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王,南明政权维持了多久呢

2023-09-20 20:45:04 69阅读

桂王,南明政权维持了多久呢?

从1644年到1662年一共19年。

南明分3个阶段:

桂王,南明政权维持了多久呢

一是1644北京陷落崇祯帝自缢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不久被清军击败;

二是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不久也被清军击败;

三是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永历帝1661年兵败被俘,第二年被杀。

果敢是汉族后裔吗?

果敢,虽处缅甸,但因为紧邻中国的关系,但基本上都是华人,(华人中也有少数民族,但汉族人占主体)。当地的华人来源非常多元,不仅包括明末随永历帝入缅的明军,也有国民党残军后代,甚至各种土司都一应俱全。

果敢乃至缅北的华人,主要包括三批人:

一、明末随永历帝、李定国等人入缅的明军残部。

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逃到缅甸的中国皇帝就是南明的永历帝。他们和国内的交流非常紧密。

清朝打败南明政权以后,永历皇帝迫不得已撤到缅甸,以谋划着有朝一日再夺回政权。开始毕竟实力有限,自己的生存都是个问题,至死永乐帝也没有能够攻回去。而他带去的南明旧臣和明军残部也留在了中缅边境一代繁衍生息下来。

第二批人其实跟乾隆有关,是清兵的后代。

熟悉清朝历史的都知道,乾隆的十大武功之中,就有征缅甸。

之前大火的《延禧攻略》,魏璎珞的情人就是傅恒。而剧中也提到,傅恒征缅甸,是死在缅甸的,这段基本上是符合历史的。但傅恒其实也没死在缅甸,而是感染瘴气身染重病,死在回北京的途中。

乾隆朝三征缅甸,清廷并没有占到大便宜,因为清兵极其不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双方几乎是谁也奈何不了谁。而缅甸虽然武力上没吃亏甚至在局部战场颇有斩获,但缅甸贡榜王朝也支撑不住,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力已经无法支撑,再打下去,清廷固然要损兵折将,可贡榜王朝毕竟国小力微,亡国是必然的。因为在与清军血战的同时,曾被缅甸灭国的暹罗(泰国)王朝也在觊觎缅甸。这种情况下,贡榜王朝不得不与清廷达成协议,缅甸称臣入贡。

但随傅恒出征缅甸的清兵,很多就留在了当地,与当年他们的敌人,现在的明军后裔成了同胞。

第三批人的成分比较复杂,基本上都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产物

第一批主要是洪秀全太平天国失败后进入缅甸的,这批人走海路的多,大多去了菲律宾等地,到缅甸的不多,去缅甸的太平军大多是从广西过去的。

接下来有一大批人是民国时期中国远征军的后代。十万青年十万兵,为了打通滇缅公路,无数中国青年埋骨他乡,还有很多人就留在了当地。

49年后,国民党李弥的残部也和这批远征军一起,成了当地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郑姓的起源和传说?

源于改姓而来:

①、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②、蒙古族改郑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蒙古族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③、裕固族改姓郑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称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④、哈尼族改姓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郑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郑姓名人:

1、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2、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朱翊钧有多少个儿女?

1、共18位

朱常洛_泰昌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朱轩媖

荣昌公主(1581年12月29日-1647年),名朱轩媖,明神宗嫡长女,母亲孝端显皇后王喜姐。

朱常溆

朱常溆(1585年1月19日-1585年1月19日),明神宗朱翊钧第二子,母皇贵妃郑氏,出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即夭折,追封邠哀王。

云和公主

云和公主(1584年1月9日-1590年),名朱轩姝,明朝公主,明神宗次女,母郑贵妃,亦是二人的第一个孩子,明恭宗朱常洵的同母姐姐。

朱常洵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男,汉族,明朝宗室、亲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郑贵妃。

朱轩妫

静乐公主(1584年7月8日-1585年11月12日),名朱轩妫,明朝公主,明神宗第三女,母亲是王荣妃。

朱常治

朱常治(1587年10月10日—1588年9月5日),明朝宗室,明神宗第四子,母恭恪皇贵妃郑氏。

朱轩嫄

朱轩嫄(1584年8月11日—1587年),明朝公主,明神宗第四女,明光宗同母妹,母为王恭妃。

朱常浩

朱常浩(1591年9月27日—1644年7月24日),明朝宗室亲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

朱轩姞

仙居公主,名朱轩姞,(1584年-1585年),明朝公主,明神宗第五女,母亲是李德嫔。

朱常润

朱常润(1594年12月7日-1646年6月29日),男,汉族,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敬妃(死后追封为皇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

朱轩姚

朱轩姚(1588年-1589年),灵丘公主,明朝公主,明神宗第六女,母亲是皇贵妃郑氏。灵丘公主是明朝皇帝朱翊钧的女儿。

南明末代皇帝的陵墓在昆明吗?

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没去过重庆。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明朝第二十位皇帝,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明神宗之孙,明光宗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袭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在位16年。死后庙号昭宗,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葬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永历陵。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