士和精兵。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就有“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士”的诗句!
关于貔貅的传说,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说它是天上的神兽,以金银珠宝为食。某一日不小心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罚下凡间,只以四面八方的财宝为食,并令他吞食万物而不得排泄。所以,神通特异,被人供奉为招财进宝的神兽!
还有一种传说比较被大家认同,那就是说貔貅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传说中龙有九子,老大叫囚牛,喜好音乐,蹲立在琴头之上。
老二叫睚眦,好斗,被雕刻在刀环剑柄的吞口。老三狴犴,有威严,主公义,见于古代牢门之上。老四狻猊,喜烟,倚立于香炉之足。老五饕餮,好吃懒做,常见于古代烹饪器皿之上。老六椒图,常见于大门之上。老七赑屃,常背负石碑于庙门,殿中。老八螭吻,常见于建筑物的屋脊之上。
而老九就是貔貅,是龙魂的守护者。以金属为食,只吃不泻,身体能分泌一种奇香无比的汗液。它不进食的时候可以自觉进入休眠状态,时间可长可短。因此,被人们称为纳祥聚瑞招财辟邪之神兽!
古人认为貔貅有雌雄之分,雄者为貔,雌者为貅。又认为独角为“天禄”,双角为“辟邪”,还认为貔貅应该有七七四十九种化身。因此,在历代貔貅造型上,都会有些不同。
比如独角的,双角的,卧式的,蹲式的,昂头的,侧脸的,威猛的,温驯的,单独一个的,成双成对的……等等!它们的作用也是各有千秋,比如绣在军旗上,刻在带钩上,雕在印纽上,摆在桌案上,佩戴在身体上……等等!
总之,貔貅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个神兽,具有镇宅,招财,辟邪,转运,纳福之意,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民间有“一模貔貅运程旺盛,二摸貔貅财运亨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等等传说!
所以直到今天,貔貅还是人们家中,店铺常用的摆件,也是人们身上比较喜欢佩戴的饰品!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貔貅的造型也越来越变得乖巧可爱了!
汉武帝有哪些缺点?
我们今天来说汉武帝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经常被骗。
有些小骗子只能骗骗老百姓,混一顿饱饭吃,但有些大骗子就喜欢在帝王的刀尖上跳舞,用性命想博一个富贵。今天我们就起底汉武帝身边的一个大骗子。
比如说一个叫李少君的人,在下层的历练中熟悉了医药,神鬼、炼丹之于一身,觉得自己本事大了,可以用掌握的方法忽悠点大事了,否则,成天忽悠小老百姓也没什么意思了。赚的东西不多还挺累的,找个大客户搞定一个多好啊!
在外面给自己制造了一些名气,让几个王公大臣给自己吹吹牛,他就到帝都找汉武帝了,说自己得到过仙人的指点,有辟谷之术,长生不老的药方,汉武帝自然是想长寿的,李大师和懂的用户心理学,对他的到来是很尊崇,平常交流也是神神秘秘的,云山雾罩,给人感觉此人很高深。汉武帝对他很尊敬,那下面的人都不敢造次。有一天李大师去了汉武帝小舅子田蚡的府邸吃饭,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90岁的老头,李大师和他略微的聊了几句,就对着在座的人说,他本人是这位90岁老头爷爷的发小。众人不信,李大师就说当年他和老头的爷爷曾经同时旅行过到什么地方,老头一听,说确实有过这件事,他和爷爷曾经一起到过这个地方。在座的众人一听都很惊讶,那李大师今年得有多大岁数啊?200岁应该是又得了,真是厉害!
此后李大师忽悠汉武帝用黄金做器皿,祭祀神灵就可以召唤到神仙,还有去大海找世外高人,吃一些他们那里的土特产也可以长生不老。后来,李大师幸福了一阵子,生活富足,安逸,过的正是舒适的时候,不幸得病死了,但汉武帝依然对长生不老深信不疑,在蓬莱一带派人继续和仙人保持沟通,直到另一个骗子来继续忽悠他。也不说汉武帝痴迷,其实古来帝王莫不如是。
古代刑法最让人害怕的是哪一种?
导语: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古代从不缺少残酷的刑法,花样层出不穷,骇人听闻,比如剥皮,腰斩,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等等,那么你古代刑法最让人害怕的是哪一种吗?
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法古代刑法中最让人害怕的,大概就算凌迟吧。中国人既有造福于世界的四大发明,也想出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刑法,从甲骨文的字形就可以看出,有锯断人腿的刑法,有割掉人鼻子的刑法,有阉割男人生殖器的刑法,有给人脸上刺字的刑法,这些在《周礼》等一些先秦古书上也有记载,互相印证,这些刑法,统称为肉刑。但还不算最厉害的,最顶级的刑法当然是死刑,只是死刑还分好多种处死法。最仁慈的大概是绞刑,勒住脖子绞死,那时候的绞刑,大概没有西方现代那种绞刑台,一抽踏板,人坠下去立刻死亡。估计就是慢慢窒息的绞法,其实比较痛苦。但中国人讲究全尸,所以他们觉得最仁慈。要说最不痛苦的,是斩首,一刀下去,立刻升天。不过先秦两汉的斩刑,通常不是斩脖子,而是斩腰。从技术上来说,腰斩对施刑人也不方便,比斩脖子困难多了。但统治者搞这么麻烦,就是为了增加受刑人的痛苦,以惩戒后来者。不过在秦汉,最顶级的刑罚大概是车裂。商鞅被秦王憎恶,所以他的死法就是车裂,也称五马分尸。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被秦军捉到,也往往是车裂。还有一种是“烹”,把活人扔进沸水里,活活煮死。其实这两种,活人都捱不了多久,就会死掉。跟凌迟比起来,算是仁慈了。凌迟这种刑法出现比较晚,有确切记载是在五代,把活人剐到几百刀才死,如果不割满一定刀数就死,施刑人有责任。这个刑法到了清末才废除。
最厉害的刑罚,当属精神和肉体上折磨的双重刑罚,那些一刀咔擦砍掉脑袋的方法在古代简直是最仁慈的死法了,我们是几千的古国,上有四大发明,下有对待不法分子的各种死法,记得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于人民。所以残酷的刑法是数不胜数,但非让老猪说一个最厉害的刑法,还是非“千刀万剐”(凌迟)莫属了。这个刑法可谓是诛人诛心诛四肢了。咱今儿就详细的讲讲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凌迟之刑。
这凌迟二字的来历呢,其实在古时候是特指架车上山,由于山势陡峻,而造成行进的速度非常的慢,在平地10分钟的路程,上山要走一个小时,所以凌迟的最开始的意思是由山形的延缓引申为时间的延缓。所以在古书《荀子·宥坐》中有记载凌迟的含义:“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据史书记载,这个凌迟最开始于五代时期,在后来的北方地区政权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都成为了法律规定的一种刑法,而且对割的刀数还有规定,据说一共要给犯人割3357刀,最重要的是,要刽子手在第3357刀之前保证犯人不能死去,这样才能算大功告成,否则刽子手也要被惩罚,在宋代的法典《宋史·刑法志一》就有详细的记载:“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这种零割碎剐的方式可以成为人类史上的最残酷的刑法了。
下面说说具体人的案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明朝的袁崇焕袁督师,被崇祯皇帝认为是勾结皇太极里通卖国,是极大的叛国行为,最后就被用这种酷刑杀死,当时在北京行刑的时候,据史料记载那是万人空巷啊,袁督师被割了整整3543刀才死去,而围观的群众竟然争抢袁崇焕身上割下的肉生吃,以表示对这位“卖国者”的愤怒。结果事后证明袁督师是被冤枉的。再如明朝翰林院庶吉士的郑曼被诬陷,也是让崇祯皇帝以“杖母不孝”被“凌迟”了,他更狠,竟然被割了3600刀。
剥皮
剥皮,听到就叫人毛骨悚然,其残酷程度并不亚于凌迟。这种刑罚不在官方规定的死刑处死方式之列。但在历史上确实被多次使用过,并见诸史籍记载。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脂肪,不好分开。电影《满清十大酷刑》描写过另一种剥法,其可信度未知。方法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 把头皮拉开以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比重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最后身体会从头顶“光溜溜”地爬出来,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
三国时期
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就曾经“生割剥人”,但他怎么个剥法已难查考。三国时吴国末帝孙皓曾剥人脸上的皮。吴亡之后,孙皓降晋,有一天,晋武帝司马炎和侍中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观战,王济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时剥人面、刖人足,有这回事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臣而失礼于君主,他就应当受这种刑罚。”这时,王济的腿正在棋桌下面伸着,两只脚伸到司马炎坐的一边去了,他听了孙皓的话,立即把腿缩回来。这件事说明,孙皓对自己曾使用过剥人面皮的刑罚毫不掩饰,也可以看出,像王济这样有地位的人,听到剥皮之刑也会不由得产生畏惧之感。十六国时期,前秦苻生曾经把一些死囚剥去面皮,让他们唱歌跳舞,借以观赏取乐。北齐统治者高氏也惯会剥人面皮。侯景从北齐南逃回梁时,高澄命令逮捕侯景的妻和儿子,先剥下他们的面皮,然后用大铁镬盛油把他们煎死。幼主高恒继承了他的祖父辈和父辈的残暴,经常剥人面皮,亲眼观看被剥者的痛苦之状来取乐。
元朝根在可见的史料,六朝前的剥皮之刑只是剥人面皮,后来便进而剥人全身的皮了。元朝初年时,元祖忽必烈诛杀了阿合马籍没了他的家。阿合马有个爱妾名叫引柱,武士们搜查时从她的衣柜中搜出两张熟好的人皮,每张皮上都连着两只完整的耳朵。问她存放这人皮有什么用,引柱说,这是诅咒时用的,把它放在神座上,发咒语时人皮就会出现应声。世祖下令把引柱和画师陈某及阿合马的另外两名亲信曹震圭、王台判共四人,剥皮示众。明朝明太祖对元末贪官污吏极其痛恨,也深知官吏贪污横行对朝廷统治的危害。他即位后,采取严厉的措施惩治贪污官员,最残酷的一个刑罚是“剥皮”。朱元璋曾告诫百官:我以前在民间时,见到州县官吏多不爱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我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官吏凡是贪污蠹害百姓的,严惩不恕。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他颁布了《醒贪简要录》规定: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的枭首示众、剥皮楦草。在哪里剥皮?当时地方各个府、州、县、卫衙门左边的土地庙,就是剥皮的刑场,所以老百姓又称土地庙为“皮场庙”。剥皮之刑很惨酷,把人皮楦草悬挂则更加瘆人。塞满了草的贪官人皮袋子挂在哪里呢?有两处地方:一是官府衙门的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稻草的人皮袋,以警诫在职官员“好好工作”;二是把人皮袋子悬挂于特设在衙门左旁的土地庙中,用刑之各种器械列为庙中仪仗,用作警诫官员。
总结:总而言之,古代的刑罚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有些刑罚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是血腥不忍直视了,在以前那种大环境下竟然也没有人觉得不对,哎。
武威有几个县?
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2个县和1个藏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甘肃省下辖市,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BR]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辖市)简介: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
扩展资料
武威位于东经101°49〞~104°16〞,北纬36°29〞~39°27〞。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26千米,总面积32347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31966平方千米,占98.8%,水域381平方千米,占1.2%。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米~4800米之间,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气候冷凉,降水丰富,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米~21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北部荒漠区,海拔1300米左右,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是沙生植物、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境内最高峰天祝冷龙岭主峰咔哇掌位于县境西北,,海拔4872米,最低点民勤白亭海位于民勤县北部,现已干涸。海拨1020米。
境内所属黄河流域与内陆河的石羊河流域两大河流。黄河流域在武威境内过界水量23,15亿,通过长度68千米,主要有流域的大通河、金强河、松山、新堡河、石门河5条水系10条河流的一级沟22条,291公里,二级沟1049条,1023公里,三级沟1248条,769公里,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1.95公里,黄河流域面积3620.22平方千米,占武威国土总面积的11%。
石羊河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千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面积2.91万平方千米,占武威国土面积的87.7%。从东到西有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8条一级河流总长717千米,二级河流118条1804千米,三级河流3149条5503千米,四级河流4641条4084千米,河网平均密度1.57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百科-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