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与庞涓,孙膑于庞涓的结局怎样啊

2023-09-21 05:15:04 77阅读

孙膑与庞涓,孙膑于庞涓的结局怎样啊?

结局:孙膑通地形分析和利用庞涓的轻敌心理,巧妙地采用减灶败逃,诱敌深入,然后设伏聚合出其不意出歼的方法,把魏军引进马陵。

最终结果是正如孙膑刻在堵路木头上面的字一样:“庞涓死于此树下。”

孙膑与庞涓,孙膑于庞涓的结局怎样啊

庞涓被围困无路,只好拔剑自刎。

庞涓怎么称呼孙膑?

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称呼孙膑应该叫师弟。

马陵之战时孙膑在白木上写什么?

马陵之战时孙膑将宠涓到埋伏圈内,并在白木上写宠涓死与此地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是同一年代的人吗?

孙庞早,证据如下:

1.中国战国时代,出现了许多才智之士,突出者如孙膑、庞涓斗智,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相传些四人同为鬼谷子门生,因此有人将他们合称为“鬼谷四友”。

2.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3.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4,孙膑(?-前316年),庞涓(?-前342),苏秦(前337-前284),张仪(?-前309),其生卒日综上,孙庞为师兄,庞涓死了苏秦还没出生,就是铁证

庞涓马陵道站孙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轻敌还是什么?

轻敌谈不上,因为庞涓很清楚孙膑比自己厉害,不然不会设计陷害孙膑。

更多的是战术上考虑。

首先,孙膑围魏救赵,庞涓不得不匆忙火速回救,孙膑坐享以逸待劳之利。

其次,千里奔袭,老家被围,救援稍有怠慢,后必有杀头之罪。

再者,老家被围,粮道势必被断,或者供给困难,这也导致庞涓想要和孙膑速战速决。

再加上孙膑的日减其灶,齐军素怯,三晋将士素来悍勇,迷惑了庞涓,综合以上原因,才使得庞涓弃其步军,与其精锐倍日并行逐之。

最后,又中了孙膑的埋伏,焉有不败之理。

再说点题外话,魏国先出兵攻赵,这叫做先发,兵力、部队配置对于后发一方来说很容易搞清楚,齐国后发,庞涓不清楚齐军的兵力,如果搞清楚了兵力,可以选择,继续攻赵,魏国首都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攻破,当然这也要庞涓事先跟魏王说好,不然可能也要杀头。但在古代,庞涓根本无法跟魏王及时联系沟通,他不敢冒险,只能回救。而回救必然非常被动,军队劳累,军粮空耗,士气下降,敌暗我明。

信息在战争中非常重要,而很多经典之战都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比如经典的韩信背水一战,韩信只不过是把旗子插到赵军大营外围,大营并没有被占领,由于无法取得大营方面的信息,赵军不明就里,军心涣散,才导致大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