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魔兽世界里部落术士30级任务钢齿土狼
土狼,魔兽世界里部落术士30级任务钢齿土狼?
在千针石林左上附近巡逻,不是特别难找。实在找不到,可以开个插件,可以看到那个狼的踪迹。
什么是土狼战术?
华为公司的本土营销术,即所谓的“土狼战术”。 华为公司在开拓市场时,发挥“土狼战术”,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先易后难策略,首先进入香港,然后是俄罗斯。1997年,华为进入非洲市场。紧接着是拉美洲和东南亚市场。最后是欧洲腹地和美国。华为在海外路线上采用了一个重要策略,即沿着中国的外交路线走,尤其在亚非市场的开拓更为典型。
四明山有土狼吗?
四明山山脉位于浙江,宁波海曙区,奉化,余姚,绍兴的上虞,嵊州的部分都属于四明山山脉,气候温暖湿润,而土狼主要分布在荒漠或者半荒漠草原的环境中,四明山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土狼的生存。所以四明山是没有土狼的。
中国有土狼吗?
答:没有
土狼分布于非洲西海岸和南部。土狼门齿和犬齿与食肉兽相似,但前臼齿小而尖,只有2枚,臼齿只有1枚而又退化,显然已不适于强力咀嚼肉类。除进食柔软的腐肉、鸟卵外,主要食物是白蚁。舌较长而发达,可舐食白蚁。晚上出来寻食。冬末产仔2~5只,雌雄兽共同哺育。土狼在尾根下有1囊状腺体,其分泌物用于标记领域。性懦弱,从不攻击人。
为什么最多就三百年左右?
历朝历代,也就意味着是自秦始皇统一始,先罗列历代年表及灭亡的原因,可以洞窥一二:
秦(前221—前206)享国15年,因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及原诸侯国复辟,而内政混乱被推翻
汉(前206—220)享国422年,因土地兼并激烈,地方豪强并起,内政外戚、宦官、小皇帝,被曹丕篡位而亡
晋(265年—420年)享国155年,因宗室内乱给胡人乱华以可乘之机,士族崛起,权臣篡位而亡
隋(581年—618年)享国38年,因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耗竭民力,为关陇集团夺权而覆灭
唐(618年—907年)享国289年,节度使权力过大威胁中央,苛政猛于虎,内部党争、宦官乱政,为权臣篡位而亡
宋(960年—1279年)享国319年,统治阶级极端腐败,对内压榨,对外软弱,被外敌消灭
元(1271年—1368年)享国89年,蒙古贵族内斗,不懂治国,治理黄河不力,土地兼并严重被农民起义推翻
明(1368年—1644年)享国276年,小冰河时期,统治腐败,外敌入侵而抵御无力,被农民起义推翻
清(1636年—1912年)享国276年,腐败无能,无力镇压内部起义,对外屈辱求和,被迫逊位
在此,直接无视三国、南北朝及五代十国,因为乱世,谈不上什么兴起灭亡,此外,清朝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步入近代的阵痛使其同历朝历代差别较大,暂且不议。
那么从上述序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除了个别朝代持续时间较短外,汉、唐、宋、明这些我们主流认知的朝代,统治时间都在300年左右,从灭亡原因,我们可以得出朝代兴衰的基本逻辑:农业帝国灭亡的逻辑:官吏腐败——土地兼并——人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王朝衰亡
1.治国如治吏,行政系统瘫痪是王朝崩溃的开始
汉武帝吸收秦亡教训,独尊儒术,形成内圣外王的基本逻辑。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对官员权力的分割和制衡,并设立监察专门预防官员腐败。只是,在人治的顶层设计上,一切的政治清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皇帝为中心的权力顶端。
然而一旦遇上皇帝昏庸无道、年幼、残暴等原因,权力就会被滥用,比如西汉王莽篡位,东汉董卓废少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中央混乱如此,下边还不乱了章法,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横征暴敛种种恶行再也没有天子为百姓还公道,所有官吏都面临着选边站、依附各方势力的问题,国家行政体系名存实亡。
这是所有代表权贵阶级利益的统治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开国皇帝都经历过底层生活,了解民间疾苦尚且能够专心理政,随着时间的推演,大概传至十几代,也就是建国300年左右,必然面临内政严重混乱的问题。因此建国前黄炎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毛主席说靠民主,一语说出真谛。
2.土地兼并,人民无立锥之地,流离失所成为政权难以掌控的巨大力量,最终汇成推翻王朝的洪流
历朝历代以农业立国,并且通过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形成方便国家赋税徭役管理的户政体系。但是土地是有限的,尤其是富饶的土地,但是随着承平日久,势必盛世滋丁,在土豆、番薯等高产作物还没引入中国之前,当时中国的总人口在一亿以内,也就是说国家只能养的起这么多人,限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这已经是环境的最高承载力了,土地作为农民的唯一财产,如若被豪强霸占侵夺,或者为避税而主动投献,对国家赋税体系都是不力的。
清朝以前按人头收税,缺少的这部分将平摊到其他农民头上,这还不算苛捐杂税之类,以至于自耕农数量大大减少,大部分农民沦为佃农,甚至直接变成流民。流民脱离地方政府的控制,四处流浪聚集,明朝时期荆襄地区就有流民数十万之众,后来明宪宗不得不设郧阳府才得以解决。
农民失去土地没有立锥之地,而地主豪强却占地千亩,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唐、北魏还施行过均田制,就是把无人荒地、国家空闲土地交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但这只能缓解一时之效,连明朝军户的公田都能被强占,普通百姓又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呢?土地兼并发展到王朝中期,大概200年左右,必然出现大乱子,此时历朝历代会选择改革变法来续命,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等。新中国成立直接将土地充公,土地兼并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当然房子就另说了。
3.天灾是农业帝国崩溃的终极稻草,一旦天灾超越了农业承载极限,王朝不攻自溃
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历代王朝,孟子还专门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老子的小国寡民也是类似道理。儒家引导人们关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生老病死,治国很有一套,但对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则往往忽视了。
魏晋南北朝之所以是乱世,不仅仅是八王之乱,还与其“气候寒冷、灾难频发”密不可分,在战乱频频的369年间共计发生灾害619次,而南北朝区区169年内就遭灾315次,平均每年遭灾1.87次,绝对是华夏大地竟然容不下一个曲辕犁!
史书中有“自太康以后无年不旱者”这样的记载,也就不难想象,白痴的晋惠帝会问“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惊人语录,着实反映了当时吃饭生计连白痴皇帝都不得不过问了。当时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自然有政府内迁的因素在内,但驱使因素仍然是气候变冷,农牧分界线南移,原本生于草原的民族不得不到农耕区与汉民发生剧烈冲突和民族融合,“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五胡乱华由此而起,这也解释了历朝历代都面临的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问题,甚至宋朝两度为异族所灭,除却自身差到极点外,每逢朝代更替便气候变冷的节奏重合,是解释朝代每300年兴衰更替的重要角度——太阳黑子增多,地球气候干燥,农业减产;黑子减少,地球气候潮湿,暴雨成灾,这个周期大概在11年左右。
不管怎么说,朝代崩溃,都会伴随着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摧毁了本就腐朽蛀空的行政体系和土地高度集中的农业基础。所以我们常说,尊重自然规律,切忌“人定胜天”,要坚持整顿吏治,“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轻徭薄赋,使耕者有其田,王朝延续的秘密尽在这数句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